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从恢复起步到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三个面向”,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三个面向”迅速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此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卫红

(2008年12月4日)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从恢复起步到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要在回顾总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认清现实、把握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一、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总结历史,认清现实

以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开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拨乱反正,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积极贯彻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重要精神,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史哲人文学科迅猛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基本得到恢复,科学研究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三个面向”,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基础和核心。面对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热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人才,围绕现实问题开展研究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学科自身的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面向世界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面对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落后差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以开阔的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面向未来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面对20世纪下半期新技术革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和前瞻性意识,积极应对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着力推进学术创新。“三个面向”迅速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行动指南,对此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人文学科的发展相对平稳,以经济、管理、法律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发展速度加快。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全社会思想解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意识更加明确,改革与发展成为这一时期鲜明的特征。1995年教育部建立了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为鼓励深入实际,体现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导向,1996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增加了专项任务项目,支持从校外有关部门获取横向经费开展课题研究,大大拓展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1997年启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大大促进了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提高了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1999年启动实施百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使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环境及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科研机构以固定人员为中心的运行体制正在向以研究项目为中心的新的运行体制转变,逐步改变了人浮于事和科研力量分散的状况。这一时期,制度和管理创新带来了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变化,使高校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得到稳固确立。

世纪之交,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文明碰撞、金融风暴、新霸权主义、民族冲突等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期望和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启动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繁荣计划”的实施,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制规模、教学科研人数、科研成果的数量都得到空前增长,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七大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开始进入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时期。立足创新、提升质量,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回顾三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在于: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门类比较齐全、适应各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基本形成,同时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各类平台的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符合各类研究人员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基本形成,同时突出问题导向,适应跨学科发展要求的新型科研项目有待尽快设立;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断呈现,同时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能很好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成果还不多;一支具有相当规模、较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队伍基本形成,同时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大家和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特别是基础研究理论人才还比较缺乏;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同时实质性、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的科研制度基本建立,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来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紧紧抓住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努力解决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一)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多数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而能否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事实反复证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极其复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关系。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甄别各种错误观点,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交锋,促进学术繁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在回答和解决那个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问题中诞生的,也要在回答和解决这个时代与实践的问题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创新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就是解决好“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肥沃土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服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时代步伐,投身火热生活,努力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人民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杰出贡献。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内在地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地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以人为本在高校的根本体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紧密联系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学者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体地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要坚持研究以贡献为本,以学者为主体。全心全意依靠学者,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主人翁作用。要着力营造求真务实、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形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政治上关怀,事业上支持,学术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努力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当前,要高度关注青年学者的生活和学习,努力为他们营造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对其中政治立场坚定,立足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要倍加关注;对潜质突出,勤奋努力,志在学术,政治合格的青年后备队伍要更加扶植,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三)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渐认识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际的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我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一切按规律办事,才能保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沿着科学的道路阔步前进。

尊重规律,就要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标志是继承前人而又突破成规,创新的本质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创新的动力是对科学的敬畏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标准,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

尊重规律,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生命力的源泉。理论联系实际既是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也是研究世界的正确方法。基础理论研究是高校学者的优势,但同时表现出来的劣势就是对现实问题了解不够,知之欠深。中国国情,就是我们研究最大的素材库和原料库,如果对于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一概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从传统到传统,从理论到理论,从西方到西方的研究方法,那么所谓的研究成果,肯定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高校专家学者一定要走出校门,走向田野,走进大众,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加强与各级政府实务部门的合作,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尊重规律,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必须加大投入,巩固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立足国情,根植实践,大力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切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高校科学研究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要努力探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围绕教学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教学,形成研究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兴趣,提升学术品质,严守学术规范,提高研究能力,努力使自身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后备人才。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把科研与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第三,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科学研究,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生命。不断增多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表现,是提高质量的坚实基础。没有数量的增长就不会有质量的提升。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做足做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这篇文章。

第四,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一方面,要立足本土,既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又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又要面向世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引进来”,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最新成果,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通过“走出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中华学术的了解,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

三、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学习、贵在实践、关键在应用。要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实际,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重大论断上达成共识,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发展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展更需要实实在在地加大经费投入。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科学研究难以为继,加强领导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2007年教育部党组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年度经费史无前例地增加到1亿元,2008年又决定增加到2亿元。“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力改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努力实现经费逐年增长。

第二,面向未来,谋划发展。继续做强做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普及水平,着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二是适应学科发展交叉性、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需要,以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和推进方法创新为导向,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着力加强跨学科研究基地、社会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核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三是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确定重大领域,实施重大专项,培育学术精品,加强成果转化,不断完善项目类别,努力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系。四是以信息化为手段,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建设一批中外文的权威学术网站,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

第三,改进评价,提升质量。科研评价是牵“牛鼻子”的事情,对改进学风,提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正在调研,起草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其基本思路是:一是将质量导向作为科研评价基本方向,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质量意识,将质量导向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通过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质量导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的涌现。二是将分类评价作为基本原则,对项目、机构、人员、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及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适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

第四,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的新要求,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规划(2009—2015)》,力争到2015年,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全面、富有朝气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由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已成功举办四年,已成为理论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第一轮研修计划2009年将结束,中央决定继续开展研修工作。从2009年开始,研修范围将扩大到所有“211工程”高校。今后,在教育部实施的各类人才计划中,将不断增加高校文科教师所占比例,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切实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扩大开放,走向世界。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高校是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一是支持和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的实质性合作,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探索设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二是有计划地组织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鼓励在国外发表、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和著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外文学术期刊和外文网站建设。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四是加强对策研究,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