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中,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同时倡导学校积极规划校本课程,教师主导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属于前者。无论哪种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应该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

第8章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

现代充满差异性和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类型的课程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工业化国家都将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课程的主导形式。我国在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中,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同时倡导学校积极规划校本课程,教师主导开发、建设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有多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另一种理解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属于前者。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课程资源,补充和完善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高更多课程选择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做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二是条件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教师条件等的学校资源条件,开发符合学校能力的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开发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课程,引导学生的兴趣进入课程与教学之中。

无论哪种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应该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