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知觉开始的。因此,感知觉虽然是低级的认识过程,却给高级认识过程提供了必需的材料。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幼儿的思维,此时虽有发展,但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的形象。此外,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意义。为幼儿准备膳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考点1 感知觉概述 重点等级★

1.感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讲台,它具有色、形、凉、滑、硬等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各种属性),也反映我们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及机体内部的非常状态。如:我们可以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以及自身的不舒服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它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感觉一经构成知觉,便有机地发生联系。如:音乐的旋律是由若干单音组成的,但听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旋律,而不是若干的单音,因为每个单音已成为完整旋律中不可分割的成分了。正是感觉和知觉有这样紧密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

另外,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如:过去的经验以及人的倾向性常常参与在知觉过程中,因而当我们知觉一个对象时,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映。

2.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知觉开始的。在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如:通过感觉认识了桔子及桔子和人类的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会有如何改进品种的想象和思维活动。因此,感知觉虽然是低级的认识过程,却给高级认识过程提供了必需的材料。所以,感知觉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第一步。

考点2 感知觉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重点等级★★

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以感知和思维相比,可以说,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幼儿的思维,此时虽有发展,但思维仍然紧紧依靠感知的形象。比如:在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中,幼儿对物体的长短、大小,对液体的容量的多少等的判断,往往根据直接感知的形象,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换句话说,幼儿的思维常受感知所左右。

同样,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词记忆的效果好。

此外,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如:看到别的孩子闹情绪,在哭,也会跟着哭起来。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意义。感知的返回传导,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能促进有目的的行动的发展。如:碰到尖的东西手会缩回等。

考点3 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重点等级★★★

1.适应现象

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例如,在嗅觉方面,古人有句话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嗅觉刺激,人对周围环境中气味的感受性逐渐减低了。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进入幼儿园活动室,有时会闻到一股空气污浊的气味,而在活动室内工作的老师和幼儿毫不察觉,外来人在室内过了一段时间,也不觉得了,这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因此,幼儿园各班活动室都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现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分为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先后对比是同一分析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吃过甜食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为幼儿准备膳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就显得比较暗一些,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考虑到颜色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装饰互相衬托。演示的场所利用照明遮光设备,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另一些刺激物,人们对它们的知觉较为模糊,好像是衬托在知觉对象的后面似的,成为知觉的背景。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给幼儿看,作为知觉对象的是老师画的图,而其他如黑板等,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但在幼儿知觉过程中,有时并不是像教师所设想的,可能把对象和背景颠倒过来。因此,教师要掌握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规律。

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到以下几种条件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反之,对象则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例如,绿树中找红花容易,而在绿草中找青蛙就很困难。

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当运用对象与背景关系的规律。例如,为了让幼儿观察红花,就以绿树为背景,而为了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水平,就让幼儿从绿草中寻找青蛙。

根据这个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教材的重点部分,应使用粗线条、粗体字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容易被幼儿知觉到。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东西,与此规律有关。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相邻性原则)

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凡是说明事物变化与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不要将它们混淆在一起。教师讲课的声调应有抑扬顿挫。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

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还不一定看得清楚,如果加上教师的讲解,幼儿就能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言语讲解正确结合起来。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调动其学习兴趣,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4.感觉统合失调

(1)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但这一系统不能运转时,就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2)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①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发展迟缓等。

②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

③听觉感不良:表现为把别人的话当“耳旁风”,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④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

⑤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喜欢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⑥本体感失调: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缺乏自信、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挫折感很多等。

⑦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

(3)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①孕期失误,早产或剖宫产造成幼儿触觉学习不足;

②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要求太多,造成幼儿缺乏触觉刺激及活动不足,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减少;

③活动空间太小或过早学步车,以致爬行不足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4)感觉统合失调的治疗和矫正

①专门的感统训练中心: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吊缆为主的游戏训练疗法。

②日常的感官训练:感统训练器械、感统训练游戏。

考点4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重点等级★★★

1.视觉

视觉是指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210厘米;5~6岁为270厘米;6~7岁则为300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视敏度在不断提高。教师应注意幼儿视敏度的发展规律:年龄越小,提供的字画应该越大,上课时不要让幼儿坐在离图片或实物太远的地方,注意幼儿用眼卫生。

(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区别细微颜色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婴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发展得相当快。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幼儿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

幼儿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光线照明差、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坐姿不良等都会造成视力减退。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包括听觉感受性和言语听觉能力的发展。

(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感受性高些,有的则低些。这种个别差异并非天生不变,实际上,幼儿的听觉是在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据研究,儿童在12~13岁以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

(2)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这种现象往往为人们所疏忽,但“重听”对幼儿言语听觉、言语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都带来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3.触觉

婴儿的触觉在他们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生儿明显地表现出对触摸的敏感,他们表现的第一个感觉现象就是通过触摸去反应。触觉的敏感性在他们出生的开始几天内就快速增长。他们的手掌(抓握反射)、脚掌(巴宾斯基反射)和面颊(根部反射)相当敏锐,大多数对早期婴儿的研究都集中在这些简单的条件反射上。触觉作为联系成人和孩子的有效手段显得十分重要。把手放在哭泣的新生儿胸部轻轻的抚摸可以让他们平息下来,哪怕对那些早产儿也同样有效。在同成人的交流过程中,那些较大的婴儿可以通过对成人的触觉感知产生积极的视觉注意。婴儿通过触觉对外界的积极感知帮助他们形成触知觉。在婴儿1岁时,他们已经能够只用手的摸索认识规则物体;学前期的儿童趋向于用手指摸索物体的外形。这种知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稳步提高,他们越来越熟练地用手指探索物体、认识物体。

4.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然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感困难。因此,教师在音乐、体育等教学活动中,要用“照镜子式”的示范动作,即以幼儿的角度来做示范动作。如教师面向幼儿,如果要求幼儿伸出右脚,教师自己就应伸出左脚来示范,否则,幼儿会顺着教师的方向,错误地伸出同侧的脚。

(2)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因此,他们画出的物体也是远近大小不分,在图画中不善于把现实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等空间特性正确表现出来,不能正确判断图画中人物的远近位置。

为促进幼儿距离知觉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现实中分析、比较,或用实际动作来配合。如用手比一比,走步量一量,结合动作练习目测等。

(3)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得很快,通常3岁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的研究发现,4岁至4岁半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又有实验证明,5岁幼儿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幼儿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5.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1)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幼儿期逐渐能够以外界事物作为时间的标尺。

(2)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如:他们理解的“早晨”就是起床,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则是妈妈来接的时候。有时也会用一些带有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明天”,但往往用错。

(3)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但是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解起来仍感困难。

(4)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开始能辨“前天”“大后天”等,并能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

6.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比较持久的高级知觉过程,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动认识过程,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尤其重要。

(1)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在观察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在观察对象中去注意什么,寻找什么,让观察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有研究者对3~6岁儿童进行研究,要求他们分别在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图形、图形中的缺少部分、两张大致相同的图片中的细微差异及在图中找出物体。结果发现,儿童的观察准确性随年龄提高而稳步增加。研究认为,3岁儿童的观察已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水平低;4~5岁明显提高; 6岁时就能够按活动任务进行活动了。

(2)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的精确性是指在观察过程中,根据观察目的对观察对象细节部分观察的程度。幼儿的观察比较模糊,可能是注意无法长时间集中和稳定的原因。通常他们只看到事物的大概轮廓就提出结论,不再深入。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事物的观察更加仔细、精确,50%以上的6岁儿童在观察精确性的测验中几乎完全正确。

(3)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持续性是指观察过程中稳定观察所保持的时间长短。幼儿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容易转移注意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持续时间会随之增加。到6岁时,儿童在活动中的观察持续时间有显著的增长。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男生的持续性明显低于同龄女孩,到大班以后男女生的持续性明显提高,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别。

(4)观察的逻辑性

观察的逻辑性是指针对观察过程来说,从事物的表象发现其相互关系的能力。幼儿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内在联系,但是他们具有探索的意识,自觉按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个人的对象逻辑。对3~9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年龄最小的儿童根本没有考虑图画之间的关系;5岁的儿童有时考虑图画间的关系;到6、7岁时能采用一定的策略,但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到小学中期,处理图画的成绩明显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观察事物能力、注意稳定性逐渐提高,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也随着增长。

真题回顾

幼儿从(B)岁开始,能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解析】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然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左右仍感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