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变化历程及影响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变化历程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公布,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关于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这是对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极大的政策扶持。

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变化的历程考察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不同的生源结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按政府计划安排来设置、招生。由于所处的时代特征不同,对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分析意义不大。因此,本书主要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变化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主要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状况,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在校学习基本状况、自我评价、对学校的评价等视角加以分析,并据以探讨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等职业教育鼎盛时期(80年代初—90年代初)

受“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度停办。综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建校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创建(或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不仅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政策的支持,中等职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良性循环的鼎盛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的公布,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文件中关于“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实行分流”、“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相关规定,从不同层面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要求和指导。关于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这是对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极大的政策扶持。随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以更迅猛的速度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85年的35.9%增加到1990年的47.6%。其中,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85年的15.9%增加到1990年的21. 5%;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85年的13.6%增加到1990年的16.4%;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85年的6.4%增加到1990年的9.7%(详见表3-1)。

表3-1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1985—1990)(单位:%)

续表3-1

说明:(1)数据来源:李守福.职业教育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50-251;(2)表中数据不包括“成人中专”在校学生数据。

在这段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招生状况来看,因为当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好(基本上由国家统一分配),很多学生踊跃报考,所招收的学生是成绩最优异的。初中毕业生首选报考中专学校,在考不上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普通高中。因此,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是相当充足的。(2)从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来看,当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希望尽早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而且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理想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还有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社会地位较高,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还能进入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就业前景好而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少数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中等职业教育。(3)从中等职业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状况、自我评价、对学校的评价来看,当时的中等职业学生,基本上是初中阶段最优秀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比较端正、积极、上进。由于当时的中等职业学生升学的可能性不大,毕业后大多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所以他们学习目标明确、大多会比较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班风、学风很好,违法乱纪的情况比较少见。同时,由于当时的中等职业学生成绩大多比较优秀,就业前景也好,他们一般都比较自信、自我评价较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高,教学认真负责,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也很高,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也很高。

总之,当时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市场需求旺盛,学生的就业出路较好,生源充足、发展迅速,社会认可度高。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势头并没有得到延续,在90年代中期开始呈现出下滑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难的现象。

(二)中等职业教育停滞时期(90年代中期—2001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时期。1996年,我国中等职业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人数在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5%和56.7%。1996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规定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职责。该法的颁布、实施,本应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更加规范、快速发展的法律文件,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下降(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另外受高等院校扩招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改革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停滞阶段,甚至出现了萎缩趋势。在校学生人数来看,1996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3.3%和56.7%,之后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到2001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4.6%和45.4%(详见表3-2)。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断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困境逐渐形成。

表3-2 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所占比例(1996—2011)(单位:%)

说明:(1)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1996-2001)》的数据,经整理、计算获得;(2)表中数据不包括“成人中专”在校学生数据。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发展的黄金时期已过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渐陷入停滞、萎缩阶段。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1)从招生状况来看, 1996年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分数线,大多高于普通高中。但是,1998年以后,其招生分数线普遍低于普通高中。2000年开始,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入学考试制度,采取注册入学方式。由于招生门槛大幅度降低(甚至取消了招生门槛),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一些在初中成绩较差、未能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课堂纪律下降,教师上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2)从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来看,这一时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是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次等生”。也有少数学生虽然成绩较好,但因家庭经济条件差,想早点完成学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选择中等职业教育。(3)从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状况、自我评价、对学校的评价来看,1997年开始,高职开始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应届毕业学生。但由于缺乏对政策的了解,多数学生仍以就业为主,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人数,仅占中等职业学生总数的30%左右。随着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生的名额增加,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生了解了该政策,加上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越来越不理想,更多的中等职业学生选择报考高职,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相应的“升学班”,或以升学为目的创办“文化补习班”。这一时期,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满意度不断下降,虽然有少数学生成绩超过了普通高中分数线,因各种原因而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但多数学生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次等生”。由于学业失败、就业前景不明朗,中等职业学生的自我评价越来越低。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也因国家扶持力度下降、生源不断下降、自身改革滞后而面临多重压力,其社会认可度明显下降。

(三)中等职业教育重振期(2001年至今)

2002年国家的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政府在举办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并力求在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之间寻求适度平衡。随后,一系列政策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2)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提出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目标和任务,即: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该目标要求,成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招生政策规模调整的主要内容。

在招生政策、方式上,教育部《关于做好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01年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不再单独组织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按照初中毕业生统一升学考试成绩录取学生。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免试入学。原则上省级以上重点学校均可以跨省招生;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采取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推荐注册入学、集中录取、多次录取等招生形式,实行灵活多样的招生录取办法。实行统一集中录取的地方,应允许各类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按照考生志愿同时开展录取工作。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允许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自主确定或调整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并可按专业大类招生;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进一步落实注册入学、多次补录的招生政策。这时,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招生方式灵活多样”的格局基本形成。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首先招收参加过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在生源不足的地区、学校和专业,可以实行注册入学;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意见》(2004年)指出:允许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应、往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入学。这时,应届或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其它在职、非在职人员等,都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扩大,生源渠道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规模,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重振和发展:在招生人数上,自2001年开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持续增长,由2001年的399.9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862.42万人(详见表3-3)。此外,2001年以来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就业政策的调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人事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2002年),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均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职业教育就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表3-3 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招生人数(2001—2009)(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1—201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总之,2001年以来,得益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新特征:(1)从招生状况来看,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分数线仍然低于普通高中分数线,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参加中考而直接注册成为中等职业学生,也有极少数高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由于招生门槛低(或无门槛)、学生来源复杂、生源结构多样化,中等职业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自律能力不强。中等职业课堂纪律大多比较差,教师上课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纪律,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效果也不理想。(2)从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来看,这一时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是学习成绩差的“次等生”,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贫困生。他们无奈地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特别是近年来,普通高中、高等教育学费高昂,而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较低,很多还是免收学费的,并且有较多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勤工助学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学子选择中等职业教育。(3)从中等职业学生在校学习基本状况、自我评价、对学校的评价来看,进入21世纪,受高等院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在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时,以“升学”为目标而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升学”功能越来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升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时,由于招生门槛降低(或取消),中等职业学生整体学业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能力越来越低,中等职业学生的自我评价继续下降,中等职业学生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自信到这一时期的失去自信,甚至产生了自卑情绪。这一时期,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偏见(甚至歧视),中等职业教育成了学生及家长的无奈选择,并沦落为“次等教育”。这一时期,尽管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但中等职业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为政府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历程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兴衰是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文化观念、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学生家庭等,都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经历了鼎盛、停滞和重振三个重要时期,各个时期都与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等相关政策密不可分。

1.鼎盛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快速的政策因素解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可以从政策层面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出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职业教育得以大力发展。特别是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实施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0年),更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走向合法化的重要标志。受此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措施,中等职业教育得以再迅速恢复发展。1983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1983年),不仅指明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路径,而且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之后,中央及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2)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时代,只有极少数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才能“挤”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成为“天之骄子”。这在客观上促使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为避免读完高中后,被“挤”下“独木桥”,避免遭遇高中“毕业即失业”而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奠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数量基础;(3)毕业生就业政策。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就读期间不仅可以获得学费减免机会,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费补助,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可以享受干部身份,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尽管《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0年)、《关于改革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等问题的意见》(1983年)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包分配,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没有成熟的劳动力市场,绝大多数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是享受国家统一包分配待遇的。由于就业前景理想,当时的中等职业教育很受社会欢迎、学生踊跃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高。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政策的驱动,尤其是国家在招生、就业、资金方面政策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当时人们可选择的教育机会有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在当时是见效快、收益高、风险低的教育选择。但是,中等职业教育这种依靠政策驱动,而非其内部吸引所取得的繁荣景象,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2.停滞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停滞的政策因素解析。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中等职业毕业生分配制度被取消,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减小,加上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产生了叠加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停滞、衰退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结构大幅度调整,机构大幅度精简,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原有的计划培养模式基础丧失,中等职业学生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原国家教委《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1988)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划分为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和自费生三种,打破了原来“统包统配”的招生、就业制度。此后,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也开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1995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执行缴费上学的政策,彻底改变了中专学校学生“低收费(或免费)、包分配”的优势,使得占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1/3以上的中等专业学校彻底失去了对初中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第二、三产业技术含量的明显提高,知识、技术水平不高的中等职业毕业生逐渐陷入“就业困境”状态。尽管上述政策改革,客观上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但长期习惯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生存的中等职业学校,未能及时根据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在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叠加影响下,鄙薄职业教育,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观念明显升温,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减少、毕业生社会地位下降。

综上所述,国家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以及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中等职业教育失去了既有的招生、就业政策上的优势,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随之丧失,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由此产生,中等职业学校也开始走向衰落。

3.重振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政策因素解析。进入21世纪后,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苦苦寻找工作的同时,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技工荒”现象,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提高,这种现象愈演愈烈。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务院在2002—2005年间,连续组织召开了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等政策文件,开启了重振职业教育事业的序幕。尤其是《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这为后来2005—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三年的百万扩招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助学政策、助学制度方面,针对中等职业学生普遍贫困的现状,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门从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资助中等职业贫困学生,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的有效途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并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安排总额40亿元的专项经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搭建了国家要建立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的基本架构。与此同时,地方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生。同时,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一些社会团体,也积极投入到中等职业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之中。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地方政府投入、社会赞助以及学校支持和学生勤工俭学等各种资助形式,超过2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生从中受益。2007年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制度全面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全面铺开,特别是《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年),明确把中等职业学生资助政策纳入国家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在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之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两个配套文件的出台,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首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发,使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此外,在此期间,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的规划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财政配套政策,以确保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以迅速复苏,进入了重振发展的新时期。

(二)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

与政策因素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影响相比,文化观念因素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影响是持久的,文化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改变。文化观念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封建“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维。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对“劳力者”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社会的“劳力者”,而普通高等教育才是培养“劳心者”的场所。受此影响,初中毕业生对普通高中“趋之若鹜”,而对中等职业学校则持排斥态度;(2)“轻技艺重礼仪”观念的影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轻技艺重礼仪”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农为本,商为末,工更是奇技淫巧”的观念就是真实的写照,人们认为用心于“巧技”,就会使人学坏,贻误大事,所以须“绝巧弃利”;认为职业教育的传播“技艺”的教育,而普通教育则是授人以“礼仪”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以传播“技艺”为目的的教育形式,自然受到社会的鄙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普高热、职校冷”的社会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造成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观念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影响,是以特定的社会条件、政策制度为基础的,例如:同样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的中等职业毕业生可以实现其“仕”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认可而生源充足,而90年代的毕业生则难以实现“仕”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则因社会鄙薄而生源匮乏。因此,通过正面宣传,削弱传统文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消极影响,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是改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中等职业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场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都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1)专业设置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才产品”的“工厂”,只有其“产品”适销对路,“工厂”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实现自身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纵观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知,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基本一致。但在不同的阶段,两者并非完全同步。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执行的是“统包统销”的招生、就业制度,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由国家包揽,其专业设置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进入90年代,随着“统包统销”政策的取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生源结构的影响逐渐显现,一些特色突出的热门专业、强势专业生源爆满,生源质量相对较高,毕业生就业前景也比较乐观。相反,一些冷门专业则相对冷清,甚至无人问津。因此,在市场化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注重特色培育,才能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获得良好的发展。(2)教学质量方面。提供优质的教育,是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办法之一。教育质量上去了,教育才有人愿意办,有人愿意学,有人愿意教,教出来的“人才产品”才有人愿意要。没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教育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教出来的“人才产品”就难找工作,中等职业教育也就会缺乏吸引力。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充足、质量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认真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刻苦,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也很高。90年代中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质量大幅度下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维持课堂纪委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锐减,学生就业遭遇尴尬,学校招生也陷入困境。进入21世纪,一些“适销对路”的特色学校、热门专业,由于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学生就业前景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稳定中等职业教育生源、重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及时把握当前职业教育复苏的良好机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重振学校声誉,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践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质师资是学校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更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先决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招来学生,更要留住学生,而优秀的师资才能保证优质的教学,优质的教学才能留得住学生,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但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令人担忧:不仅整体学历较低、技能素养较差、“双师型”师资奇缺,而且生师比例过高(以2011年为例,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为211,与生师比151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职业教育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中等职业教育要体现其特色和竞争优势,必须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但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资金供给不足,多数学校教学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后续招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学生家庭因素的影响

学生家庭因素对中等职业生源结构及其变化有着最关键的影响。具体来讲,影响学生教育选择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处社会阶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三个方面:(1)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与学生的物质生活、学习条件、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承担子女更多的教育支出,更加倾向于让子女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然后接受高等教育。相反,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通常会优先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以尽早实现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影响。社会地位高、教育氛围好的家庭,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漫长的学历教育,而来自中下阶层的普通劳动者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收费低、期限短、风险小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尽早实现就业,减轻家庭经济压力。(3)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影响。通常,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越高,承担子女教育支出的意愿和能力也越强。总之,家庭因素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主要和家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等有关,而这些因素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挖掘潜在生源,有针对性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等,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