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做到判断恰当

如何做到判断恰当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方面是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其本身的组成、结构必须做到恰当。下面,我们先具体分析一下为了做到判断恰当,如何从这两方面去作出努力,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具体要求。(一)判断本身应保持恰当这是做到判断恰当的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其本身的组成、结构必须做到恰当。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判断都有其一定的结构,它或者是由概念组合而成的(如简单判断:“小王是一个中学生”就是由概念“小王”和“中学生”通过一个联结词“是”而构成的),或者是由另一些判断组合而成的(如复合判断:“小王不仅是一个中学生,而且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就是由“小王是一个中学生”和“小王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两个判断通过联结词“不仅 ……而且……”组成起来的)。既是组成,就有组成的结构(准确些说,逻辑结构);既有组成的结构,就有一个组成结构是否恰当的问题。为此,要求判断恰当,自然也就要求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必须是恰当的。

另一方面,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人们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一种工具,而作为工具,自然就存在着人们对这种工具的应用是否得当的问题,所以判断的应用也必须是恰当的。下面,我们先具体分析一下为了做到判断恰当,如何从这两方面去作出努力,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一)判断本身应保持恰当

这是做到判断恰当的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如果判断本身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是不恰当的,那么把这样的判断运用于人们的实际思维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会是不恰当的了。但是,要分析判断的组成和结构的问题就离不开判断的分类问题,因为不同类别的判断,其组成和结构是不相同的。下面,先看一段记事:

××学校团委,准备在五·四青年节时表扬一批优秀团员,特请高二(3)班的班主任介绍黄亮的基本情况。

班主任认为,黄亮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不仅自己认真努力地学习,还尽力帮助其他同学一道努力学习。作为共青团员,他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只要分配给他的任务,他就会认真去完成。他常和一些同学说,“只有我们班同学都动员起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班级才会是一个好集体,好班级。”当然,并非小黄身上都是优点,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班里有的同学学习较差,他们或反映黄亮帮助他们还不够经常,或反映他帮助同学有时不够耐心;有的同学是运动员,他们认为黄亮参加体育锻炼还不够。但是,班里所有同学的意见是一致的,即黄亮是一个好团员。

班主任讲的上述这番话,就内容说是对学生黄亮的介绍,就其所使用的一系列判断来说,几乎囊括了人们常用的各种判断类型。比如,介绍中说“黄亮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班里)有的同学是运动员”、“(班里)所有同学的意见是一致的”,等等,使用的是简单判断,这是一种自身不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即将其组成部分加以分解时,只能分解出概念,而不能分解出其他判断来。这类判断都是断定某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故亦称性质判断,传统上称之为直言判断。

直言判断是由主项、谓项、联想和量项构成。其中,主项是反映判断对象的概念,如上述判断中的“黄亮”、“同学”、“同学的意见”;谓项是反映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如上述判断中的“班里的学习委员”、“运动员”、“一致的”;联项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如上述判断中的“是”或“不是”;量项是反映判断对象数量的概念,如上述判断中的“有的”、“所有”。“有的”未断定主项的全部外延,称为特称量项;“所有”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称为全称量项。

简单判断除直言判断外,还包括关系判断,它是断定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如“他(黄亮)关心同学”、“他帮助同学……”等都是关系判断。关系判断是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构成。其中,关系者项是反映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对象的概念,如上述判断中的“他”和“同学”;关系项是反映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关系的概念,如上述判断的“关心”、“帮助”;量项则是反映关系者项外延数量的概念,如“班里所有同学都关心有的同学”中的“所有”与“有的”,故也有全称量项与特称量项之分。

上述介绍中还使用了另一种类型的判断,即复合判断,它是包含了其他判断的一种判断,它用逻辑联结词把一个或几个判断(一般是简单判断,但也可能是复合判断)联结而成。复合判断又可按联结词的不同而区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联言判断,即断定事物若干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如“他不仅自己认真努力地学习,还尽力帮助其他同学一道努力学习”。

选言判断,即断定事物若干可能情况的判断,如“他们或反映黄亮帮助他们还不够经常,或反映他帮助同学有时不够耐心”。

假言判断,即断定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如“只要分配他任务,他就会认真去完成”;“只有我们班同学都动员起来,我们班级才会是一个好集体、好班级”。

负判断,即通过否定某个判断而得到的判断,如“并非小黄身上都是优点”。

下面我们着重就简单判断的直言判断及各种复合判断本身如何避免和防止判断不当,以做到判断恰当的问题,作一点简要说明:

1.直言判断的主项和谓项必须明确,只有主项和谓项明确的判断才可能是恰当的

直言判断既然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那么为使一个直言判断是恰当的,首先就要求反映断定对象及其性质的主项与谓项是明确的,否则,如果其主项或谓项不明确,判断就必然含混、有歧义,那就谈不上有什么判断的恰当性。

比如:

(1)一个农民工创办的学校开学了。

(2)在事变期间,史沫特莱同斯诺的朋友贝特兰协助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

(3)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例(1)的主项“一个农民工创办的学校”是一个含混而有歧义的概念,既可理解为是由“一个”农民工创办的学校,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由“农民工”(可以指由许多农民工共同出资)创办的学校。究属哪一种情况,仅由这个判断本身是作不出正确回答的,因此这样的判断只能是一个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不恰当的判断。而(2)的主项也是不明确的,它既可以指作为史沫特莱同斯诺二人共同的朋友的贝特兰一人,也可以指史沫特莱与仅仅是斯诺一人的朋友的贝特兰二人。既然如此,这一判断显然也只能是一个不恰当的判断,因为判断对象本身就是不明确的,自然就不能给人们以明确的判断信息,更就遑论判断的恰当了。例(3)作为一篇介绍方永刚的先进事迹在沪引起强烈反响的通讯文章的题目,读来真使人莫名其妙,因为这究竟说的是“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呢,还是“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呢?不清楚。而且,无论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情况,都无法使人确切了解讲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判断自然谈不上是什么恰当的判断。

2.主项和谓项的搭配要恰当

直言判断是由反映判断对象的主项和反映判断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谓项,再通过联结主项和谓项的联项以及反映判断对象的数量的量项等所构成的,因此关于直言判断自身构成是否恰当的问题,也就是有关作为判断组成要素的各个词项之间的结构是否恰当的问题。而要求直言判断的自身结构必须恰当,首先就必须要求其主项与谓项是相应相配的。比如,有这样一些判断:

(4)“电视广告的性别歧视”是个伪命题。

(5)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这是个伪命题。

(6)读书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这是从近期报刊中摘出的三个直言判断,它们都是由于不理解命题的本质(命题必须是一个或真或假的语句)而误用“命题”概念,使得判断的主项和谓项不相应相配——谓项所反映的性质根本不为主项所反映的对象所具有,即这些判断本身就是虚假的因而不可能是恰当的判断。(4)、(5)的谓项是“伪命题”。所谓伪命题,也就是假命题,但假命题必须首先是一个命题,只不过是一个未能如实反映客观现实情况的命题罢了。然而(4)的主项“电视广告的性别歧视”只是一个由偏正结构的词组所表达的概念,根本不是一个命题。这样一来,该判断的主项显然与谓项就不相应了,只能是一个不恰当的判断。(5)的“这是个伪命题”中的“这”指代的是“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这句话,可这句话是一个疑问句,而疑问句一般是不能充当命题的,这样一来又是把本不是命题的语句误以为是命题,由此导致主、谓项不相应以至于判断不恰当了。(6)的主项是“读书”,这只是一个由动宾结构的语词所表达的概念,自然也不是命题,因而该判断也同样是一个因主、谓项不相配而导致的不恰当的判断。可见,这三个例子之所以都是假的、不恰当的判断,原因就在于这些判断的提出者不懂得“命题”概念的确切内涵和外延,而把那些与之根本没有真包含于关系的概念作为判断的主项,从而使得整个判断成为了不恰当的判断。

除此以外,也还有另一些基于判断主、谓项不相应而使判断不恰当的情况。如:

(7)是否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也是评上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8)1990年,母亲在一代才子纪晓岚曾经徜徉恣肆的热土上度过了她沉默、清贫的一生。

这两个判断也是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而导致判断不恰当。(7)的主项包含了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而其谓项仅表达了肯定的方面,其主项与谓项互不照应,这显然是不恰当的。(8)是由一个长句表达的判断,其主干部分是“1990年,母亲……度过了她……的一生”。而要在1990年这一年中度过母亲的一生是不可能的,是不合事理的。问题就在于谓项中“度过”用得不恰当,如将其改为“走完”,而使整句变为“1990年,母亲……走完了她……的一生”,那么这句话表达的判断就恰当了。

3.直言判断的量项使用要恰当

直言判断的量项反映的是判断对象的数量情况,一个直言判断是否恰当的问题也必然包括其量项的使用是否恰当的问题。

电影演员、作家黄宗英曾翻译过《洛杉矶先驱导报》上的一段文字,题为《一个小故事》。文章不长但表现了对直言判断量项的准确而恰当的运用,全文如下:

有一个关于四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是“每个人”、“有的人”、“任何人”,“没有人”。有那么一件重要的事必须去做,每个人都认为有的人会去做,任何人都能去做,可没有人去做,有的人就生气了。 因为这是关系每个人的事,可没有人认识到每个人应该去做它。最后,故事结束在没有人去做任何人能做的事,于是,每个人大骂有的人。

这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中四个人的名字实际上是表现了直言判断的两种量项:全称量项(每个、任何、没有)与特称量项(有的)。而整个故事对这两种量项的应用都是很准确的,因而也是恰当的。然而,在历史和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对量项运用不当的情况。比如,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与埃弗奇詹姆曾经有过下述关于正义性的对话:

(9)埃氏:我熟知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就像木匠谈自己的本行一样。

苏氏:你把欺骗列入哪一类?

埃氏:一切欺骗都是非正义的!

苏氏:战略家欺骗自己的敌人属于哪一种情形?

埃氏:?!……那么,并非一切欺骗都是非正义的,欺骗朋友为非正义,欺骗敌人则是正义的。

苏氏:当战略家看到士气低落时,故意说盟军即将到来,以此谎言提高了士气,这是欺骗朋友,非正义的吗?

埃氏:?!

埃氏在对话中所以两次被问难,是因为他在对话中所提出的两个全称判断(后一个是“欺骗朋友为非正义”,这是一个省略了全称量项的全称判断)都因苏格拉底提出的反例而表现出所用全称量项是不恰当的。这就提醒我们,为了判断恰当,还必须准确地、恰当地使用量项,既不能在只能使用特称量项的场合使用全称量项(如埃弗奇詹姆在上述对话中那样),也不能在该使用全称量项的场合而使用特称量项。比如:

(10)有的不正之风必须坚决纠正。

(11)有的鲸鱼不是鱼。

仅从真、假角度看,(10)、(11)都是真的判断,然而它们都未能准确地表达被断定对象的数量范围。就(10)而言,不应是“有的”而应是“所有”不正之风都必须坚决纠正;就(11)而言,也不是“有的”而应是“所有”的鲸鱼都不是鱼,因鲸鱼都是胎生的哺乳动物。显然,按判断的恰当性来说这两个判断都是不恰当的。

4.直言判断的联项性质(肯定或否定)要恰当

直言判断是通过对判断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来断定对象具有还是不具有某种性质,因此在做判断时必须注意如实反映判断对象的情况,准确表达主项和谓项的联系性质,即正确地、恰当地使用直言判断的联项。

在一般情况下,错用直言判断的联项,即该用肯定的联项却用成了否定的,或该用否定的联项却用成了肯定的,这是不多见的。这类错用的情况常常是发生在误用多重否定和反诘句的情况下。比如:

(12)谁也不能否认这部作品没有教育意义。

(13)怎能否认小陈在学习上一点进步也没有呢?

(12)的原意是想强调这部作品的教育意义,但由于误用了三重否定,即把原应是通过双重否定而表示的肯定,再加以否定而变成了否定。其结果就与原意(肯定这部作品具有教育意义)完全相反了。(13)中的“怎能否定”是经过双重否定而表示的“肯定”,而加上后面的“也没有”又变成否定,使其表达结果又与原意(肯定小陈在学习上有进步)完全相反了。这样误用了联项的判断,当然也就不可能是什么恰当的判断。

以上讲的是关于简单判断,主要是直言判断如何做到判断本身恰当的问题。下面,再简要地分析一下复合判断如何做到恰当的问题。

由于复合判断基本上是由简单判断通过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因此复合判断的恰当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恰当地运用各种复合判断的联结词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联言判断的联结词误用为选言判断的联结词,或把选言判断的联结词误用为联言判断的联结词;在运用假言判断时,不要把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相互混用。这里仅举例简单说明:

(14)全省12条主要水系达到和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的段面所占比例为89.4%。

(15)高考时可以按照文理科让学生自主选考,但是作为高考学生还是应该掌握基础的理化知识或基础的历史知识,不能因为学的是文科专业就偏废了物理和化学。

(16)张华的学习成绩所以老是上不去,不是学习不刻苦,就是原来的基础太差。

(17)只要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就能很快提高。

上述复合判断,都因其联结词运用不当而使整个判断成为不恰当的判断。(14)是一个以“和”为联结词的联言判断,但这只可能是一个不恰当的联言判断,因为“达到”与“优于”用“和”联结起来是不合事理的。一般来说,“优于”已经包含了“达到”,而且远远超过了“达到”的标准,因此在联言支必须同真该联言判断才真的条件下,已肯定了“优于”三类水标准的段面所占比例为真,再肯定“达到”三类水标准的段面所占比例为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说,这里的联结词应为“或”,该判断应是一个选言判断,其两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这样“达到”或“超过”三类水标准的段面所占比例为89.4%这一断定才是有意义的,从而该判断才有可能是恰当的。

(15)与(14)正好相反,它把“应该掌握基础的理化知识”与“基础的历史知识”这一应由联结词“和”联结而成的联言判断,误用为由联结词“或”所形成的选言判断,这也就不可能是恰当的了。因为作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不管其选考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基础的理化知识和历史知识都是应该同时掌握的。

(16)是用联结词“不是……就是……”形成的不相容选言判断。按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特性,其两个支判断(“学习不刻苦”和“原来的基础太差”)是不能同真的。而事实上这两个支判断是可以同真的,因为张华的学习成绩所以老是上不去,可以是这两个支判断所肯定的原因同时起作用的结果。因此该复合判断应当是用联结词“或”联结支判断而组成的相容选言判断,而不能像现在那样是用联结词“不是……就是……”联结起来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由此,(16)就是一个误用了不相容选言判断联结词的判断,当然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判断。

(17)是一个假言判断,按其前后件的条件关系来看,前件(“刻苦学习”)仅仅是后件(“他的学习成绩能很快提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不刻苦学习,他的学习成绩肯定不能很快提高,但刻苦学习了,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他的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仅靠刻苦学习,如果方法不对头,或原有基础太差,也是难以使他很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既然这个假言判断误将必要条件的关系表述为充分条件的关系,因而也是一个不恰当的判断。如果将联结词改为“只有……才……”,该假言判断就是一个恰当的判断。

上面,我们着重讲述了就判断自身而言,亦即仅就判断自身的组成和结构而言,如何做到判断恰当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当然是重要的,必须认真注意,但是要做到判断恰当,仅仅注意这一方面是不够的,因为判断恰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判断用得合适、用得恰当的问题。

(二)判断的应用必须恰当

如前所述,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可以在人们的思维和交际过程中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而工具的使用,总是服务于,服从于某个具体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的。按此,要使判断的应用是恰当的,就必须对判断所面临的任务,也就是具体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有明确的理解和认识,并据此选择和提出更能适应于、适合于这一目的和要求的判断,那才有可能是应用了一个恰当的判断。从现代语用学的观点来看,这大致上就是一个必须研究话语(其中自然也包含着判断)的语境以及预设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对此稍作简介。

1.语境

什么是语境?我们先看几则轶事:

(1)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袴,其妻问曰:“今袴如何?”夫曰:“像吾故袴。”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袴。

(2)列车快要到站。列车员叫醒了一位还在窗口打盹的乘客。

“先生,请您出示您的车票!”

“票?我没有。”

“没票?那您上哪儿去?”

“我哪儿也不去。”

“那您干嘛上我们这列车?”

“我正路过车旁,您大声叫‘大家快上车坐好!’我就上车了。”

例(1)是说,郑人卜子拿了块新布让妻子给自己做条新裤。当妻子问他裤子要做成什么样子时,丈夫回答是要做得像他穿的那条旧裤子一样。这里所说的“像吾旧袴”显然说的是要按照旧裤子的尺寸、式样,但妻子却离开这一特定语言环境,将其理解为要将新裤做得完全如同旧裤子那样,即旧得一模一样,而不仅仅是式样、尺寸的一样。于是,既然旧裤子上有皱折,还有补丁,她也就把缝好的新裤使劲揉出皱折,并特意把新裤子剪了几个小洞,再打上补丁。

例(2)是说,当列车快开车时,列车员叫“大家快上车坐好”,这里所说的“大家”明显指的是坐这趟车的乘客的“大家”,而不是泛指包括非这趟车乘客的“大家”。而那位“哪儿也不去”的乘客却正是离开这一语境中的“大家”而冒然上车了。

不难看出这两则故事所涉及的问题都属语境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语境呢?

语境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环境,它包括说话者、听话者、说话的时间、地点以及交际者共同具有的知识等因素。通常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多指狭义的语境,即书面语言的上下文或口头语言的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表达思想时的社会环境。由于任何一个话语,包括由话语所表达的判断,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存在和提出的,语境不仅对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且对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的理解也有一定的解析作用,因此语境不仅对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中所含有的索引词(指汉语中的称谓代词、指示代词以及时间副词、时态助词等)的含义和所指有明确作用,并能有助于消除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的歧义(一些有歧义的话语在确定的语境中就只能有确定的含义,表达确定的判断),补充话语表达中省略的信息,因而也就成为判明一个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是否恰当的标准。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判定一个判断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而这里所说的语境(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大体上也正相当于我们前面提出的“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的要求”。

比如,当我们把“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作为对“人”的定义来使用时未必是恰当的,但在特殊的语境下,相对于一个不愿动脑筋的或习惯于感情用事的人,我们的任务在于劝导他要多动脑筋,要用理性来支配自己的言行时,这一判断就是恰当的了。然而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一个根本不知理性为何物的人,向他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那无疑是不合适的、不恰当的。相反,当这个小孩自己不愿走路,总是要人抱时,我们告诉他“人是要站着走路的动物”,虽然语意肤浅,却适应了教育小孩要自己多走路的需要,这样的判断又是恰当的。可见,对于判别一个判断是否是恰当的判断,语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2.预设

什么是预设?还是先来看看下面两个小品。

(3)一位妇女走进一家食品商品,对营业员说:“小姐,今天上午我在您这儿买了五斤糕点,您在找钱时算错了三块钱。”

“那您当时干嘛不讲,现在才来,已经晚了。”

“那好吧!”妇女平静地说:“这三块我就只有拿着了。”

(4)某古人病重,危在旦夕。一天,他问他的门客:“看来我要死了,但不知阴间怎么样?”

门客说:“阴间好。”

某古人问:“为什么呢?”

门客说:“假如阴间不好,死人早就跑回来了,我们只见有人去,从来不见有人回来,这不就可以证明阴间好吗?”

这两则小品都涉及预设不当的问题。在(3)中,当女顾客说营业员“算错了三块钱”而营业员立即表示“已经晚了”、不再做出处理时,营业员心中实际上已有一个预设:当时少付给了该妇女三块钱。由于她不想再补钱给该妇女,所以赶紧表示“已经晚了”。然而,她的这个预设(少付给了该妇女三块钱)在事实上却是一个假判断,于是就有了该妇女最后的那一句话(表明是营业员多付了三块钱给该妇女)。

在(4)中,门客对“阴间好”作了一个荒谬的论证。这个论证也是建立在两个最主要的然而是虚假的预设之上:一个是“有阴间”,另一个是“死人能跑”。如没有“有阴间”这个预设,就根本没有什么“阴间好”的论题;没有“死人能跑”的预设,也就不会提出什么“死人早就跑回来了”的论据。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什么是预设了。所谓预设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和命题。预设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给定语境中,说话人无论是进行陈述,提出问题,还是发出命令,提出请求,在说话时总是相信或假定了一些前提条件(某个事实)或背景知识(用命题表示的),这些假定作为说话双方所共同接受的前提条件或背景知识就是这一语境中该话语(语句)的预设。例如:

小王说:“学生合唱团唱得好听。”

小李说:“学生合唱团唱得不好听。”

他们的话语及其表达的判断都共同预设了“学生合唱团正在(或曾经在)唱歌”。

小张说:“他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

小陈说:“他今年没考上重点高中。”

小张和小陈的话都预设“他今年考过重点高中”。

如果我们以S表示某一特定语句(表达一特定判断),非S表示对S的否定,S’表示它们的预设,那么当S真时S’真,非S真时S’也真,即无论S是真还是假,都预设了S’。这是预设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因此,一个陈述句及其所表达的判断,如果是有意义的,恰当的,其预设就必须是真的,否则该陈述句及其所表达的判断就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是恰当的。比如,有人说“小李戒烟了”,这就预设了小李曾经吸过烟。如果小李从来不吸烟,那么断定“小李戒烟了”就是一句没有意义的话,而它所表达的判断当然也就不可能是恰当的判断。

其实,不仅陈述句及其表达的判断是如此,即使是疑问句,即提出一个问题也有一个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因而也同样存在一个是否恰当的问题。下面,我们举一个记者在采访一位女科学家时的提问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由于这位记者采访前对该女科学家没有基本的了解,事先也未作必要的准备工作,以至采访中提出的问题很不恰当,使采访过程中显得极为尴尬。且看下面两人的对话:

记者:“解放多年来,我国高等学府培养了许多人才。请问您毕业于那所大学?”

科学家:“对不起,我没上过大学。我搞科研,主要靠自学。我认为自学也能成才。”

记者:(一愣)“听说,您又成功地完成了一科研项目,请问您的新课题是什么?”

科学家:“看来您并不了解我的工作。我一直致力于这个项目的科学研究,所以说不上有什么新课题。”

记者:(想改变话题,以缓和气氛)“您的孩子在哪儿学习?”

科学家:“我早已决定把我的毕生精力贡献给自己的事业,因此我一直独身。请原谅,这个问题我不愿意多谈。”

记者:……

从上述对话中不难看出,记者的三次提问都是不恰当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所包含的预设都分别是一个虚假的命题。记者的第一问预设了“女科学家是大学毕业的”,至少是“上过大学的”,但女科学家事实上根本未上过大学,因此这第一问所包含的预设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而基于虚假的预设所提出的问题,自然就是不恰当的。第二问预设了女科学家完成了一项新的课题,而根据女科学家的回答,这个预设也是一个假命题,据此第二问也只能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第三问预设了“女科学家结过婚了”或者“女科学家有孩子”,而这些命题也都是假命题,既然预设为假,以其为基础的提问自然也就不恰当了。

综上可见,评价一个判断是否恰当,还可通过分析该判断的预设是否成立,即其真假入手。只有当一个判断所据以提出的预设是一个真命题,该判断才有可能是恰当的,反之,必然是不恰当的。

这样,综合前面对判断恰当所涉及诸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人们实际思维和社会交际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判断恰当,必须坚持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以及表达判断的命题)必须是真的,其中也包括作为判断成立的前提的预设必须首先是真的。

如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真的判断未必是一个恰当的判断,但一个恰当的判断首先必须是一个真的判断,换句话说,判断真应当是判断恰当的前提。因为,一般说来,一个假的判断和命题,当其为人们所使用时,总难免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谎言,一种欺骗,因而很难被人们认为是恰当的。(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在那种情况下,人们常常是把判断的真假搁在一边,而仅关心判断是否适合于当时具体语境的需要。)这一点,无须多说。下面,我们仅着重说明,一个判断是恰当的,首先必须要求该判断所借以成立的预设应当是一个真命题。如果一个判断的预设是一个假命题,那么该判断就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判断。例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病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古时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本例是说,齐景公因其爱马暴病而死,就要令人操刀肢解养马人。晏子不便公开反对,于是向景公提出一个问题:后世诸侯、帝王所一直热衷要效法的尧舜,他们肢解人是从躯体的何处着手的呢?这一问题的预设是“尧舜肢解过人”,但这却是一个假命题(英明圣哲如尧舜者,自然不会使用肢解人这种酷刑)。齐景公也意识到这一命题(预设)的虚假,于是只好承认“从寡人始”(明确否定尧舜肢解过人),停止了对圉人的肢解。这表明,晏子正是通过故意提出一个预设虚假的问题,让齐景公意识到“操刀解养马者”这一命令是错误的,当然也就是不恰当的,于是中止了这一酷刑。

2.判断(或者表达判断的命题)的断定含义必须清晰、明确、无歧义。

如果一个判断的含义不清晰、不明确,甚至有歧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判断,这点无须多说。这里,我们仅着重说明如何才能做到判断清晰、明确、无歧义。

首先,作为判断组成部分的概念(或表达概念的词项)必须是明确、清晰而无歧义的。因为如果组成判断的概念不明确甚至有歧义,那就使得由其构成的判断也必然是不明确、不清晰以至有歧义的。比如:

(5)我以上所写到的那些婚恋形态,其实就是我在《家教》中写到的倪家四对子女的婚恋形态。

(6)非典期间来访者请电话联系后在传达室接待。

(5)中的“倪家的四对子女”这一概念含混不清,因而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按习惯用法,一家有一子一女可称为“一双子女”或“一对子女”,按此,“四对子女”似应为四子四女,但习惯上又无此用法。据例中前一句看,谈的是“婚恋形态”,似乎指的又应是“四对小夫妻”,但这又决不能说成是“四对子女”。显然,由这样含混不清、不明确的概念构成的命题或判断,也就不可能是明确的、清晰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是恰当的。(6)是一则用命题表示的告示,也表达了一个判断,其中所包含的“接待”这一概念是一个主体概念,表示以主人身份会见、招待客人。按此,“来访者”要“在传达室接待”的说法,就弄不清究竟是“谁”接待“谁”了。这样的判断显然也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判断。

可以想像,如果表达判断的语句(即命题)出现歧义,那样的判断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判断。如:

(7)对面的小店关门了。

(8)我喜欢读小朋友的书。

(9)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

(10)学习的是几位优秀的共青团员。

(7)的“关门”一词和(8)的“小朋友的书”这一词组,都存在着歧义,可表示不同的概念。“关门”既指打烊,也可指歇业;而“小朋友的书”,既可指关于小朋友的书,也可指属于小朋友的书。据此,由这样的语词构成的命题及由这样的命题所表达的判断,自然也就是有歧义的,不可能是恰当的判断。(9)是由于在表达判断的语句中包含着内部结构关系不确定的词组而造成句子出现歧义。究竟是指“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呢?还是指“研究”方法(即对方法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呢?无法确定。句子、命题既然表达的不是一个确定的判断,那怎么还能谈得上是恰当的呢?在(10)中,由于其语词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确定而引起该语句的每一个主要成分,既可指称主动者也可指称被动者,从而导致语句出现歧义,表达了不同的判断。这就是说,(10)既可以是说“学习者是几位优秀的共青团员”,也可以是说“被学习者是几位优秀的共青团员”。既然如此,由这样的语句、命题所表达的判断自然也就不可能是恰当的判断。类似的情况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3.分析判断所面对的具体实践要求以明确判断的目的和任务。换句话说,就是要分析和明确判断所面对的语境及其所需要判断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据以形成和做出判断。

人们做出任何一个判断都是出于一定的实践目的并要求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为此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语境(狭义的与广义的)的要求来形成和提出自己的判断。试看下面的例子:

央视四套“台湾百科”节目曾介绍过画家张大千先生的一件趣事。一次,张先生回上海访问,在文艺界为他举行的欢迎酒会上,他也向主人一一敬酒以表示谢忱。在走到梅兰芳大师面前时,他举起酒杯说道:“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梅氏愕然,张先生接着说:“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全场欢然,酒会达到高潮。

张大千的这件趣事,让我们从这位大画家身上看到了一位运用成语的高手。当着他向梅兰芳敬酒时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时,其时愕然的不仅是梅兰芳,很可能是出席酒会的全体。然而经他一解释,人们就自然意识到唱戏者动口,作画者动手,从而也就领略到了张大千对“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人动手不动口”这一成语的运用之妙。这就是说,未经张大千的补充说明,他所说的“你是君子,我是小人”的确令人难以理解,显得不够恰当。然而,一经解释,尤其是考虑到当时的场合、语境,这句话无疑就显得十分恰当。

报载有一位老人去当地储蓄所存钱,刚开口,储蓄所的工作人员就问:“要死还是要活?”老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工作人员倒也耐心,又提高声音问道:“你要死还是要活?”这时老人听清楚了,但却脸也红了,气也急了,话也说不顺了。双方的争吵也就不可避免了。

原来,由于储蓄所业务种类较多,一忙,话就说得简单了,“活期储蓄”简称“活”,“定期储蓄”相对而言就称“死”。老人不熟悉这个,一听工作人员问他“要死还是要活”,自然气就来了。这就表明,语言的使用,必须注意语言的场景意义,亦即广义的语境,即不仅要注意在一定交际场合中所用语词以及由其所表达的概念和构成的命题和判断的前言后语,还必须考虑听话人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听话人的接受能力和感情。在一般场合下,相对于熟悉储蓄所业务的某种特定称呼(如“死”、“活”分别指定期储蓄、活期储蓄)的人来说,使用这种简称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对象,即那些并不熟悉这种简称而只能按“死”、“生”的本义去理解“死”、“活”的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来说,使用这种简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话语、判断,无疑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话语,容易使听话者受到伤害,因而是不恰当的。

有刊物曾登过一篇短文《运气上门》,讲的是某石化公司用卡车给居民送液化气,车身上标着四个大字“送气上门”。作为公司,可说是服务到家,但有的居民却并不领情,他们觉着“送气上门”这几个字不顺眼:你们“送气”,我们岂不是要“受气”?据此,公司恍然大悟,立即将“送气上门”改为“运气上门”。工作性质一点未变,但“运气”送上门来,谁不欢迎呢?

一字之改,受到居民欢迎,赢得了不少口碑。原因就在于这一字之改,使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更适合语境的要求,而显现出较强的亲和力。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重视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的亲和力,就是指言语的表达应考虑相关对象(人群)的感受,要使他们觉得有一种亲切感。这样的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才称得上是恰当的。

4.重视话语的表达艺术。

同一个判断可用不同的句子、话语来表达,因此为了做到判断恰当,我们应尽可能采用最适合语境需要的,也就是最能合情合理地为听话人所乐于接受的句子、话语来表达判断。

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陈毅市长邀请上海各界人士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周谷城先生说道:“如果解放军还不来,我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现在好了,上海解放了,我也被解放了……。”陈市长斤到这里随即插了一句话:“不是解放,是会师。你们从里头打出来,我们从外面打进去,所以是会师 。”

听了这话,当时在场的人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长时间鼓掌。这充分显现出一个语词的更换,使得整个话语(自然也包含着由其所表达的判断)变得更恰当了。因为通过将“解放”改为“会师”,一下子就将白区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放到了完全平等的地位,把白区的革命知识分子由被解放的被动者变成了争取解放的主动者,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信任。可以想像由“会师”一词所形成的话语及其所表达的判断给知识分子带来了多大的鼓舞、信心和力量,增强和调动了多少知识分子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以上是我们就判断如何做到恰当所提出的几点主要要求,当然,这并非是做到判断恰当所必须要求的全部。比如,我们在此所谈的,是仅就判断整体而言的,我们并没有分门别类地去讨论各种不同种类的判断在判断恰当方面有何不同的要求。因为,判断种类的不同就会使得由其所组成的推理及其规则也不同,这表明判断种类的问题,主要涉及不同种类的推理的问题。为此,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就放到下一章“推理要合乎逻辑”中去说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