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起,学校通过优化生源质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监控、实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套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者认为,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如下问题。

侯延斌 陈地龙 陈怡婷 谢 鹏

(重庆医科大学)

摘 要:本文针对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从优化生源质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监控、实施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研究生优胜劣汰,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由原来的迅速扩大转为稳步增长,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渐成为政府、高校、行业、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全程性、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治本之策[3]

重庆医科大学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之一。2009年起,学校通过优化生源质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监控、实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套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学术型是相对于专业学位而言,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师资和研究人员,要求掌握扎实、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从事较高水平科研工作的能力。评价学术型研究生的质量主要看其学位论文所解决的学术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4]

据北京大学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和20个研究所的问卷调查显示, 57.8%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研究生质量出现下降;约有52.7%的研究生院(部、处)负责人认为近5年硕士生质量下降。2007年三部委开展的博士质量调查显示,虽然专业人士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认可度较高,但仍然有超过1/3的研究生负责人认为持平或下降,而博士生导师认为持平或下降的人数更是超过被调查人数的50%[5]。作者认为,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学历背景上,部分高校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报考条件要求较低,不仅本科生可以报考,专升本可以报考,专科生毕业后工作两年也可以报考。在专业背景上,部分高校甚至允许基础医学、中医、药学、护理等专业报考,使得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二)课程体系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是研究生知识面的根基。与国外相比,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一般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医学前沿、技术方法及研究生素质培养方面课程相对较少;医学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内容更新较慢,重复率较高[6]

(三)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过程管理是监控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环节。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但是如今,研究生培养仍过分注重入学考试,轻视对培养过程的考查,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多流于形式,研究生只要完成课程考试,在最后一年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即可授予学位。[7]事实上,很少有研究生因为论文答辩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过程管理未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

(四)创新能力不够突出

创新能力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临床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科研的“生力军”,是推动医学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21世纪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医学研究生不应满足完成本方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由于近年来的大幅扩招,研究生实行规模化培养,个性化缺失,加上缺乏分流淘汰机制,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突出。

(五)学术不端现象蔓延

学术领域应是造假行为的禁区。然而,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朱清时院士疾呼:“是到了整治学术道德的时候了,我们不能让未来的人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守住学术道德的高标准。”当前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众多表现形式,包括数据编造、作假,剽窃、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8]

二、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统计,德国硕士生淘汰率为27%,美国博士研究生淘汰率为38%[9],而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维系着近乎零淘汰的教育培养模式。淘汰机制的实施,不仅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更是关系到每个博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发展走势,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旨在遴选优秀生源、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博士的培育,鼓励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延缓不合格人才“出炉”;通过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对不端行为予以一票否决。最终实现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优胜劣汰,从而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提高报考条件,确保生源质量

学校将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提高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国民教育系列大学应届本科生;或已经毕业并获得毕业证”“本科学习专业为临床医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提高报考条件、明确学历学位背景,有效解决了研究生在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时条件不够的问题,提高了生源质量。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管理

一方面,为保障学术型研究生科研时间,精简专业基础课,增加前沿类学术讲座,设置专门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将课程学习时间由一年调整为半年;另一方面,加强研究生课程监管。研究生院应对上课情况全程照相、摄像,加强出勤率检查。2012年,5位研究生因3次点名未到给予该门成绩记零分,作补修补考处理。

(三)实施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

为鼓励创新,培养拔尖人才,实施一系列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

1.5年硕博连读项目

根据入学成绩、面试考核成绩、平时表现,每年遴选不超过10名有潜质的二年级硕士生硕博连读,授位要求为发表1篇影响因子5.0分或者多篇累计6.0分以上的SCI论著。

2.优秀博士论文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每年通过全校答辩,遴选10名有潜质的博士生,每人资助5万元用于课题研究,要求于国外期刊发表2篇影响因子3.0分或者1篇5.0分以上的SCI论著。实施以来,受资助的博士生年均发表SCI论文30余篇。

3.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

针对已发表影响因子7.0分以上的三年级优秀博士生,通过提前签订就业协议、享受就业待遇、加大奖励力度等措施,鼓励延长学制,进一步深入研究,向更高水平的SCI发起冲击,力争突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现已培育15.0分左右的SCI文章3篇。

(四)全面加强研究生过程管理

1.严格开题报告、中期考核

为重点把控博士生培养质量,2010年起,学校统一组织校本部博士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由生命科学院组织院士牵头的专家组开展,各临床学院以院系为单位统一组织,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分流淘汰机制。2012年,经专家组严格评审并报校长办公会通过,8位博士生暂缓开题;无故未参加开题的3位博士生延迟一年开题,延迟一年毕业。

2.强化毕业考试管理

为考查研究生毕业前专业知识水平,每年3月,研究生院按照二级学科统一组织专业课、专业外语课考试。2013年,2名博士生、16名硕士生因毕业考试不合格或者作弊,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被给予留校察看、延迟一年毕业、缓授学位等处理。

3.学位论文答辩监控

为把控研究生出口关,2013年起学校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改革试点。要求各院系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组织博士生集中答辩,答辩专家原则上全部为校外博士生导师,对答辩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对于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须认真修改并审核通过后方可予以通过;对于论文存在较大问题的研究生,予以延迟毕业处理。

4.提高学位授予标准

2010年,学校将学术学位硕士生学位授予标准由1篇CSCD扩展库论著提高为1篇CSCD核心库论著,2013年再提高为1篇重庆医科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论著。2011年,学校将学术型博士生学位授予标准由2篇CSCD核心论著提高至1篇SCI学术论著。

(五)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

1.严格考风考纪

考试是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量化评价标准,考风不严必然难以保证培养质量。学校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复试、学位课程考试、专业课考试、毕业考试等各类考试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全部启用标准化考场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地防止了考生高科技作弊、抄袭等违规违纪行为。2012年,1名博士生因考试找人替考而被开除学籍。

2.科研平台检查

科研平台是实验数据产出的第一根据地。学校出台《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所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将所在科研平台及实验时间在研究生院进行备案,研究生院根据备案情况不定期开展检查;科研平台和研究生导师须同时对研究生开题报告、实验记录、学位论文、发表论文等数据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3.实验记录检查

实验记录检查是从源头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及可操作的实验记录检查评分指标体系,主要检查实验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研究生院每年抽查一次实验记录,同时要求各二级学院每学期抽查一次,研究生导师每两周检查一次并签署审核意见。2010年以来,共有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13名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因实验记录检查不合格受到延迟答辩处理。

4.学位论文盲评

2006年起,学校对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和3%的学术型硕士生进行论文盲评。2013年起,专业学位博士生、在职申请博士学位人员也须参加论文盲评。2010年以来,共有5位博士生因盲评不合格受到延迟一年答辩处理,48名博士生、36名硕士生根据盲评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后方准予答辩。

5.学位论文复制率检测

2009起,学校启用学位论文复制率检测系统,对论文复制率要求逐年提高。2012年起,学校要求复制率须低于20%,否则延迟半年答辩处理。2010年以来,共有1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受到延迟半年答辩处理,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研究生学位论文平均复制率由2009年的12%下降至2013年的6%。

三、构建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效果

(一)发表高水平论文增速明显

1.发表论文总体情况

通过提高研究生授位对发表论文的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连续5年明显增长,特别是高水平的论文。2013届毕业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 54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50篇,比2012年增长52%,CSCD收录1 021篇,中文核心90篇。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科研工作的一支主力军。(图1)

图1 2008—2013届结业研究生SCI论文发表情况示意图

2.发表高水平SCI情况(表1)

表1 近3年研究生发表高水平SCI情况比较表

(二)毕业生签约率长期保持稳定

学校2013年毕业博士生140人,比2010年增加28人,增幅25%;2013年毕业硕士生1 332人,比2010年增加454人,增幅52%。在毕业生大规模增加、全国就业率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学校研究生初次签约率长期保持稳定,博士生签约率为91%~96%,硕士生签约率为80%~8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王战军.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1):3-6.

[3]项蓓丽,曾凡平,刘易.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101-103.

[4]连铸淡,陈新超,徐永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3):65-66.

[5]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陈野,马玲,黄梅,等.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39-40.

[7]岑洪.关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0): 304-305.

[8]程孝良,倪师军,曹俊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与对策探讨——基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15-19.

[9]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李蓉.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淘汰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注释】

[1]本文为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33103)、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JY 1412)研究成果,已在《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