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1]钟含春[2]摘 要: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而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借用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来审视当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尝试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1]

钟含春[2]

摘 要: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热点,而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重点。本文将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翻译教学结合起来,调查了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现状,并从学生“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两方面对翻译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培养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翻译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适应/选择;翻译教学;译者主体意识

一、引言

国际译联主席科恩(2005:8)曾指出:“全球化使翻译服务的需求量猛增,新兴国家,如中国的崛起,也使翻译的语种大大增加。”据调查,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而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则更多。社会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如此之大,但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许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业时未能理解翻译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特性,也未能看到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操纵能力,削弱了自身作为译者的影响力,甚至最终未能顺利完成翻译任务。这种翻译市场的供求错位,与当前大学翻译教学的现状不无关系。本文借用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来审视当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尝试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二、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到译者“适应/选择”论

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theory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该理论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则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译者一方面要“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他又要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做出“选择”。具体而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并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的转换。(胡庚申2004:40)

翻译“适应/选择”论聚焦的与其说是翻译活动,不如说是译者,是围绕译者展开,并由译者操纵的过程。

在“适应”阶段,译者要适应的是翻译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语言方面,他既要适应原语、原语文本,又要适应译入语;文化方面,他要精通原语文本所处的本土文化及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并要具备调和两者文化赋重的能力;交际方面,译者既要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又要将它合理地传达给处于异域文化的读者;市场需求方面,译者还需要适应委托人的诉求和意图。可见,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不是被动的、无作为的。

同样,在“选择”阶段,译者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a translator),而是一个“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制约的”、特定的“译者”(the translator)。这时的译者就不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而是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可以说已经能够体现,并代表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进行语言、文化、交际等多维度的选择。(胡庚申2008:2)

最后,译作还要经过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才能汰弱留强,译者的译文也才能得以流长。可见,译者这一角色贯穿翻译活动的始终,他既要选择性地适应环境,又要适应性地选择译文。这种动态的“双重”身份毫无疑问将译者推到了中心地位,并赋予了译者较大的主动性和操纵空间。

三、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理论上奠定了译者的中心地位,指出译者有力的“适应”和合理的“选择”将直接决定译文能否经受得住优胜劣汰。那么,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没有将学生视为“准译者”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集中培养其主体意识呢?笔者通过对所在大学及兄弟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观察和调研,发现翻译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教材利用:理论填鸭,实践脱钩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琳琅满目,各有特色。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通常会选择既有理论又讲技巧,同时还能提供相应练习的教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介绍大堆的理论,但往往只是为了介绍而介绍,到了翻译实践环节,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情况就很少了。因此,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理论为何用,更不懂得如何拿它们作为标杆去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某些理论过于深奥艰涩而失去了对翻译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流程:教师主导,互动不足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通常的做法如下:先向学生介绍某个理论或某种翻译技巧,之后再布置相应的翻译练习供其在课堂或课后翻译。学生完成练习后,交给教师批阅,再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将学生译文和参考译文进行对照的模式,对学生的译文进行纠错。学生都会将参考译文作为标准答案来修正自己的译文。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自己的译文错在哪里,而参考译文又对在哪里。正如林克难教授所说,这种“将改错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不符合真实情况下翻译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林克难2000:56)

(三)教学内容:偏重微观,忽视宏观

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数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微观层面的技巧培养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上。教师将较多的关注点放在具体翻译技巧的传授上,如:增译、改译、改写、加注等,再提供相应练习进行强化。教师往往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拓展等同起来,着重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语篇编排的能力。这些技巧培养固然重要,然而随着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学科间“联姻”频频,翻译教学同样也应该有一个宏观的导向。缺乏文化大语境的指引,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译为何。

(四)评估模式:标准单一,应试为主

在测评学生的翻译能力时,教师通常的做法是随机选取涵盖多个领域的文章片段进行测试,其中并未交代具体的文本背景及翻译要求。学生只要完成片段翻译,交由教师批改,获得分数即可。这种评估模式将衡量标准简化为学生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偏差度,忽视了译者翻译能力培养的诸多复杂因素。而在学生方面,他们很可能最终将应付考试作为课程目标,这样不利于综合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

结合翻译“适应/选择”论可以看出,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离“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还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作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各要素的认识相当有限,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基本都由教师控制。因此可以说,学生“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也只是“被适应”,是在教师指令下的适应,对于要适应什么,为什么要适应所知有限,甚至一无所知。同样,没有主动、自发的“适应”,到了“选择”阶段,学生缺乏在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自然无法让自己的译文能经受环境的选择。可见,当前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参与环节。这种模式无论是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都是相悖的。

四、学生的“适应与选择”: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途径

正如前言部分所述,学生在从事翻译行业时与市场需求脱节,恰好说明学生作为译者未能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而遭到淘汰。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在从业时能尽快适应翻译市场环境并脱颖而出。结合翻译的“适应”和“选择”过程,教师在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时,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学生的“选择性适应”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模拟的翻译生态环境。这时候,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交给教师批阅的翻译作业,而是一项处于社会交际大背景下的翻译任务。他们要处理的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他们既要忠实于原文作者,又要不负翻译任务发起者、委托人、出版商等人重托,还要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只有找到这个关系网的平衡点,学生的译作才有可能“适者生存”。

具体到教学环节,教师在分配翻译任务时,可以先给学生预设一个翻译生态环境,由他们去分析和适应。例如在布置文学翻译任务时,教师应该提供翔实的情景和要求:此次翻译由谁发起?为什么要翻译该作品?翻译的目标读者是谁?如果原文和译文出现文化冲突,该如何做取舍?当学生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要解决他们时,说明他们主动在适应此次翻译任务的生态环境。

当然,学生的“适应”也不是绝对适应,而是选择性的适应。由于知识领域、兴趣爱好、经历等差异,学生必然会对某一题材或领域的翻译较为适应,而对其他题材不够适应。对此,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打破自己语言专业的局限,在从业之前广泛涉猎各行讯息;另一方面,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扬其所长,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优胜者。

(二)学生的“适应性选择”

只有当学生面对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在诸多要素之间做出合理的判断并磨合后,他才有可能算是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才能进入“选择”译文的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自己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对译文做出多维度的选择。例如在翻译法律文献时,学生通常要做出如下的选择:在语言文体方面,是保留原文的古文风格还是直接翻译成现代文?在文化特色的取舍方面,是以原语文化为导向还是以译语文化为导向?译文是采取异化还是归化策略?在技巧方面,是全译、摘译还是不译?是直译还是意译?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适当弱化参考译文的标杆作用,允许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根据相应的翻译策略选择语言、交际、文化等层面上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教师也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来为自己的译文做分析和辩护,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译有理,所译有据,译有所为,译有所用。这样,学生的翻译活动才会从感性走向理性,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从稚嫩走向成熟。

当然,辩证地讲,学生的选择也不是无尺度的选择,而是适应性的选择,是在学生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后的理性选择。因此,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学生的为所欲为。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应当跟学生灌输翻译的职业化精神,不能将原文译得面目全非,也不能将不会译的内容直接以“不译”的借口删除,这都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这样的译文注定要遭到淘汰,而译者的译品也会因此遭到诟病。

五、结语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颇丰,为译者争鸣的文章也屡见不鲜,然而具体落实到译者主体意识培养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却不多见。同样,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跨学科的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被诸多学者借用来研究译文、译风,但以此来研究翻译教学的文章甚少。正是出于将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目的,本文将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到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探索了“学生适应/选择”的教学模式,期望能为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40—44.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3]科恩.全球化与多元性对翻译作者意味着什么?[J].中国翻译,2005(1):8—9.

[4]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56—59.

[5]杨占.译者主体性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43—145.

【注释】

[1]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校级研究课题《文化转向视野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编号:X09—25)研究成果。

[2]钟含春,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