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想象的发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缺乏想象力的幼儿,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我们评价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也主要是从想象的水平出发的。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影响,幼儿想象的有意性开始发展,并逐步丰富。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

第四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考点1 想象概述 重点等级★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2.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①想象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但人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实践,因此就有必要通过他人的描述间接地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人们在获取间接认识的过程中,没有想象是无法构建出新形象、新知识的。想象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缺乏想象力的幼儿,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②想象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

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等都要依靠幼儿的想象过程。如:“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使用纱布做成的包子、馒头,木棍代替的菜勺,炒菜、烧饭、带孩子看病的活动,都是经过幼儿的“假想”而成的。如果没有想象,这种“虚构的”活动便无法开展。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必须对结构材料、结构物体进行想象,通过一定的建构技能才能“创造”出一定的结构活动。因此,想象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创造性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换言之,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

我们评价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水平也主要是从想象的水平出发的。丰富的想象是幼儿创造思想的表现,如儿童画“月亮上荡秋千”就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因此才可能获得很高的评价。

既然想象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应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考点2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重点等级★★

进入幼儿期,孩子的知识经验积累得更多,言语能力也大大地提高,分析、综合能力也有提高,于是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游戏等活动中,想象活动踊跃地表现出来。概括起来,幼儿的想象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如看着天上的白云,想象成它是一匹马,一辆坦克或其他物体;听故事时,不知不觉地随着故事情节追踪下去等等。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完全无目的被动的想象。从生理角度看,睡眠时,大脑皮层上有些区点(知觉痕迹)的神经细胞没有抑制,各自之间进行了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梦。梦中的形象,往往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有时甚至是荒诞无稽的,有的则和现实生活有一定关联,但又不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梦的构成材料是做梦者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这说明梦境材料来自于客观现实。

有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项任务所进行的活动,都属于有意想象。为织一件新毛衣,想象织什么花色;为搭一座大桥,幼儿想象用什么结构材料等等都是有意想象。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从以下方面归纳而得的: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想象活动不能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如,他(她)拿到什么东西,就想象可以用来干什么,拿起小竹竿,才想象成它是一匹小马,可以进行骑马活动。在幼儿园晨间活动中,我们看到小班幼儿在玩胶粒插塑,你问他,你想搭个什么呀?他不吱声,等搭好了一个什么(在成人看来不像个什么)他就告诉你,这是望远镜。孩子越小,想象的目的越不明确,也就越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

幼儿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由幼儿初期孩子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决定的。如:在游戏中,孩子一会儿当服务员,一会儿又去当老师。在画画中也如此。一会儿画树,看到别人画兔子,他又去画兔子吃萝卜。想象主题极不稳定,易受干扰而变化。

(3)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在想象过程中常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性和情绪性。情绪高涨时,幼儿想象就活跃,不断出现新的想象结果。在幼儿园,老师亲了一下孩子,那么他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头脑中浮现出老师喜欢他的情景。又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本应以小鸡被老鹰抓走而告终,可孩子们同情小鸡,又产生这样的想象:鸡妈妈和鸡爸爸赶来,把老鹰啄死,救回了小鸡。

另外,兴趣也影响孩子的想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学习,他就会长时间去想象,专注于这个活动;而对不感兴趣的活动,则缺乏想象,往往是消极地应付或远离这项活动。表现在活动时间中,保持时间很短。如:大班孩子玩塑料插花,只能玩一会儿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幼儿想象过程的方向、想象的结果、想象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较大。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中班以后,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如通过老师对故事前半部分的描述,幼儿会有意想象,续编故事的结尾。续编故事体现出孩子已有明确的想象目的,想象的有意性开始发展了,而且想象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大班以后,幼儿的想象还有了他们本身的独立性。如:对神话故事的看法。有的孩子在听了神话故事后,会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害怕不安全,而有的小朋友则会说“不用怕,这故事是假的。”对想象内容有了一定的评价。从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影响,幼儿想象的有意性开始发展,并逐步丰富。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按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这里的“再造”,一方面是指这些新形象对自己来讲是没有亲身感知过,仅是根据当前任务和所提供的材料,在词或其他东西的调节下运用个人经验,而在头脑中加工再造出来的。如:读着鲁迅的《阿Q正传》,脑中浮现出阿Q的形象来。另一方面,这种新形象并非自己独创。如:看着书上的介绍,尝试自己制作衣服。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如:鲁迅创作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等等。

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既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在于:同样是“造”,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是描述者知道而想象者不知的事物;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的人都不知,现实生活中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它们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创造是在再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创造有再造的因素。再造想象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有丰富的创造想象的。因此,要培养人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人的再造想象。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如:孩子看到布娃娃,随手抓起并做出喂其吃东西和哄其睡觉的动作。这实际上是模仿妈妈的动作,是离不开她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可以说小班幼儿的再造想象是以复制式再造想象为主的,这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它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少。从内容上可分为五类:

①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如:中班的超超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

②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如:中班的霓霓对“暑假”的想象是,坐在电风扇下,阿婆从冰箱中拿出冷饮让我们一起吃。

③愿望性想象。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

④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情感、语言等等去描述。如中班的霓霓去“海底世界”玩后,对妈妈说“有的鱼睁着眼睛在盯着我看,好像在说‘我似乎认识你’”。

⑤夸张性想象。幼儿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如在幼儿的画画中,可发现幼儿画的长颈鹿,从比例来看,颈子特别长;画的大象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这些夸大部分,常是幼儿印象特别深刻的部分。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在中班以后,再造想象中开始出现创造性的成分。如画了大轮船以后,会在旁边画上几条小鱼;在画了节日的大灯笼后,会在旁添几个气球。有时,幼儿也会有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如胡晓舟的《在月亮上荡秋千》的美术作品,已萌发出非常可喜的创造因素,老师要给以保护、鼓励,并创造条件促使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如有的幼儿看到别人有漂亮的娃娃或“冲锋枪”,他会说,“我们家也有。”可事实没有。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如一位中班小朋友听邻居讲去玄武湖公园玩的事,很开心。于是这位小朋友也有了去玄武湖玩的愿望。他把玩的“过程”想象了一下(即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想象),然后到幼儿园去对同伴说他自己去玄武湖公园玩的“经历”。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如幼儿园里小班幼儿正在玩“狡猾的狐狸,你在哪里”的游戏,当老师扮演的狐狸逮着小鸡(小朋友饰),装着要吃她的时候,这个孩子大哭起来说:“你是老师,怎么可以吃人呢!”并拼命挣扎。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想象有时会和现实混淆。据此,有人说,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最快时期,甚至说,比成人更善于想象。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想象的水平直接取决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语言水平都远不如成人,且表象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都差,思维也不如成人。所以幼儿想象的有意性、协调性、丰富性和创造性都不会超过成人。

考点3 促进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 重点等级★★★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准确,想象就越新颖、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象就会狭窄、肤浅甚至是荒诞的。因此,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要有计划地采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使他们多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

教师在丰富幼儿表象的同时,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例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讲故事、复述故事、创编故事;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用丰富、正确、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事物,都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的发展的条件

幼儿园多种艺术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的发展的有利条件。例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而意愿画能活跃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无拘无束,构思、创造出各种新形象;音乐、舞蹈是美的,幼儿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艺术形象,然后再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都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幼儿进行游戏,总离不开玩具和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象的物质基础。因此,老师要为幼儿多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只要安全、卫生即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同样能起到活跃幼儿想象,促进发展的作用。如智力玩具、魔棍、魔方等玩具游戏,都能让幼儿独立思考,别出心裁,反复尝试,勇于探索。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措施。除通过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形式。例如:在纸上画好一些线条和几何形体,让幼儿通过添画来完成整幅画面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使幼儿想象的内容广泛而又新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