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人格

什么是人格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看法已经由表及里,从人格内在品质把握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人格一词源于面具,描绘个体公布于众的自我。弗洛伊德指出,人绝不是理性动物,人类主要是生物有机体,其主导动机是满足肉体的需要,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
什么是人格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指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仿佛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戴面具是为了向观众表明剧中人的性格、身份和角色,如京剧的脸谱是“红表忠勇、黑表威猛、白表奸诈”一般。或许出于“社会是人生舞台”的比喻或联想,几千年来,人格一词被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等广泛借用,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而又见仁见智的概念。人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看人格:

第一,人格是个体的外表特征,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表现在别人眼中的性格和印象(7)。这一看法切合人格的原始本义。

第二,人格是个体的品质“人格是每一个人的那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他有价值”(8),“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9)。这一看法已经由表及里,从人格内在品质把握人格。

第三,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康德认为“人格把我们本性的崇高性清楚地显示在我们的肉眼前”(10)。这里强调的是人格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体现了人的尊严。

第四,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把人格看作是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11)。这里把人格看作是一种变化的、发展的结构,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以个体的独特方式变化着。

第五,人格就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人的特色。从这个角度所下的定义也很多,如“人格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所有的主要心理历程”,“人格是人的特质的独特模式”,“人格是特征的一种组织,它存在于自己而区别于他人”(12)。从这个角度,“人格”与“个性”被心理学家看作同义词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1724—1804)

生于德国的哥尼斯堡,原为英国苏格兰移民后裔。曾经担任哥尼斯堡哲学教授。1781年,出版《纯粹理性批判》,如同太阳照亮西方哲学史。1788年出版《实践理性批判》,1790年出版《判断力批判》。这三本名著构成康德的哲学大厦,在人类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康德一生独身,从来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

许多心理学家则不囿于某一角度,而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使人们可以从多方面理解人格的总体性:

第一,人格是外部的自我与内部的自我的统一,正如舞台上的演员,除了外在的说白与动作,还有大量的内心说白和内心动作。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人格一词源于面具,描绘个体公布于众的自我。人格面具之所以需要,是因为社会要求个体扮演某种角色。但人格面具并不是个体的整个精神,而仅仅是别人据以了解这个人的那部分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人格面具被认为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它向别人显现的仅仅是个体精神上很少的部分,如果个体认为他就是人格面具所装出的那个人,那是自我欺骗。如果人格面具过分偏重,就必然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13)。荣格揭示了人格是外部自我与内部自我的统一,外部自我是由于社会文化的要求而形成的,是内部自我的外延。

非理性主义的奠基人:叔本华(1788—1860)

出生于德国但泽,父亲是富商,母亲是小说家。25岁时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1818年,他刚好30岁,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年,这本著作出版,社会反应极其冷漠,长期无人问津。但他自己却深信这是不朽的著作:“我的哲学是在人类知识的限度之内对世界之谜的真正解答。”他自信“我比以前任何一个人都更高地掀起了真理的面纱”。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是:整个世界都只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对象,是感知者的感知,都只是表象;一切生命乃至整个自然力的深层本质在于生存意志,意志的冲动是盲目的、持续的;所谓理性或者理智,不过是无意识意志的属性而已。叔本华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开先河者。

第二,人格是由先天的遗传生理因素和后天的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决定的统一体,因此,又是实际的行为模式和潜在的、可能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如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所指出的:“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荣格(1875—1961):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瑞士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后,积极参加精神分析运动,深受弗洛伊德器重。但两人的学术观点发生了分歧,特别是对“里比多”的看法不同。荣格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虽然固守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原则,但对一些主要概念作了修改、补充和发展。

第三,人格是灵与肉的统一,是理性要素与非理性要素的统一。人类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是源远流长的,从古代希腊开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深信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人具有理性的灵魂,由于理性,人类与动物严格区别开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孔子孟子等则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强调仁义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本质。在崇高理性的同时,人作为生物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如本能、欲望、情感、意志(14)等等来自肉体需要的冲动则受到了漠视和贬低。19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思潮兴起,形成了对理性主义的挑战,例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理性至多是人格的外观,潜藏于理性深处的是求得生存、温饱和性本能满足的无意识意志。特别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心理所作的前无古人的研究把非理性主义推向高潮,“弗洛伊德因论证了潜意识动力的重要性而震撼世界”(15)。弗洛伊德指出,人绝不是理性动物,人类主要是生物有机体,其主导动机是满足肉体的需要,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潜意识机制所激发的。弗洛伊德的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赫根汉指出:“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很清楚,他的观点已完全改变了我们看待人类本性的方法。事实上,说没有一个人能像弗洛伊德所作的研究那样导致我们观察自己方法的如此深刻的革命,可能更准确些。”(16)尽管许多人并不认为人的本质是非理性的,但是,本能、欲望、激情、冲动等非理性因素是人类本性中“合法”的一部分,则已得到公认。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现象是由理性要素和非理性要素共同决定的,人格是灵与肉的统一体。

第四,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体。首先应当肯定,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它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并不是变化不定、难以捉摸的。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景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17)。假如人格没有稳定性,那么,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难以预测的,可以说,只有稳定的特质才能构成个体的人格(18)。人格是稳定的,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不可变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个体人格的变化,如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重大改变,生理和年龄的变化等。所以人格是稳定性和可变的性统一体。

在对人格所下的各种定义中,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的概括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完整而确切的定义: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19)

弗洛伊德(1865—1939):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出生于奥地利的小城弗莱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医学博士学位,曾经在维也纳大学任教授。他长期从事医学事业,进行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以后转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从而开创了著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学派。他的主要代表作是:《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他的基本思想是:精神分析的基础是无意识(或称潜意识);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人具有生和死两种本能,其矛盾为心理发展动力;人的一切行为和动机都有性的色彩(广义的性,并非仅指生殖)。弗洛伊德的学说,不仅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而且在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文学、美学等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被世界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此外,我还想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人格认识的差异作一点阐释,因为它关系到我在本书所使用的人格概念问题。西方文化最关心和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文化以知识为本位,以爱智、求真为目的。因此,西方学者将人格作为“人的自然”去认识,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和研究人格,本能、需要、动机、气质、情感等等是他们常用的概念。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最关心和注重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东方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以求善为目的。因此,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就已注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认识和阐述人格,将人格作为道德载体。东方文化中的理想人格主要体现于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的道德修养上,“仁义”、“谦恭”、“慎独”、“忠恕”、“气节”、“清廉”、“忠信”等等概念常用于评价人格。在人格评价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西方人对人格的评价固然也离不开道德评价,但多一些冷静而客观的自然科学态度,评价的尺度常常是“是否健康”、“是否正常”,东方人对人格的评价则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色彩,基本上是道德评价,评价的尺度常常是“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高尚”等。东西方文化对人格认识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差异是有限的。细细思考之后,我认为伦理学的人格学说与心理学的人格学说是枝叶相覆盖,根须相缠绕的,两者是彼此渗透、彼此暗合的:

第一,从伦理学角度所描述的人格特征可以在心理学上得到微观的阐释。例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从伦理学角度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差异,这种人格差异可以在心理学上通过对两者的需要、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分析得到进一步的解释。

第二,从心理学角度所描述的人格特征一旦与具体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立即获得了道德评价的意义。我们以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所确定的人格所包含的根源特质说明这一点。所谓根源特质是指所有的个体都共同具有的、影响其行为的内在的人格因素。卡特尔归纳出人格所包含的16种根源特质(20),这16种根源特质在不同的个体那里具有不同的程度。卡特尔认为,只要测出一个人人格中16种根源特质各自存在的程度,即可推测其人格特征。为此,他编制了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其中对人格根源特质作了低分描述和高分描述。我认为,就人格的根源特质而言,并不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例如人们都喜欢“A乐群性”和“B聪慧性”这样的人格因素,但是“A”、“B”这两个人格因素低分描述的人(如孤独、不合群、思想迟钝)未必是不道德的。然而,当这些本身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根源特质一旦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获得道德评价的意义。例如,因素G有恒性的低分描述是“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描述是“有恒负责、做事尽职”(21),因素Q3自律性的低分描述是“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描述是“知己知彼,自律谨严”(22),这里显然已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人们总是给予做事负责尽职、自律严谨的人以较高的道德评价。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所描述的人格特征中包含着道德的内容,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第三,在人格结构中,包含着道德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良心”。可见,即使从心理学角度所规定的人格,也具有伦理道德的内容。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所规定的人格与从伦理学角度所规定的人格具有统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