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制约和决定教学质量的环节或要素,是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象。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诸因素的全要素管理,使其得到不断纠正和改善,保证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指影响、制约和决定教学质量的环节或要素,是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对象。高校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性的开放系统,影响教学质量生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办学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学生素质、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等内部因素。正确认识和综合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加强全要素教学质量管理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依据。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诸因素的全要素管理,使其得到不断纠正和改善,保证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

就高校内部而言,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存在于教、学、管三个子系统的诸环节、诸构成要素之中,各种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便形成了整体的教学质量。由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且是高校自身能够控制的,所以下面拟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作如下分类:

(一)按动静态关系分

从高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来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大致可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静态因素主要包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模式和对教育、教学工作总的要求。

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学分分配、教学进程总体安排等,其中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动态要素主要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环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运作状况(如课程教师的配备、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这些要素可变性强,操作难度比较大,是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科学,2006(2):41-44." class="calibre11">[8]

(二)按受控因素分

教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教学质量受控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教学目标质量因素,主要包括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改革等;二是教学过程质量因素,主要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考核、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等;三是教学条件质量因素,包括师资、教材、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体育场馆、教学手段等;四是教学环境质量因素,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管风以及学校的生态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等;五是教学结果质量因素,主要指学生方面的因素,即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服务后,其知识、能力、个性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五方面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活动。其中,教学目标是导向,教学过程是核心,教学条件是保障,教学环境是氛围,教学结果是目的。

(三)按输入-输出全过程分

如果将教学全部构成要素纳入从输入到输出的教学全过程框架,我们可以把学校教学全过程的要素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教学输入要素,包括学生、教师、课程与教材、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教学设施和设备等;二是教学过程要素,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状态,以及教务管理、学生服务、师资管理、质量监控、考试考核、教学评估等;三是教学输出要素,包括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品德与身心发展状况,毕业生及其社会适应性,学生的学业成绩、升学、考研、出国等。

(四)按软硬件因素分

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其水平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划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因素方面,主要有教学人员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数量和素质、教学经费、教材、教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地、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软件因素方面,主要有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运行机制、学校文化传统、学术环境、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

(五)按管理对象分

高校是一个大系统,教学管理工作复杂而具体,其基本构成因素一般包括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对象和教学管理手段。其中,教学管理者是指有一定管理权限和责任、履行管理职能的个人或集体;教学管理对象是指管理活动所施予的客体;教学管理手段是指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如同其他质量管理活动一样,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和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其中,对人的管理,旨在挖掘人的潜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财的管理,就是管理、协调、监督好学校各项财务活动,按经济规律办事,讲究经济效益,做到开源节流、财尽其力,确保教学投入到位,满足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活动的需要;对物的管理,旨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物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做到物尽其用;对时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和教学环境,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学习和管理效率,使各项教学活动稳定有序;对信息的管理,旨在建立灵敏、快捷、高效的教学信息搜集、处理与反馈系统。

当然,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外,还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等,这里不再赘述。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越来越突显,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和问题。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即本章第一节所述的制约因素),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西北师范大学的李秉德教授在其《教学论》一书中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中都包含有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教师这七大要素。每一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学质量[9]。教学质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多层次、多指标、多因素的反映。林江湧等在上海市一般本科院校进行了10000余份问卷调查,统计归纳出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六方面主要因素:生源质量,教学经费投入,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结构与教师的能力、素质,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0]。在教育部2004年8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中,共有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4个主要观测点,另加一个特色项目。其中,7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和教学效果,它们实际上是对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综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其下的每个观测点则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将这一指标体系看作是一个具有特定的要素和结构的开放系统,其中一级指标既是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或一级因素,而其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观测点,则相当于这些重要因素的子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紧密衔接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办学指导思想是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师资队伍是院校办学的主体和主要依靠力量;教学条件是高校办学的物质保障;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是院校办学的主要载体和活动形态;教学管理是院校办学的统筹协调水平的标志;学风是院校办学的实际精神状态;教学效果是院校办学的物质化和精神化成果的体现。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些关键环节或重要因素及其子因素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且相互之间协调运转,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也只有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加以有效的控制与协调,才能保证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87-90." class="calibre11">[11]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指标体系和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因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师生员工的教育思想观念无疑会对学校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等现象。例如,有些一般本科院校虽然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学校规划、“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等的实际行动和条件保障中,却没有相应的系统设计和得力措施;不少高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学科特色、科研优势、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性质、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情况,盲目攀高求全,热衷于上博士点、硕士点,或片面追求“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忽视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教师也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质量保障上。当今社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广大教师的现代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等尚未得到真正确立,详见本书第四章。

(二)教师因素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主体,始终是办好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和首要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师德修养、思想观念、知识与能力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与方法等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指标中对师资队伍合格标准的要求,生师比不高于18∶1;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达到30%;主讲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应达到95%以上。可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水平高的专任教师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总的来看,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历层次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受持续扩招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也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欠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已从1998年的11∶1跃升至目前的18∶1以上,有的高校达到30∶1甚至40∶1,远超过美国14.2∶1和国际经合组织国家14.4∶1的合理比例。部分地方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教师数量更是不足,从而引发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安排大班上课,使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无法实施因材施教,无法开展师生互动和讨论式教学法,课程作业、课后答疑次数也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疲于讲课,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方法、批改作业、学习进修和开展科学研究,这也不利于教师教学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2)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欠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对教师需求量的增加,高校近十多年来每年都补充了一批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教师,他们往往不经过助教阶段的锻炼,就被直接推上讲台;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学习期间未上过教育学课程,也未接受过教学训练,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此外,许多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接受过实践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与行业知识背景也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思德修养。例如,个别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上课敷衍了事、东拉西扯,课后也不布置作业;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讲课时照本宣科,知识点、信息量和艺术性不足;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有的年长教师平时不注意学习和研究,知识老化,教学内容陈旧;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许多高校以教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各种奖励、津贴发放、职称晋升等也向科研成果多的教师倾斜,而忽视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从而助长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科研的驱动下,许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报课题、争经费和写论文上,对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不少教授忙于科学研究、行政事务或社会活动,也放弃了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三)学生因素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内因性、关键性作用。影响教学质量的学生因素主要有新生入学基础、智商和情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其中生源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生源质量如同企业生产中的原材料质量,没有好的原材料就很难加工出优质产品。因此,提高生源质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基础环节。但持续多年的扩招,此录取“门槛”不断降低,高校的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在地方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记得笔者1980年上大学时,高考录取率不到3%,而到2012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超过75%,整体生源质量差距悬殊。高校上海市教委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大学基础课统考成绩的历年追踪分析发现: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的成绩与学校的招生分数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生源的学习基础对教学质量有深刻影响。一方面,学生的入学基础和认知水平较低,在校生的知识水平不一,给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质量的保障都带来了难度和压力;另一方面,入学分数较低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勤奋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力不强,这也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社会浮躁氛围和就业压力等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吵架滋事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自控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追求物质享受,对学习消极应付;有的学生把大量精力用于考证与兼职,放松了对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等等。这些都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专业因素

辞海》(1979年版)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教育大词典》将专业界定为“专业译自苏联,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西方国家一般将专业看成是不同课程的组合,或者说是不同的课程计划。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本建设,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办学水平。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而设置的,这种专业设置对当时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样的专业设置思想和实践也存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过分统一,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等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较窄。由于高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强调与职业、行业性质的一致性,使得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设置越来越窄。我国高校设置的专业数一度达到1000多个,而日本现有的专业只有70多个,俄罗斯现有的专业有80多个。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现在高校的专业数量较以前有所减少,但与国外相比还是偏多,表明我国高校专业的口径仍然较窄[12],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

(2)专业结构欠合理。目前不少高校专业设置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导致专业结构欠合理。表现为:一是专业严重老化,不少专业仍是20世纪中期学习苏联而设置的专业,已不能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而与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等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较少。二是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缺少特色,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投入相对较少的专业数增长迅速。有人曾对上海高校作过调查,71%的本科院校设有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60%的本科院校设有金融专业,49%的本科院校设有法学专业。三是专业布局不均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数量少、综合实力不强,新设置专业的硬件与软件条件较差,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偏少,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等。此外,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或是“因人设庙”、“因人保庙”,造成专业设置规模效益偏低,教学资源在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之间的分配不合理。

(3)专业内涵建设不够。专业建设是高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它是指按照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师资、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等诸多方面进行的配套建设。现在一些高校专业数量较多,但缺乏特色和优势,专业内涵建设乏力。例如,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缺乏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意识,新增设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缺乏调研,专业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不强;许多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行业和旧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相脱节;部分专业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不能适时更新;等等。

(4)新办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导致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一窝蜂地上所谓的热门专业。一所高校往往动辄有数十个专业,一个学院也有上十个专业,可教师(特别是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实验实习条件、图书资料不能保证人才培养需要,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不能保证。

(五)课程因素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社会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并越来越成为人们评价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当前高校课程建设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矛盾。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其课程无疑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高校课程本身往往又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这种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矛盾正是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矛盾之一。它反映了高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个是重视人才培养中专业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另一个则是强调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性及其与现实的联系。[13]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下,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会面临“两难选择”:是加强专业教育还是加强基础教育,是文理工分家还是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生的知识结构是“窄而专”还是“广而博”?高校中实际存在的文科与理科互不相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不协调等现象,便是专业性与综合性矛盾的体现。

(2)课程结构不合理,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没有基本的标准也就不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因此,高校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规定性,也就是要设置必需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但是,大学生的需要往往是多方面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自由选择机会,也就是要增加选修课(包括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但实际上,由于选修课的开设需要有足够的师资、配套的教材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而目前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往往不具备开设更多选修课的资源条件,任选课的学分只占总学分比例的10%~20%,远低于美国30%以上的比例。此外,在课程结构方面,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实用性、应用性课程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课程以及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双语课程更少,也缺乏对国外先进课程的引进与使用,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学科视野、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也受到较大影响。

(3)教学内容较陈旧。随着信息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社会对新世纪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必须面向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实际,引入先进的知识与科技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但实际情况是,高校课程内容往往过分重视继承性和记忆性的材料,忽视了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知识教学;有的教材过于陈旧,多年甚至十多年一贯制,缺乏先进性和时代性,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和理论,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高校的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六)实践教学因素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14]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它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跨越,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往往被置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高校实践教学的课时只占总课时的20%左右,与德国学生一年时间在企业实习相比差之甚远,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和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和行政开支,每年投入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十分有限,用于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更少,所以实验教学设备陈旧,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主要依靠校内实践基地。由于受条件限制,有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院校和高职院校只能分组进行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机会少,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设更少;由于经济利益、技术保密和生产安全的原因,导致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比较困难,且收费较高,不少企业甚至拒绝接受学生实习,学生到现场(企业)实习往往“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习效果非常不理想,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与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此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课外科研训练和创业教育也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现代教育技术因素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成为推动高校教学创新的强大杠杆,给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方面具有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我们在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克服传统教学缺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当前的高校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对于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地方院校,由于受教学投入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供教师使用。②一些教师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也不具备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的能力,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据李洪华等对某3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在教师对计算机、投影仪、DVD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方面,16%的学生回答为“高”,38%的回答为“较高”,36.7%的回答为“一般”,9.3%的回答为“不高”或“差”;对于这一问题教师的回答分别为42%、39%、17%、2%。[15]③有些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方法不当,多媒体画面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没有给学生留下细看、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④一些教师忽视了课程的特点,盲目地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企图用屏幕、鼠标代替黑板、粉笔的所有功能,忽视了板书、演算、语言描绘、手势、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上述调查中,对于多媒体课件与课程的适应情况,15%的学生和25%的教师认为都合适,85%的学生和75%的教师认为并不是都合适;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更适合用多媒体的占48%,认为理工科更适合的占32%,认为两者同样适合的占20%。因此,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八)教学管理因素

管理可以出效率,管理可以出效益,管理可以出质量。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管理工作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管理者的理念、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运行机制来体现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也在增多。例如: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的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以往僵化的管理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一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了对师生个性和人格的尊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服务教学方面,“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服务思想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把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放在优先地位;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偏低,且队伍不够稳定;教学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运行效率偏低。

(九)教学条件因素

教学条件主要包括教学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教学条件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适应扩招的需要,前些年许多高校都大兴土木建设新校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宿舍的需要,但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投入较低,加剧了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实验仪器陈旧、设备落后,教师只能降低实验要求,不少实验课成了教师演示课,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做实验的需要,难以保证基本的实验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受教学投入的局限,信息网络建设、图书资料、教学差旅费、校外实习经费等都往往不能满足教学和教师的要求。

(十)学府氛围因素

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学府氛围上,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等。现在高教界有“大楼,大师,大气”之说,这里所说的大气实际上就是氛围的问题。校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的优劣是校风建设的重点任务,教师敬业崇教、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是校风建设的重要体现。一个品位高、求知向上的学府氛围,往往在无形中影响并激励学生上进、求知、创新,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16]

学府氛围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要远远超过物质环境的影响。教风和学风是反映高校教学工作质量、体现教师师德和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高校的教风和学风状况却不容乐观,以学风为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学就是为了混学分、拿文凭,学不到真知识和真本领;一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组织性、纪律性差,上课迟到早退,听课不认真;少数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和成绩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学习缺乏自制力和自主性,整天沉迷于网络和吃喝玩乐。高校中存在的这种风气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扩招后,许多高校都变成一校多区,校本部和分校区往往距离比较远,新校区的文化氛围往往比较淡薄。

思想观念、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学府氛围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十大因素。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这些因素,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一个多因素有机联结的整体结构,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是互相依存、互为作用的,因而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抓好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建设与管理,建立起以思想观念、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学府氛围、教学条件等为主体框架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调动这些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释放它们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也就是说,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将上述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一般而言,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但从高等学校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学管理主要是对人、事、物的管理。人,主要指教学的对象学生和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通过管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事,即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教学计划、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教学环境等,它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物,即教学基本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手段等教学条件,它是实施教学的物质保障。所谓教育资源,是指高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可资利用的人、事、物的总和。教学管理科学化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使教学系统内的人、事、物各因素形成最佳配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以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17]。在本章的以下小节,笔者将依据TQM理论的全内容性和全要素性,兼顾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重点从人(教师、学生),事(专业、课程、教学环境)、物(教学条件)这三个维度和基本框架,探讨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建设与质量管理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