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按照两条线索和五个环节的模式操作,简称“两线五环”式,即教师的“导”(指导)和学生的“行”(实践)两条线;五个环节是:教学计划要倾向于实践,教学形式要有利于实践,教育见习实习要仿真于实践,教学评价要回归于实践,师资队伍要兼备于实践。教师是学生教育实践训练的指导者。

三、路在何方:小教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3]

(一)“两线五环”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按照两条线索和五个环节的模式操作,简称“两线五环”式,即教师的“导”(指导)和学生的“行”(实践)两条线;五个环节是:教学计划要倾向于实践,教学形式要有利于实践,教育见习实习要仿真于实践,教学评价要回归于实践,师资队伍要兼备于实践。这两条线是隐线,是纵线;而五个环节,是显线,横线,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各自相对独立又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完成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img37

“两线五环”式实践教学模式图

通过以上的“两线五环”式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参与、主动实践为引导,培养和提升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和教学素养,尤其是小学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在亲历实践过程中体验真实的不同类别课堂情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提高职前教师职业素质、能力绩效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二)理清“两线”的内涵

“两线”指教师的“导”(指导)和学生的“行”(实践)两条线。在实践性教学中,离不开这两条线,这两条线贯穿于实践性教学的始终。

以教师的“导”(指导)为前提。教师是学生教育实践训练的指导者。考虑到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特殊性,教师在其中的“导”体现在:

1.大学自身的师资,充分发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在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的主干作用,树立其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的意识,逐步改变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独木难支的局面。

2.让一些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优秀小学教师担任某些课程,以充分发挥其现场指导与榜样示范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职前与职后的沟通。

3.发挥学生中学有专长者的作用。例如,在“三字一话”的基本功训练中,我们十分注意发挥那些在这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参与组织相关的训练活动,指导其他同学。

以学生的“行”即实践为主线。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合格师资,它决定了师范生角色的双重性,即“学生”和“未来的合格教师”。我国高校在对学生教育时,是把“学生”视其为主要角色,而把“未来的合格教师”视其为学生毕业之后的事情。学校把师范生一直当作“学生”来对待,学生意识被培养得异常浓厚,而教师意识却非常缺乏。笔者认为,这也是我国师范教育问题的症结之一。从学生入校第一天起,教育实践就逐步展开,“使师范生在校期间就能够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提前进入教师角色”,实现“学生”和“未来合格教师”的角色的统一。它能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确立人民教师的心理意识,从心理、认识、时间和实践等方面帮助学生自觉认同角色,这是当好教师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师范院校重要的师范特色之一。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的“导”(指导)和学生的“行”(实践)这条线,是隐线,是纵线,贯穿在“五环”式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始末。

(三)“五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计划要倾向于实践

坚持“大教育观”的思想,即根据培养目标,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并分解到开展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渠道之中,最后固化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通过各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我们小学教育专业的两门主干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中,扩大实践的含量。着意安排的导入、板书、讲解等教学技能,说课、试讲等教学环节约占上课内容的40%-50%之多;从大三开始每学期都要有步骤、有安排、有组织地进行一次微格教学训练;大三开设教法课后,安排教育见习一周,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集中进行听课、讲课、评课等训练;大四调整后的半年的教育实习更是教学工作的实战。除此之外,我们每年都安排大三学生参加我校的学生教师教学技能模拟大赛,并连年保持最好的讲课成绩。

2.形式要有利于实践

应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两张皮”的做法,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我们开设的《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当中,训练课项目包括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说课、试讲等内容。

①教学设计训练

教学设计训练包括教学环节(导入、讲解、巩固等环节)设计、双边活动设计、教学媒体设计以及整体教学方案设计等内容,学生根据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和小学相关学科内容完成教学设计训练。该项训练是微格教学、说课、试讲训练的基础,教学设计训练是完成教师专业技能系统训练前提和保障。

②微格教学训练

微格教学训练是将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技能分解后,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然后将分解的专项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综合教学能力。按微格教学程序完成如下内容:

A.明确目标:训练目标(行为目标)及详细训练要求。

B.观摩示范:观摩典型示范、录像(包括正、误对比)。

C.编写教案:按微格教学教程中的规范格式编写。

D.准备与自练:结合教具、媒体、实验自我训练。

E.模拟训练:10人左右、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同时录像。

F.反馈与评价:学生根据重放录像,自我分析找出问题,师生评议。

G.修改(重练):根据反馈与评议情况,修改重练直至达到训练目标。

微格教学训练方式在训练内容范围、人员、内容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其结果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成功则完成预期的训练目标;失败则根据录像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更有助于教学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③说课训练

说课是教师职后教学业务考评、教学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的一种较新方式,也常用于中小学教师求职、招聘工作。学生主要通过训练掌握以下内容:

A.说课题:表明要说的主要教学内容。

B.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

C.说教材:章节教学内容在本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重点、难点)。

D.说学生:说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和目标。

E.说教法:如何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及方法。

F.说学法:具体揭示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的特点。

G.说教学过程:复习、引课、新课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双边活动及媒体的使用等。要说清楚每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方式。

④试讲训练

传统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只进行教案编写和试讲训练,经过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说课训练后,试讲训练的成效比传统的训练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系统试讲训练中,既要注重模拟教师,又要注重模拟学生,“师”、“生”互动、有效模拟和及时的反馈是提高试讲训练质量的关键。在指导教学训练中,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演”作用,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应做到因材施“导”;学生应尽力体现“演员”角色,形成个性化、默会性的综合“演技”。在整个过程,师生共同对每一训练对象做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通过对不同个体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研究,探讨实施模拟课堂教学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案,通过优化教学训练过程达到培养教学实践的能力的目的。

3.见习实习要仿真于实践

为了教育实践的需要,在锦州、葫芦岛、朝阳、盘锦四个城市的小学开辟“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基地学校30多个:既有我们高校周边的小学,便于教育见习或集中实习,也有学生所在的家乡学校,便于分散实习。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

教育见习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每学期都抽出3~4天的时间到中小学去见习,了解实际的基础教育教学情况。当然,见习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听课,也可以见习班主任工作或帮助老师进行课外活动的组织等。原则上小教专业大三的时候,我们会有计划、有规模地组织学生进行教育见习,专门安排一周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到实习学校进行听课和评课,然后回来学生再模拟上课,再评课。让学生身临其境,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生高度投入、学生自身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的特点。实习期间,严格按照实习相关规定,专业教法老师带队,进行听课、评课等督查,仿真于教学实践中。

4.评价要回归于实践

进行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考试改革,强调考试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还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试。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测评,让教学评价回归于实践。

逐步将以期末考试为唯一标准的终结性评价变为关注过程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淡化结果性评价,探索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分流培养学生的多种评价方式。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类课程的考评中,我们逐步降低终结性考核,强调过程性考核。例如,《中外教育史》课程,将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降为50%,学生的探究与研讨考核成绩则提高到50%;即便是考试课程,也要降低识记性题目,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题目。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引导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性、过程性的考核,可以纠正以往广泛存在的机械学习、突击学习和应付学习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实践技能类课程中,我们采取开卷考试,甚至取消考试,以“项目导学”、学期课程结业设计等方式兑换学分。《教师技能教程》取消了期末考试,把考核分散到平时,以阶段考核累积作为最终成绩,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对技能学习的持续投入,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平时,有利于将实践性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5.队伍要兼备于实践

一个身怀现代教育理念的、肯把实践放在重要位置的、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又能以身作则的教师,才是与时俱进的优秀老师。每一名任课教师,从理念到行动,从备课到讲课,从自己上课到指导学生上课,都要侧重教学实践;还要让“学以致用”的做法遍及到每个任课教师,让我们这个群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大语文、大数学的教育理念的感召下,愈加成熟、完善。充分利用无价的教师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教师文化,通过社团学术沙龙、教师素质大赛、课件设计制作、开放实践场所等活动,调动学生实践的求知、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在此氛围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出发,自愿参加到课外教师实践科技小组中,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实践课题。成立了授课实践技能小组、课件制作实践小组等,指导教师组织课外科技小组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并帮助学生选题和指导实践,实验室、微格教室为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践场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义务指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两线五环”式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重视原有小学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探索一种全新的小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实践性知识建构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搭建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平台,是掌握实践性知识的基本途径。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通过实践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使专业毕业生受到多维有效、连续的教育实践的历练,成为大语文、大数学环境视野下的技能型、应用型教师人才。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注释】

[1]杨军:《对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的教学技能情况的现状调查研究》,《读写算》2012年第64期,第347-348页。

[2]杨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第145-147页。

[3]杨军:《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1期,第105-1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