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教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自主教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成长,教学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学生的心理主观性,倡导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自学性、自理性、自律性、自护性、自强性、创造性这是自主教育的本质特征。研发校本化、生本化、多样化课程,并确立这些课程为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重点在课堂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希望也在课堂教学。

长春市第六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和界定

自主教育文化作为长春六中的主体文化,走过了从自发到自觉进而到自信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坚定而又扎实地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主动内涵式发展。

(一)追寻自主教育的文化基因

1.从时代发展的需求上看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繁荣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样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选择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比教他们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让学生自主判断,比教他们对错更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教他们一种技能更重要。

这个时代带给现代化一个崭新标准: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现代化。

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创造,这是时代对每个个体的强烈呼唤。

2.从教育发展规律尤其是人的发展规律上看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成长,教学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在教育中最不能冒犯的是人之本性,是人的成长规律。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其知识和品格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都是自然的、内在的、自成的,就像园丁身边的一棵树,是它自己在进行光合作用,它拥有自己成长的主动力,它需要经历必要的发展时段,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学生的自我爆发,需要我们恰当帮助学生的自我爆发。

马克思主义全人学说强调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人的自主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肯定学生的心理主观性,倡导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从孔子到陶行知,卓然而成大家者,都在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

3.从高中教育发展战略上看

《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故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应该是高中学生发展的基本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西方高中教育改革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西方倡导教育要表现个性,培养自我;中国陆续出现的愉快教育、参与教育、成功教育、希望教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都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上。

可以说,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是高中教育改革的主方向、主旋律、主基调,具有战略意义,值得期待。

4.从长春六中的发展历程上看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就从哪里开始。

在学校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把日伪时期许多教育专业人士网罗到旗下,他们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施教,培养出了孙兰芝、张景春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二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涌现出了王运利、鞠宏明、欧阳谦等一批特级教师,他们注重自励、自强教育,培养了徐斌、欧阳一冰等一大批企业家、科学家;三是本世纪初,学校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苏丽敏、汪强强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考入北大等名校

尤其是第三个阶段,正值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之时,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已经成为办学思考的核心问题。

2001年,宝力校长正式提出了自主教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明确了六中新世纪的发展方向;2003年,久来校长进一步完善了自主教育体系,带领六中踏上了解决问题的征程,六中开始了教育教学改革;2005年,新一届领导集体致力于从文化的视角来提升自主教育品质,力求把学校建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力求让每个灵魂在自主教育的阳光雨露下自由地生长,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自主教育文化为主体的学校文化。

60年的办学历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校什么时候坚持了学生自主发展,学校什么时候就能繁荣昌盛。

60年尤其是新世纪的教育探索,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学生只有自主,才能决胜高考;学生只有自主,才能赢得未来;学生只有自主,学校才能持续发展;学生只有自主,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自主教育文化就是以这样的信念为核心,在六中登堂入室,成为推动六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挖掘自主教育的文化内涵

所谓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弘扬自信、自主、自强、自律精神,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自主教育的本质特征上来看,在学习上自主教育充分体现的是自学性;在生活上充分体现的是自理性;在安全上充分体现的是自护性;在道德修养上充分体现的是自律性;在人格上充分体现的是自强性;在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层次上自主教育充分体现的是创造性。自学性、自理性、自律性、自护性、自强性、创造性这是自主教育的本质特征。

从自主教育的文化理性上看,在学校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必须警惕假文化和浅表文化,搞几个社团活动,往墙上贴些精美的东西,不见得是真正的学校文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误导和伤害。我们认为,正确教育行为的背后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教育理念的深处才是真正的、深刻的学校文化。六中倡导自主教育已经有多年,我们一直在反复强调,如果师生的自学性、自律性、自治性、自护性、自强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自主发展能力成不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自主教育充其量只是浅表文化,距离特色的形成,距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一个共识,只有让自主教育的这些本质属性深入到师生的心灵、智慧和血脉之中,变成行动自觉,师生的发展才能多姿多彩,自主教育文化才能生机勃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实施

(一)以骨干教师为基础,全员参与建设自主教育文化

1.各学科,根据校情学情,建立多样化、生本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决定人才培养方式,课程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载体,课程建设是学校的基础工程、第一工程。

确立课程理念之一是全课程理念,凡是对六中学生自主发展有利的,都要用课程的方式来规范。我们确立课程理念之二是自主发展理念,凡是六中课程都要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发展。

研发校本化、生本化、多样化课程,并确立这些课程为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次课程改革,国家的要求是宏观的,需要各基层学校把国家的意志转化为校本行为,如果说改革不尽如人意,也不都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校本化能力不强造成的,可以说校本化是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步骤!

2.各学科通过课堂实践,力争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80%的课程内容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80%的在校时间要在课堂度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重点在课堂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希望也在课堂教学。

从课堂的教育价值上看。我们认为,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智慧碰撞的场所,这里流淌着生活、流淌着情感、流淌着思维、流淌着奋斗,所以我们应该对课堂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从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上看。从哲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的基本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其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学习这个主导性因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把课堂教学的过程演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上看。当前批评先学后教的声音很多,主要是认为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模式,太绝对、太僵化。我们认为先学后教绝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思想,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我们要求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教师苦口婆心讲十道题,不如学生自主内动做一道题;教师讲得越多,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真正的质量在于教师没有讲过的题学生也能自主的做对。静待花开是自主教育下教师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其次,明确教师什么时间讲、什么地方讲、讲到什么程度。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并不反对教师讲,但要讲在学生思维有障碍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要准确把握好难易程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首次有效性和全程有效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第三,培育以导学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载体。导学案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预设。课堂教学预设只是一种手段,生成才是目的。完全按照导学案教学,势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活动,消减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导学案是双刃剑,使用导学案,需要教师拿出足够的智慧,趋利避害。

3.以班主任为主体,年轻教师参与,构建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的德育体系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高中教育第一个培养目标就是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原动力。当前价值观教育已经进入课堂,成为三维教学目标之一。近几年来,高考对价值观的考查已经在作文、阅读理解、简答题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价值观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问题,它牵动着学校的整体工作,左右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着学生自主发展的高度。

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三鹿奶粉案、黑砖窑案、小悦悦案、地沟油案触目惊心,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有勇气承认,多数中国人心里都非常明白:中国的社会伦理道德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道德出问题的原因在于价值观出了问题,价值观出问题在于精神支柱出了问题,精神支柱出问题在于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可以说,文化建设尤其是价值观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教育的良知,教育的使命,让我们对价值观教育不敢掉以轻心。

实施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深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的教师认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初中的事,高中再做已经过时,其实不然。一个人外在真善美秩序的建立,源自于对内在真善美理性的认识。小学、初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多的是行为上的约束,高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学生的行为上,已经充分体现出一种价值取向,只有让这种价值取向更为学生所理解,才能让学生的行为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实施价值观教育,要建构校本化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实施价值观教育,我们注意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心灵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影响更深刻。

实施价值观教育,我们十分注意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价值示范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要求学生学习雷锋,学习谭竹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要求学生每年必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让学生体悟感动中国人物的价值取向。

实施价值观教育,要大力推动阅读工程。阅读是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是体验价值的重要载体。我们坚持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习开始,一切学习活动都要从阅读开始。

(二)思考总结,升华提升,培育自主教育的保障机制

1.努力实践,建立六中特色的训导文化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行动。我们通过教育实践,集思广益,提升学校的校训,提出特色的符合当前学生的一些学校的思想和口号。编制了每周誓词和学校誓词;编制校歌。力争使学生天天被鼓舞,时时受激励,自主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2.科学总结,建立面向全体师生的服务文化

学生自主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深度。教师任劳任怨诚可贵,自主高效价更高。我们和教师们讲,教育有一种爱叫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自主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当然放手并不是不管,而是需要对学生自主发展进行全程关照,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克服困难;当学生确实解决不力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自主教育需要教师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自主教育需要教师有静待的功夫。大胆放手,安心守望,恰切服务,这是六中教师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3.展现人性,建立张扬人的个性的包容文化

包容文化在六中由来已久,早在建校之初,高名瑛校长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把多名伪满时期的教育专业人士网罗到六中,造就了六中的学术繁荣。可以说,包容文化每一次大繁荣,带来的就是学校的一次大发展。

4.集思广益,建立面向教学、德育的评价文化

几年来,我们实施了发展性评价,引领师生的自主发展。对于班级,我们开展了红旗班级、放心班级、示范班级评价;对于学生,我们开展了十星学生、优秀学生、时代先锋评价;对于教师,我们开展了ABC型教师专业认定、ABC型班主任认定、最具发展潜能青年教师认定。

(三)努力奋进,把握自主教育文化的发展走向

自主教育文化是在本土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元素基础上诞生的,是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运行的,是在师生的反复实践中走向自觉和自信的。学校创办了自己的期刊,定名为《自主教育》,每月一期,辑录六中师生每个月对自主教育的探索成果,力求把自主教育每个平凡的行为做出色,把每个出色的行为变成新的常规;学校准备建设校园网站,让每个学科都建设一个资源平台,每个员工都建立一个人主页,力争每天让师生们都可以在网上用六中特有的教育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自己的体会,让网站成为推动自主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最终让六中自主教育的成果在六中开花结果,辐射周边。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成效

(一)形成了六中特色的自主教育文化

1.建设了符合六中实际的多样化、生本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校本化解读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考试大纲,通过编制《学科课程指导手册》,达成了课程校本化目标;通过编制《学案优化系列》,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发展需求,达成了课程生本化目标;通过开发四大类十二大系列120门微型校本课程,拓展数理教育、人文教育、自主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国际交流、社团、科技8大类课程实施途径,形成了六中独特的个别化教育体系,达成了课程多样化目标。

规定,一套教材,五个目标,五个进度,满足五大类学生发展;规划,学生修完国家课程可以获得国颁高中毕业证;修完六中18学分的校本课程,可以获得六中毕业证;修完六中每一项活动课程,可以获得六中相应特长证。

几年来,学校课程建设推动了学校多样化发展,学生也实现了包容性发展和错位式发展。汪强强、苏丽敏考入北京大学,达重本线人数是5年前的4倍,普本线人数是5年前的5倍,于克威、杨光、孙鹏、张强、李晨晨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女铅球、标枪、跳远冠亚军,尤其值得我们惊喜、满意的是年级排名靠后的学生通过体育、艺术、国际交流等途径,不仅上了大学,而且学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原本升学无望的学生考取了相应的大学。

校本化、生本化、多样化构成了六中课程文化的核心要素,宛如隐形的翅膀,带领着我们,沿着六中课程的轨道,闪烁着熠熠的光芒,飞向自主教育明亮的远方。

2.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

从教学方法改革上看。选择教学方法,建立的原则是宏观可依,微观灵活;大法可依,小法灵活。宏观方法: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三最佳(最佳讲授期,最佳讲授区,最佳讲授级)、四场(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目标场),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在具体微观操作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目前,全校各学科共研发201个教学策略,学校教学呈现出既有统一指导,又各具学科特色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讲解的针对性是形成的六中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两先两后、三最佳、四场是六中课堂教学文化的集中体现,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才是教学真正的精彩,这是六中课堂教学文化的价值核心,六中课堂教学文化已经成为自主教育文化中最有感召力、最让六中人自豪的文化标志。加拿大教育学者著书《突破》,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已经找到。顾泠沅先生将其归纳为学生独立学习与教师讲解针对性的正确组合。六中的实践和这种观点高度契合,这充分说明六中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这也让我们对学校未来课堂教学改革充满新的、更大的期待。

3.构建起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的德育体系

把善孝礼和雅作为学校的传统价值观,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把自主踏实作为学校的现代价值观,解决如何生存的问题;把爱国、爱党、爱校作为信仰取向,解决精神归属问题。让每个学生成为一名人格健全的、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中国人,让其中的杰出分子成为中共党员

学生每周写两篇反思日记,反思一周成败得失,知人者明,知己者智,引导学生做个智者。把反思日记、心理剧、班会整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修复机制,达到了群体相互教育、相互矫正、完善价值的目的。

前后共树立了16位六中时代先锋,把每个人的事迹总结好,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

每天都要开辟专门的阅读时间,每学期都要搞精品阅读比赛,每年都要搞一次读书节。

自主性、价值导向性,这是六中德育文化的基本特点;价值观教育路线图,这是六中德育文化的集中体现;无痕化,这是六中德育文化的显著标志。

(二)形成了科学的自主教育的保障机制

1.建立了具有六中特色的训导文化

确立了现在不埋头,将来何以抬头的校训,提出了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基本要求,确立了今天我们在长春六中脚踏实地,明天我们在北大清华仰望星空;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别人与我比中考,我与别人比高考。编制了每周誓词;编制了校歌《只争朝夕》。学生天天被鼓舞,时时受激励,自主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2.经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文化

大胆放手,安心守望,恰切服务,这是六中教师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3.经过探索和实践,想成立张扬学生天性的包容文化

倡导学生自主,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不听话。包容和悦纳学生的个性,这是自主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给学校包容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4.科学有效,面向自主教育的评价文化全面建成

五年来,学校涌现出了36个示范班级、16个时代先锋、31个A型教师、5个A型班主任、17个最具发展潜能青年教师。这些班级、学生、教师在六中最受尊重,贯彻自主教育最坚决、最彻底、最具有创造性。

让师生理解这种发展性评价,认同这种发展性评价,随着这种发展性评价翩翩起舞,这是增强师生自主发展内趋力的根本所在。

(三)让自主教育在六中生根发芽,辐射带动周边

从2008年起,《教育报》先后四次介绍六中的实践,六中的教育能够和国家的意志相统一,能够和教育的主流相融合,我们感到很自豪,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带动了长春市乃至吉林省自主教育的发展。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说过,文化应以一种谦卑的方式,即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存在。自主教育文化已经让六中人聚“精”会“神”,已经让六中透过物质文化建设的表象,走向精神文化建设的深处,在校园里升腾起生动而深刻的文化气象。

我们认为,个性化的文化是特色,极致化的特色就是品牌。面向未来,我们将把品牌的建设作为自主教育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根本目标,努力让每个灵魂在六中自主教育的星空下,绽放出生命应有的风姿和色彩!

(执笔人:刘文玉)

课题负责人:杨天笑

课题组成员:车威严 李 辉 隋淑萍 何泉旗

      王 晶 邹立峰 齐永先 赵凤华

      刘文玉 李岩峰 符春峰 宁晓辉

      郐 芬 姜明南 管培勇 宋喜明

      孙 爽 李晓慧 张玉凤 马春燕

      邢雪峰 王 伟 闫玉忠 乔 妍

      王 东 于凤杰 刘 君 刘青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