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和工作三个维度内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

角色和工作三个维度内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建立和完善教研训一体化体系,北仑区从管理、角色和工作三个维度入手,通过分析维度内关联要素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度,促进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维度内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从而使教研训体系的日臻完善。为此,北仑区教育局决定对教研训管理类别进行整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为提升教研训角色的实践功能,北仑区尝试通过角色的融合来优化师训队伍。但职能分离对师训工作的整体推动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第二节 多维融合:促进管理、角色和工作三个维度内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

教研训一体化的构建离不开关联因素的联结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为建立和完善教研训一体化体系,北仑区从管理、角色和工作三个维度入手,通过分析维度内关联要素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度,促进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维度内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从而使教研训体系的日臻完善。

一、教研训管理的融合与一体化

规范化的教研训管理要以一定量的、配套的管理规章和运作程序作为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调控、监督和保障。北仑区教育局通过实施培训的教务管理与教研的活动管理的整合,从异质同构的视角来实现教研训工作的创新

(一)层级性和统一性中体现着联动效果

学校、教研部门(教研室、教科所)、师训机构既有自身独立的管理范围和目标,同时又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整体,对校本研训发挥着联动作用。具体来说,学校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本校的办学实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工作程序,规范地实施计划管理、目标管理、系统管理、民主管理和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校本研训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校本研训的工作质量评估,减少随意性,加强规范化、计划性。教研部门(教研室、教科所)从宏观上发挥导向功能,一方面,从理论上探讨符合地区教育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校本研训目标和基本方向,在各学校校本研训活动中能产生正面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全面把握各校校本研训的运行情况和操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和宏观架构,使各校的校本研训能够得到不断修正和优化。师训机构则注重实践操作和组织管理,做好全区校本研训的档案工作,为各校提供校本研训的交流机会,促进学校之间的互助合作。

(二)类别性和整体性中体现着同质和一体

北仑区校本教研训管理从类别上看,主要有教研室负责的教研活动管理和师训中心负责培训日常管理。以往,这种管理因为类别的存在而独立运作,两者之间有较长时间的彼此分割,缺乏有效沟通,以致造成了教师自身继续教育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为此,北仑区教育局决定对教研训管理类别进行整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一是以继续教育学分换发为纽带,促进培训管理和教研活动互通有无。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后,会由教研室确认活动事宜,再将确认结果递交到师训中心,进行学分登记和换发,结果同时会记入教师个人继续教育档案。二是定期召开师干训工作联席会议。教育局通常在学期末或者学期初召开一次师干训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会对前期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在会上交流,经过集体分析和讨论,对管理中存在的瑕疵进行及时修补,努力完善和健全教研训管理模式。

二、教研训角色的融合与一体化

从区级层面看,教研训角色主要包括教研员、科研员、师训教师,其中教研员具有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课程改革和实践经验的优势,科研员具有课题策划、课题指导、课题研究的优势,师训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教学理论、课程设计和班级授课的优势。角色分工虽然具有专业化、专门化的特色和益处,但结果的单一性、分割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为提升教研训角色的实践功能,北仑区尝试通过角色的融合来优化师训队伍。

(一)加强师训各方的合作与交流

以校本示范性学校评选为平台,夯实师训角色之间的合作力度和交流频率。为激发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本研训的积极性,不断推出特色教研训的典型经验,北仑区自2007年开始着手两年一次的校本教研训示范学校的评选。评选工作由教研室、教科所、师训中心三家部门和单位负责。通过组织人员深入各校进行调研和检查,师训相关人员有了很多的合作、交流和研讨机会。针对各校校本教研训的基本成绩,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把脉后续阶段教研训的正确走向。每次评选工作都会经过初步调研、论坛汇报、集中研讨、综合评分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集众人之智,以便提炼和推广北仑区各校校本教研训的特色和亮点,推动各校校本教研训走出北仑,打响全市乃至全省。

(二)鼓励有关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鼓励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着力打造集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促进型于一体的师训队伍。在常规性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中,教研员、科研员、师训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但职能分离对师训工作的整体推动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北仑区教育局力图通过提升师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打造符合新形势下教师教育需要的师训队伍:一是选派师训人员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了解和学习具备前沿性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师训人员仅仅偏安一隅,不多多地获取区外的最新信息,是很难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多年来,北仑区先后选派了相关人员参加全国和省新课改论坛、培训,并带回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二是鼓励师训人员深入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切实指导。自进入首批国家实验区以来,北仑区通常利用寒暑假定期开展学科培训,各学科教研员将自我学习、外出培训获得的最新课改知识传授给各学科教师,同时,教研员也会选择性地参与到各学校的小课题研究中,与教师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不断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三是定期开展学科教学和校本研训调研。师训人员会将调研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详细研究,发现其中的特色和亮点,及时对相关学校进行再次指导,不断打磨这些亮点,使之能上升到具有推广的价值。

三、教研训工作的融合与一体化

教研训工作的融合和角色的融合在本质上具备相似性,目的都是力促教研训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北仑区在开展教研训工作中,通过培训教研化和教研培训化来提高工作的统一度。

(一)培训教研化

即要求培训工作在发挥原有长处的基础上,把教研的动态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个性化指导等加以吸纳和内化。实现这种吸收和内化的措施有三个:

一是举办各类专题性培训时,会在培训方案中渗透教研的精髓。如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专题培训中,教师们除了参加省规定的培训外,还要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组建学习小组。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学习小组要围绕教育教学,认真反思培训的启发和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小组长需要收集教师关于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中的难题递交到教研组进行集中研讨,再由学校负责教师集中汇总并上报到专题培训组。在后续的集中培训中,相关教师会就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为教师们破解难题提出建议和参考。

二是学科培训兼备教研特性。如前文所述,北仑区会定期举办学科培训。每期培训的学科会尽量照顾到全体教师。培训中往往不是就培训而培训,而是在培训中包含着很多的教研活动。如2009年暑假开展的小学数学学科培训中,教师们上午听取讲座,下午围绕数学教学评价进行群策群力,并达成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框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框架、建立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框架”三个共识。

三是运用适当的形式鼓励教师在培训进程中开展研究。比较典型的是博客。北仑区教育局利用教科网的资源优势,鼓励教师开通博客。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进行思想、观点、学术交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这里以北仑区英语教师博客网为例。它自2006年开始构建,全区42所中小学以教研组或教师个人名义注册建立了107个博客,发表日志近9300篇,同时又结合英语教师QQ群,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每个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群内研讨内容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在教研员有序管理之下网聚全区各年段英语教师之智,教师之间分享信息、同研问题、共用成果,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研工作的网络延伸,做到教学研究活动常态化,给教师开垦了肥沃的反思学习田地。2008年秋,在北仑英语教师博客和北仑幼教博客的基础上,北仑教育博客建设全面启动,网络教研为全体北仑教师撑开了研究、成长的新天地。

(二)教研培训化

要求教研工作在坚持已有特质的前提下,把培训的课程设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满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输入等加以兼容。在教研活动渗透培训理念,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对于提升教研训层次并走向一体化优势明显。教研培训化的措施有四个:

一是教研活动的策划以培训的课程设计为参照系。培训课程设计突出的特点是专题性、系列性和内在逻辑性。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在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时,要求教研员在规划活动方案过程中以某个专题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活动进展及其结果都有及时的记录和反馈。教研室会对活动记录和反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本次活动程序乱,主题不突出,系列性和内在逻辑性非常欠缺,就会认真分析存在欠缺的原因,避免后期活动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是教研活动以满足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为核心。无论是培训还是教研活动,如果教师的需求感不能得到满足,自然无法引起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培训或活动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为使每次教研活动都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员会事先对活动域内的教师进行事先调研,掌握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度和关注度。如2009年度,教研室组织教研员深入中小学,调研教师的教学困惑和教育需求。对调研材料进行集中分析后,发现“教学疑难问题”是当前教师们普遍的困惑和需求,为此,教研室决定开展一次全区范围的学科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以“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为主。这一主题教研活动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由于关注度高,教师们兴趣浓厚,以至于活动时间一直持续到2010年年初。

三是教研活动以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育为动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育通常是教师主题培训的职责范畴。在教研活动中灌输新知识和培养新技术无疑能及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北仑区教研室在组织学科教研活动时,较关注学科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渗透。如“示范与创新”是小学美术教学的最新关注点,教研室于是在2010年5月组织的教研活动中,要求执教示范课的教师从创新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参与活动的教师在说课、评课时,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重点围绕“示范与创新”展开讨论,大家坦诚相对,各抒己见,活动成效显著。

四是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开展合作式的探讨。其他教师的经验、智慧、阅历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教研室要求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加强合作和研讨,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教师之间在教学领域开展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平常所说的“集体备课”,而且要在课后反思中合作。所有参与备课的教师,还包括教研员、学校主管领导等,都需要在课后一起反思、讨论。讨论中大家开诚布公,对于教学中的问题具体分析,到底是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认识不足,还是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准确,还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条件不完备,等等。教师合作探讨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探讨教材的整体结构和每个单元的内在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共用的基础性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团体智慧的不断滋养下实现。教师之间基于教学而进行的深入合作,将教师联合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共同走向进步。共同体内部虽存在竞争,但更多的还是合作,在情感、情绪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除了加强教研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我们还提倡、鼓励不同学科教研组之间的合作。不同学科出身的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方式,甚至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因此,我们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就共同关心的教育、教学问题一起讨论。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形成开放的心态、宽大的胸怀,以及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可以说,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反思,而反思又进一步推动了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两者相辅相成。

科学而合理的教研训体系是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点。北仑区从三个维度着手,经过不断实践和研究,实现了每个维度内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也实现了教研训有关活动有理、有序、有度、有效地开展。

关于进一步加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教研培训制度的意见

仑教研〔2009〕4号

各中小学、幼儿园:

自2002年北仑成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为循应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区教育局于2003年制发了《北仑区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若干意见》(仑教〔2003〕144号),后又相继出台了《北仑区创建“品牌学科”的实施意见》(仑教〔2004〕37号)、《关于开展“北仑区校本教研训示范学校(幼儿园)”评选活动的通知》(仑教〔2007〕69号)、《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的意见》(仑教〔2008〕96号)、《关于印发北仑区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仑教研〔2009〕1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了学科建设和质量提升,完善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制度和管理方式,涌现了个体化校本教研品牌。但是,校本研训质量不高、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不深、教学常规执行不到位、教学管理简单化、校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明显,已很难适应北仑教育内涵发展、轻负高质的新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工作重点,狠抓规范落实,积极研究实践,务求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一、进一步明确当前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校(园)本教研训制度建设,强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学校研修工作要结合上级研训部门的工作思路,以关注教师课堂有效教学为立足点,以关注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生长点,以关注教学活动有效实施为着力点,以关注教研场的有效建设为共生点,形成由小而大、不断拓展的校本研修领域,使学校教研文化内涵提升,最终使学校扎实、持续、有特色地发展。

1.关注教师课堂的有效教学。各校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要素研究和经验研讨,依托课堂观察活动开展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诊断,利用行动研究理念跟踪教师的技能发展,深入教改实验的项目研究,搭建教学展示比武的平台,让教师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力。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学胜任力调研和学生对教师执教能力的反馈,了解教师个体的教学素养情况,关注教学常规执行的自觉性和到位度,立足于具体有效与无效教学行为现象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训途径,使弱者补其缺、强者促其长,让每位教师达到可胜任的执教水平。

2.关注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各校要重视教师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库的建设,激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入反思和积极解决。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把问题作为教研活动主题进行同伴之间的进一步研讨,并把有价值的共性的问题作为教学小课题进行行动研究。通过让教师参与教学问题的不断解决过程获得专业的成就感,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3.关注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各校要认真学习省、市、区各级教研部门下发的教学常规制度,反思并改进完善本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让教学常规产生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力量。要重视教研活动的规范和质量,克服传统的无目标、无价值的听评课习惯,根据各学科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策划,注重教研计划的专题性、系列性和研究性,激发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意识,形成卓尔有效的教研成果,打造星级教研组和品牌学科,并逐渐形成学科的、学校的教研模式和品牌。

4.关注教研场的有效建设。各校要充分发挥教研团队和网络在校本研修中的价值。在校内充分利用新老教师结对、专题研究团队、名师特级工作站、学校教师学堂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互助与合作,加强学校和区域教育资源库建设和利用。同时,要积极推进校际教研交流和区域教研协作,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流研讨。要切实重视小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教研工作,通过校际协作方式予以加强。

二、加强对备课组、教研组工作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1.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实施集体备课的基本单位,是落实学科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科团队的核心阵地。年段同学科任课教师达三人以上一般设立备课组。

各校要通过备课组建设建立以课标、考纲研读,教材研究,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教学策略选择,练习设计优化为重点的集体备课模式,形成有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案、学案、课件及训练体系,探索备课组共同认同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享集体研究成果。建立教学问题、教学障碍、教学事故及时发现、即时诊断、限时诊治的机制,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要把集体备课的重点落实在各学科各册教材中约15%~20%的疑难课文,做到“三定”“四统一”“五步骤”“六备”。

“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

“四统一”即在年级备课组中做到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理念统一,课堂练习统一。

“五步骤”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课堂观察和反思提升。个人初备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的重点放在明晰教学目标、设计教法、学法和安排教学过程上。集体研讨时主备人系统说课,其他老师陈述自己的备课设想。备课组成员相互交流,主备人吸纳有益意见,形成通案。二次备课环节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通案作修订和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能凸显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严禁教师照搬通案直接进入课堂。课堂观察环节备课组成员组内听课,根据具体人员选择不同观察点或集中对某一环节进行观察,共享教学智慧和学生创新火花,研究教学预设的课堂实施效果。反思提升环节通过自我回顾,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并与同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将备课资源上传共享。

“六备”:备课标和教材,明确目标;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作业与练习;备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和能力提高的策略;备德育、美育的渗透因素。

在备课组活动中,备课组长应承担学科把关责任,承担重要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统审集体教案的责任,提前制订备课组工作方案,落实每次备课活动的人员分工,及时整理备课活动的资料并成册归档,指定专人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材料充实资源库,以供后续年段借鉴。

要加强备课组活动的纪律性,备课组全体成员(包括学校领导)要按时出席、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应纳入教师考核和专业成长记录。每次活动要有关于活动主题、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及出席情况的详细记载,存入学校教学档案。

2.学校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学习专业理论、交流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学科活动基地。教研工作应努力端正教育思想,探索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教研组工作要做到:

(1)根据上级教研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立足本学科实际,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安排学习、研讨活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可行、体现校本、满足需求、有所特色。学期结束及时做好教研工作总结,实事求是,务求深入。

(2)教研活动应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努力解决一些实际教学问题。活动要定时间、定主题,有所突破、做好记录。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要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以团队为单位的集体研讨、学习交流等每学期不少于四次。鼓励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改实验。

(3)落实学习与反思规范。团队成员要积极订阅专业报刊,每学期读一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并组织交流心得。勤于思考,不断发现教学问题。团队成员要具有教学反思意识和习惯,通过教学后记、案例、随笔等形式表达反思结果。

(4)落实专题教研规范。要积极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教学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与管理要切合教师工作实际,要积极开展以了解认识教学问题为目的的调查研究,以关注并转变学生为目的的个案研究,以改进教学提高效率为目的的行动研究等。研究力戒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听课评课活动要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要有研究主题,要人人参与,深入研讨,形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个案。

(5)落实教研档案规范。每学期结束将下列材料完整归档:①教研组计划、记录、总结;②学科教学评价资料;③教学小课题研究资料,教研活动个案;④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个人档案;教师教研工作学期小结;⑤教师教学教研成果(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研讨初录、成果集、活动照片等);⑥其他具有研究意义的材料。

(6)加强教学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和研究。要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要求出发,抓好有关教学规范的落实与考查,以专业的态度解决教学问题。要结合学科实际,主动参与地方、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科兴趣活动,重视特长生培养。

(7)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组织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学科教研资源建设,整理教学反思与教学成果结集交流。

(8)帮助青年教师做好专业成长规划,配合学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落实带教措施,提供各种机会促使他们尽快提高实践能力。

三、重视对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各校必须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职责,把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教学常规,要为教师参与培训、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时间保证,为校本研修管理工作在年度考核中落实相应的实绩考核要素。建立和健全备课组、教研组校本过程检查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抽查。要开展校级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比活动,召开备课组和教研组工作经验论坛或研讨,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有效的经验。

2.校长作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成为校本研修的身体力行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专业带头人。要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整合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逐步扩大校本教研教师团队,形成校内教学、研究、研训密切结合的一体化的研修系统,促进形成具有浓厚学习与研究氛围的学校文化。要形成学校领导与备课组、教研组挂钩结对的联系制度,注重平时的参与、调研和指导。

3.要高度重视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聘任与培养,赋予各组长考评、推优的责权,优先推荐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修,在政策范围内给予组长一定的工作量补贴,为组长开展工作创设有利条件。

4.充分发挥教研训机构在指导和评估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教研室要坚持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课堂,不断拓展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积极履行教学研究、指导和管理的职能,加强对教学常规、校本教研、教改实验、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实践引领,努力为完善三级教研网络起好示范。教科所要加大推进各校教科室的建设,降低科研重心,聚焦教学实际,不断增强教师投入研究有价值、有意义课题的自觉性。教师培训中心要密切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各校师训工作的科学指导,联系教研、教科等部门开展对学校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的分期培训。同时,教研、教科、师训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整合相关的工作和活动,继续推进校本教研训示范学校的评估,着力提升相对薄弱学校的研训水平,要不断创新,善于推广。要探索建立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教科、师训等部门在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创建特色中的新作用。

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