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如何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于2008年开始在全国各级高等学校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中明确规定,参加评审的课程必须提供至少三位主讲教师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授课视频,用于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通过精品课程录像,将他们的教学风范完整地传播给本校乃至全国师生观摩,无疑将扩大本校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

如何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在精品课程录像工作中的实践

吴 瑞

(教务部)

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于2008年开始在全国各级高等学校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育部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中明确规定,参加评审的课程必须提供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授课视频,用于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授课视频是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授课视频是精品课程申报的必备条件,是专家对课程进行评审的重要内容。

如何更好地为本校教师服务,提升精品课程录像的录制和制作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沟通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精品课程录像工作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工作,但说到底是为了服务于本校教师的,只有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录像时才可能让教师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水平,并制作出精良的教学视频。为此,这就必须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尽心尽力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认真对待教师的需求,对能办的事情决不推诿,对于录像老师及学生的咨询更要热心接待,耐心解释,不敷衍了事。

一部好的课程录像是由摄制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以沟通为本,让录像师生了解精品课程录像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常见的问题等。

二、重视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参与精品课程授课的学科老师,都是本校一线师资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科研水平的学科团队。通过精品课程录像,将他们的教学风范完整地传播给本校乃至全国师生观摩,无疑将扩大本校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本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地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是我们减少疏漏、消除工作遗憾的重要环节。

1.了解不同学科课程录像的特点

不同学科对于授课的形式和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每个教师也都有其授课特点,因此录像时需要根据各学科各个老师的教学特点因地制宜拍摄,以达到最好的录制效果。

一般说来,文科类课程特别是艺术类的课程,可以运用的多媒体材料较多,而理工科类更侧重于课堂的授课内容的严谨,实验课程则主要是对操作流程的录制。同时,不同教师授课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年长的教师由于知识丰富,在采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往往偏好口头阐述,并以板书辅助讲解,走动的范围大;年轻教师多守在多媒体控制台前以屏幕授课为主,辅以二维动画讲解,活动的范围较小。了解这些教师的授课特性,有利于提前与教师沟通,设计好拍摄方案。

2.与教师沟通录像细节

摄制人员首先应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就录像过程所涉及的细节与教师策划沟通,尤其是对首次参与精品课程录制的教师更要详细沟通。比如,双语教学中英语词汇的发音要准确清晰,同时提醒教师要注意课堂无意识的口头禅;一堂课不应沉闷没“笑点”,教师走动时不要停在屏幕投影区域内讲解;如果没有无线话筒,一定要注意活动范围;有互动设计最好在课前将问题与个别同学交流,取得配合,也便于目标拍摄人员及时定位;即兴提问时,也要求学生起立后稍作停留再回答,确保记录完整以方便后期剪辑等。

3.了解录播环境

精品课程录像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如光线应该充足,噪声不能大等,这就要求我们录制前需要充分了解录播教室的周边环境。如观察讲台是否靠近窗户、有无阳光照射以及室内照明情况;依据拍摄日程,注意收看近日的气象预报,考虑风声雨声甚至雷鸣对授课音量的干扰,乌云对室内光线的影响,周围是否有建筑噪音等。综合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才能保证全天候的录像质量。

三、研究录制技巧,提高精品课程视频的制作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制作教师授课视频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视制作方式,另一种是多媒体录播系统制作方式。

电视制作方式一般采用电子新闻采集(ENG)方式,即利用两台甚至两台以上摄像机进行现场拍摄,一台摄像机作为主机摄制老师授课的镜头,另外的摄像机作为辅机摄制学生活动的镜头,摄制完后进行后期编辑,将教师授课的镜头和学生活动的镜头有机地剪辑在一起,然后将编辑好的老师授课录像数字化后,转换为满足上网要求的流媒体格式。

多媒体录播系统基于IP网络,是将教学中的教师视频、音频信号和计算机上显示的动态教学内容信号进行一体化的同步录制方式。多媒体录播系统一般采用前后台分离模式,前后台设备之间通过IP网络进行通信。系统通过前台的视音频编码器和数据编码器分别采集视音频信号和计算机屏幕信号,编码后通过网络发送到后台的服务器,服务器可将收到的视音频信号和计算机屏幕信号进行同步一体化的录制。

这两种录制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一般说来电视制作方式多用于实验课这类需要非固定拍摄地点的视频录制,而多媒体录播系统更适用于普通授课视频的录制。电视制作方式更能表现出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一般成本较高、制作时间较长,多媒体录播则有即录即用的特点。

1.电视制作方式课程录像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好的摄像机。尽管授课视频最后制作成流媒体文件,图像质量要求并不太高,但是在摄像的时候使用好的摄像机绝对是必要的。广播级摄像机在色彩的还原、图像的清晰度、图像的保真度等方面比较好。如果前期摄像的图像质量不高,后期制作成流媒体,图像质量就没有保障。

(2)主机位的选择。摄像机的布置应符合一个主体、两个基本面的原则,即以教师为主体,以表现屏幕内容和学生动态为基本面。

在课堂上拍摄时,主机一般是固定机位,放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应该都可以,但是为了兼顾教师和投影屏幕,主摄像机一般不宜放在教室的两边。主机机位也不要离讲台太远,如果太远,跟踪拍摄教师时,镜头的晃动感较大,而且要不停地聚焦,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最好的距离是当摄像机镜头拉大时,镜头可以包含教师讲课时的整个活动区域,同时镜头还应该能够拍摄2~3排听课的学生。

(3)摄制人员需要全力和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授课视频也应该像拍电视剧一样,有一个“导”的过程。尽管授课视频拍的是一堂课,是一个“随堂”拍摄的过程,但是在拍摄前摄像师和教师还是应该沟通一下,对整个教学过程“导演”一番。比如说教师在讲到什么地方的时候会和学生有“交互”,以及怎样“交互”;教师的哪一个提问是哪个学生回答,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坐在哪个位置,摄像机放在哪个地方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应该在课前安排好,使双方对教学过程和一些特别的安排都了然于胸。

(4)录音问题。有条件的话最好让教师佩带无线麦克风,这样不受活动范围限制,保持声音清晰一致。如不具备这种条件,也可以将主摄像机外接话筒从后排延长到讲台上,并隐蔽固定。

(5)光线问题。光线是拍摄质量的保证。如在室外录制,需要选择光线充足的晴朗天气;如在室内录制,需要以窗外自然光为主,辅以室内日光照明。

同时需要注意,在教室里,教师为了学生能看清屏幕上的内容,常常将窗帘都拉上,这样教室里的光线比较暗,拍摄教师和学生时就会曝光不足,而且,教师和屏幕的亮度差别较大,当摄像机改变景别时,自动光圈不能及时跟踪。此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教师补点光,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将教室前面靠近教师一侧的窗帘稍微打开一点,给教师补光。补光的原则以不影响学生看清屏幕上的内容为宜。

(6)注意事项。上课后关闭教室前门,禁止学生出入。提醒师生关闭手机,将桌面无关的塑料手提袋、书籍、衣帽收拾干净。主机位的操作者应注意景别变化不能频繁,固定画面以中景为主,跟随讲授的重点,偶有变化的推镜头要突出教师或屏幕内容。如果在同一班级由多名学科教师连续授课,学生的素材应相应增加,以减少多部录像片重复出现同样学生的场景。主机位人员应对现场提问题的时间做好场记,便于后期编辑整理。授课时间超出五分钟后以手势暗示教师适时收尾,减轻后期工作量。

2.多媒体录播系统录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录播系统对于录制普通的授课视频比较合适,是目前用得最多的视频录制方式。但是由于技术与环境的限制,它也有着种种不足,需要我们在摄制授课视频工作中注意弥补,如室内光线的调整、录音效果的调整等。

同时多媒体录播系统对于教师的活动位置限定比较大,需要事先与教师沟通,让他们了解多媒体录播系统的特点,不至于出现重大错误。

四、结 语

精品课程录像是精品课程申报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的竞争日益激烈,申报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失误都会造成前功尽弃的后果。授课视频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和视频制作技术,而且取决于教师课堂之外的工作,如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改革的研究等。因此,制作高质量的授课视频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确保工作更细致,态度更热情,真正做到一切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EB/OL].http://www.hncc.net/html/htm/pszb.htm.

[2]谢小粮.精品课程实录系统方案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3]詹珊.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