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

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以法学学科为视角徐丽峰 李长健社会责任通常是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可进一步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_以法学学科为视角_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以法学学科为视角

徐丽峰 李长健(1)

社会责任通常是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它是由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以及道德责任等构成。社会责任感(2)是坚定地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勇于关注、研究涉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敏感问题,着重关注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并能努力地给予理论的说明,以不断地探求、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的结合,要有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着力于理论创新的紧迫感与责任意识。

一、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既是个人的专业又是社会的分工”。(3)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社科类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一个客观现实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代具有交叉性与复杂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客观规律与主观判断的差异性、探索的艰巨性与成果的难以确认等特点。(4)因此,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应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入社会生产与生活,联系实际情况,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对研究方向与内容进行战略性调整,制定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科学、民主、权威性高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加强交流与合作等。

大学是什么?康德认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的,以追求真理和学术的自由(5)。学术自由,当涉及社会实践时,须有一定限度。这个一定的限度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高校良好的学术规范与良好的学风,不仅对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是重要的保证,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与社会公德建设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同时可进一步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须走一条内涵式的繁荣发展道路,通过教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教学水平,培养一批批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社会大局、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青年理论骨干,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具体而言,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从事学术研究指导实践过程中,应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国情为基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研究与教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意见》,大力实施并落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真正抓实、抓好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工作,如制定大学教师师德规范,建立健全以学术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方法和机制,建立健全学术惩戒机制等。

二、从农村法治需求现状看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学学科工作者(6)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不仅从事理论研究,且不断地深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如发表创新性研究论文,以呼吁社会改革;提交有关法律修正案报人大通过,直接指导社会生活实践。由此产生了一种责任,即学者的社会责任。青年学者应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地投身社会,了解国情与民意,进行国情调查与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为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服务社会大局以及社会基层,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以下从我国农村法治需求的现实角度探讨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社会责任:

第一,我国农村对法治的需求极大。随着我国整体的社会转型对法治与司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金桂兰法官所在的东京城人民法庭,该法庭位于农村地区,辖区内共有17万农业人口,而该法庭近年来年均结案500件(7)。同时,我国农村对司法的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潜在的,如有部分纠纷矛盾已向法庭提出,但基于一些法律与政策的原因,法庭可能未予受理;有一部分纠纷矛盾由于法律服务价格相对于农民收入而言太高、太昂贵,也阻碍了农民运用司法制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常见的纠纷矛盾也发生着变化。一个有关西部农村法律援助的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农村法律援助案件是因产品责任、交通肇事等引发的侵权诉讼。目前我国农村人民法庭审理调解的案件,其中很大部分具有明显的现代化因素。

第二,我国农村急需有特殊知识、特殊技术的有效司法。尽管我国农村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的纠纷矛盾性质与城市有诸多差别,我国农村社会对司法提出了特别的制度、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例如,金桂兰办案注重调解,其审理的案件调解率达到90%,而她所在的法庭的调解率近年也一直保持在80%左右(8)。调解在农村基层社会是主要的纠纷矛盾化解手段,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基本结构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较紧密,互惠性关系普遍存在。加之我国农村缺乏有效的现代司法认可的证据保留与重现技术、制度条件、专业的律师人员以及职业化的法官等,因而调解作为我国农村纠纷矛盾化解手段的比较优势得以凸显。

第三,我国农村基层司法对法官有着特别的需求。在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的个人品性、人格可能更为重要。近些年来,由于法庭的艰苦条件、司法越来越强调程序、出任法官越来越强调学历等,旨在提高出任法官门槛的司法考试导致了法官更易向律师行业、东部发达城市与地区流动。全国的人民法庭数量在逐年减少,而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法官却极为缺乏。这要求我国的司法制度,在坚持司法制度改革与司法职业化的同时,应作出谨慎、细致的政策调整,如加大对人民法庭法官的财政支持,以吸引一些有理想、有信念的高校法学院毕业生到人民法庭工作;在制度层面上,可考虑包括“复转军人进法院”在内的替代;高校法学教育对此也可有所努力,如对在基层的农村法庭工作的法官们提供某些适用的、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再如农林高校法学院可以建立一定规模的支农、惠农、强农基金会,以便大力支持农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我国现代化发展速度比较迅速,但我国的“三农”问题仍旧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现代司法体制对当事人有着特别素质的要求以及制度要求(如律师及取证、鉴定制度等),而这些要求在我国农村社会还很难完全实现。它需要各方的努力,尤其是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工作者(包含学者)。在这里,我们不是强调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发展必须要专门服务于农村司法,仅仅是从理论与实践上认为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发展是可以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我国农村,以促进我国农村法治的发展,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实实在在地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林高校法学学科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三、从法学研究与教育看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运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法律,法学研究注定要在社会、研究间的相互回应中发展。法学与社会紧密联系,法学研究的结论通常会影响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公众对于政府、法治、国家法律运作的态度与期望,而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来看,法治需求更加的强烈。因此,农林高校法学研究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然,这里的社会责任也不仅仅针对农村法治而言,农林高校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应该是相对于整个国家的法治而言的。一方面,农林高校法学研究应与法律实践结合,推进我国法治的建设。法学是一种学问、知识与逻辑,更是一种实践、经验与解释。(9)广义的法学涵盖了法律科学,还包括法官的、法律咨询的法律实务。(10)法学家要对社会作出法律角度的解释,更要把法律的精神、规范应用于社会。(11)真正的法学研究的图景是法学研究、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践以及和谐的发展,透过社会的观念、制度以及过程来研究法律。农林高校法学研究在对实在法层面的具体制度进行研究时,应更多地关注具体制度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社会因素的作用,紧紧地与法律实践相结合,挖掘和分析社会实践中深层次的法律需求以及与之对应的障碍因素,以便更好地服务理论研究,实现其实践与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农林高校法学研究应与各学科进行互动,构建起社会精神的基础。法学真正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于其他学科与法学间存在着交叉点,法学研究只有在其他社会学科的铺垫下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农林高校法学研究与其他社会学科须发现以及关注存在于社会现象背后的共同的道德、习惯以及价值观等,通过这些隐藏的精神支撑的价值分析与实证性的调查研究,理解现代转型时期我国的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借助制度、规则的帮助并遵循这些社会基本的精神来实现彼此的相互信任,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农林高校法学院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将法学学科与环境资源、生物技术、农学、林学、食品安全、土地管理与经济管理等自然学科有效结合,研究技术环境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等。

农林高校法学研究的力量主要源自于法学教育。农林高校是创造、传递以及保存知识的地方,社会与高校相互维系,由此农林高校法学教育也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首先,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的法律人才。法律教育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适应社会实际的法律人才也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社会责任。高度专业化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法律问题必然更加的综合、复杂,这要求法律职业者有高水平的观察力、判断力、分析力以及推理能力。法律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都离不开法学教育,农林高校法学教育既应该是素质教育,同时又应是职业教育,两者不可偏废。农林高校法学教育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生活。其次,推行公民法律的社会化教育。法学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服务,而法律要想得到全面而有效的遵守,首先需要实现是法律社会化。“人在法律方面的社会化是使法律规则、原则以及概念从国家的外在宣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的行为动机,从客观的行为标准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模式,使立法精神与价值导向获得公众的认同的过程。”(12)农林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丰富经验,为法律知识、法律思想、法律理念的大众化教育提供帮助或者援助。农林高校在进行普及法律的过程中须认识到法律认知的重要性,加强农林高校法学学科学生对于法律现象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从法律视角的认识问题能力。第三,树立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法律得到普遍服从往往来自于国家的强制力保证以及公众对法律信仰的自觉服从。农林高校法学教育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对于法律的评价与法律的情感。不良的执法者往往受到社会的谴责,同时公众也会逐渐失去对法律的信任和对司法的期望。农林高校法学教育不应是对于真理的简单传授,而应是激发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一种方法。

从纵向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要教育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教育需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随之转型。农林高校法学教育应看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应关注如何培养出能更适应当前社会实际生活需要的学生上来。从理论上讲,在法学教育的目标上,农林高校须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总的目标、总的原则,即是要弄清楚应该培养实用性的法学人才还是应用型的法学人才,以及法学教育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处于怎么样一种地位。在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农林高校应增加实践性强、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课程,主动提供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生活的活动与机会。在课程设置的范围上,农林高校法学院首先应了解社会、国家实际的需求以及熟悉自身教育的方向与课程的具体设置。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农林高校法学院应从以往刻板的教学方法中转变出来,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既懂经济、懂社会管理、懂英语、懂外贸,又熟悉法律的应用型、复合型与创新型法学人才(即ACI型法学人才)(13)。在学生实习制度问题上,农林高校法学教育应关注学生能掌握法学领域中理论性较强的法哲学部分,并且能扎实地掌握、接触以及有机会实践到即将走入社会中需要做的工作中去。

任何一个真正的人才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的,尤其是法学、法律人才需要更长时间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国农林高校法学教育的困惑很多,如法学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背景单一化、缺乏民族教育与道德教育、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缺失、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语言训练、法学人才的培养急功近利、部分法学教育对象理解与应用法律知识出现偏差、法学学生就业困难以及部分法律工作者为当事人胡乱出主意,而非传播法律正义等。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法学教育的宗旨、目标、教育根本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而往往以扩大法学教育对象的招收规模,增加学校经费为目的。因此,农林高校法学教育应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一是建立以法为主、以德为辅的法学教育。依法治国是治国的核心,但同时法学教育还应积极地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与培养。设置一定的《道德课程》(14),对法学教育对象开展道德教育,如至善、至德的品格教育、和谐的利益观教育、发展的民族观教育、睿智的公民教育等,以培养其社会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当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也应积极培养法学学科学生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交际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二是建立以法学学科为中心,其他学科为支撑的法学教育。法是国家治理的终极措施,是事关社会各个方面调整的系统手段。智慧的法学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良文化,用头脑去吸收有利于社会和谐以及人类健康发展的深刻文化。智慧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学习+实践+发展+实践+发展的过程。为改变农林高校法学教育单一性问题,创立智慧的法律文化,应建立以其他学科为基础,法学为后续学制教育的模式。同时还应强调农林高校法学院突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将法学学科与农学、林学等自然学科有效结合。三是改变招生的对象,控制招生的规模,推进农林高校法学培养模式的转变。四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包括理念、力量、制度、文化等各种社会资源,使我国农林高校法学教育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实践服务。

人类社会文明的创新、发展与推进,须不间断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学问修养须在日常行事中实践过来,才能渐臻堂奥。(15)知识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它需要不断地“走出来”以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实际、反思社会。农林高校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是法律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社会责任也更值得我们加以高度的重视。要实现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改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实施、落实和努力。

【注释】

(1)徐丽峰,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李长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2)蔡艺生:《法学学者的学术偏执与社会责任》,载《法制日报》2005年11月6日。

(3)转引自陈先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3月30日。

(4)任健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性与社会责任》,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5)冯建华:《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载《人民政协报》2009年12月28日。

(6)社会科学工作者,这里作广义的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法学学科工作者也作广义的理解,他们包含学者在内。

(7)朱苏力:《中国农村对法治的需求与司法制度的回应——从金桂兰法官切入》,http://ww w.1488.com/china/Intolaws/Law Point/22/200612/224285.shtml。

(8)朱苏力:《中国农村对法治的需求与司法制度的回应——从金桂兰法官切入》,http://ww w.1488.com/china/Intolaws/Law Point/22/200612/224285.shtml。

(9)参见范进学:《“法学”是什么?——比较法视域中的“法学”含义诠释》,《法学论坛》2006年版,第32~34页。

(10)参见周永坤:《法学的学科定位与法学方法》,《法学论坛》,2003年版,第97~99页。

(11)参见陈金钊:《法学的特点与研究的转向》,《求是学刊》2003年版,第61~62页。

(1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225页。

(13)ACI型法学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与创新型(Application type,compound type,innovative type)法学人才的简称。

(14)[美]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周伟民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15)参见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10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1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