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艺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数字艺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建立和健全适应学科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是目前各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努力构建“一个目标、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三个层次”的“1233”型实验教学体系,就是希望将数字艺术学科特色与学校地学优势学科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对大自然与数字艺术有较强艺术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艺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

高 放1 方 浩1 王 青2

(1.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实验室设备处,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建立和健全适应学科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是目前各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数字艺术与传媒学科的特点及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对数字艺术与传媒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更好地满足和适应艺术与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科研的需求,建立较为完善的艺术与传媒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艺术 创新型实验 教学体系 改革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数字艺术日益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竞争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艺术形式。广义的数字艺术主要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作、生产和传播艺术产品的活动。艺术与传媒学科教育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依托科学技术优势,坚持艺术与科技相结合,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相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注重学生艺术创意、策划、制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数字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一定的艺术和技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创意。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整个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实验教学是完成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途径;实验教学是学生实现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必备环节。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科的实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强,在整个数字艺术与传媒教学体系中,美术基础、音乐表现基础、影像表现基础到专业课动画创作、虚拟可视化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的课程,其教学形式都具有较强实践性;实验教学的形式与其他科目的实验课有所区别,数字艺术与传媒实验课程是以“讲授—实验”紧密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边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边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又能及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解答,使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国外的艺术与传媒专业都比较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根据课程的设置及时代的变化建设适时、适用的实验室和课程内容,营造一个适合社会需求的实践环境。而且,国外的艺术与传媒专业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并将教学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国内的艺术与传媒专业也从观念上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教学的认识,加强了实践教学和实践环节。国家增加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确保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加强对实践教师培养和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做法是依托学校地学优势,凭借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深厚基础,尝试将地质学与艺术设计学、音乐学相结合,把科技元素与艺术元素的创新相结合,丰富了艺术形式与内涵。

2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科是集数字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相关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数字艺术与传媒人才的实践内容一般涵盖以下几个部分:艺术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影像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三维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平面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设计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制片与编导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的数字艺术与传媒人才,既要能在视觉与听觉效果表达方面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又可以在创意编导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是当前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努力构建“一个目标、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三个层次”的“1233”型实验教学体系,就是希望将数字艺术学科特色与学校地学优势学科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对大自然与数字艺术有较强艺术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院整合已构建的校内与校外两大体系框架,实现艺术与科学技术、多种艺术形式、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相结合,力求建立基础型实验、训练型实验、创作型实验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图1),以期达到形成既符合艺术教育一般规律,又体现学校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的目的。

img35

图1 “1233”型实验教学体系

2.1 基础型实验

基础型实验以技能型训练为主,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完成和巩固理论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对各种工具的掌握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国际主流数字技术软件的操作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必须通过实验室系统完成,实践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2.2 训练型实验

训练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各类专业课题实验,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题训练为主。学生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共商课题,确立实验目标,在专职实验员的指导及协助下确定实验过程,并由学生自主完成。训练型实验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上,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依靠经常性的自主学习和训练。

2.3 创作型实验

创作型实验包括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素质类实践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创作环节和任务,并鼓励学生自主的创作体验,强化学生的自主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毕业展示、各类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动画短片节及电影节、挑战杯大赛、各种实践项目、横向课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

基础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科学思维和艺术意识得到初步锻炼;训练型实验教学主要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专业所需技能,体现为课题型实验教学;创作型实验教学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生产实践、参加各类数字艺术比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主要使学生得到创造性训练,着重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深化数字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改革,根据艺术与传媒专业的特点,学校进行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在于互动式实践教学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校改变了以前老师做一遍、学生跟一遍的实践教学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手,使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数字艺术与传媒学科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的改革。例如:在数字动画专业三维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讲授某个软件的使用为主,而是将三维设计的内容细分,讲授三维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具体操作方法,还要更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即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就不拘泥于具体的基本操作,而有能力以所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独立解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

教学内容的改革涵盖了极具创新型体系的“1233型实验教学体系”,再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加强了创新型实验课程的开课,开设了综合性的数字艺术与传媒创作实验课程。学院根据艺术与传媒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及编写相应的实践教材,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将科研带到实践教学中,吸引和鼓励高水平人才从事实践教学,保持实践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艺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3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意义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如何尽快将传统型实验向创新型实验转变,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全面深刻地创建数字艺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架构,有助于我们开展创新型实验的设计,把实验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从而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在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并获得提高,发挥理工科院校教育资源优势,协同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Malaysia)Lyn-nSze Ng,Yan Peng Lim,Ah Choo Koo.Muhamad Ayman:《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DIGITAL VISUAL EFFECTS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IAD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on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in Digital Age(CELDA 2007).

东美红.以跨学科课题组合为特征的研究生教学新模式[J].装饰,2011(3).

胡亮,郭国强.高校动画教学的几点思考[J].电影文学,2008(4).

傅立新,顾亿天,等.重视基础加强实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阳石刚.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9,2(6).

【注释】

(1)本文由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y038)和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CUGYCXP0811)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