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地启蒙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有机整合

史地启蒙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有机整合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德与社会”作为新型的小学综合课程,实现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将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整合。课程标准指出,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启蒙教育所承担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任务来看,与课程总目标的内容构成是相一致的。

史地启蒙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有机整合

徐 俭

“品德与社会”作为新型的小学综合课程,实现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将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承担起小学历史、地理课基本教育任务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育人价值与任务。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效开展小学阶段历史和地理启蒙教育的同时,突出以品德教育为核心,既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一、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在“品德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上海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本课程是“社会科学学习领域”中最先设置的一门综合课程,有关历史和地理的知识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综合性课程中社会基础知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在小学生社会化的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进行社会化的启蒙教育

《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学生社会化的启蒙教育课程。它有计划、生动活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参与、适应社会生活。”一个小学生掌握相关的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其走向社会的一个基础,可以说,历史和地理常识是小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与视角。

1.初步形成广阔的视野

让小学生学习历史和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社会所需要的时空意识和视角。借助历史和地理的知识和视角,小学生可以了解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起源、演变过程、分布方式以及事物之间的差异所在和相互联系,从而准确把握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特征,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服务的行为能力。

2.为建立科学的时空观奠定初步基础

人类世界、人类社会所有事物、现象的运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中进行的,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可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所以,时间与空间是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基本范畴,时间观与空间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的一生成长意义重大。

(二) 实现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就是说,促进或引导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要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为核心。

小学“品德与社会”把认识社会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从社会事物纵向发展(即历史发展)与横向联系(即地理联系)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使“品德与社会”课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这也是一条符合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的道德教育途径,可以改变空洞说教、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现象。

1.激发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具有得天独厚的课程优势,可以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个视角出发,更可从史地的结合出发,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富有成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锦绣中华是我家”这一单元中,就整合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地形景观以及民族构成、国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国土特征和民族构成等基本国情,形成作为祖国一员的意识和自豪感,以及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必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特别是历史内容的呈现使传统美德有了可依靠的背景,让学生可以与历史“对话”。这样,传统美德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呈现的方式也多样了,内容也丰富了、鲜活了,使学生更乐于认同并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继而扎根于心灵深处。

3.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新的时代课题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着力培养和增强新一代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就很好地回应了这个问题。在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第二学期《江河在哽咽》一课中,通过一组组鲜活的数字,小学生了解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认识到塑料制品等工业文明成果带给环境的巨大危害,人口的增加、水源的污染、生产的不断发展……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紧缺。从中,学生们意识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养成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等。

(三) 为学生持续学习奠基

在小学阶段进行一定的但并不系统的历史和地理教育,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历史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打下基础,引领他们在历史和地理的广阔领域中不断探索。

1.为初中学习做好铺垫

综观整个小学阶段的历史地理教育,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处理方式上是不同的,这只是历史地理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其中历史地理内容的呈现是散点式的,但其教育价值却是鲜明的、重要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今后系统地学习历史和地理知识,所以小学和初中教师应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保持连贯性。

2.培养学生对史地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历史地理启蒙教育,除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之外,还能激发小学生喜欢历史地理、学习历史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将历史和地理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有助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世界。

二、正确处理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关注的是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而价值观教育是本课程的灵魂;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强调的是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历史、地理等诸多相关领域知识层面上的综合,还有方法上与结构上的综合,尤其是品德教育上的优化组合。“品德与社会”自身的育人价值与其所承担的历史地理的基本教育任务是统一在一起的。

(一) 从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来看,历史地理启蒙教育与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教育是有机整合的

1.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互融合

“品德与社会”综合了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学科知识内容,历史和地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生活,以历史和地理为主要内容,二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两者相互融合,就能使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分割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启蒙教育所承担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任务来看,与课程总目标的内容构成是相一致的。

知识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很大一部分就是历史和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型基础性知识。而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恰恰是在他们学习与掌握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

能力方面主要是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包括学习方法与社会实践能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小学历史、地理等教育就已把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在新课程中,又被赋予新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思想教育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地理社会常识有着丰富的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内容,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了解得越全面,认识得越深刻,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越深厚。

在小学阶段,历史地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而历史和地理的启蒙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服务的。

(二) 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把历史地理启蒙教育融入德育课程之中,能更好地为学生品德发展服务

1.在课程改革以前,历史和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

在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容易被忽视。基于这种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历史和地理教学纳入德育课程,使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历史地理知识就变成人的历史地理、生活中的历史地理、有生命的历史地理。这种结合,也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在纯道德场景中进行的状态,学生能够学会用时间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场景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新课程以新颖的编排逻辑实现了历史、地理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的有机结合,其中历史和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也有别于传统教材

在内容设计上,采取“由近及远”的基本策略,就是基于学生在空间维度上对社会与世界的一般认识规律,按照家庭与学校、社区与家乡、祖国与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逐步展开,不断拓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所呈现的历史地理知识在低、中、高年级螺旋式上升,且不同年级段的量也呈现出明显差异,低年级只是在一些点上有机渗透历史地理教育,而到了中高年级,在“作为家乡(上海)的一员”、“作为祖国的一员”和“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三个模块中,涉及大量的历史和地理内容。在这样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时空意识逐渐形成,能够多角度地去了解社会,全面地认识社会,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三) 从学生的发展要求来看,成为德育“激活因子”的历史地理,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1.生活中的历史地理,有益于成就小学生的品德成长

历史是有生命的。李大钊曾提出:“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从古至今,历史一直被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

地理则打开了儿童了解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桥梁。在小学阶段进行地理教育,是一种顺应生命、连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源于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够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现在、把握现在,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

当这两者被同时整合在一门新型的德育课程中,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综合课程的时候,历史地理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历史地理教育贴近了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走进小学生生活的历史和地理,是有生命的,是灵活生动的,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这样,历史和地理无疑成为有力的两翼,成就着小学生的品德成长。

2.历史和地理的交融,使品德教育更为深厚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很多时候是同时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坐标上展开的。在五年级“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这一单元中,以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流域为主线,把黄河沿岸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统一国家的建立、优秀思想的传承三个角度入手,把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相互交融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又让学生对黄河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始终:体会黄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感受黄河所象征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传统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对中华的悠久文明产生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归属感。

三、历史地理启蒙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通过四个“结合”,可以增强历史地理启蒙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一) 教学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历史地理启蒙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整合,增强了历史地理启蒙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并能充分发挥育德能力,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这首先表现在能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上。“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能相融相合,而历史地理的教学目标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也要相互融合。如四年级《同饮一江水》一课的教学目标:知道上海的长江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都很发达,了解上海在全国的相对地理位置和地位,进一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认读中国地形图、中国铁路图、长三角经济区地图等,认出线路所经过的和到达的主要省区与城市,以及所包含的大致范围;初步感受上海与全国各地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对进一步体会上海与他乡之间水土相连、生命相依产生兴趣。通过挖掘历史地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表述历史地理教学相融合的三维目标,并将历史地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合二为一,提升了教材的育德价值。

(二) 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1. 贴近学生思想

面对显性的、隐性的历史地理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准确把握发展学生的品德这一中心任务,努力贴近学生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挖掘能够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素材,贯通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要让那些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特别是那些流淌着真情和饱含辛酸的真实人物故事打动学生的心灵。

在五年级《运河的开凿和变迁》一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史实。在引导学生了解运河开凿的过程时,让学生看图思考:在没有挖土机和推土机等先进工具的年代里,人们是怎么挖出了这么深这么长的一条河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古人团结合作、自强不息的精神,了解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并为此而骄傲。接着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播放故事,将教材内容情景化。此时再请学生谈感受,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大运河是成千上万劳动者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我们的教学是要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痛苦和快乐、艰苦与辛劳、追求与希望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

2. 贴近现实生活

差异和变迁是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差异形成和变迁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还应该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不仅呈现给学生社会中存在的多种差异和变迁,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分析差异和变迁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差异与变迁的问题,而这正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四年级《四合院——都城的建筑经典》一课中,从四合院的悠久历史、特色结构、精美建筑三个方面展开和深入,已经能够感受到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四合式建筑样式的代表,是中国建筑的经典。但如果我们能从如何处理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入挖掘下去,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就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民居的价值,从而形成具有保护历史文物的正确意识。

(三) 教学方法上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如何让历史地理成为学生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品德学习的有效载体呢?为此,我们要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激活这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活化因子”,把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1. 用好中介,创设情境——注重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相关主题,引领儿童走近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呈现,赋予历史以现实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画或实物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科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城市的记忆”这一单元的《旧时的生活用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家庭博物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去用心触摸历史。教师从各处搜罗到了算盘、蒲扇等旧时的生活用品,并将这些宝贝陈列在亲手布置的“家庭博物馆”中,学生也拿着祖辈们传下来的宝贝兴冲冲地为大家讲解。通过对这些祖辈们在过去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的介绍,引导学生走近父母、祖辈过去的生活。在他们心里,历史不再是枯燥和抽象的,历史就是那青青的铜锈,历史就在那密密的针线里,历史就在那一处处的补丁里。

2. 回归生活,建立联系——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就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到生活中去寻找,并通过课堂的拓展与提升,达成教学目标。

四年级《这里四季分明》一课,主要学习上海的一个地理环境特征——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如何在一堂课上让学生去发现并感受上海的四季呢?课前,教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请学生去“侦察”家里的衣柜,“侦察”的主要目标是衣服和被褥等。课上,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侦察结果,老师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归纳,这样,上海一年有四季的现象非常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3. 重视实践,促进内化——注重知情行的统一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实现知行统一,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感染和熏陶,从生活出发再回到生活中去,真正融入生活世界,引导小学生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在四年级《粽香满街话端午》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端午的历史,发现了端午节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后,抛出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韩国申请端午祭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揭示了两个事实:一是我国的端午节在古代就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增强了学生对端午节历史、内涵和国际影响力的认识,产生了民族自豪感;二是韩国人不仅重视端午节,并在这一节日融入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丰富并发展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端午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这一事件中,引导学生反思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重视不足和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传承和发展端午节文化的方法,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过好端午节,并使之过得更有意义。

(四) 教学评价上的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中,强调的是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作为有机整合了历史地理启蒙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对两者在课上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分解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细节上的要求有一个全面、清晰、准确的定位和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些目标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点拨、追问、补充、提升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发展;通过充满激励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努力向目标靠拢。

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教育内容的“品德与社会”课,要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还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观察、有针对性地指导、及时评价,帮助学生实现“双重飞跃”。同时,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对于学生收集的资料、做的调查报告、采访的记录、绘制的地图等等,也都是过程评价可采集和依据的内容,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在中高年级的教材中,历史地理知识教育占幅较大,对于其中必须掌握的历史地理基础知识,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考察活动,重视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几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实现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价。

(上海市“品德与社会”德育实训基地推荐)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