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人人性的公正诉求

普通人人性的公正诉求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人人性论既是公正认识的起点,也是公正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普通人人性论对平等的公正诉求就内含了人性自身的正义理解。普通人的生成人性论认为,人是一个具有自治属性的生命体,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是自主的,而且是不断超越的,永远处于不确定的生命旅途中。所以,普通人人性论认为,公正就是要让每个个体生命体验、升华、追求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发展,使人性在至善的路程中不断自主地生成、超越。

(二)普通人人性的公正诉求

普通人人性论既是公正认识的起点,也是公正所追求的目标。与传统人性论相比,普通人的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等人性内涵对公正的最大挑战在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处于未完成的生成状态之中的,而且是不确定的,很难以既定的、外在标准来确立公正的规则。这就要求公正必须回归普通人自身的发展上来,以促进每个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公正的内在要求。

普通人的有限性强调人的差异性、平等性和未完成性,内含着平等而正义的公正诉求。在公正的视野里,普通人的平等不同于终极者社会条件下的平等,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康德的“理性王国”,是基于先天或后天的决定论公正观。所有终极性的平等观都是基于静止、终结性的立论,即所规划、设计的平等是超越历史地存在,以满足不同历史、地域环境下的需要,从而证明其公正性。然而,这种平等只能阻碍历史的发展,否认人和社会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中,对鲜活的生命而言是不正义的,更是不平等的。普通人的平等观则尊重生命的未完成性,正是因为未完成,人永远不会到达无限的终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人的差异性,因为差异,人和社会才充满活力,这是生命的特质。所以,面对个体生命之间的多元、差异,平等是在生成、构建生命机制的意义上来讲的,即每个个体因其差异而赋予生命以价值和尊严,所以是平等的。没有差异,生命将失去生成、创新的源泉。在此,普通人的平等性所诉求的是生成性的平等论,它扎根于人性的未完成使命,否则,所谓的平等设计就预设了人的生命目标,先验地窒息人的生命,终结人的生成,是不正义的。因此,普通人人性论对平等的公正诉求就内含了人性自身的正义理解。

普通人的生成性内涵将公正的核心聚焦于人的主体性存在与发展上,主张维护人性自治、促进个体不断超越自我是公正的目的所在。从人性的视角分析,公正是人类社会自我存在、发展和创新的最佳选择,以期使人性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但分歧就在于如何理解人性的至善?终极者总是以一种完美的理性设计来规范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与社会被一种外在于自己的、无形的力量所支配,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在验证这种理性设计的公正、合理,进而,将理性的秩序看作是公正的化身,而人自身反而失去了探究公正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普通人的生成人性论认为,人是一个具有自治属性的生命体,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是自主的,而且是不断超越的,永远处于不确定的生命旅途中。因此,公正就在于维护并张扬人的这种自主发展的属性和追求,使每个个体始终保持自主的生命姿态,而不是像终极者所规范的那样,一部分人拥有人的主体使命和素养,一部分人是被设计和制造的,失去人之为人的主体权利和追求,这是非正义的,也是不公正的。所以,普通人人性论认为,公正就是要让每个个体生命体验、升华、追求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发展,使人性在至善的路程中不断自主地生成、超越。

普通人的共在、共融和非同质等共生性内涵奠定了公正的生成性、自主性诉求的人性基础。普通人人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共生性社会中共在、共融的一员,共生社会的生机来源于个体生命的活力,而每个个体生命的活力就在于生命的有限性和生成性,所以,生命既不能被决定,更不能被制造。生命的生成性是在开放、多元、共生的社会中展开的,任何人的生成都不能以妨碍、牺牲其他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代价,这就要求在共在、共融的共生社会中以公正来尊重、合乎每个个体的生命生成权,而且,公正还要能促进、提升每个人的生成质量和价值。所以,普通人共生社会下的公正准则不是预设、固定的,公正必须和生命的生成性同步,不断提高自己平衡、协调、规范促进生命生成的水平。普通人的非同质性要求每个个体是自主的,而不是同质的,因为同质的个体就意味着同化和复制,生命因之失去自己的魅力和意义;同质的社会也失去共生的前提,因为“共”是以“差异”为基础而构建的,没有主体间的差异,共生的社会就不存在,也谈不上发展。所以,普通人所诉求的公正应尊重、保证、张扬每个个体的自主性,促进每个生命的自主性存在与发展就是捍卫其他人存在与发展的权利,在共在、共融的共生社会中,个体生命只不过是以自主的形式对其他共生体生命的反映。所以,普通人的共生性是平等、正义等公正内涵的基础和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