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主体的消解

认识主体的消解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体论方面的形而上学预设,必然导致认识论方面的认识主体消解。科学认识客体更为本质的属性则是它的属人性。作为科学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客体的,只能是外部世界中同主体现实的需要、本性和本质力量相适应,因而对主体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一部分存在。量子理论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

二、认识论:认识主体的消解

本体论方面的形而上学预设,必然导致认识论方面的认识主体消解。按照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有一个现实的世界独立于我们关于它的知识而存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通过一种近似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知的;并且,知识在它所达到的近似程度上是真的,或者是与实在的结构同型的。换言之,本质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一组已被证明为真的命题;科学知识建构的方法论应该是一种简单明了的程序,即使用无误的推理从某种无误的初始前提(如观察、自命真理等)得到知识,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和直觉的成分,而科学证明的方法论也就是证明主张为真的方法”。自觉地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其对象(客体)的物质客体区分开来,即把心灵和肉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区分开来,并由此来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客体如何作用和呈现于主体。在他们看来,纵然进行认知的心灵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条件,因为它积极地参与了认知活动,但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条件,其中并不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它的功能不是别的而只是认知,即只是对客观对象进行“镜式”直观。

其实,科学认识的本质是反映、选择和创造的辩证统一。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的反映,但是科学认识对象具有选择性,是以认识主体的需要为目的的。并且,即便是对同一个客体,不同等认识对象所选择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科学认识客体更为本质的属性则是它的属人性。作为科学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客体的,只能是外部世界中同主体现实的需要、本性和本质力量相适应,因而对主体具有现实意义的那一部分存在。我们把科学认识客体对于主体在发现自然规律的活动中的现实需要和现实能力的依赖性这一特点,叫作客体的属人性。科学认识主体在认识自然的实践—认识关系中,总是首先把自然界的某些事物或过程设定为自己活动的对象即客体以便达到主体的目的——发现该事物和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于是,客体从产生时开始就渗透着人的目的。客体是通过理论渗透获得的。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自然界里的某种事物与过程之被发现,曾被解释为某种偶然的机遇,实际上是主体认识发展的必然。射线之所以与居里夫人及克鲁克斯擦肩而过,没有纳入他们的视野,而唯有伦琴抓住了它,是因为它与伦琴已有的经验、知识、理论相吻合;中子的发现者之所以是查德威克而不是首先在实验室中与之相遇的居里夫妇,也正是因为查德威克长期在卢瑟福的领导下而受到了其“中子假说”的影响。在理论的渗透下,X射线、中子进入科学认识领域,从自在的存在转化成为认识了的客体。拉马克、圣提雷尔、居维叶都是19世纪末的生物学家,都在巴黎工作,都研究过巴黎郊区蒙特马尔高地出土的动物化石,但是他们得出的理论结论却大相径庭。

量子理论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我们观察什么取决于我们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要取决于观察即观察者。因此,量子理论对最深刻的科学信仰——客观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的——提出了质疑。看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我们模糊的感知也不是客观和独立的,而是由观察者来决定的主观世界。

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表明,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不仅仅是逻辑上(互为前提)的关系,而且是历史上(同时生成)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8)从认识论角度讲,这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中客体人化和主体对象化的过程。人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概念框架的“透镜”来了解自然,而且这些概念框架以及嵌在框架之内的语言,可能给我们所认识的事物染上一种不可避免的“色彩”。就这一点来说,康德的话也许是对的,他说:“我们的理性只能理解它按照它的设计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强迫大自然答复我们的问题,而不是拖住大自然的围裙带,让它牵着我们走。”(9)本质主义者表面上虽然强调要把握终极存在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事实上是把主体当成既定事实的单纯记录,外在于这个世界、触动不了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绝缘的、彼此孤立的个体存在,而不对这一事实作反馈,这样的“主体”只是抽象的、去除了任何感觉和激情的客观的“思想主体”。从而无视了科学认识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导致了主客观互相分离,认为自然科学的观念应该是种种陈述的集合,它是“客观的”,它的实物完全由观察决定,追求——并且必须不惜代价地追求——从科学中把这些热情的、个人的、人性的理论鉴定清除,这实质上忽略了科学的理性内核,“杀死”了科学的时间性,“消灭”了科学的历史性和语境性,企图消解科学认识的主体性而追求所谓理想的其实是虚构的认识境况,显然是错误的。胡塞尔对这种本质主义思维的抽象化过程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指出,对纯粹知识的盲目追求远离了事物的“感性充盈”,“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结果“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