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改革策略

提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改革策略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品质与园长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也与园长自身的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学校要制订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案,科学、及时、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状况、校本课程建设等。

二、提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改革策略

(一)提高园长课程领导的理论素养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园长的领导理念与课程理念,加强园长的理论素养,不仅是园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前提和基础。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应当具备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取向、课程发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有关领导行为的各种理论,应该依据本园的文化,选择既适合幼儿园实际,又能展示个人强项的领导策略。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修炼,需要有计划地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知识框架和科学的课程领导理念,并在工作实践中将课程领导落实到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去。

(二)在实践中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共同体建设是适合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领导理论,它将道德领导置于首位,它依靠的是规范、目的、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成员间自然而然的互依性,它更多地聚焦于成员之间的承诺、责任和义务。幼儿园园长必须积极响应幼儿园共同体的建设,通过共同愿景、系统开放和合作文化的协同,促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发展。面对幼儿园共同体的建设,园长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领导力:首先,园长要能够塑造共同愿景,帮助共同体成员知悉和共享幼儿园发展的共同愿景;其次,园长要能够建立目标共识,使得幼儿园发展的共同愿景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相互一致,对成员所能达成的目标给予认可和激励;再次,园长要对共同体成员传递出高度的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怀,期望值的高低能够激励员工的成就动机和发展动力,而个别化的关怀则能够较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共同体的生机和活力。

(三)开展园长课程领导的专题培训

课程领导的相关专题培训需要真切地关涉到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关涉到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课程领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而加大对园长进行课程领导理念与实务方面的培训力度,通过相关的专题培训活动,更快更好地提升广大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在开发与整合课程领导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加大课程领导专题培训形式的改革。课程领导专题培训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课程领导理念与价值观的塑造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上,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和理论重复,避免“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纸上谈兵;告别过去单一呆板的培训形式,开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培训模式,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落实“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培训意涵,提高园长投入、参与、反思的程度,促进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

(四)倡导园长课程领导力的自我修炼

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品质与园长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也与园长自身的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园长们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与个体特征的同时,也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修炼,以便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园长需要领导风格注入幼儿园的团队建设之中,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重视学校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对话与沟通,重视把共同愿景、价值观以及特色文化等都融入幼儿园的长远规划之中;此外,园长的专业实践充满了故事,园长总是在一个个精彩或令人反省的故事中实现着自我的叙述与反思。园长需要对自身的领导行为与实践进行积极的叙述与反思,从而真切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讨论题】

1.如何以幼儿园课程计划的编制与完善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2.如何以幼儿园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3.如何以教研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4.如何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5.如何以课程评价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6.如何以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

【案例】

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7〕46号)的落实,深化本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意义

课程领导力是以校(园)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为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划、执行、建设和评价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以及本市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1.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市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学校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系列要求,把握好课程计划的要求与课程校本化实施之间的关系,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评价课程及其实施成效等。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推进者,中小学(幼儿园)必须提升课程领导力。

2.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学校要通过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的有机融合,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促进教师及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校(园)长、教师和教研员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提升校(园)长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能力和教研员指导课程实施的能力,优化课程与教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是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二、主要任务

1.准确理解课程方案,提升学校课程规划的能力。学校要透彻理解课程方案,严格执行课程政策,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要根据本校的办学实际和培养目标,加强课程整体规划,正确处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统筹利用课程资源,提升创造性落实课程方案的能力。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广泛利用本校、家长、社区以及课外教育基地、高校和教科研机构等相关资源,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校本课程,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方案;要加强教学管理,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效进行课程评价,提升课程更新与评估的能力。学校要制订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案,科学、及时、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状况、校本课程建设等。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外活动安排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目标

以“实践导向、互动生成、关注特色、促进提升”为工作目标,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

1.在市、区(县)、校等多个层面,采取多种形式,对本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导主任进行提升课程领导力专题培训,推动本市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加强课程领导,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2.建立一批“课程领导力试点学校(幼儿园)”,通过对试点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诊断评估和专业支持,通过试点学校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有效做法,培育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

3.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督导等专业机构和校长、教师的力量,在指导和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重点工作

1.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与校本化实施。学校要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杜绝随意增减课程或周课时总量、随意提前上学时间和延后放学时间的现象。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以内涵发展为目的,制定学校课程计划,优化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市和区县督导部门,要研究学校课程领导力和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估指标,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2.大力推进特色学科建设与特色活动开展。学校要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为主线,以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抓好学科队伍建设,抓实学科教研活动,严格学科教学常规管理,从研究学生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通过特色学科建设和特色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科组的教研合力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3.完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学校要充分发挥本市资源优势,建立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机制,开发、建设、利用和共享动态、开放、易用的网络学习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学习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团队建设。课程实施是团队行为,校(园)长是学校课程团队的核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做法,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团队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以校为本教学研修”,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引领教师落实教学基本规范,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校长和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通过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活动,引导教师共同反思和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部门及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教师课程研究和实施能力。

5.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生长点,是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提高教学成效的内在要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树立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在学业质量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学习兴趣、身心健康状况、社会责任感以及师生关系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区县、学校、教师要研究和掌握科学的评价手段,从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上进行改革,使教育评价回归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程设计、建设和实施,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建立健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专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以科研为引领、以教研为主力、以督导为保障的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专业支持体系。当前特别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作用,要将教研室建设成为探索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机构,提供课程与教学专业指导的服务机构,评价和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导机构。

五、实施策略和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作为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点。各区县教育局要成立提升课程领导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做好相关资源保障。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因校制宜,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工作有序推进。

2.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工作,需要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督导等多个部门和广大校长、教师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和推进。因此,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本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并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理解和认识本项工作的意义和措施,为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周期较长的工作,要加强研究和试点,工作重点既要强调规范课程与教学,又要突出特色和创新。各区县和学校要制订本区域和学校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具体实施方案,将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相结合,细化实施步骤,可以从制订学校课程计划、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改革课程评价等多点切入,逐步实现全面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