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课程领导力,丰富课程育人价值

提升课程领导力,丰富课程育人价值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领导力的“给力”主要体现在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在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引领、导向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质量研究意识、项目领导意识、学科课程意识以及管理机制的系统化设计与实施能力的“给力”与否直接关乎课程品质。“质量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一种有效的反思性策略。校领导领衔课题研究,积极倡导教师通过课题的形式介入课程实施的研究。

走向“新优质”的路径

朱俊贤

围绕着走向新优质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始终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拥有丰富的课程经历,在享受有效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发展”的实践。具体阐释为以传承(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规范(基本要求与成功经验)、质量(课程教学与教研质量)为关键词,以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以“主动有效课堂”的创建、以“开展快乐半日活动,全面推进今天行动计划”为载体,深入改进课堂教学,丰富学校课程建设,打造品牌课程。

一、提升课程领导力,丰富课程育人价值

课程领导力的“给力”主要体现在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团队在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引领、导向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质量研究意识、项目领导意识、学科课程意识以及管理机制的系统化设计与实施能力的“给力”与否直接关乎课程品质。

1.重课程计划的研制,提升课程规划能力

学校基于“我的学校我做主——课程计划的编制与实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与规划,以此来增强学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整体规划能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执行力,聚拢向心力

2.重制度的修缮,把握基本要求

学校有规范的教学常规系列制度,并注重有效发挥制度的导引作用。一是在全员参与修订中求认同,逐步把纲领性文件演变为内化的行为规则;二是发挥制度的规范、指导作用:将宏观的制度条例细化为可操作的细则,增强教师的路径、方向;三是彰显制度的“与时俱进”,根据阶段性研究主题适时适度调适。

3.重资源的整合,促进管理效能

充分利用蹲点教研员、县学科基地建设等资源,借助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力量,围绕学校在课程管理和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层探讨与研究,促进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4.落实教学基本规范,加强课程建设能力

(1)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持续深化基础型课程中的科目教学研究,用好已有资源,制订部分学科建设的校级特色目标及要求,努力探索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2)拓展型课程的整体性推进。立足于利用学校及校外资源优势,从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发展目标出发,自主设计、开发有学校特色、有个性的校本课程。一是课程设置呈“模块化”,即通过对基础型课程的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使基础型和拓展型两类课程之间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以语文学科为例,我校形成了“1+x”课程模块,“1”即语文学科,是基础型课程,围绕该核心科目,我们在“x”上派生出了限定拓展课程“书香阅读”和“版画作文”、“儿童故事”、“演讲与口才”等十多项自主拓展课程,形成了学科课程群;二是限定拓展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关注全面发展。我们在每个年级开设一节限定拓展课——阅览课,人人参与学校书香工程的建设,另一节设置为自主选修活动,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菜单,自由选择参加社团、兴趣组活动;三是拓展型课程与学校亮点项目的打造相结合。夯实已有的艺术教育、绿色教育方面的特色,把版画、社团建设、传统主题文化节等亮点项目做强。

5.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引领能力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课程质量。

(1)聚焦课堂,追求主动有效课堂。一抓备课:“基于问题的聚焦与解决,基于亮点工作的提升、基于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递进性”,我们开展了很多主题研修活动。二抓上课:我们通过合作派位式上课、骨干展示、团队比赛、人人一堂课等形式来解决课程实施的难点、盲点。

(2)加强监控,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我们坚持教学调研制度,尤其加强了薄弱学科的跟踪性调研,帮助教师诊断分析。我们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与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形成性评价,并通过质量分析来查找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加大了非考试学科的质量监测力度。

“质量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一种有效的反思性策略。这几年,教师的质量分析报告越写越好,但我们发现这种个体或者说小范围中(同一备课组)的“闭门反思”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而“重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的制定,轻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更是诠释了“只开花不结果,团队凝聚力不强”的原因。鉴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教学心得交换制的研究。即各备课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从学科教学与教研组建设两方面追溯问题产生的缘由以及所获取的成功经验,每学期初与下届任教老师互动对话。

在夯实经验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了行动的跟进。在质量分析会中教师们也呈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很多困惑,比如,学困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瓶颈问题;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的矛盾;作业、命题与备课、上课两张皮的问题;精细质量分析的把握不够等。我们认真梳理了这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困惑或者是操作的盲点进行了教学调研,听取课堂教学,查阅备课笔记、作业本,召开座谈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的跟进性培训。对教师所呈现的问题给予案例式的、可操作的策略,极大地增强了教师跟进行动的路径感。

(3)以研究引领发展。校领导领衔课题研究,积极倡导教师通过课题的形式介入课程实施的研究。《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倡导的是作业设计如何体现教学五环的一致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如何彰显“分层”体现因材施教。《基于单元梳理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倡导的是如何细化课标,基于教材和学情,整体把握教材,以学定教。

二、提升课程执行力,加速“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

备课环节是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前提,加强研究意识是基石。我们的做法是:依托骨干引领解决教师共性问题与难点——针对学情分析虚化、教学反思弱化的问题,我们让骨干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展示备课笔记,组织公开教学反观其备案,研究其教学思想。提炼教师的成功经验进行校本化有效辐射——针对某些教师把课题研究融入备课,细化至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做法,我们借助外力,帮助其把做法转化为经验,做强亮点,再基于教师的人人一堂课,辐射至周围。集聚群体智慧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优化“主题单元备课”;开展单元备课比赛,以活动促提升;实行多种评价形式,促进有效改进与固化亮点。以我们的备课检查为例:期初、期中、期末围绕同一主题、对不同的教师,要求各有侧重,自评、互评、展评交叉,重教师个性化的自我提升和发展。尤其是“教师备课工作成长记录卡”的实践性运用,基于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依托教学实践,依托团队的专业支持,帮助教师进行诊断性研究,在阶段性的跟踪攻坚中解决教师备课工作的薄弱点,形成个性化的特色。目前,我校逐渐形成了“问题聚焦式的集体备课”、“科研目标引领下的有效备课”、“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主题教学设计”等校本研究成果。

上课环节是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关键,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督和指导是关键。一是通过随堂听课与每日巡课加强动态管理。在校园网上建立“巡课日志”及时反馈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分工,要求一个学期内完成每位教师的督导工作,对于薄弱教师进行跟踪性督导。采取隔窗听课或进教室听随堂课的方式(听取一两个教学环节),课后约请执教教师就备案的设计、课后反思与重构进行互动交流,管理人员撰写日志,针对备课与上课的应用实效性等问题褒扬先进,指出问题流向及策略;二是加强相互间的听课、磨课。教研组长提前在校园网上发布教研信息;教研课一律在微格教室内进行;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集体评课,进行网上评课跟帖。行政人员蹲点教研组进行听评课;三是聚焦问题,组织活动,形成有效的实践经验:让专家、骨干教师进行示范引领,讲座、公开教学多管齐下;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派位上课的捆绑式团队比赛;让优秀教研组试点,再进行推广性的研究。四是课题引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我们要求公开课教学设计双目标(教学目标、科研目标),教学过程推进呼应双目标,教学反思聚焦科研目标的达成,教学策略的运用。以教育科研审视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理念,我们努力把学科教改生动的教学实践形态辐射至区域内。

作业设计是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延续,我们的做法是:强化具体要求,落实常规检查,注重过程之中的检查、反馈、指导整改,以体现作业的规范性、多样性、分层性。一是严格控制各类资料的征订,杜绝教师为学生集体订阅教辅资料,解决作业量过多、批改不到位的问题;二是通过自查、抽查、互查等形式了解教师及学生作业操作等情况,由各抓线负责人会同教研组长对本学科和本组的作业情况作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持续的跟进性研究;三是通过定期的作业评比与展示、专题研讨等活动,有重点地解决作业分层、作业设计有效性等问题,促进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四是以学校资源库建设来推进学生作业的减负增效工程。

扶优补差是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弥补,我们的做法是:重点抓好流程管理,学困生以“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契机,教师制定辅导计划,实施具体帮教措施,学校实施跟踪管理,建立档案。学优生通过社团和兴趣组活动,发掘潜能。

质量监控是实现“主动·有效课堂”的保障,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改革考试方式。我们采用集中检测与日常检测相结合、全员检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检测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质量的监控;二是重视阶段和年级质量过关。我们尤其加强了非考试学科阶段性的质量检测与评估;三是加强评价内容的研究。重视运用口试、操作、朗读、听力、写字等形式实施考查;四是通过开展试卷命题专题辅导、集体命题组际交流、个体命题竞赛等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有效打磨教研质量,做强团队建设

(1)创建团结合作的校本教研文化。学校实行“教研组—学科组—教导处—校长室”双向互动的层级式教学管理模式,将教学管理工作重心层层下移,在校长室的总体目标引导下,教导处总体规划学校教学管理各项具体任务与工作,学科组依据学科特点与发展实际制订具体计划,教研组依据自身特点个性化推进日常教学管理。通过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制”、“中心发言制”、“相互听课制”、“捆绑式考核制”,为团结协作提供了平台和保障。通过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增强了共享资源的合作效益。

(2)精细规划,增强行动路径。以“主动·有效课堂”实施方案为例: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磨计划,接着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质疑问难式的对话交流,再以教研组为单位回炉修订,最后经审批后发布网络全员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基于问题的聚焦与解决,真正切合了教师的发展需求。计划层级清晰、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措施有力、行动路径清晰。

(3)抓实基于团队合作的主题研修,在专题研究中提高质量。把学科教改的文件、文章及实践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操作点,来提炼、提升工作亮点。我们以“单元备课研究”为主题的校级跨学科的主题研修活动在县精细化管理评比中获得优秀奖,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基于现场听课来提高教师主题教学设计”的研修活动在全县进行了现场展示。而各学科层面的教研展示活动更是层出不穷。本年度,围绕学校现状,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与关键性问题,我们从“师德修养、教学实践体验、团队建设”三个板块的研修中集中解决教师爱心、责任心、团队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基于学情整体把握教材的薄弱;班主任团队以主题班队会为载体提高育人能力的缺损;教研组长主题研究式教研活动引领力的薄弱等问题。

(4)研磨团队合作的教研方式。一是针对教学难点来探寻团队合作有效的教研方式。比如“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实现有效教研”。通过层层的校本研修活动,我们提析出了“经验传授式、跨学段式、基于问题聚焦与解决”等有效的集体备课的教研方式;二是结合课题《“科研目标”驱动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开展“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评课”五环节一体化的分工合作、统整互补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师教学行为来探寻基于团队的有效的教研方式。

(5)项目建设引领团队发展。我们以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项目,共建教学资源,催生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开展基于“单元知识梳理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项目研究。成立呈发展梯队的“三驾马车”行动组(语文实验基地、英语紧紧跟上、数学点状试点),以序列性的主题研修活动的开展来解决教改关键性问题,打造学习型团队。

(6)辐射引领求发展。我们的做法是:打造优秀,借助校内引领、与兄弟学校的结对、学科教改基地、跨校联合体这些平台,在辐射引领中增强自身。

行进在争创新优质的路上,我们反思、我们跟进。可喜的是丰富的课程经历,保障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需要反省的还有很多。以教师发展为例,我们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发展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能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批判与重建,形成特色。而自我更新的决定力量除了个体本身的特点外,更与指向促进自我更新能力发展的专业支持力密切相关。学校要思考的是如何去构建良好的专业支持环境,帮助教师树立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行为的专业心态,形成教研文化;帮助教师在众多的实践问题中找准最具改进价值的关键问题,加速质变的进程;帮助教师分析清楚问题的根源,寻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行为策略。这些诊断性研究的支持环境需要借助团队建设,需要借助校本特色的师训课程。然而备课组团队、教研组团队、跨学科团队、组长团队、骨干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等不同层面的团队构建以及活动开展的缺失导致教师找不到归属感和内驱力不够,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滞缓。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的对策是以专业组织多元化建设来构建校本学习型团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环境平台。在保留原有的备课组、教研组的基础上,为了促进不同发展水平上的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新增一些专业组织:教科研沙龙组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学科教师合作研讨小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联谊会。这些专业组织指向特定的教师群体,以问题为中心,以诊断为手段,以自我实践改进为目标,借助于“群体”的力量帮助“个体”提升专业素质。

打造专业队伍,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致力于“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经历中获得终身发展的学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会成为老百姓心坎上的新优质学校。

(作者系崇明县庙镇小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