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活学科德育内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

激活学科德育内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迫切。另外,激活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内涵,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有其独到的价值。二是学科德育集中体现于“三维”教学目标中。

激活学科德育内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

秦 红

初中思想品德是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的一门基础型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的课程,也是初中阶段学校德育的主导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殷切关心,体现了社会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要求。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教学遵循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激活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思想品德课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讲大道理较多,而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较少。其实,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近年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状况,从教学过程到学习训练、学习评价等方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的变化。但在二期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育德意识不强,育德能力较弱,教学研究能力较低,因而影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见,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德育课程有效性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的广阔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中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迫切。《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坚持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具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另外,激活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内涵,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激活学科德育内涵,探索学科的育人价值及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促进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其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积极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与信仰价值。思想品德学科肩负着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切实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扎实基础。二是人格与人文价值。思想品德课着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形成健全的人格等,具有特殊作用。三是理论与实践价值。初中思想品德课既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又要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有其独到的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科德育鲜明体现于课程标准与教材中。实施学科德育,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思路和意图。二是学科德育集中体现于“三维”教学目标中。思想品德学科实现育人价值,既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育人价值,又要重视方法与能力目标的育人价值,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科德育的有效性,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制定、落实和有机整合,要将其融为一体。三是学科德育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提高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在学科育人上取得最大效益。四是学科德育体现于课程评价系统中。只有以学科的“三维”目标为依据,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调节与反馈功能,方能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五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加强学科德育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实现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与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的统一;教师素养方面要实现提高专业素养与加强师德修养的统一;教学实践要实现提高教学能力与提高育德能力的统一。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育人价值。

二、激活思想品德学科德育内涵的有效策略

我们根据“学科育人”的理念,探索了学科三维目标科学制定与落实的有效策略。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要求

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学生实际以及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生活,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要求:其一,教学目标应是体验的,应重视内化,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达成教育目标。其二,目标应是具体的,应体现指向性。要注重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付诸行动。其三,目标应是渐进的,应体现差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从接受、反应、价值认同到价值体系化、性格化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标的制定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有层次的、递进的。其四,目标应是适切的,应体现梯度。在制定目标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努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有哪些问题或困惑。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是适切的,是学生可接受的,是能逐步认同和落实的。

2.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策略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处理教学内容上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悟和自我提高,让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发挥其育人功能。

实践表明,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以下两点:(1)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首先,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一根主线。仔细研究和挖掘知识点背后的联系,找出关键点,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而且可以让教学呈现亮点。其次,筛选材料,抓住四个特征:材料臻选,突出典型性;更换材料,提高感受性;巧用对比,增强深刻性;填补空白,加强教育性。(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实现对教材的“再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同一知识点会在不同年段多次出现,这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个逐步深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准确定位,注意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和相互衔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3.激活学科德育内涵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通过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歌曲和课堂提问等方法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形成了一些激活学科德育内涵的有效教学策略。(1) 探究了活动教学的四个注意点。一是活动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是活动教学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其主动参与活动;三是活动教学的开展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四是活动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灵活多样。(2) 形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成功案例教学的四步法。第一步,“选”——从教学目标出发,精选案例;第二步,“述”——从教学需要出发,描述案例;第三步,“ 议”——从教学问题出发,讨论案例;第四步,“结”——从理论角度出发,总结案例。(3) 探索了“以歌优教”的四个功能。一是发挥歌曲的强化功能。在阐述与分析教材内容时,结合歌曲内容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二是发挥歌曲的序曲功能。使用歌曲导入新课,可以渲染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为顺利讲授新课做好铺垫;三是发挥歌曲的迁移功能。通过歌词了解历史,容易使学生加深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认识;四是发挥歌曲的共鸣功能。歌曲能够引发师生的共鸣,通过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4) 摸索了有效课堂提问的四个策略。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我们摸索的有效课堂提问的四个策略是:准备充分、指向明确;设问恰当、难易适度;适时提问、注重引导;方式多样,灵活运用。

三、提升教师彰显育人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开展基于课例研究、同伴互导、专家引领、自我反思的教学研究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底蕴,同时探索了提升教师展现育人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1.感悟学科生命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陈老师在《我的成长足迹》一文中这样写道:人们常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而学习和研究则是弥补缺憾的行动。基地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在这里,我感受着长者的风范,感悟着学科的生命,感知着坚持的可贵。我那来自不同学校的同伴们,他们坚守着信念,不懈地学习和探索,努力为学生打开快乐的智慧之门。在这样一个集体和氛围中,会有一种感动:当坚持和责任成为政治老师的生命符号时,学科的价值必将在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充分展现。

2.受益专家引领

世外中学何老师在培训小结中这样写道:在培训、学习的两年中,我有幸聆听了思想品德教材和教学研究等方面专家的精彩报告,并有机会和他们进行个别交流,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对我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有效的引领,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面临的挑战、教学实践和反思、课题研究等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专家的引领和点拨,无形中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

3.领悟精彩点评

市二初中张老师在文中这样写道:每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持人的精彩点评,常常使我们茅塞顿开。这些点评抓住了当今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很多关键问题。特别是在我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主持人就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好、开发好教材,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点评,使我受益匪浅,记忆犹新。现在,每备一堂新课,我都会把这些点评回放一遍、回味一遍。

4.感受同伴力量

上师大三附中徐老师在《学科德育基地——专业发展的摇篮》一文中写道: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学员们相继开课,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每一堂课,都是我研究的课例,都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每位学员身上都有值得我吸收的优点。不管是聆听专家报告,还是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过程中,学员们频频产生思维的碰撞和火花,使大家共同进步。我们在教学的探索道路上披荆斩棘,体现了团队学习的强大力量。

5.学会听课评课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丁老师在一文中这样自述:我以前听课,更多的是感受课堂的气氛,看学生的表达是否活跃,教师上课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总体来说,过去我更注重课堂表面的“精彩”。现在,我听课更多的是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是否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有更深的领悟,教学本身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等等,我感觉自己比以前确实要“内行”多了。

6.养成反思习惯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范老师写道: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我们应结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进行思考: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究竟什么是政治课教学最重要的东西?我在教学中有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我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每周形成一次书面反思材料,有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各种形式。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加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使自己在反思中觉悟、创新,获得专业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育德能力。

7.明白教师担当

上海市第四中学钟梅老师写道:我明白了,要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精神的沃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坚持 “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上海市初中思想品德德育实训基地推荐)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