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教促学的意义是什么?

以教促学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教促学,指的是利用教导他人时萌生的责任感来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本章中所出现的老师与学生,都是广义上的教学者和学习者。同时,教学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仅学生在学习,老师也在学习。由此可见,让学习者以老师的身份参与学习,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学习方法。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让老师充分运用这些学习机制,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的过程对学习也颇有帮助。

以教促学,指的是利用教导他人时萌生的责任感来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人们在扮演“老师”这个角色时,对“学生”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这种责任感会促使我们严谨治学,以免误人子弟。需要强调的是,本章中所出现的老师与学生,都是广义上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随着学习领域的不同,任何人都可能担当老师或学生的角色。同时,教学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仅学生在学习,老师也在学习。教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将几种有利学习的条件汇集一身,包括责任感带来的学习动力、对信息进行梳理和解释的必要性、学生表现所带来的反馈,等等。在教会他人的过程中,“老师”自己也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

大学教授们常说,直到自己踏上讲台将知识讲给学生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悟出自己所讲授内容的含义。如果学生有机会把知识讲给别人,同样能从中受益。在同辈辅导的模式中,学生们有机会面对面给其他小伙伴授课。在综述了38个有关同辈辅导的研究后,科恩等人(Cohen,Kulik,&Kulik,1982)指出,87%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辅导过程中“老师”的收获几乎与“学生”不相上下。由此可见,让学习者以老师的身份参与学习,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学习方法。

“以教促学”这道佳肴须经多种食材搭配调和烹制而成,强烈的社会性动机[1]则是烹饪所需的熊熊炽焰。蔡斯等人(Chase,Chin,Oppezzo,&Schwartz,2009)的研究展示了所谓门徒效应[2]:学生为他人而学要比为自己而学更加努力。例如,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如果是为了教别人而准备课程,会比为自己而学多花费近一倍的时间。大部分老师都会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希望他们能表现得优异。扮演老师的学习者还希望能展现出自己有能力的一面,毕竟没什么比毫无准备来上课讲得磕磕绊绊更让人丢脸了。

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持续的时间尺度也不尽相同:长至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短到一小时的视频学习、30分钟的面对面辅导,甚至10分钟的课上讨论,等等。图T.1解析了构成各类教学活动的三大阶段:准备、教导、观察。

人们在辅导他人备考时要比为自己学习时学得还要通透。学习之后的测试中显示,教别人所带来的益处尤其体现在那些必须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解决的综合问题上(Benware&Deci,1984)。这是因为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充分思考讲解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合理展现方式。为了让知识点在讲课时能够信手拈来,就需要把它们整合到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畅游在知识点之间(请参考章节S)。同时,老师还需要为学生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相比之下,反观自己准备考试的时候是怎么做准备的?大概也就是预测一下试卷上可能出现哪些题目,然后背背答案,仅此而已吧。

图T.1  教学的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依托于几种重要的学习机制。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让老师充分运用这些学习机制,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的过程对学习也颇有帮助。菲奥雷拉和迈耶(Fiorella&Mayer,2013)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同样是完成备课工作的两组学生,之后又多录了一段讲课视频的那组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真正面对学生时,老师们通常要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为解释一些即兴出现的话题而临场发挥。虽然课程内容这样展开并不一定严格符合原本的教学计划,但各种知识点还是会在过程中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让我们的理解更全面、印象更深刻(请参考章节E)。例如在学生小组协作中,那些主动把知识点讲给别人听的学生,就比被动听讲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Webb,1989)。此外,回答学生的问题也是激发“详细阐释”与“自我解读”的天然催化剂(请分别参考章节E&S)。

同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能帮助老师发现、修正自身理解中存在的漏洞。博尔科等人(Borko et al.,1992)列举了一类极为常见的情况:一位见习老师被学生问道,“为什么除以3和乘以1/3是一样的呢?”这时空气突然安静下来,老师才意识到自己也说不清其中的原因。罗斯科(Roscoe)和奇(Chi)这样总结道,教学者在反思中构建的知识,2/3都来自于学生提出的问题(2007,p.23)。除此之外,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处于兴奋状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高度唤醒的意识也都有助于学习(请参考章节X)。

当我们要求学习者扮演老师的角色时,经常会遗漏一个环节,那就是让“老师们”观察自己学生应用所学内容时的表现。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项目(project demo)就是以教促学的一种形式。不过,做完展示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能够了解其他同学的收获和疑问。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问题,“老师”白白错过了可以收获有效反馈信息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希望提升自身水平的老师来说,没有哪种反馈要比直接观察自己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得更直接了(请参考章节F)。

奥基塔和施瓦茨(Okita&Schwartz,2013)的研究显示,学生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徒弟”回答问题,要比亲自回答相同的问题收获更多。研究人员要求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阅读一页有关生物学的文章,然后稍作准备,将文章内容讲给另外一名学生(徒弟)。随后出现了两个条件组,在“亲自回答”组中,讲解的学生要亲自回答一系列有关生物学的问题。在“观察徒弟”组中,讲解的学生只需观察自己的徒弟是如何回答问题的。尽管这两组学生均没有得到关于问题答案正误的反馈,但在学习之后的测试中,那些观察徒弟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面对全新问题时能表现得更为出色。

观察学生的表现或许是通过以下两种机制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福利的。首先,老师会特别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学生何时处于顺势,何时遇到问题。正如运动场上的篮球教练,会先把自己放在一边,百分百地心系正在场上挥洒汗水、拼搏奋斗的球员们。当她看到球员们表现欠佳时,就会反思自己指导他们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想尽办法提高指导水平并寻找破局的方法。其次,观察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状态。客观来讲,当我们自己全心投入一件事的时候,可能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表现如何,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反思和提升。而在没有任务干扰的情况下观察自己的学生,则可以不受干扰地评估并反思他们的表现。更美妙的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脑子里想什么你通通都知道,所以也就能知己知彼地监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并及时弥补。

以教促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同班同学互帮互助就是常见的一种:一名学生承担起辅导另一名同学的重任。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给其他小伙伴讲题而进一步加深理解,而被辅导的同学也会因此获得更多关注与支持。

图T.2展示了一种有效的协作学习组织方式,被称为“拼图”。在该模式下,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彼此的老师。这种安排的精妙之处在于,没有人能够独自完成任务,团队成员必须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圆满完成任务。

对于老师这一角色来说,除了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之外,我们还需要创造一些外在的动机来鼓励他们关心自己的学生。这会让扮演老师的学习者更加投入,而不是装个样子教两下就完事儿了。例如在学校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小老师所教的学生的分数,也一起打给扮演老师的学生,如果期末考试你得了90分,你教的王小宇得了60分,那么你最终的分数就是你的90分与王小宇的60分的平均值。但真实情况下我们并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因为它会让学生们相互指责,产生矛盾。更好的办法则是让扮演老师的同学有机会观察自己学生的表现,如果学生表现得好,老师自然也有面子。教得学生如果表现好,相应的老师也可以得到全班公认的嘉奖与勋章,比如“明星小老师”“荣誉小教练”,等等。说到底发挥核心作用的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奖励反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罢了。所以,观察自己学生的表现不仅能对老师的学习效果提供准确反馈,还能激励他们好好教课呢!

图T.2 协作学习中的“拼图分组法”。每个大写字母代表一位学生。一开始,学生们分在自己的原生小组里,解决一项综合任务。随后换到专项小组中,为了完成综合任务,学生们分别学习一个相关主题。随后,学生们再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回到原生小组,并给组员讲授自己专攻的题。最后,融合每一位成员的知识,综合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P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单靠自己努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教学资源。那么,如果你是一名学校老师或是单位的领导,就应该考虑为扮演老师的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材料。学习者只要在讲课前将材料内容充分整理、消化吸收即可。由此可见,完整的以教促学过程应当包含教学准备、实际教学,以及观察学习者表现三个阶段。

要想实现一气呵成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此外,老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也经常会用到逻辑表达,例如“因为火的燃烧过程需要氧气”“因为水可以灭火”,以及“水可以将火与氧气隔绝开”,等等。可想而知,这些重重考验造就了老师对知识间逻辑关系的纯熟理解。扮演老师的学生正是因此而受益。例如,与“水可以灭火”的理解相比,“水能灭火是因为能将火与氧气隔绝”这样的理解则更为准确和具体。类似这样的精准理解积少成多,就会逐渐形成学习上的优势。

一项被称为“可塑之才”(teachable agent,TA)的教育科技把环环相扣的逻辑训练推向了极致(Blair,Schwartz,Biswas,&Leelawong,2007)。可塑之才是计算机里运行的一个角色,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学生通过与它互动来训练它,并全权负责其学习效果。为了教会自己的“可塑之才”,学生需要在其“大脑”中创建知识节点,并在其间建立各种逻辑关系。例如图T.3所示,一名学生正在帮助自己的“可塑之才”学习全球变暖的知识。他添加了两个节点:垃圾填埋和甲烷,然后以正向因果的关系将二者联系到一起,表明随着垃圾填埋的增加,甲烷含量也会随之升高。“可塑之才”一旦获得了一些知识,就可以开始回答问题了。图T.3前方弹出的窗口显示,学生提问,“如果甲烷含量上升,地球热辐射会怎样变化?”随后“可塑之才”就会根据学生教给它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推理路径。在这个例子中,“可塑之才”判断甲烷的上升会让热辐射降低,推理路径如下: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一种隔热物质——隔热物质的增加会降低地球对太空的热辐射。此外,学生还可以让自己的“可塑之才”完成小测验或者与其他人的“可塑之才”进行对战。培养“可塑之才”的过程中,学生们采用的是我们熟悉的“教—测—改”教学法。如果“可塑之才”答错了,学生们就需要在知识地图中查找错误源头,然后及时修改“可塑之才”的(同时也是自己的)知识体系。

图T.3 被称为“可塑之才”的学习应用。学生通过构建知识地图来培养自己的“可塑之才”。一旦“可塑之才”获取知识,它们就可以回答问题,如图中弹出的对话框所示。随后“可塑之才”便可以通过知识地图推理出答案

与单纯地绘制知识地图相比,学生们在教“可塑之才”的过程中,能够学习构建更长的推理路径。(比如,为什么汽车数量的增加会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极熊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当学生们不再使用这个应用程序的时候,他们还能自己想起来用因果关系来学习新的内容(Chin et al.,2010)。因此在“可塑之才”的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通过构建因果关系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不仅学会了“鱼”,更学会了“渔”。“可塑之才”是专门为以教促学的方法而量身定制的教育科技,但它带来的好处却能推而广之到人与人的学习活动中去。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就像“可塑之才”中用推理路径的可视化来展现逻辑思路一样,平时的思考过程最好都能通过一些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诗歌的韵律时,可以利用可视化的方式把押韵的部分标示出来。当语言无法准确表达出我们想传递的信息时,视觉表达可能会让这个过程更为简单准确(请参考章节V)。

教学是人类无与伦比的先天技能。虽然人类与一些动物一样,都会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但是与它们不同的是,人类家长会留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知道的事情,也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好为人师”,比如在外聚餐每逢佳肴必先讲解一番的烹饪达人、见到有趣产品就要评论一番的设计大师、从电影院出来能围绕剧情画面音效特技讨论一路的电影迷,又或是在大街上见到一款刚上市新车就评头论足的汽车专家,等等。他们会乐此不疲地跟你讲解其中的门道儿,滔滔不绝令人毫无招架之力。

话虽如此,但人们或许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让人们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好处。例如,在大学生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前,让他们先给其他朋友讲解一下要写的内容。这样,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整理思绪、疏通脉络。当积累了足够多以教促学的经验时,人们自然就会看到其中的价值了。

以教促学是一种适应性强且应用范围广的学习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留意。第一,学习者在扮演老师的时候可能会采取不太理想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的人一不小心进入了权威式灌输教学的状态,学生没机会提问,自己也失去了问答互动中学习的机会(Chi,Roy,&Hausmann,2008)。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多加入一些互动场景,让老师有机会主动去观察或倾听学生们的想法。第二,教学所带来的内在动力也需要合理管理,因为责任心太强很可能会升级为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过度焦虑。第三,在为他人讲课时,如果作为老师的一方对知识本身就理解得不够透彻,则会很容易给接受教学的人造成困惑,甚至误人子弟。为此,在旁边安排一位专业的辅导老师进行监督,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坏例子:老师让两位学生互为一组来学习简单的数学公式,然后再把学到的内容讲给对方听。这对于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来说还算是有可取之处,但这并非以教促学。首先学习的内容太简单,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真正在教别人,自然也不认为对方真正在学习,大家只是装装样子而已。这种情况下,老师一方的责任心完全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一方也只是配合演出,问不出有水平的问题来。

好例子:老师要求王博睿同学给全班上一节课,让大家学习一些新东西(例如博睿可以结合幻灯片、做小项目等方式进行讲解)。课前老师为博睿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来备课。准备完毕后,他自信满满地给大家上了一课,然后暗中留心观察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一天课程结束后,博睿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反思与调整,并有机会在第二天再给大家重新讲一次。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教学的过程能够提升老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边教边学、以教促学。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举个例子

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老师也能收获颇丰。教授们常说,不到最终讲课时,知识总在浮云间。教学者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合理搭配学习资源。比如在学校中,让高年级的学生来辅导低年级的学生就是以教促学的好方法。辅导他人的一方与被辅导的一方对内容理解的提升几乎不相上下。完成教学任务后的一大收获是对所有相关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

为什么会有用

教学利用的是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老师严谨治学。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同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会帮助老师梳理知识内容中蕴含的逻辑关系。老师还能以学生在运用所学内容时的表现作为有效反馈,不断完善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无法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

·科学实践课上,学生虽然知道电池可以点亮灯泡,但却不明白需在电池与灯泡间搭建导线构成回路。

·学习者不关注反馈建议。

·学生在拿回批改过的作文时,直接跳过详细的反馈建议,只看总结评语,比如“很好”“不错”和笑脸。

·学习者没有动力学习。

·学生们不好好完成老师留的阅读作业。

使用的范例

·采用跨年龄的辅导学习法。

·已经学完代数的高年级学生可以辅导刚开始学代数的低年级学生。

·让学习者以拼图协作法的形式开展小组活动。

·学生们需要解决一个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问题,其中一组学生学习生态环境中的消费者,另一组学习生产者,最后一组学习分解者。然后从这三个学习小组中各出一人,在新组建的学习小组中相互分享各自所学知识,共同完成挑战。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并不真心相信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学生负责。

·过度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会造成对教学表现的焦虑与担忧。

[1] 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又称继发性动机(secondary motivation),指通过学习获得的,与心理和社会需要有关的动机。包括友谊、爱情、亲和、归属、认可、独立、成就、赞许等。

[2] 该研究中所描述的现象:学生在为了教会他们的同伴而学习时要比为自己学习时更为努力。——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