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义角色上可有角色与必有角色的差异

语义角色上可有角色与必有角色的差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义词组内成员在认知上涉及的语义角色数目是一样的,但在句法上,有的成员某角色必须出现,而另一成员该角色则可省略,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感受形容词“令人”不能省略,不能发生假性同现,具有这类差别的谓词同义词有“快乐—高兴”“满意—满足1”等。“凉”也是人体的感觉,但是原本的体验者角色在词义中已经无法占据一席之地,从感觉形容词变为属性形容词。
语义角色上可有角色与必有角色的差异_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组内成员在认知上涉及的语义角色数目是一样的,但在句法上,有的成员某角色必须出现,而另一成员该角色则可省略,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受形容词的主体是否可省略的差异

感受形容词的主体“人”是个默认值(defaultvalue),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动下,这一主体常常以非直接成分身份出现,甚至完全隐含。[6],例如“快乐的旅行”“快乐的时光”“烦恼的事情”“满意的答复”等,其实是“令人快乐的旅行”“令人快乐的时光”……,对于这种现象,刘丹青称之为形名“假性同现”[114]。 有的感受形容词“令人”不能省略,不能发生假性同现,具有这类差别的谓词同义词有“快乐—高兴”“满意—满足1”等。

“快乐—高兴”:

“快乐”的感受主体可以隐含,发生假性同现,“高兴”不可发生假性同现。

③快乐的旅行 *高兴的旅行。

“满意—满足1”:

“满意”可以发生假性同现:“满意的答复”“满意的工作”……;“满足1”不能发生假性同现:“*满足的工作”“*满足的生活”。

“愤怒—生气”:

“愤怒”可以发生假性同现:“愤怒的炮火”“愤怒的火焰”……;“生气”不能发生假性同现:“*生气的事情”“*生气的炮火”。

“伤心—悲哀”:

“伤心”可以发生假性同现:“伤心的眼泪”“伤心事儿”……;“悲哀”不能发生假性同现:“*悲哀的事情”“*悲哀的眼泪”。

“惊奇—惊讶”:

“惊奇”可以发生假性同现:“惊奇的事儿”“惊奇的发现”……;“惊讶”不能发生假性同现:“*惊讶的事情”“*惊讶的成功”。

“陌生—生疏”:

“陌生”可以发生假性同现:“陌生人”“陌生的场所”……;“生疏”不能发生假性同现:“*生疏的教学工作”“*生疏的技术”。

“痛苦—困苦”:

“痛苦”可以发生假性同现:“痛苦的事儿”“痛苦的选择”……;“困苦”不能发生假性同现:“*困苦的事情”“*困苦的磨炼”。

“恐怖—恐惧”:

“恐怖”可以发生假性同现:“恐怖电影”“恐怖的长相”……;“恐惧”不能发生假性同现:“*恐惧的鬼”“*恐惧的一幕”。

“可怕—害怕”:

“可怕”可以发生假性同现:“可怕的环境”“可怕的一幕”……;“害怕”不能发生假性同现:“*害怕的鬼”“*害怕的一幕”。

刘丹青认为与一般的形容词与名词既可以在主谓结构又可在定中结构中同现不同的是,这类形名定中组合不能变换为等义的主谓结构“*旅行很快乐”“*事情很悲伤”……。 例外是“沉痛”,可以转换为合法的主谓结构“沉痛的教训”。[114]另外还有“可怕”(鬼很可怕)、“恐怖”(鬼很恐怖)、“痛苦”(那种生活很痛苦)。 能否转为合法的主谓结构和谓词的词义有关,这类感受形容词包含着两个语义因子,一是感受主体,二是感受到的喜、怒、哀、恶、惧等情感内容。 这两类语义因子在不同的词语中地位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感受形容词,主体在词义结构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至少和感受内容有平等的地位,此时,感受主体不能省略。 另有一些词,感受主体在词义结构中因常被省略而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以至于具有比较稳固的表示事物属性的意义,最终从感受形容词彻底变为属性形容词,这类词可以转为主谓结构。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冷1—凉”。 先看例句:

④a“冷吗?” “不冷。”

⑤b“凉吗?” “不凉。”

⑥c“浑身发冷。” “洞里发凉。”

在前面的主体成分隐藏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反应是④句问人的生理感觉,⑤句是问物的属性,这说明“冷1”的默认语义角色是人,而“凉”的默认角色是物,一个是体验者,一个是属性系属者。 “凉”也是人体的感觉,但是原本的体验者角色在词义中已经无法占据一席之地,从感觉形容词变为属性形容词。 这两个词在“体验者”和“属性系属者”角色上的对立很清楚,“冷1”一般带“体验者”角色,表示人的生理感觉,带属性系属者角色的时候,仅限于天气(气候)、环境、态度(这个人很冷) (构词中的“冷眼”、“冷水”、“冷处理”等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凉”的语义角色,表示物体的温度属性(饭凉了、铁把手太凉了),不能带“体验者”角色。 同为属性系属者的语义角色的情况下,其表义有轻重之别,“冷”更重一点。 参考徐家桢的研究[115],二者之间的区别详见表31。

表31 “冷1”和“凉”的角色差异

有的词比如“沉痛”既可以描写主体感受(他很沉痛),也可以描写感知对象(教训很沉痛)。 有的词如“恐怖”“可怕”“面生”“耳熟”“面熟”“眼生”“耳生”等不能直接描写主体感受(加:“感到”“觉得”后可以),可直接描写感知对象,感知主体在语义结构中隐含。 这类词和主体在词义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词在句法功能上有显著不同,他们可以进入以下两类句法格式:

客体(心理活动指向对象)+Vp

⑦这部电影很恐怖。

⑧那条蛇很可怕。

⑨这个人很面生。

主体+觉得+客体+Vp

⑩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恐怖。

⑪我觉得那条蛇很可怕。

⑫我觉得这个人很面生。

(2)属性形容词属性所属的方面是否可省略的差异

形容词前面表示主体组成部分的成分(“他鼻子高”中的“鼻子”)是不能省略的,而形容词所表示的属性所属的方面(“他性格粗暴”中的“性格”),却往往可以省略。 但是具体来说,也不是每一个形容词都可以省略。 同义形容词内部成员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出差异。

“悲痛—沉痛1”:

二者联系到的名词性成分除了性状所属的主体——人之外,还联系到了性状所属的主体的某个方面——“心情”。 但是前者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后者不可。

○13a我心情很悲痛。→我很悲痛。 b我心情很沉痛。*→我很沉痛。

“慈祥—慈爱”:

二者都联系到了性状所属的方面:表情。 前者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后者不可。

○14a他表情很慈祥。→他很慈祥。 b他表情很慈爱。*→他很慈爱。

“丰满2—饱满”:

“丰满2”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饱满”不可。

○15a姑娘身材很丰满。→她很丰满。 b他精神饱满。*→他很饱满。

“消沉—低沉3

二者都联系到了性状所属的方面:情绪。 前者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后者不可。

○16a他情绪很消沉。→他很消沉。 b他情绪很低沉。*→他很低沉。

“振作1—振奋1”:

二者都联系到了性状所属的方面:精神。 前者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后者不可。

○17a他精神不振作。→他不振作。 b他精神振奋。*→他很振奋。

“舒服1舒畅”:

前者性状所属的方面可省,后者不可。

○18a他感觉很舒服。→他很舒服。 b他心情很舒畅。*→他很舒畅。

同义词组内成员有的联系到主体某个属性,有的不联系某个属性,直接和主体发生联系。

“垂死—垂危”:

“垂死”直接跟主体发生联系,不再联系主体哪方面的属性;“垂危”联系到属性的方面“生命”。

○19a*他生命垂死。 b他生命垂危。

(3)二价形容词必有成分和可有成分的差异

张国宪指出,对象成分是二价形容词的可有成分。[113]现在我们来观察对象成分可省与不可省的形容词组,具有这方面差别的同义词组有“亲切—亲热1”“冷漠—冷淡”。

“亲切—亲热1”:

“亲切”作谓语时的对象成分是可有的,当对象成分不出现时,“亲切”表示主体的属性,“亲热1”在作谓语时,对象成分是必有的。

○20张老师(对人)很亲切。 *张老师很亲热。

“冷漠—冷淡”:

“冷漠”作谓语时的对象成分是可有的,当对象成分不出现时,“冷漠”表示主体的属性,“冷淡”在作谓语时,对象成分是必有的。

张老师(对人)很冷漠。 *张老师很冷淡。

(4)二价心理动词心理活动指向对象是否可省的差异

黄锦章指出二价心理动词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有的可以省略(如“生气”),而有的必须出现(如“崇拜”),[48]二价心理动词的这种差异在同义词组内成员上也有表现,具有这种差异的同义词组有“害怕—惧怕”“喜欢—爱”等。

“害怕—惧怕”:

“害怕”的对象(也是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情绪类心理动词的因事和动作指向对象常常重叠)有时有时不必说出,也无法说出,仅仅表达一种心理状态;“惧怕”心理活动的指向对象必须说出。

我害怕蛇。 我晚上一个人很害怕。

我惧怕蛇 *我晚上一个人很惧怕。

“喜欢—爱”:

“喜欢”的客体可以省略,“爱”的客体难以省略。

“讨厌3—嫌弃”:

“讨厌”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省略,“嫌弃”的对象一定不能省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