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2 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简而言之,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须要培养的素质之一,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值得深入研究。目前,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属于跨文化话语交际,笔译属于跨文化书面语交际。这种对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

11.2 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成功的翻译绝不仅仅是掌握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后就能做到的。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由于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活动,翻译所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包惠南,2001:12)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缺乏跨文化意识必然会引起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还必须熟悉两种文化。简而言之,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须要培养的素质之一,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值得深入研究。

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由于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性,因此不同文化的沟通自然离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张勇,2003)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熟悉两种语言,还必须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并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传达源语文化信息。王佐良先生(2000:2)曾经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对于具有一定外语功底的译者来说,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因此,积累掌握文化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对翻译者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对保证译文质量、促使译作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等助益匪浅。

目前,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赵军峰,2000:133),是文化传播者。跨文化交际大致采取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又有话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两种。口译属于跨文化话语交际,笔译属于跨文化书面语交际。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因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胡文仲,1994:512)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的敏感性,从而能够适应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正常交流。这种对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也有人称之为“跨文化的敏悟”或“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awareness)。(金惠康,2003:295)换言之,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的外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译入语读者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作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外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外语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中的有效性。从翻译的角度看,跨文化意识则指在语际交流中译者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是指译者所持有的思维方法、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承担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翻译不仅是一种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就翻译而言,文化障碍即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四个方面。(朱耀先,1997)

11.2.1 历史文化与翻译

所谓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演变所积淀的人类文明。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差异巨大,因而形成的历史文化也往往大相径庭。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阻碍了语际转换的信息通道。差异越大,其间的鸿沟越难逾越。作为译者,应尽量熟悉源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两种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意识到差距出自何处,以何种手段加以表达才能为读者所接受。若缺乏这种敏锐的意识,那么在翻译中或理解错误或表达不当就不可避免。例如:把“twist the lion's tail”引申译成“摸老虎屁股”或“自找麻烦”实属误译,而其真正含义是“冒犯英国”或“与英国(人民或政府)为敌”,因为很久以来,英国君主一直用雄狮纹章作为英国国徽,进而英国又被称作“the BritishLlion”(不列颠雄狮)。又如:英文句子“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英语的“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国历史上,宗教和政治斗争一直很激烈,保守的天主教徒周五只能吃鱼,但新教徒为了表示他们对新教和新政府的忠诚而拒绝遵守这一规定,因此,“eat no fish”即为忠诚之意。同样地,“play the game”从“fair play(公平比赛)”中衍生而来,意思是“守规矩”。在这样的例子中,如果简单异化译成:“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只能让人不知所云。而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矩。”虽然仍难以传达源语中丰富的文化渊源,但它却成功地完成了交际使命。

再如汉语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源于我国古代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比喻互相推诿而不负责任,注意到这一点就可避免译成:“Alone a monk brings his own bucket of water to drink,two monks carry their bucket of water jointly,but when three monks are together,there is no water at all.”这样的译文是很难让外国读者领悟到“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的含意的。又如在中国,1949年以前参加革命的人在退休时享受称为“离休”的特殊待遇,而这种背景知识对于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外国读者肯定难以捉摸。(宋志平,2008:10~11)

11.2.2 地域文化与翻译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的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汉语“人心齐,泰山移”中的“泰山”就是特定地域的事物,喻指显赫的事物,这对一个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说,是难以体会到该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的。再如中英两种文化中的对应词语“东风”与“east wind”,所指意义相同,但联想意义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偏爱东风,在中国文化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有“东风报春”之说。而英国人却讨厌东风,因为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英国的“报春”之风为“西风”,英国人偏爱“西风”。英伦三岛由于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其所带来的西风往往温暖和煦,而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却寒冷刺骨,所以英语中用西风代表“春天”,东风代表“冬天”,而这在汉民族文化中则恰恰相反。在汉语中,东风象征革命和正义,西风象征着邪恶和反动,所以我们常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来描绘两种敌对势力的斗争。再如英国的地理环境使那里夏季也凉爽宜人,而中国大陆性气候的夏日却炙热难耐,尤其在广阔的中原及江南地带,夏日的夜晚也是热浪袭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读者难以理解为何莎士比亚要把谈情说爱这种浪漫情调安排在“仲夏之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为何把友人比作夏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得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喜好也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人们以牛耕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自然成了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比喻为“老黄牛”,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依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主要提供牛奶和肉食,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讲“像牛一样勤劳”,英语则是“work like a horse”。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岁寒三友”松、竹、梅具有很高的评价,常用来比喻人类高洁正直、刚正不阿的品性。英语中的“pine”、“bamboo”、“plumblossom”则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以竹为例,竹子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一种植物,当地的人多有食笋的习惯,与此相关的比喻在汉语中时有出现,而竹子在英国比较罕见,一般人不熟悉其生长习性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所以在把汉语中以“竹”为比喻形象的表达译成英语时,应注意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如“雨后春笋”不译成“sprinɡ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而应考虑代之以英语读者熟知且喻意相近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因为英国受其海洋气候的影响多产蘑菇。

11.2.3 习俗文化与翻译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民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致谢、恭维、道歉、告别、约会等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如英语民族的人见面时喜欢谈天气,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你去哪儿?”“干什么去?”“吃饭了吗?”这几句话并无多深的含义,只不过是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西方人往往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干什么去?”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否则就被看做没有礼貌。他们还把“吃饭了吗?”被当成请客吃饭的一种邀请。又如,我们有“红白喜事”的说法,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习俗的英美人来说,把生儿育女、迎娶婚嫁之类的事称为“红喜”还好理解,因为英语中也把这类喜庆之日称为“red-letter day”,但将人的过世也称为“喜”,就会使他们难以接受。此外,在中国人婚礼宴会上人们常用“恭喜”二字对新郎新娘表示祝贺,但在英语文化中“Congratulations!”一词却只适于说给新郎,而不可以此向新娘道喜,因为“Congratulations!”表示几经努力终于得到某人或做成某事。对新娘说“Congratulations!”似意为“你终于不择手段找到了个丈夫”或“你终于嫁出去了”,难免让对方不悦。再如毛主席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一个小故事,其中有这么一句:“主席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好!’主席听了很高兴。”在中国文化中,长辈、领导或上司询问晚辈的婚姻家庭等个人问题,是表示体贴关心;但在西方,这类问题却属于个人隐私,别人无权过问。如果直译,就可能产生一些误解和文化冲突。所以毛主席的问话不可译成诸如:“Do you have a happy life?”而较得体的处理方法是化直接为间接,化具体为模糊以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可译为:“Chairman Mao talked with Chen's wife.He was pleased to know that they had a happy home life.”(杨蒙,2006)

11.2.4 宗教文化与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所形成的文化。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均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和表达很多,例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借花献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都是以佛教特有的事物来作比喻的。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灵丹妙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气”等许多语汇都来自道教。

在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在英美两国,人们普遍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它宣扬原罪论,认为人生来即有罪,只有相信上帝,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方可进天堂,否则就会下地狱。英语中有很多来自基督教和圣经的词汇,如“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parate the sheep fromthe goats”(区分好人与坏人)、“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原指以色列,后多喻指鱼米之乡)等。

对于中西方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应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就会出现失当。宗教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语言交际。本民族的宗教文化往往不同程度地在语言观念上限制和影响着外语学习中对其他民族宗教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难免带有源语文化的色彩。初学翻译者容易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如英语中“to bear/take/carry one's cross”源自《马太福音》,意为“背上十字架”“忍受苦难”,有人将其引申为“忍辱负重”,反而造成误导。根据基督教教义,跟随耶稣基督,必须忍受苦难;而汉语“忍辱负重”源自佛规“忍辱”(“忍辱”是佛教六大修行之一),要求教徒为了实现宏大志愿,忍受一时的委屈。因而“忍辱负重”通常指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忍受眼前一时的屈辱。所以此处的“负重”与背十字架无关,“忍辱”更无从谈起。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已远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语言是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主要内涵,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给译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花费很大力气来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初涉翻译者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差异的隐蔽性,从而造成译文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的思想风貌,给不谙源语文化的译入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甚至误解。所以,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双语,更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熟悉双语文化的人。虽然仅靠课堂所学不能使人掌握两种文化,甚至终其一生也难以做到,但我们必须养成从文化差异看待翻译活动的意识,从而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提高翻译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