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课堂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是教师的根基,是行动的先导。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自尊的表现,也是教师专业自尊的深层原因。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实际上就是要坚持理性精神。弗洛姆甚至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必须完全成为他自己,成为独立的自我,生产性的工作,爱和思维才有可能。”

思想是教师的根基,是行动的先导。这里所说的思想,主要是指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的基础。要有真正的专业自尊,就必须拥有深邃、自由的教育思想,独立、高尚的教师灵魂。

1.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

教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是指教师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思想与观点,转播他人的话语与文字,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思想自由是教师认识教育现场“本相”的前提条件,只有思想自由了,教师才可能超越各种陈腐观念的束缚,摆脱各种功利主义的羁绊,在专业发展的海洋中破浪前进。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自尊的表现,也是教师专业自尊的深层原因。

我们常说当教师要有良心,而良心分权威主义良心和人道主义良心。人道主义良心“不是我们期望其高兴、惧怕其不高兴的权威之声的内在化,而是我们自己的声音”,它“不仅代表着我们所表达的真正的自我,而且也包含着生活中我们之道德体验的本质”[61],表现了人的自身利益和人的完整性;而权威主义良心则是受外部权威性影响或压力而产生,与人的顺从、自我牺牲或“社会适应性”相联系。弗洛姆认为:“每个人实际上都有两种‘良心’,问题是要区分他们各自的力量和相互关系。”[62]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专业立场,不随风唱和,不人云亦云,理性地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性的独立,而不只是在教学中当他人的传声筒,被动地接受与执行别人的安排,如机器人一样奔忙于教学操作的流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用新的、发自内心的教学思想重塑教育行为。思想改变行为,行为雕塑性格,性格播种命运。担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更应该用这种独立的思想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对于教师专业自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了的。真正意义上的活过,其实,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这样的人,似愚非愚,大巧若拙。但他们,却在思考中抵达内心的宁静和丰富。有一天,当芦苇枯去,大地苍茫,如果顺着时光回溯,还能找到一个人,那一定是他的思想,还在尘世的大幕上熠熠闪亮。那是他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珍贵的化石。[63]

思想是我们的根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的形象可以改变与塑造,生命也会终结,唯独思想,才能让一个人挺立不倒。笛卡儿把理性看作是人的一种天赋的辨别真伪的能力,是人人天然地、均等地具有的能力。卢梭曾说:“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这也说明教师进行独立思考与反思,保持自己的思想对增强专业自尊何其重要。

思想从何而来?思想来自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深入探索与观察。斯坦豪斯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位课程的探索者,是课堂和学校的潜在的实际观察者。思想来自教师的专业自知,来自教师的专业自信,来自教师经常的自我画像: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教师?我的职业动机是什么?我的知识结构怎么样?我对教师生涯的期望怎样?更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有了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工作中才能超越世俗和功利。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实际上就是要坚持理性精神。教师的理性精神包括教师的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创造精神、探索精神、开放精神、求真精神。教师所追求的独立和自由,也是一种理性的独立、自由。教师的批判精神,不仅包括批判别人,也包括批判自己。

2.独立性与教师自我

没有独立性,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自我。做有思想的教师,实质上就是教师要有独立性。面对鲜活生命,要引导学生成才;面对教育异化,要回归教育本真;面对社会潮流,要保持学校的良心。因此,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独立的姿态、独特的灵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赋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把握自己安身立命之根,那么首先教师就应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教师的独立性是教师“我之为我”存在的根本依据。没有独立性,就没有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也不可能有卓越的教学才能与教学水平。弗洛姆甚至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必须完全成为他自己,成为独立的自我,生产性的工作,爱和思维才有可能。”“能够听从自己是听从他人的先决条件,充分地理解自己是使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必要前提。”[64]

教师都需要一种自信。诚然,这种自信也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与肯定。但如果教师没能将他自身认同的中心特质融入他的教学生涯中,那么他将迷失自我,并缺乏自尊与自我生长的力量。

要想获得独立的成就,需要有独立的自尊心。主体性与独立性紧密联系,主体性包含了独立性。没有独立性也就没有真正的主体性,没有独立就达不到高度专业化,高度专业化必然有高度的独立性。专业自尊包含了专业独立的成分,是一种独立的自尊心。

具有专业自尊的教师不会放弃教育原则而一味去讨好学生、讨好别人,即使被孤立也不放弃自己的教学立场,与同事的专业合作也不等于专业屈从。他们一方面敢于争取和运用教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养一个怎样的人,毋宁说教育者应该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追求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首先应该追求成为一个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完整的人,能够坚定地走自己正确道路的人。

3.在教学中独树一帜

在教学中独树一帜,是教师独立性最重要的体现。但在经验教育学的框架下,教师要做的只是执行教育方案,按照教育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往往成为目标与理论控制下的被动践行者,因而缺乏教育的激情与热忱。

由于专业自尊,教师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教学独立性、教学个性,努力在教学中独树一帜。帕克·帕尔默告诉我们,如果总是试图克隆导师的风格,我们也会把自己迷失在一种不属于自己的认同中。

“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的教学方式契合他的个性一样——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他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我开始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试着去理解作为一个教师我所拥有的个性,并顺着本性去学习可能有帮助的策略。尽管有时候我需要用讲授法,甚至可能喜欢用这种方法,但是如果一直用单向讲授法我会感到沉闷:因为通常我都知道接下去要讲什么,而且要讲的都是我以前听过的。然而,对话法能让我保持活力。我要倾听,反馈,作即兴演讲,我更有可能听到来自我自己和来自别人的一些深刻的、让人意料不到的想法。这并不意味着讲授法是错误的教学方法,这仅仅说明我的身份特质跟我导师的不一样,我更适合用对话法,这样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这就是教学技巧的适当位置和作用。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自我独特性,我们就能学到展示而非掩饰自我个性的技巧,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我们不需要像专业主义文化鼓励我们去做的那样,用教学技巧来掩盖我们主观本来的面目。相反,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技巧使自我天资更好地表现出来,从中产生最优秀的教学。”[65]

如同一棵树,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成长,享受雨露阳光,上承天宇之灵,下接沃壤之丰,抽枝散叶,开花结果。教师只有实现自己的个性化成长,才能在广阔的教学天地自由地飞翔。

在批判教育学视野中,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教育热情是被充分点燃的,所以也就真正投入到教育改革进程之中。[66]自我意识有一种屏障、过滤的作用。“教育就是试图从自我内部‘引出’智慧内核,只有这智慧内核才有力量抵制谬误,用真理启迪生命。教育采用的方式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靠理智的反思的自明自断。教师的内心是使我们的生命鲜活的内核,而使生命鲜活又是无愧于教育这个词的真正教育所强调和召唤的。”保持心灵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如果一味模仿别人,只能让自己的教学越来越糟糕。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在教学中寻找一条路,超越烦琐和沉闷,使平凡的教学始终充溢着知识的光辉与趣味的温度,以事业对生命的滋养彻底取代机械劳作的艰辛和对灵魂的禁锢,用能力和智慧扩大我们的教学自主权。我们只有发展智慧才华,才能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自由地驰骋,从而获得内心的充实和自由。

独立的教学思想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的结果,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批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有了独立的思想,就能勇于批判和怀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独树一帜的见解,并在学习、反思中不断丰富、积累和升华自己的教学思想,彰显自己的独立性。

做一个有独立性的教师,并不是对他人和教改中的任何情况全盘否定,而是如罗素所说:我们所需要的,既不是驯服,也不是反叛,而是善良的性情以及对人对新思想的友好态度。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客观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工作,要求教师要有独立性、自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