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边界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无边界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相对应,作为教师群体而言,摆脱功利、狭隘的教育观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理念的更新最终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作为教师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

二、“无边界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因此,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的要求。

与此相对应,作为教师群体而言,摆脱功利、狭隘的教育观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最终取向是什么?是培养应试一流、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潜力的一代新人?毫无疑问,后者才是我们的真正追求。既然如此,就应该深入反思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是否遵循了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这一些反思内容与其说是教育行为,还不如说是教育理念更为妥当。

教育理念的更新最终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作为教师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

(二)教学行为的嬗变

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当顺应时势,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通过合适的教学行为启迪学生智慧、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遗憾的是,目前许多教师虽然用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整个教学行为完全处于教师强硬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全面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过渡,从片面关注学习结果向全面关注学习过程过渡,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最后必将引发教学行为的嬗变,教学行为的嬗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改变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式,凸显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其次是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分组合作等活动形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然后是打破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对知识拥有绝对权威的模式,确定和谐、互学、相帮的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学科能力的提升

学科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必需的主观条件,它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并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科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素养、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有效的课堂提问、反馈信息的获取、学生注意力的调控五个方面。

良好语言素养的要求包括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当然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素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英语教师需要语音语调纯正,形式活泼优美;语文教师需要普通话标准流利,朗读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数学教师的语言则需要干脆精炼,表述科学规范,不犯知识性错误等等。

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是沟通教师与学生达成内在和谐默契的重要手段,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能像一位音乐指挥家那样,透过自己的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向学生传递信息,让他们明白教师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交流的方式。好的问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归纳、演绎推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另外,反馈信息的获取和注意力的调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学科能力。先说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发现问题,获得反馈信息,进而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难易程度。强调调控注意力的能力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爱活动、坐不住、缺乏理性思维的特点提出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丰富的表情变化,适当的停顿手段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学科能力并不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那样,因为足够“专业”惹人重视,相反,由于它的“大众”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它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上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价值却又是那样巨大,因此,学科能力从“有”到“好”的历程应该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专业追求。

(四)课程视野的拓展

课程视野就是强调教师要有学科课程意识,在预设和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科功能、结构、内容、教法、评价等内在的课程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因素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课程视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从课堂教学层面上看,不少教师只会依据教科书,制订以教为主的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从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的层面上看,这些活动大多也只是利用课例进行提高教学技能的研究。总之,现在的学校教育和教师群体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视野短缺已成不争的事实。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拓展课程视野的落脚点又在哪儿呢?我们以为,首要的落脚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应该用课程视野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功能,明确为什么教;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明确如何教;关注课堂教学的文本主旨,明确教什么?课程视野的第二落脚点应该是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我们以为,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在研究课例,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以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研究,我们的培训者应该围绕问题,把问题制作成教研和培训的课程,用课程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课程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