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提高德育实效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学生是德育的对象,德育工作队伍中可以利用一下班、团干部,不会把一个普通学生作为德育工作者来培养和发挥作用,这种认识就错了。学校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几年来,我们一个近五百学生的初级中学,连一个受校纪处分的都没有,更不用谈违法了;综合考评、德育工作、团队活动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

发挥主体作用 提高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心得

张 锋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德育效果的提高绝非哪一单位或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只有集教育者的整体力量才能奏效。也就是说,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不但应有党政组织、团委、少先队、班主任、政治教师,而且应有其他科任教师、后勤职工,还应有家庭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可是,有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认为学生是德育的对象,德育工作队伍中可以利用一下班、团干部,不会把一个普通学生作为德育工作者来培养和发挥作用,这种认识就错了。学校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只有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德育工作队伍才算真正健全,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真正提高。

首先,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说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最终获得发展。其次,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主要求增长,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明显提高,渴望像成人一样的生活,希望摆脱教育者和家长的控制,是他们的心理特征,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让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上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开发,才能使他们更健康、更迅速地成长。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的。

一、发挥主体作用,力促养成教育

新学期开学,尤其是新生入学,我们紧紧围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开学典礼宣读、教室张贴、班会学习讨论,让学生熟记于心并随时对照检查。然后专门组织“建设文明校园活动”,先用一周时间自查自纠,然后用一周时间“互查互纠”,不纳入综合考评。最后展开长期的检查评比活动,号召每一个人都监督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由各班选出的监督员登记,德育组核实后对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进行考评加减分记载。

因为组织得力,宣传到位,开始的学习讨论、自查自纠、互查互纠都很容易造成轰轰烈烈的效果,但难的是大好局面形成之后的持之以恒。我们利用广播的宣传、集会时提醒,选拔品行优秀者担任“文明监督岗”等办法,对“乱扔果皮纸屑”、“说粗话脏话”等不文明言行进行引导、检查和纠正。长此以往,不规范的言行在校园里就失去了藏身之地,就连教职工的不文明习惯都会根除。如午休、晚休时教职工中有人猜拳行令、下棋,影响了别人休息,马上“监督岗”就会记录,“校园广播”也会曝光,随之就有人来追究了。

二、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学生的从众心理很强,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对于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在班里、少先队组织内、团组织生活中,对不规范的言行,都可以利用违规者自身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引导他们做自我批评。当然,初中生毕竟年龄小,认识不一定深刻,评价也不见得准确,所以引导大家讨论,做较为严厉的批评,使违规学生的内心受到较大的震动,这时教师再巧妙点化,用关心和爱护去感化、谈心。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比教师单方面教育不知要好多少倍,而且教育面也要广得多。当然,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定要首先培养良好的群体意识和正气,培养一批嫉恶如仇、能仗义指言的骨干分子,进而再培养他们忠诚的态度和热心助人的思想。有了这样一支中坚力量,再建立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如班规校纪),是一个集体(尤其是班集体)保持生机与活力、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三、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

“人言可畏,众怒难犯”。舆论工具——“校园广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培养一支可观的采、编、播队伍,实质上就是培养了一支强大的德育“民兵”。

我们的校园广播,一开始就以编发“校内新闻”、“师生评论”、“好人好事”为主要内容,以敢于碰硬、勇揭伤疤为主要作风,各班、团队组织都把写稿、编播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要求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通讯员”、“小记者”,他们不但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还揭发一些不良言行,担当着校园文明的“卫士”。

当然,主要内容还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如果反映不文明现象,偶发事件则由学校领导调查、教育,多发事件或较严重事件,学校还会责成专门负责机构,一查到底,作出处理,保证了广播这个工具更强大的影响力。有了这个宣传阵地,有了这支庞大的采编播队伍,学校里人人就都成了德育工作者,因为环境迫使你不得不如此。不用说学生,单是教师在校外,身边也有明亮的眼睛注视你的一举一动。例如,初一一位女同学发现在街上有个初三男生抽烟,正无可奈何时,迎面来了位老师,于是寄予厚望。不料老师明明发现了却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于是《老师,你怎么这样?》便播出了。反响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全校教职工会上,校长严厉批评了那位老师,并严令:今后发现类似的“失职”事件将“一票否决”,综合考评降一等次甚至解聘。

其他一些活动中,我们也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作用。例如升降国旗,从队员选拔、演讲稿的撰写到仪式的组织都指导学生完成;学生评优、入团、参加活动也都自己完成……这样做,教育者轻松,受教育者愉快,德育效果不言而喻。几年来,我们一个近五百学生的初级中学,连一个受校纪处分的都没有,更不用谈违法了;综合考评、德育工作、团队活动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这一切,我认为一大部分功劳归结于发挥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载《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200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