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文化概论

大学文化概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生存发展方式及其方式的结果。所谓职业亚文化,是指大学文化源于大学成员作为特定职业群体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职业塑造了他们,并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了对这种职业的共同“信仰”、操守和荣耀。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缺乏卓越文化的大学,则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大学文化是大学的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牌

一、大学文化概论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生存发展方式及其方式的结果。相对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机构而言,大学是一种集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于一身的社会专门性职能机构,即:组成大学的成员本身是一个文化人群体,且这个群体又依托大学为传递和创造文化而存在;通过文化与知识的选择、传播等一系列文化环境的创设,通过内外部各系统之间的交互运动,促成学校及其成员的文雅进化和文明永续。

1.大学文化及其属性

作为社会专门的教育学术机构,大学在传播知识与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并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组织与行为文化。

(1)何谓大学文化?

第一,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及其成员群体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生存发展方式及其方式的结果的总和,它体现在器物、制度和精神信念三个层面。

第二,大学由文化人或学术人组成,是社会的专门教育场所和学术机构,这使得大学及其成员在价值信念、致思路径和行为样态等方面有着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不尽相同的人格心理特质与言行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群体性的人格心理特质与言行表达方式,透视出大学的整体风格及其气质品性:一是大学人有文化生活并生活得有文化;二是大学文化非一般社会性文化,而是指这一职业群体特有的一种有文雅气质、文生情调、有文明意义的生活方式及其呈现样态。

第三,大学文化既是一种生命之动或“生之变道”,又无时不展示着自己的生命之定或生变之“形”。这种由“动”而“道”、由“定”而“形”生成的大学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品位、势位与社会价值。

(2)属性:亚属分支文化。根据发生学理论,一定的族群社会主体文化,一是由多源分支文化汇流而成,二是主体与分支文化都呈现一定的特性与特征。于是,人们又根据文化人类学理论,将文化区分成不同的门类文化:种群文化(族群、阶层)、地域文化(地方文化)、环境文化(草原文化、山地文化、海洋文化)、行业文化(职业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单位文化)等,它们各自形成体系并有自身特殊的价值诉求、精神韵味、发展样态和文明景观。

第一,各门类文化及其活动样态总是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某种特定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因而有一种天然的自主化和绝对化倾向。但是,相对于社会主体性文化来说,发散并分流所形成之各门类文化及其形态,只是局部或分支文化,它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功能性和价值性。

第二,发散于主体文化的各门类文化或分支文化仅为社会部分成员或某一组织群体所特有,其价值倾向与社会主体文化相异但不对立。每个社会成员既生活在社会主体文化(主流、宏观文化)中并受其影响,也生活在门类或分支文化(亚文化、次文化、微观文化等)中并受其影响。因此,从文化心理结构看,他们既是社会主体文化流的一分子,也可能集几种门类或分支文化的元素于一身;从心理特质看,他们既具有社会主体文化的基因,又具有一种甚至几种门类或分支文化的印记。

第三,按照文化社会学的相属层次分类,大学文化属于社会主体文化中的职业亚文化范畴;按管理文化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文化属性分类,大学文化属于社会组织文化范畴。

所谓职业亚文化,是指大学文化源于大学成员作为特定职业群体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职业塑造了他们,并在他们的内心建立起了对这种职业的共同“信仰”、操守和荣耀。此如洪堡所指出,大学中所体现的文化原则,是将客观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与主观精神和道德的培养(教养)融为一体。

所谓社会组织文化,是指某个特定社会组织及其内部成员在长期的共同事业活动中所共同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价值信念、情感皈依、行动习俗的整套体系,它包括作为表层的组织物质文化、作为中间层面的组织制度文化和作为内层的组织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的组织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灵魂,它集中反映出组织文化的质量与势能。

从上述定义出发,大学文化是集教学与科研、过程与产品、历史与理性、语文学与批评、历史学问与审美体验、体制与个人的总和。[1]

2.大学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第一,从形态上看,大学文化是学校一代代成员通过承前启后的努力所达到的总体文明样态。

第二,从内容上看,大学文化是为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创、共有、共享并承传永续的文化综合体,其显性内容(有形资源)包括学校组织架构与制度规章,教学制度、学术制度及其相应的知识体系,校园物理景观,等等;隐性内容(无形资源)包括学校理念愿景、价值信念、教育精神及学术传统、社会声望及地位、管理经营思想和学校道德伦理,等等。它们薪火相传,创新积累,形成个校性文化的根基。

第三,从要素上看,大学文化主要由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致思方式、道德情感和愿景追求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等构成的制度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物质景观构成的环境文化。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依托、环境文化为基础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并共同对学校生存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场或文化同心圆。

第四,从价值上看,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是任何一所大学的价值所在。一定的大学文化总是以一定的品质及其品位显示其气象与势能,无论是可直观性和可测量性的制度文化或物理文化,还是不可直观和测量的精神文化,只要附着于文化的活动主体身上,便能使活动主体在其独特的感染力、鼓动力和科学程序的激励与指引下,创造自己,创造社会。

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缺乏卓越文化的大学,则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大学的文化价值在于其文化力,它不是一般愉悦感官的歌舞力、艺术力,而是呼唤心灵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发动力;大学文化是大学永葆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它深深熔铸于大学的生命力、教化力、创造力和持续发展力之中。

第五,从功能上看,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气候和心理环境,大学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存在着的”精神“氛围”或者“弥漫”,抑或是在某所大学这个特定社会中你、我、他“共在”时形成的一个存在之能量与生态“场”。它可以被其组织成员感受和体验,并对其价值指向、情感心向和行为意向发生感应和激活作用,从而唤醒灵根、开启智慧,完善个性、健烁人格,使大学成员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和成就人生。

办大学,就是办组织气候,办人文环境,办精神家园。学者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自然故乡,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心灵故乡,而优质大学之为优质,正在于其自由宽松的组织气候特别适宜于学者们的心灵安放与精神张扬。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牌。有独特文化品位的学校,必定高雅圣洁、独秀群芳、成就卓越、魅力无限;有独特文化气候的大学,必定是美丽的校园、快乐的课堂和理想的学园。

3.大学文化的系统结构

作为一种生命支撑系统,大学文化是一个由多维要素组成并相互形成生态关系的复合结构体。

(1)从承载主体看,大学文化是一个由多元群体文化构成的文化复合体。

第一,教师文化。按照美国学者阿尔文·高德纳(Alvin W·Gouldner)在其《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崛起》中的观点,教师属于拥有文化资本的“文化资产阶级”。

首先,所谓教师文化,是指学校主体成员——教师群体所拥有的与其他职业群体不同的群体意识、价值信念、致思路径、行为方式、知识技能、活动语言符号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所呈现出的群体活动样态及其景观。

其次,作为大学教师,通常又因各自工作与生活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呈现出独特的活动方式及其表达样态。

第二,学生文化。所谓学生文化,一是指在校大学生群体在其学习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征的群体性意识、价值观念、致思路径、行为方式、活动语言符号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所呈现出的群体活动样态及其景观。二是依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文化属于社会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生活环境特性,大学生文化又不完全等同于青年文化。

第三,员工文化。所谓员工文化,是指学校内非教学岗位的各类人员在学校日常行政管理运作和学校其他事务性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征的群体意识、价值信念、致思路径、行为方式以及活动语言符号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所呈现出的群体活动样态及其景观。

首先,员工群体不属于教学专业人员,其价值信念与行为形态既受学校文化影响,更受外部社会的文化影响,因而员工文化有其特殊性。

其次,员工文化虽非学校文化主体,但其动态变量对学校整体文化系统结构及其文化生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力。比如,时下大学中行政权力系统与学术权力系统之间的力量不对称及其带来的矛盾冲突,实质是社会“官本位”文化通过学校员工渗透于学校而造成大学文化生态格局的变化及其导致的权力运行格局变化的结果。

第四,网民文化。网民是一个迄今没有确切定义的名词,其对应的英语单词是Netizen。Netizen是一个复合词,来源于网络(Net)和公民(Citizen)。按照网络的最小定义——互联网理解,所谓网民,是指“经常”使用互联网并在网上开展信息活动的“常客”。“经常”是一个不确切的频度,在统计学上,对于使用网络的频度存在不同的划分。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7年7月的最新定义,网民是指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的公民。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为2.5亿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所谓网民文化,是指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活动的“常客”在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网上伦理规范及其活动方式,以及通过这些方式展开活动所产生的语言、文学和艺术成果及其文化精神价值等。由于网民中的大多数人在30岁以下,这些人以其文化知识优势而成为网络社会中最活跃的人群,因而也是网民文化的主体及其研究的重要对象。

如果说网民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集,那么大学网民文化依理类推是大学文化的子集。大学网民是大学文化承载主体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即在网络这个人类第二社会里,师生在网络文化创造活动中实现无身份差异的主体合一。

(2)从承载物体看,大学文化是一个由多维物质实体构成的一个文化综合体。

第一,制度性文化。大学制度性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的教育制度存在,其中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涯目标而设计的学科专业及其课程体系,为有效传递知识技能而设定的学制与学程,其他各种课堂内外文化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二是指学校为实现自身系统科学有序运行而设置的体制实体,以及为确保这些实体规范运行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等。

第二,物理性文化。所谓物理性文化,又称器物性文化、物质性文化或环境空间文化,它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物理环境,包括校园空间布局、各种建筑物样式及风格和教学资源等。

第三,网络文化。迄今为止,不仅网络文化的定义尚未统一,即便网络本身的含义也未统一。如果将网络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那么维基百科对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定义是:将计算机互联网用于信息沟通、传播和娱乐以及开展商务、政务而出现和正在出现的文化。

根据上述一般定义,是否可以将大学网络文化定义为:所谓大学网络文化,是指大学内部网民借助网络所发生的相关信息交流、教学、研究、娱乐、管理等活动的方式及其产物,以及网络文化建设所产生的相关产品及其管理服务机制等。

网络文化是现代大学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大学文化的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以上两个层面的七种文化,制度性文化、物理性文化和网络文化是就大学文化承载的不同形式而言,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员工群体文化和网民文化则是就大学文化承载的不同主体而言。

当然,依不同视角和分类标准,大学文化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结果。

4.大学文化的社会特性

大学以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文化气质、存在价值和生活方式构成了其学府型文化特性。

(1)认同性。认同,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主体性依据,是大学组织形成秩序的心理基础,是大学成员展开活动的精神坐标。

第一,从社会存在论看,大学认同是大学成员对大学组织实体以及大学与个人、大学与内外部社会等多种复合关系的集中反映及其观念凝结。

组织文化的权威学者沙因(Schein)说得深刻,任何一种组织文化,总是“组织成员共有的、潜意识运作的、以一种基本上视为当然的方式界定组织对自我及其环境看法的深层次的基本假定和信念。这些假定和信念是对团体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内部整合问题的习得反应。它们因屡屡并可靠地解决了那些问题而被视为理所当然”。[2]当这些假定和信念渗透在整个组织中时,它们变成无形,在组织的日常实践中变得为大家接受、自动和根深蒂固,以至于被当作对问题的正确“觉察、思考及感觉”方式自动地教给新成员。[3]

大学社会关系的发展水平和历史转换,从本体论上决定着大学认同的水平与转换,紧密型大学社会关系生成整合度高的大学认同,松散性大学社会关系生成整合性弱的大学认同。

第二,从社会认识论看,作为一种共同知识与意识及心理与意志,大学认同是大学成员对特定学校的情感归属、组织皈依和行为义理。进一步说,大学认同既表现为一种社会心理,即人们对作为一所大学成员所具有的荣誉感和对所在大学发展所具有的自信心;也表现为一种社会公共理性,即为大学成员所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大学文化价值与大学行为义理的自觉。对不同大学而言,其学校认同的内容、特点,因历史文化传统、教学科研特色、校园生活方式、成员综合素质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不同的大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提炼、完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大学文化认同。

第三,从社会行为论看,大学认同是大学成员对学校学府性本质的意义觉解、理念觉悟和行为习惯;或者说,是大学成员对其所在大学独特价值、独特气质、独特生活方式的体悟、反思、内化和笃行。

大学认同水平以大学成员融入学府生活并形成符合大学的存在结构、生活习俗和行为气派为重要标志。

(2)开放性、整合性与系统性。开放,既是大学的生存发展方式,又是大学文化的统合生成平台。

第一,大学文化是多源文化的统合体:既有采借于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又有生成于校内校际交流汇集的混合文化;既有教师和员工群体的成人文化,又有学生群体的青年文化;既有自然科学文化,又有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既有教育教学文化,又有科学治学文化;既有精神观念文化,又有物质形象文化。

第二,大学文化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体。作为大学的两个主要群体——教师与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差异、文化素质差异和行为方式差异,使得他们各自的内在期望、价值观念与行为样态不可能完全一致,他们之间的文化冲突永远存在。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学校场景中永远存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永远存在,教师文化总是引领于主流内容。[4]

(3)包容性。

第一,大学之大,有容乃大。大学之大,在于它不仅有大楼与大师,更有“大爱”。什么叫“大爱”?大爱就是大量、大气,有大量、大气才能惜才爱才,才能容人、容思、容事,包括个性、特立独行、奇思异想和标新立异。有没有大爱,有没有大量大气,有没有包容与宽容,是大学有无文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大学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于组织气候的宽松与自由。创新的火花往往来自于学者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灵感”。我们必须承认学者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者的个性和兴趣,尊重他们的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切实改变一统式的致思定式和指令式的管理习惯,改变不实际的评价指标和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形成尊重和善待新生事物的文化氛围,要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各种新想法、新尝试、新发现、新发明,特别是要保护那些不合主流和有悖传统的思想观点。

第三,大学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复制品,而应是先进文化的发生地。或者说,大学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而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和风向标。大学要培养的不仅是人类历史文化成果的继承者,而且是善于发现和运用新知识、新文化来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者。为了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作为以教学和学术活动为宗旨的大学,应当也必须善于与时俱进地改善和建构有利于一切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小气候。

(4)个性与独特性。个性与独特性,是任何一所大学有文化的关键性标志。正如每个人身上都会葆有其家族的基因和血统一样,每一所学校都应该、也必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文化,或者说具有特别精神气质与行事风格的个校文化。

第一,大学文化既源于并反映着社会主体文化,又以其独立人格创造着自己的个性性组织文化;既有引领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共性文化,又有促使大学自身功能能顺利发挥和自身特色发展的个校文化。

第二,作为个校文化,既要承传共相性的大学文化,又要创造殊相性的校本文化,即反映本校个性与独特性的育人之道与治学传统风格及其二者有机统一的校本文化。

第三,大学文化既属于学校全体成员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语言符号体系;又适宜于各个群体不同需要而善意安排的合宜文化。大学文化的这种优异性和优适性,使各成员群体既分享其灵性,又乐受其教益。

(5)迁移性。社会的活力,正在于各子系统之间资源的顺畅交流。依据这一系统生态原理,大学不仅仅只是依赖于社会的文化资源生存发展,它还是一个能够为社会生存发展提供文化资源的有机体。

①内生性迁移。所谓内生性迁移,即以作用于学校自身系统发展的文化位移和创新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向性:

第一,向师生员工迁移。一是通过爱国、爱校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校成员的爱国、爱校凝聚力;二是通过互动传递,实现学校优质文化资源的多向迁移,由此使得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实现德业双馨,成就幸福人生;三是高扬优良校风与学风的旗帜,将大学建成社会道德伦理的首善区和人文文化的景观区。

第二,向新的文化形态迁移。在大学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大学文化表现为学校系统内部组织环境(办学思想、发展战略、学科结构、人事配置、知识创新等)和学校系统外部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向未来的大学内环境和外环境变迁时,现有的大学文化要向未来的大学文化整合、重构和迁移。这里的所谓整合、重构,即将不同的内外文化资源,通过分析、优化和整合,形成与自身、与社会发展同频合拍的新型内生性学校文化资源。

②外衍性迁移。所谓外衍性迁移,是指大学文化向外部社会的输出位移过程。

第一,作为具有人才与知识优势的大学,创造文化和输出文化是大学的神圣使命,是大学存在的理由与价值,是无以替代的大学的职能与功能。

譬如: 20世纪初,随着西学、西语、西艺和西政的东渐,大学打出的科学、民主大旗及其诠释的科学、民主新思想及其引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社会从此引上了讲科学、争民主的现代文明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大学打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大旗,引导中国人冲破了唯书、唯上的思想禁锢,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奏响了教育与科技兴国的序曲,掀起了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潮。

第二,外衍性迁移是大学文化富有活力的生命机制。外衍性迁移是基于大学的社会批判使命与责任。批判之于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寻求社会的合理和人类的幸福为己任,引导和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更在于透过对象征符号意义的创造、修饰、重组、批判与宣扬,为社会提供更多姿多彩、更具前瞻性与发展性和更合理也更能发扬人类之爱心的优质文化资源。

内外向迁移,既是大学文化的生命机制,也是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实现共生共荣与和谐发展局面的生命机制。

5.校训:大学文化的“名片”

有校训是中外大学的普遍文化现象。校训不等于文化,但不同的大学校训一定是各个大学展示其有文化的特殊“名片”。品位独特的校训是一所大学的文化财富,对内,能激发群体的向心力和创造力;对外,则是学校文化形象和精神风貌的宣示。

(1)校训:人文底蕴、人格精神与治学传统的高度理论凝练。

第一,校训是一所大学对其本校传统文化资源的人文底蕴、人格精神与治学传统的高度理论凝练,它最能鲜明地表达出每所大学的文化个性与独特性。

譬如暨南大学,其校名本身就别有文化蕴义: 1906年,两江总督端方上书光绪奏请设置暨南学堂,意在广纳海外侨胞回国学习,以“宏教泽而系侨情”。学堂名取之于《尚书·禹贡》中“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之说,意为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和辉煌文明通过教育传播到海外各地。富有特色的校训还有: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等等。

第二,言简意赅而又意境独特的大学校训,不仅集中地透视出每一所大学,甚至透视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思想灵性;不仅集中地透视出每一所大学,甚至透视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忍耐力、智慧力和精神力;不仅透视出每一所大学的进步与发展轨迹,还透视着生和养于斯的本民族持续走向现代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轨迹。每一所大学正是在自己精心培育并选择的、自己最能融会贯通的独特文化沃土中乾乾运行,且生生不息。

譬如,被多所大学引为校训的“自强不息”,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也是大学的精神追求。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也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中国千古传世名言来讲述中华民族历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去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发愤图强、兼容并包、与日俱进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也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第三,中国传统的学问观是校训文化的核心精神。大学者,做大学问是也。由此,传统学问观成为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精神核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古训被多所大学融入校训中。按照中国传统的学问观,学术就是学问,有学有问,方构成学问与学术。做学问,就是要问问题,勇于质疑,敢于提问。

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了,其背后原因正是我们的文化及其教育失却了提倡问、敢于问和宽容问的优良学术传统。比如,欧美的家长看到小孩从学校回来,首先问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则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而且分考得越高越好,因为分数决定命运。我们严格的考试制度及其分数判别标准给我们的大学文化及其社会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曾经说,他没有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刨根问底罢了。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进实验室都要问问题,每天至少提十个问题。但是往往有八九个问题是错的,而他的伟大创造就是在那一两个问题上。敢于提问题,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文化乃至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5]

(2)文化缺失与校训雷同。校训既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校训是个性化校本文化的集中体现。发掘、凝练校训文化,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文化和大学文化缺失现象日益显现并相互映照。当前,中国大学出现的校训雷同化,正表明我们大学文化缺失及其评价标准同质化的严重性。

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杨卫军于2007年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雷同化和标语化现象严重。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49所,“严谨”的为25所。在256个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以上的有147个,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训一模一样——有8所高校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先后排列顺序。杨卫军对采访记者表示,中国的大学校训普遍存在着“重复多、特色少、视野窄、起点低”的问题,很多校训并不能代表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风格。

校训雷同的结果,导致师生认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开展过活动; 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记者就此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进行调查,结果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校训的知晓和接受程度,与学校的宣传教育有很大关系,希望在校期间,学校和老师能将校训贯穿到诸多活动中去,让大家对校训的深刻内涵能“感同身受”,而不仅仅是在入学和毕业典礼时才听到校训[6]

(3)校训雷同的原因及其对策。学者陈平原在谈到北京大学校训的演变时道明了校训雷同的真实原因:五四时期蔡元培为北京大学制定的校训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既言简意赅,又确实能体现北大的文化特色。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1998年百年校庆,又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放在什么地方都合适。对于校训雷同,陈平原引用已故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小说家吴组缃先生的讽刺说:宁愿被人说成是“人”而不是“司机”,因为,后者虽不准确,但还努力在抓特点,前者则几乎是不动脑筋。[7]

第一,校训雷同现象严重,一是缘于外部的强制一统和供给,由此导致高校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及其管理模式,同一化的资源和目标必然产生同质化的文化;二是缘于高校独立人格意识的缺失及其对自身文化传统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挖掘;三是一些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清晰,使得校训的制定流于“大而空”。

以上三种原因汇聚生造出的校训,自然缺乏个性和特色,也当然难以获得师生的普遍认同,久而久之,校训成为校园中可有可无的“摆设”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二,要解决校训雷同的问题,关键在于外部归还大学自治权和文化自主建设权,从而使大学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立足于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深入挖掘、提炼校本文化资源,凝练出具有广泛认同感的特色校训,并使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为人为学品格。

总之,校训的提炼和弘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应独特,还应经得住历史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