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

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民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是该时期民主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平民教育运动随后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1917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由国内教育界、实业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发起,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职业教育思潮流行之际组织起来的著名教育团体。在此全国性机构的推动下,职业教育思潮迅速蔓延东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影响波及全国各地。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要教育思潮

一、平民教育

(一)平民教育概况

平民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是该时期民主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呼吁:一切学校教育机关应向全民开放,使全体民众均能进学校读书,打破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特权阶级,任何人都应无条件地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平民主义教育的主要成就

1919年10月,北京高师的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社”。“平民教育社”以研究、宣传、实施平民教育为宗旨,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该社主张教育是改革的一切根本,不赞成通过斗争解决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他们认为在现实的社会里,大部分人没有知识从而失去了政治权利,造成了政治上的不平等。要铲除这种不平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推行平民教育,使大部分人有知识,有了知识就可以参与政治,参与政治的平民越来越多,人人平等的社会就可以实现了。“平民教育社”还创办了《平民教育》杂志,这对该时期教育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19年12月,南京高师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创办了《少年社会》杂志。他们认为,要实现民主的社会,唯一的方法是推行平民教育。同“平民教育社”一样,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剥削和压迫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受教育,而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滋生着剥削和压迫。

1923年8月,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此后,全国开办了大量“平民学校”,设立了许多“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还设立了广播电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运动随后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

二、工读主义教育

(一)工读主义教育概况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提倡做工与求学结合,提倡赴法勤工俭学。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的发展,是爱国、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开始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探索。工读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

(二)工读主义教育的主要成就

倡导工读主义教育的人,有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有资产阶级教育家,也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倡导工读主义教育的团体以北京的“工学会”和“工读互助团”影响最大。“工学会”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还出版《工学》月刊,他们认为工和学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两者不该有贵贱之分工和学是全人类的义务,是社会各分子的天职。“工学互助团”的基本主张是职业和教育合一,规定凡是参加互助团的成员,每人必须选择参加其开办的各类工厂中的一家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

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推向了高潮。在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中,有部分先进青年学生把工读主义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积极地组织工读主义教育团体进行实验。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认为:“赴法勤工俭学是青年最好的出路。它不仅可以学到新思想和新技术,而且通过体力劳动,能和工人一起生活,熟悉和了解工人,建立革命世界观,回国后可以担当改造社会的任务。”当时在赴法的青年中以中学生为最多,也有小学生、大学生,有工人、店员、教师以及社会名流。为了适应赴法的需要,当时在国内相继办起二十余所预备学校。勤工俭学生到了法国后,有的是先工后学,有的是半工半读,也有的是先学后工。他们做工与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同时他们还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斗争。正是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道路,使大批勤工俭学的进步青年,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如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大批优秀青年,也都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坚定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回国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者。

工读互助团运动虽轰动一时,但由于团体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按需分配的尖锐矛盾,以及团员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作风与集体主义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这种由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杂糅的工读互助生活,很快宣告破产。

五四时期的各种工读主义运动虽然各有其特定的宗旨,但都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思潮概况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演化而来。从1915年起,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行职业教育的议案,早期倡导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渐形成。

(二)职业教育思潮的主要成就

1915年,陈独秀将“职业主义”列为四大新教育方针之一。1917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由国内教育界、实业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发起,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职业教育思潮流行之际组织起来的著名教育团体。该社的成立带来了全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中提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该社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调查研究现行教育状况、社会职业供求状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劝导学生从事职业,做一些职业上的指导。二是设立真正的职业学校,如中华职业学校等。三是推行普通教育的改革,争取各地教育当局的支持与合作。在此全国性机构的推动下,职业教育思潮迅速蔓延东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了重要地位。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思潮逐渐趋于消沉。

四、乡村教育运动

(一)乡村教育运动概况

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中国近代教育制度,不适合中国社会需要,更不适应中国农村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特别落后,亟待改革。尤其是中国近代农村饱受天灾人祸,农村经济处于崩溃破产的边缘,有的教育工作者就提倡“到乡村去”、“到民间去”,并且身体力行。此后,关于“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的呼声就成为旧中国一种社会思潮。

(二)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成就

当时,全国各地倡导这种社会运动的人们,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点并不相同,目标也各异,所办的乡村事业也各有特点。有的以教育为中心,有的以生产为中心,有的以政治组织为中心,有的以自卫组织为中心,有的着眼于改造乡村生,有的把政治、经济与教育事业综合进行。追溯这些乡村事业的来由,一般均由教育开其端,之后把各种乡村事业(政治、经济、教育等)加以综合,仍以教育为枢纽,因而乡村建设运动,也就成为广义的乡村教育运动。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自1923年10月由晏阳初任总干事后,该会主要在城市发起平民识字运动,后来由分析文盲数量而注意到农民,因研究农民教育而移往乡村。1926年该会选河北省定县为华北试验区,进行平民教育、农业改良、社会调查等工作。至1929年该会才集中全力以县为单位进行实验。他们用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来进行生计、文艺、卫生与公民“四大教育”,企图解决他们所谓中国农村的“四大病”,即贫、愚、弱、私;并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建设”。

“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于1926年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筹集一百万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强调,要教育农民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能自立、自治、自卫等。陶行知于翌年筹办晓庄学校,后该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阵地。他力图用教育来改造乡村生活,带有空想的成分,但他反对封建传统教育和盲目“仪型他国”教育,还是有进步意义的。晓庄学校被国民党政府封闭后,陶行知又创办山海工学团,注重培养农民在军事、生产、科学等方面的能力。

1931年以梁漱溟为代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成立。这种学校是把中国宋朝清朝曾推行的“乡约”制度加以修改补充,实际上是“政教合一”的组织,是政治、经济、教育、自卫的综合体,既对农民进行宗法思想教育和地主武装训练,又行使一乡(村)的行政权力。“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附设有农场,供本院学生进行农业实习,又是实验县农业推广的场所。

20世纪30年代,以高阳为代表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设立了研究实验部,在无锡设了惠北实验区、北夏实验区等,进行乡村成年民众教育、电化教育、农事教育,实行改良蚕桑、养鱼植树开荒,增加农业生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的冲击下,乡村建设或乡村教育逐渐衰落,不再成为一种社会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