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证研究

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洲手球联盟提出以运动项目联盟为载体,探索区域推进的新机制。同洲手球联盟成立以来,以名誉主席潘多为榜样,在同洲手球联盟中树立起“攀登精神”,激励学生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不畏艰难,勇于攀登体育的高峰、人生的高峰。

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证研究——以同洲“手球联盟”为例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 程 彪

摘要:本文是以同洲手球联盟为例,进行区域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持久开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区域整体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意义,同洲手球联盟运行管理机制和主要成效等方面具体展开。

关键词:阳光体育 运动项目联盟 区域性推进

2002年9月10日,全国体育传统(手球)学校——同洲模范学校发起创办了同洲手球联盟。联盟名誉主席是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藏族女登山家潘多女士,从此开始了以学校成员为单位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近十年探索历程。

1.以同洲手球联盟为例区域整体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同洲手球联盟提出以运动项目联盟为载体,探索区域推进的新机制。“运动项目联盟”是指基层学校志愿组织、自主参与,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区域内基于某项具体运动项目的共同普及、提高与发展而构建的跨校联合体。

作为国内首创并已取得丰富成功经验的同洲手球联盟模式,本课题研究具备以下几方面意义:

有助于促进其他特色阳光运动项目在不同学校的开展。

有助于整合硬件环境和人力资源,推进校际协作,促进中小学区域跨校运动项目联盟的构建。有助于构建阳光体育大联赛的机制,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的开展。

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与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成效。

2.同洲手球联盟管理机制研究

2.1 联盟管理体制实践探索。同洲手球联盟已由自发、民间、区域性组织逐步发展为由教育、体育主管部门领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辐射长三角的大联盟,逐步形成了较成型的“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级网络”的联盟基本管理框架。

“一个中心”即联盟理事会,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两大体系”即建立了执行主席体系和联络办公室体系,构建了联盟培训机构、资源共享机制,有效推动了联盟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执行主席制是联盟的一个创举,调动了各联盟会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联盟各学校校长间交流、配合、沟通,可以充分调动联盟学校校长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日常经费不足的问题。“三级网络”即在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联盟执行委员会和成员学校三个层面建立联盟工作机构、组织活动基地,形成三级管理网络,确保了联盟工作顺利开展。

2.2 整体框架搭建的相关因素分析:管理框架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联盟的生命力和成熟度,是科学联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诞生的发育过程和重要依据。

2.3 制定上海市同洲手球联盟责任书,明确联盟成员各自的职责、义务、工作内容、操作方式与程序等具体合作方案。

2.4 制定上海市同洲手球联盟章程,确保推进区域性阳光体育运动。

3.探索有效的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

3.1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运行机制的内容。

联盟运行机制,是指在联盟运行中,影响这种运行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它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我们将联盟区域推进运行机制定位于一个组织机构的工作系统。在联盟工作的开展中,联盟工作计划的提出、目标的执行、工作的检查、最后的总结环节都相互联系、贯穿于管理运行机制的始终。

3.2 运行机制的释义。

3.2.1 推进的内容是基于阳光体育学生快乐成长。

3.2.2 推进的过程是多部门联合聚焦,实践教育、体育合力服务。

3.2.3 推进的结果是学生的快乐成长。

3.3 联盟统筹——以基地学校为主体,构建了区域性一体化运行机制。

这里的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是区域性联盟阳光体育得以“一体化”的保证和前提。这一运行机制既包括了一体化联盟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的运行机制,又涵盖了联盟内外的运行和保障等机制,具体为制度活动一体化、训练管理一体化、资源利用一体化。

联盟内部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盘活区域优质资源,搭建跨校联赛的平台,建立了联盟区域推进运行的管理运行机制、活动运行机制和保障运行机制。

4.课程引领——区域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

联盟组织教练与教师共同编写了《同洲手球联盟简明教程——手球》,并由联盟专业教练亲自执教,拓展了各基地学校学校素质教育二期课改的空间,形成了各基地学校体育教学的校本特色。

联盟的手球课程,是联盟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它集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师发展和联盟管理为一体,是建设成为一个高标准、新模式、现代化联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手球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阳光体育的理论和方法得以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联盟的理念和模式在实践上得到有力的支撑,联盟实践阳光体育的信心和决心得以不断地巩固和加强。

联盟设计的这种手球课程体系总体呈现的是一种三层、四面的金字塔结构。牢牢把握住课程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教法和教学环境等基本要素,紧密围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结合一小时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并实施手球课程项目,重点内容包括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开始开设手球课,并以一定的课时设置进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

5.以同洲手球联盟为例区域整体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成效

联盟在区教育局、体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取得的成效可以概括为:树立了一种精神,搭建了两个平台,实现了五项变化。

一种精神:

同洲手球联盟成立以来,以名誉主席潘多为榜样,在同洲手球联盟中树立起“攀登精神”,激励学生在学习、训练和比赛中,不畏艰难,勇于攀登体育的高峰、人生的高峰。

两个平台:

搭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展示平台。联盟在区域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时,注重营造生活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手球情景,使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搭建让学生更加自信、阳光的展示平台。联盟以阳光体育活动为主渠道,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让学生在运动中领略手球的魅力,培养自信心、上进心,让学生更积极、阳光、乐观和豁达。

五项变化:

学生的精神面貌,团队意识发生了变化。历时近十年的联盟手球活动,使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组织管理者与活动者,在互动与合作中不断交流,团队意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个性、学校的风貌在展示和评比中悄悄地发生变化,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学生体能、心理状况发生了变化。联盟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式、课堂表现、体育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四个维度上表现得比非联盟学校的学生更出色。

实践联盟工作,形成手球人才培养一条龙。联盟现有88所基地学校,并在安徽、江苏、江西、广西、福建及美国洛杉矶等地发展了一批友好单位。现有注册运动队102支,注册运动员2400多名,教练员(体育教师)近100名。联盟基地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基本格局,实现了基地学校手球校本课程教学的自然对接、各年段手球特长生的自然对接。

联盟活动唤起学生的运动乐趣。区域性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运动乐趣。

同洲手球联盟在学校、学生、社区三个不同层面,实现了我区青少年手球运动普及全覆盖,使手球运动成为扩大学校声誉、展示学校发展、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

img66

作者简介:程彪,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曾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奖、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4.

[2]沈祖芸、陈亦冰.解读上海学校体育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

[3]孙辉.试论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

[4]吴镝、王肖栋.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研究[J].科学教育家,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