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文化概论

学科文化概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文化是教育和科学哲学。学科文化总是以其在特定人群、特定学群中所形成的特有风格而确立自己的内在独特价值和外在特别形象。学科文化正是以其独特价值和特有风格而构成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科文化也是他或她之期望、联系和实现的某种创意。独特性与专有性是学科文化之所以为学科文化的根本特性及其标志所在。学科文化完全因人而异,因某个学群的精神品质而异。

一、学科文化概论

学科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在学科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相互关系上,切不可本末倒置。

1.定义与含义

(1)何为学科文化?所谓学科文化,是指探索于大学相关学科领域里的历代学者们在长期的创建并发展该学科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并积淀的以知识为本原、以学科为载体的各种致思方式、探索路径、行为方式、语言符号表达、价值信仰和伦理规范及其知识产品(或科学产品、学术产品)的总和。[12]

学科及其知识体系是学者的生存信仰和信念,学者们对学科及其知识体系的忠诚信仰远远胜于对行政组织的归属感。

(2)学科文化是学者、学科、知识三者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中的产物;学科文化产生于学术活动并指向于学术活动,因此学术性是学科文化的本质特征;学科文化产生并依附于特定人群,因而具有明显的身份性、职业性和专业性。

(3)学科文化根植于学科,即:学科由知识而生,依文化而成。

学科是大学里各类学者的专业化组织方式,学者们通过学科这个平台,在自己的专门知识领域以独特活动方式及其创造性成果而凸显本学科与它学科的区别。

这种区别在于:每门学科的成员都拥有自己的认知领域、专业阈廓、价值信仰、学术精神、行为方式,以及特别的语言符号表达体系等,它们构成学科文化的基本内容,彰显学科文化的基本形象。

(4)学科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发散和分支,它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

第一,属人性:学科文化的创造者是人,是人的精神活动,它生成于人并指向于人;

第二,社会性:学科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为特定人群的活动所创建形成,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的特定人群的共同活动,就没有学科文化;

第三,规范性:学者在学术活动中创造着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也规范着学者的学术活动;

第四,稳定性:学科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五,个性性:学科文化虽然植根于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生态系统中,但又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的个性。由于各学科有着自己的独特知识领域、信仰追求及其探索路径,各学科的学者们只有遵循本学科的学术活动方式,才能在本领域实现最佳创造与最优发展。

(5)学科文化是教育和科学哲学。俗话说,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套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的就是套路。

这些套路如果是关于运思方法的形而上的东西,可称之为艺术;如果是属于比较具体的实际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些形而下的东西,可称之为技术。

任何一个学者如果要在某个行当里面有所作为和有所成就,先要学习形而下的技术和技巧,然后要下大气力不断地体会和掌握形而上的运思艺术。

形而上的运思艺术和形而下的技术、技巧等的有机统一的理论抽象,就是学科文化及其哲学意蕴——教育和科学哲学。

2.学科文化的特性

学科文化总是以其在特定人群、特定学群中所形成的特有风格而确立自己的内在独特价值和外在特别形象。科学无国界,研究有传统。学科文化正是以其独特价值和特有风格而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1)主体性。学科文化是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及其话语符号,是特定群体自我审视、建构并影响自己的方式,即把他或她建构成特定主体的方式。因此,学科文化也是他或她之期望、联系和实现的某种创意。

(2)独特性与专有性。独特性与专有性是学科文化之所以为学科文化的根本特性及其标志所在。学科文化完全因人而异,因某个学群的精神品质而异。因此某种意义上,学科文化即学术传统,学术传统即学科文化;每所大学的独特教育与学术传统,正是通过学科文化得以成型并彰显。

第一,依学科不同而形成分门别类的学科文化,其形成过程完全依赖于圈内学者内心的揣摩、会意、联想和移情,逐渐生成一种独特的运思方式、探索路径和研究方法体系,因而它往往属于某个学科、某个学派甚至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所独有。就像工匠手艺总是局限在某个严格的地域或群体中一样,学术研究的悟性、眼力、风格和技艺也是如此。学术研究包括大量的直觉性路径和情感性价值,这些东西只有通过合作者之间的意会,才能实现代代承传。

一般来说,“科学无国界”仅指外显性符号知识,而难以包括内隐性意会知识。所谓名师出高徒,即是说师徒之间不仅在于显性知识的真传,更在于情操意蕴方面的默会。而情操意蕴方面的默会神游,以及勇于创新、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才是人才辈出和创新有为的决定性因素,才是学科文化与学术传统世代相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著名科学教育家卡尔·萨根在其名著《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里指出,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它比科学上的发现重要得多。

第二,某个学科或某个学派在某个领域的长期学术探索活动中,往往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新颖的研究进路,并在这个进路上形成独有的学术风格。这种风格正像一个人有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和性格一样,不同的学者及其学术群体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风格。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偏好不同,学术的价值观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等等,都会造成风格的差异。在科学史上,诸多例子可以说明学术风格的存在:韦伯重视实验证据,爱因斯坦重视思想实验,居里夫人非常能够“吃苦”,唐敖庆的化学研究注重数学推演,等等。

第三,独特的教育思想及其方法,形成本学科学群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人们将这种“成功播种成功”的独特学术传统与育人精神深情地归结为“园丁精神”。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正是人们对于这种非同一般的“园丁精神”的深刻解构。辛勤的园丁们以其善良的心、宽广的胸怀、独特的眼和巧妙的思,发现幼苗并倾情施肥、浇水和培土,使之健康成长为大器大才,由此为人类带来善、美与福的分享。因此可以说,园丁精神又是园丁们以崇高的人品与卓识创造着的一种环境,使后生在这个优越的生态环境中卓见倍出和创造迭出。

诸如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J.J.汤姆森——E.卢瑟福——M.赖尔等17位25人次诺贝尔奖得主链、中国著名的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数学大师人才链,都充分地印证了以“园丁精神”为特质的学术传统与学派风格的特色性、专有性与功效性。

赵九章是清华大学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著名物理学家,他为弟子们的成长而精心设计了“三化”(即数理化、新技术化、工程化)治学成才之路,培养并成就了一大批院士:叶笃正、陶诗言、谢义炳、赵柏林、周秀骥、巢纪平、陈颙、刘振兴、闵桂荣、王水等,使我国的天体物理、气象科学和卫星事业持续发展,始终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他的“三化”思想既源于叶企孙、吴有训、萨本栋等大师名师的教育学术神韵,又有自己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由此形成清华大学“理工会通、动脑又动手”的育人模式和治学传统。

著名数学大师苏步青,不仅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还创造出“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苏步青人才成长效应”,即学界盛赞的“苏步青系数”。苏步青后来在与其弟子谈话时曾意味深长地说,在学术上弟子们都已经超过了他,但有一点弟子们不如他,那就是他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自身的弟子。苏步青的话表达了一个哲理,即:人才链的断裂,恰恰是学术传统的断裂,而学术传统的断裂将不会使成功必然播种出成功。

(3)自由性与开放性。自由性与开放性是学科文化的天生规定性,其本质是科学无国界和学术无东西。对外,强调交流、沟通、比照、博采和创新;对内,崇尚自重、互重、竞争、互补和共生。因此,自由性与开放性是一切优秀学科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一,科学无所谓国内外或东西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中西学之争,争的肯定是背后的现实利益,而绝不是科学,因为科学没有中学、西学之分界。作为学问或学术,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都有先后、精粗、高下、正确与谬误之分,但无所谓中西,谁先进就学谁;作为学问或学术,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或是自然科学,只要是先进和优秀的,都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文明财富,既无所谓姓“东”姓“西”,也不为某个民族或国家所专有,即使是最机密的科学。[13]

第二,学问作为真理来说,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可能管一万年。这是因为:社会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其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套用于一个真理、一种规律和一种模式;真理具有复杂性,不是说朝着真理走就可以走到真理,因为真理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实践;真理具有相对性,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真理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发展、完善和超越。

3.学科文化的要素结构系统

学科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文化系统,学科领域的活动者、学科知识与信仰体系、学科致思方式与探索路径、学术活动与教学行为方式等以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功能而构成学科文化系统的基本要素结构。

(1)学科领域的活动者是学科文化的第一要素或主体要素。理由很简单,学科也好,学科文化也好,都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成果。

学科领域的活动者既包括学科的奠基者,也包括学科的传承者。随着学科的创立及其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学术活动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一代代学者承前启后,以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为己任,完善学科,创造科学;成就人生,造福社会。

(2)学科知识与信仰体系。体系之所以为体系,是因为它由多种相互关联的事物构成一个有机复合体。学科之所以为知识与信仰体系而存在,是因为它具备了体系的构成条件与特定内容,而不是知识散点和思想火花。

第一,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文化结晶,它通常以预见、假说、推理、判断和概念等理论形式和符号体系表明自身的存在。

之所以说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文化结晶,是因为知识本身就有文化意蕴。比如,数学虽然是枯燥的数字游戏,但人们可以从中认识并深刻地把握仪态万千的自然世界和认识神秘难测的人类精神意义世界。数学与哲学一向被视为科学之科学:数字指向宇宙的时空维度,指向天地万物的计量,指向历史发展的进程,指向人类思维的有序和无序。数字加以人文安排甚至可以指向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例如,古代中国《老子》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系辞》之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之所谓宇宙起源于纯洁而深奥的一,渐次达到圣洁的四,然后生出圣洁的十,从而成为天下之母,成为万物之锁钥。以原始思维为根,数字在极浅白中包含着极深刻、极简单中包含着极复杂、极清淡中包含着极厚重。

第二,学科的产生源于学者们对特定知识体系的信仰。所谓特定知识体系的信仰,又称学科意识,是指学者们在知识海洋的艰苦探索中,对某些知识的体系主张、疆域划分、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的认同、信服和执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认识和把握的知识浩如烟海,它们经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并按照特定的价值和功能,被分门别类地划分为不同的知识体系及其学科领域。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一是学科信仰以学科领域里的学者们展开学术探究活动的独特范式和路径为标志,这些范式和路径及其所涵括的内容一经固化,即构成学科信仰及其信仰体系。

二是学科知识与信仰构成密不可分的关联体,即学科知识作为公理而被认同,而这种认同又以信服和信仰得以确立并被代代传承和创新。一方面,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科信仰产生的基础,即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科领域里的学者们展开学术探究活动的依据和指归;另一方面,学科信仰又是学科知识体系得以确立并永续发展的保证和动力。

三是学科知识与信仰体系是学科特有的精神生命,它们对后继者的学术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提携和激励作用。学科依大师而存在,依大师而兴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他们不仅能创建学科并为学科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地,更在于他们善于向同行或后辈迁移其独有的精神智慧与信仰体系,从而使成功播种成功。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干并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就在于它从先秦诸子百家、汉代董仲舒到宋明朱熹王阳明再到民国时期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代代执著与真传。

(3)学术活动范式与言行表达方式。各学科的学者们在本领域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特别的生活方式、共同话语、行事准则和探索路径,这些东西构成学科文化的基本要素或符号特征。在那些独特的学科领域里,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论、话语、方法技巧和信念路径,揭示和描述一个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奥秘。所以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指出,进入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论、方法、技术和问题的理念[14]

第一,活动范式。所谓活动范式,即活动规则与活动程序及其义理。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在他看来,每个学科领域都标志着一个科学共同体,环绕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遵循共同体的研究范式,范式成为区分学科的重要标志。伯顿·克拉克在其《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进一步指出,一个范式是一个科学团体的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团体是由共享一个范式的人们所组成。

一般来说,学科活动范式只能由各学科领域里的成员们融会贯通,圈外人则难以知觉把握。比如,数学强调数字概念的严密和逻辑推演的精确,其基本风格是精确与完美,个中韵律只有数学家能感悟得到,圈外人看到的只是公式与模型,以及数字与符号的排列;文学家们以豪放不羁的人文精神畅游于世间,以赋、比、兴为范式抒写圈外人难以想象的华丽、优美和感人的市井百态;哲学家们凭借他们共同创造的“通用词汇”进行心灵对话,圈外人只能感到玄虚神秘而难得其解,如此等等。各学科知识体系内部自然产生的自治,使它们既沿着物质的路线又沿着象征的路线发展,既沿着理性路线又沿着非理性的情感路线探索。

第二,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符号及其表达方式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是不同思维的物质外壳和呈现形式。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句话不离本行”,生动地展示了学科文化及其承载者的意义表达方式及其生活样态。

就自然科学而言,比如地震研究,地质学学科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地层板块的运动中把握规律,地层、震级、裂度是他们的行话;物理学学科人会从地壳运动的能量释放中把握规律,地光、长波、短波和辐射是他们的行话;天文学学科人会从宇宙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其周期来把握规律,磁暴、伽马射线、太阳引力是他们的行话;生物学学科人则从地震前的动物异常反应来把握规律,蛇出洞、蛙异鸣等是他们的行话。

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比如社会发展研究,历史学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事件、人物和因果的既往与现实的比照中把握规律,考据、考证是他们的行话;经济学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生产、积累和供应的关系中把握规律,市场、价格、财政调控是他们的行话;社会学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民生、民意和民权的现实状况分析中把握规律,分流、分层和阶层结构是他们的行话,如此等等。

两个生动的故事可以证实不同行当的人的不同表达方式:某村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他们分别是厨师、裁缝、马夫和船夫。某日村里哥俩分家,请他们去“说和”。此事颇棘手,四人行前碰头商议妥帖办法。厨师道,最好快刀斩乱麻,别锅碗瓢盆扯不清;裁缝认为,办事要讲分寸,不得偏斜,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马夫满不在乎地说,车马骡子熟套了,咱过去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不出大格就中;船夫则听着不耐烦地嚷嚷,咱先别胡搅和,不如见风使舵,到那儿再说,怎么顺当就怎么给哥俩划拉划拉得了。

讨论教育与人生的问题,铁匠说,人和铁一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样的一块铁,可以打造出各式各样的东西。只要你心中有理想,行动有追求,再经过反复锤炼,总会实现你的目标。教育就是要为年轻人指明正确的方向,为他们成型塑好模。木匠说,人和木材一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人们要根据需要和木材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千姿百态的家具。所以,人要根据环境和自己的优势实现不同的人生。教育应尽力挖掘年轻人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商人说,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价值,人也不例外。所以,人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教育的作用就是对年轻人进行充值,但能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还得经过市场的评价。

(4)教学行为方式。

第一,学术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有着各自的活动内容与活动规律。学术是研究知识与探索真理的活动,其工作对象是事物;而教学活动的对象是人,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两种活动的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活动方式即致思方式、行为范式、行为手段和表达方式上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使之形成两种不同的行为文化体系。

第二,学科既是学术活动的舞台,也是教学活动的舞台,是学术活动与人才培养的共同载体。学术需要合作与承传,因而学术与教育在人的问题上形成共同点。由此,学科文化既是也必然是学术活动范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二者的有机复合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