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的概论

翻译的概论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类是“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即不同民族的语言间的翻译,这也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翻译活动。简单说来,翻译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标准,一是忠实,二是通顺。执笔阶段是指正式开始翻译的阶段。翻译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译者的译文语言水平。推敲阶段是指对完成的初稿进行重审。最后检查标点符号。

1.翻译的范围

翻译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同一语言间的翻译”,即同一民族语言中的两种语言符号的转变,如将古语翻译成现代语就属于此类。第二类是“同一语言的在不同体系间的翻译”,即将一种符号体系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符号体系,如电报的翻译就属于此类。第三类是“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即不同民族的语言间的翻译,这也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翻译活动。“两种语言间的翻译”按照翻译方式还可细分为口译和笔译

2.翻译的标准

关于翻译的标准,最早是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我国翻译界多年对此有过诸多议论,各抒己见。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简单说来,翻译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标准,一是忠实,二是通顺。

(1)忠实

忠实首先是对原文内容的忠实。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不随意篡改、增减。这里的不允许篡改、增减,并不是指译文中不能有任何增减,而是指不能望文生义,画蛇添足,当然这也并不是要求字字对译,恪守原文,而是要在顾及全文的前提下,适当删减增添内容。

忠实,也包括对原文风格的忠实。当原文是严谨的政论文时,不可译为松散的记事文,原文是通俗的口语体时,不可译为高雅的文章体等,要是有了如此情形,即使翻译的意思没错,实际上也是歪曲了原作。

(2)通顺

通顺是指译文语言结构的通顺,不仅要保证自己能看懂,更要保证别人能看懂。中译日时,要尽可能按照日本的语言习惯来表达,除了语法概念清晰,符合日语规范外,还要掌握大量词汇,句型。

3.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可大致分为准备、执笔和推敲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对原文的理解阶段。此时既要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还要查核相关事项。通读原文,对原文的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涉及到的背景、原理、以及不明白的字句、疑点等作了详细了解后,才能开始翻译,绝不可边看边译。

(2)执笔阶段

执笔阶段是指正式开始翻译的阶段。通读全文,做了必要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动笔翻译了。翻译过程中仍要不断加深理解,推敲核实。翻译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译者的译文语言水平。

(3)推敲阶段

推敲阶段是指对完成的初稿进行重审。首先逐字逐句对照检查人名、地名、数字日期等有无错误,有无漏译语句或段落。其次抛开原文,通读译文,检查译文是否流畅通顺。然后再重点推敲之前翻译阶段翻得不太顺的语句。最后检查标点符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