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前儿童各种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各种感知觉的发展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了解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情况,而且也可以发展成与学前儿童互动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趣味游戏。3.儿童视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首先,要预防视力障碍。预防视力障碍的主要预防策略为,及时关注儿童的异常用眼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当进行眼睛保健。
学前儿童各种感知觉的发展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2-2

小托蒂的悲剧

意大利一位名为托蒂的小男孩,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是,它却看不见任何东西。

原来,小托蒂刚出生不久,为了治疗轻微的感染,这只眼睛曾被绑扎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关键期的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两个星期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该为这只眼工作的视觉神经元萎缩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后果。

思考:从这个案例中,您得到哪些启示?为了避免小托蒂式的悲剧,我们在保护儿童的视觉和其他感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引导案例2-3

喜欢蚂蚁的阳阳[2]

阳阳(5岁,男,中班幼儿)这段时间的户外活动几乎都是看蚂蚁,只要见到蚂蚁,就会停下来观察,并且蹲着蹲着就趴到了地上,常常弄得满身草屑、泥巴、脏水。阳阳奶奶问明原因以后跟黄老师提出:请帮我转移阳阳的注意力,不给他这样玩,免得总是这么脏,衣服难洗。

思考:黄老师一时没了主意,若她向您请教,您打算给黄老师什么建议呢?

一、学前儿童各种感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视觉(vision,或visual sensation)是个体辨别物体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我们每天与外界接触,其中大约有80%的信息来自视觉通道。同样,视觉也是学前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正常的新生儿,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即可以察觉可见的光波。不过,新生儿的视觉调节能力还远未完善,难以像成年人一样根据物体的远近自如地调节双眼视线。他们的眼睛,好像定好了焦距的相机,只能够集中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其中,他们看得较清晰的理想位置是距离眼睛正前方20.3厘米处。在20.3厘米之外,无论远近,新生儿都只能够朦朦胧胧地感受物体的存在。在整个婴幼儿期,可以通过视敏度和颜色视觉这两个指标考察婴幼儿视觉的发展状况。

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图2-1)。6个月以内是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我国现有的研究指出:1~2岁的儿童视力为0.5~0.6,3岁儿童的视力可以达到1.0,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图2-1 学前儿童与成人眼中的世界对比图[3]

2.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3个月的婴儿已经不但能根据明度辨别颜色,而且能够根据色调辨别颜色。到了幼儿期,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相结合。3岁幼儿能认清基本颜色,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如白和乳白、绿和墨绿、红和粉红等。从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幼儿此后逐渐能够认识一些混合色。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掌握颜色的名称。如果掌握了颜色的名称,即使是混合色,幼儿同样可以掌握。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有充足时间接触大自然的幼儿,他们的颜色视觉往往发展得更好。

如何了解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情况呢?对于1岁半以前的儿童,可以采用视觉偏好法和脑电、眼电记录法进行考察(图2-2)。

视觉偏好法非常简单,就是在儿童清醒的时候,同时在其眼睛正前方并列呈现不同颜色的纸板,或者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物体,然后观察儿童的视线。如果他们更多地将眼睛朝向其中的一个纸板或者物体,那么就表明儿童能够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颜色,而且更偏好其中的某一种颜色。

脑电、眼电记录法,是新兴的研究和检查技术。在一些医院的儿科或者高校、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都配有脑电和眼电设备。借助这些设备,就可以无创地了解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情况。

1岁半以后的儿童已经能够听懂成人简单的指令,2岁以后的儿童更是可以进行日常的简单交流了,此时了解他们颜色视觉的发展情况,就更加便捷了。常用的方法有配对法、指认法和命名法。

以配对法考察颜色视觉,可以先给儿童呈现两个含有多种颜色的色板(图2-3),然后告知儿童,将这两个色板中相同的颜色连线配对。为了确保儿童理解成人的规则,可以先做一次配对的示范。

图2-2 婴儿的脑电研究[4]

图2-3 配对法中的色块[5]

指认法,是指给儿童呈现一些含有多种颜色的物体,然后成人说出某一特定的颜色,让儿童从这些物体中指出这一颜色的物体。比如,在一堆海洋球面前,成人说出“蓝色”,让儿童找出“蓝色”的海洋球来。

命名法,则是由成人选出某一物体,让儿童说出这一物体的颜色。比如,成人从一堆积木块或者海洋球中,拿出了一块红积木或者红海洋球,让儿童说出这一积木块或者海洋球是什么颜色的。

上述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了解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情况,而且也可以发展成与学前儿童互动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趣味游戏。比如,配对法中色板的颜色可以由少到多;指认法可以指认室内和户外的绝大多数物体;命名法更是可以由考察变成颜色学习的游戏。成人与儿童可以互换角色,既可以是成人抓取,儿童命名,也可以借助不透明的布袋子,将物品放到布袋子中让儿童抓取物品,再让成人命名颜色。这种跟触觉练习融合在一起的颜色视觉游戏,很受2~3岁的儿童欢迎。

3.儿童视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预防视力障碍。儿童的视力障碍如弱视、斜视、近视等,通常具有异常的用眼行为。无器质性病变的视力障碍,经过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正常视力,治疗视力障碍的最佳期是3~5岁。光线照明不足或者经常在强光之下用眼、坐姿不良、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等,都会导致视力下降。幼儿园和家庭注重儿童视力保护是很有必要的。预防视力障碍的主要预防策略为,及时关注儿童的异常用眼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当进行眼睛保健。

其次,要预防后天性色盲。后天性色盲通常由视网膜疾病、视神经障碍、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导致。预防的主要措施为:注意日常观察,经常用颜色视觉考察方式进行检查,注意饮食搭配。若有色盲症状,则及时治疗。

最后,要预防心理失明。心理失明,是指在眼球正常的情况下,个体无法产生视觉的病理现象,通常由视觉神经元萎缩或者病变所导致。引导案例2-2中“小托蒂的悲剧”,就是典型的心理失明。教师和家长理应知道,学前期是人脑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各脑区的神经组织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为了预防心理失明,一方面要给予婴幼儿正常、合适的用眼机会,不持续绑扎婴幼儿的眼睛,也不要让清醒状态中的婴幼儿长时间待在黑暗的环境中。我们要在确保儿童安全的情况下,多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和室内游戏,确保他们的各种感官对应的脑区都能够获得适当的刺激,促进相应感知觉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要进行智慧教育,避免苛责儿童而导致“癔症性黑蒙”的心理失明。

(二)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听觉(hearing)是个体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等特性的感觉。听觉也是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与外界接触时,听觉通道大约为我们获取了10%的信息。虽然与视觉通道获取约80%的信息相比,似乎少了一点,但是这10%却同样至关重要,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极具价值。比如,在使用交通工具出行时,红绿灯、斑马线等交通视觉信号非常重要,但是耳朵采集到的喇叭、警笛等声音,也同样对安全出行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1.听觉的发展

听声反应是考察新生儿是否具有听觉的常用指标。正常的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考察婴幼儿听觉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是其听觉敏感性,即听力。

2.学前儿童听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预防听力障碍。主要措施是注意日常观察,及早发现。若儿童经常侧耳,经常表示听不到声音,则要注意给予医学检查。

其次,要预防噪声性耳聋。提倡“轻声教育”和充足的户外活动,特别是估计儿童会非常兴奋、喧闹的活动,尽量安排在户外等空旷的场合进行。我们知道,学前儿童容易激动,所以在室内进行教育活动时,为了避免儿童过于兴奋和喧闹,就要减少甚至不用一些不必要的提问,比如“好不好啊”“你们要不要啊”,等等。类似这样的提问,没有启发儿童思考的价值,只是教师习惯性的承接话语。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会以自己的眼神、肢体或者教具,自然地做好承接,既调动幼儿的兴趣,又避免喧闹。

最后,要预防心理性耳聋。心理失聪,是指在耳朵正常的情况下,个体无法产生听觉的病理现象,通常由听觉神经元萎缩或者病变所导致。预防措施包括给予婴幼儿正常、合适的听音机会,并且不持续绑扎或堵塞婴幼儿的耳朵。

(三)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touch sensation)是个体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适宜的触觉练习有助于儿童统合各种感知觉,有助于儿童形成安全感以及顺利成长。可以通过新生儿先天的各种无条件反射来考察其触觉发生的状况。婴幼儿触觉的发展,体现为口腔探索和手部探索两种主要形式。

1.触觉的发展

口腔探索是婴儿充分利用触觉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婴幼儿手部触觉发展的趋势为:由“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向“视触结合”阶段过渡,再向“目的性探索”阶段发展。

2.学前儿童触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触觉练习,如温和的爱抚,鼓励其在适宜的环境中爬行、赤脚行走,或者玩水、玩沙等。正常的婴幼儿不但触觉发达,而且要有与成人亲密的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温和的爱抚能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仅人类如此,大部分动物的幼崽,也都需要温和的爱抚。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哈罗设计了别具一格的布母猴实验。实验中,哈罗选取健康正常的幼小的恒河猴作为实验对象,他和同事们制造了两种假的母猴来代替真正的母亲。一位“母亲”是由冰冷的金属丝围绕而成的,“金属母猴”的胸前安置了橡皮的奶头,幼猴可以从橡皮奶头上吃到奶。另一位是“布母猴”,周身包有一层柔软的绒布,面部画有比较精致的表情,并且体内安装了一个提供体温的灯泡,不过她胸前没有奶瓶。哈罗把幼猴与两位人工母亲放在一个笼子里,两只“母猴”相隔一段距离,幼猴可以在笼子里自由活动,自由选择接近哪位“母亲”。结果发现,幼猴绝大部分时间是依偎在“布母猴”的身边,只有在饥饿时才跑到“金属母猴”那里。这个研究启发我们:爱是温暖的、软绵绵的感觉。前文提及,正如彭野的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所描绘的,诸如“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等充满温情的具象,才是以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前儿童所能够理解的爱。他们对爱的感受,就是如此的直观和具体。所以,经过儿童身边的时候,多对他们微笑、多摸摸他们的脑袋,他们就会认为老师是爱他们的。相反,如果总是板起面孔训斥他们,哪怕教师的出发点是基于满腔的爱,儿童感受到的依然是老师的冰冷与拒绝,毫无爱意可言。

其次,注意儿童触觉探索中的环境安全问题。如成人不在场时,不给儿童过小的、可以放进口中的小物体或小玩具;不给刚会走路的儿童筷子、长柄汤勺之类的东西玩;不给儿童不卫生的小东西或含有毒素的东西玩。

(四)学前儿童味觉的发展

味觉(taste sensation),是指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如食物、药物等),在个体口腔内刺激味蕾时所产生的感觉。人的基本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味觉能够与其他感觉如视觉、嗅觉和肤觉相互作用。味觉的适应和对比作用明显,并且当温度为20~30℃时,人的味觉最敏感。

1.味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即有味觉反应,他们偏爱甜味。3个月的婴儿即能够对各种含有基本味觉的物质溶液进行精确地区分。

2.味觉发展的注意事项

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常食欲,要科学喂养。给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具有适宜感官性状和适宜温度的饮食,引导儿童从小适应和喜爱各种天然食品的味道。

儿童天生味蕾就很发达,对各种味道都很敏感,不需要借助味精鸡精、酱油等含有谷氨酸钠成分的调味剂刺激味蕾,以免味蕾得不到自然的锻炼,反而形成依赖。同时,谷氨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在代谢的时候,还会带走人体大量的钙,这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因为他们现在正需要从饮食中获取充足的钙源。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含有色素等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和烧烤、油炸类垃圾食品等,避免偏爱厚重口味饮食和避免形成偏食习惯。

(五)学前儿童嗅觉的发展

1.嗅觉的概念

有气味的物体作用于个体的鼻腔所引起的感觉,称为嗅觉(olfaction)。嗅觉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有助于及早觉察一些危险。

2.嗅觉的发生发展及其注意事项

新生儿已经具有嗅觉,并且在婴幼儿期逐渐发展,体现出对母亲气味和一些芳香类气味的偏爱。要培养和维护儿童敏锐的嗅觉,就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嗅觉器官,要科学护理鼻腔,预防鼻炎等鼻科疾病。

二、学前儿童各种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主要包括对方位、深度(或距离)的知觉。新生儿即具有初步的方位知觉,主要体现为具有听觉定位能力。方位知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3岁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上下空间方位知觉的发展,4岁幼儿则主要发展前后方位的知觉,5~7岁主要发展左右空间方位的知觉。不过,左右概念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对概念。我们成人似乎已经完全掌握了左右概念,其实不然,在类似于军训的情境中,依然有人会把左转右转给弄错了。所以,更需要理解儿童对左右概念的混淆。

在深度(距离)知觉方面,有关“视崖”[6]的研究表明,2个月大的婴儿即有深度知觉,此后一直处于逐渐发展过程当中。

(二)学前儿童的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object perception),主要包括对形状的知觉和对大小的知觉。6个月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婴儿已经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所谓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为: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

在大小知觉方面,儿童对大小知觉的正确性和难易程度与知觉对象的形状特征有直接的关系:知觉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物体比较容易,知觉形状差异较大的物体比较困难。

(三)学前儿童的时间知觉

学前儿童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并且体现出“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此外,儿童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较高级状态。人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品质(如专注执着等)和能力(如高效观察等),即是观察力(observational ability)。观察力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见多识广的人更聪明,就是这个道理。观察力是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渐综合各种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提高

最初,由于行动能力十分有限、知识经验特别匮乏,学前儿童的观察,通常是碰巧见到什么、遇到什么就观察什么,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待年岁渐增,他们往往就开始有观察的主见了。比如,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会说:“我今天要去看南瓜开花了没有,你也去吗?”或者,“昨天那个山坡的小草上,有好多好多的蜗牛宝宝,我今天还要去那里,看蜗牛宝宝是否还有那么多。”当儿童开始具有自我设定的观察目的时,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也就具有了较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儿童个性初具雏形的表现之一。

姚平子等人的研究表明,只有部分3岁幼儿能够以成人的要求支配自己的知觉,而且这种支配能力还很差;四五岁幼儿能用出声言语组织自己的感知,观察的有意性已有很大的提高;大部分6岁幼儿能够用内部言语来支配调节自己的感知活动,并且能坚持完成任务。幼儿观察精确性的发展和有意性的发展联系紧密,表现出由笼统到精确、由主观到客观地反映事物的过程[7]

2.观察持续时间日益延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观察的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3.观察得更加系统概括,观察的方法逐渐增多

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眼动轨迹的有关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在观察事物时日趋系统概括。3岁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他们眼球运动的轨迹比较杂乱;4~5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事物的轮廓。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观察事物时从最初受制于表面现象,到逐渐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开始体现出概括性。比如,一位2岁半的女童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看到对面走来的阿姨戴眼镜,然后看了看同样戴着眼镜的妈妈,立刻得出结论:“妈妈,女的都是戴眼镜的。”而同样这位女童,当她6岁的时候,一天她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突然说道:“老师,我发现一个特点,动画片里的人,不用讲,好人常常是长得漂亮的,长得难看的,演着演着他多半就是坏蛋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儿童的活动中伴随有大量的感知觉锻炼,因此儿童的活动是促进其感知觉发展的有益因素。儿童的语词和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感知觉而获得的,这二者也会反过来促进儿童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前已述及,观察力是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渐综合各种感觉和知觉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可以多引发儿童活动,引发儿童的言语,增长儿童经验,必要时也予以情感和技术支持。具体而言,可以尝试以下主要措施。

1.维护和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应从维护和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入手。若儿童本身已经产生观察的兴趣,这就是有效培养其观察力的良机。

根据第一章阐述的无害活动及其研判标准,我们尝试陪着引导案例2-3中的黄老师,一起研判阳阳观察蚂蚁是否为无害活动。很明显,阳阳喜欢观察蚂蚁,并没有违反法律公德,也没有违反科学作息的规则,唯一的问题集中在安全卫生方面。再深入分析,阳阳奶奶到底是反对把衣服弄脏还是反对观察蚂蚁?如此一来,答案就清晰了,其实阳阳奶奶并不介意阳阳到底是观察蚂蚁还是观察蚯蚓,只要尽量不把衣服弄脏即可。

黄老师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幼儿教师,通过邮件和电话的交流,她明白了在这个案例中,阳阳喜欢观察蚂蚁,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培养阳阳观察力的良机,要充分珍惜和维护。之前也特别强调过,只要是无害活动,基本上都蕴含着学习和成长价值。于是便宽心琢磨适应性支持,比如为阳阳准备了容易清洗的“观察蚂蚁专用服”——罩罩衣。

若学前儿童尚未自发出现观察兴趣,教师就需要想办法唤起他们的观察欲望,以引发他们的观察行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帮助儿童确定观察目的

在观察之前,适当布置任务,有助于引导儿童关注到多个方面或者重要的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儿童在观察过程中专注精神。

在引导案例2-3中,在为阳阳提供“观察蚂蚁专用服”之后,黄老师就经常跟阳阳讨论:今天的户外活动,是观察有多少只蚂蚁经过,观察有多少只蚂蚁搬运粮食,观察蚂蚁是否跟同伴打招呼,观察蚂蚁有几条腿,还是观察蚂蚁的大小……因为目标明确,阳阳每次观察都非常专注,并且认真记录。

3.教给儿童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观察的方法很多,如顺序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等。

在观察建筑、景物的时候,可以教儿童采用顺序观察法。比如欣赏一幅风景画的时候,可以引导儿童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又比如,要观察一棵树,既可以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观察,比如先观察树叶、树枝、树干,再观察树根。也可以引导幼儿,让他们从远到近地观察,感受同一物体因为距离不同,观察到的大小也不同。

在观察具有典型特征的物体时,可以教导儿童采用典型特征观察法。比如在观察长颈鹿时,可以采用系列跟进式提问的方式,逐步询问儿童,如“小朋友们,请问你们认识这个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长颈鹿吗”“它除了你们说的脖子很长,还有哪些部位也很长呢”,等等。

而面临对较大物体的观察时,则可以引导儿童采用分解观察法。比如,引导儿童将一头大象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观察,大象的头部有什么、像什么,大象的身体像什么,大象有几条腿,腿有多粗,等等。

比较观察法就是教儿童将看到的相似物体进行比较,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观察小鸡和小鸭时,我们可以侧重于教给儿童比较观察法。比如小鸡和小鸭的小嘴巴(喙)分别是怎么样的,它们的叫声各是怎样的,它们走路的姿势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又比如,在看汽车和火车的视频时,问儿童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区别。类似的,也可以问他们老虎与狮子有何区别,西红柿与土豆有何区别。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各种图片来观察两种物品的不同,图片观察可以为孩子提供观察对象的各部分细节。如引导儿童回答下列问题:图画上的动物或人缺少什么?画面上不同的人有何特点?两张图片上的画面有何不同之处?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地、有系统地观察,它有助于幼儿了解动植物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有助于了解活动物体的变化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对某一事物、物体形成完整的认识。比如,当儿童观察小鸟、蚂蚁、蚯蚓等活动物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教他们采用追踪观察法;也可以引导儿童坚持观察某种植物,如观察从种子到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追踪观察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在锻炼幼儿的耐心、敏锐性、细致性,以及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除了有效的观察方法,有效的记录方法也非常重要。在引导案例2-3发生之后,当阳阳很想知道有多少蚂蚁却因数不清楚而烦恼的时候,黄老师提供了卡纸和油性笔,告诉阳阳看到一只蚂蚁就在纸上戳一个点。当天户外活动结束时,阳阳像举着战利品一样奔向老师。黄老师就在每五个点之下画线段,让阳阳自己分别数每个线段上的点,之后再帮他加起来,原来这一天共看到36只蚂蚁。当阳阳很想弄清楚有多少蚂蚁经过,又有多少只蚂蚁搬着粮食的时候,我们讨论可以在戳点计数的基础上,教给他画圈计数——经过一只蚂蚁戳一个点,若它搬着粮食就戳一个点并且圈起来。后来阳阳对蚂蚁之间互相打交道的现象感兴趣了,这时仅师幼二人就商量出“画×计数”的办法。阳阳的“工作”吸引了不少小伙伴,至此每周五,黄老师都给一些时间让阳阳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专门汇报一周以来观察的情况。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给儿童带来的发展并不仅限于观察力本身,而是更加全面和深远的。不仅如此,在儿童发展的同时,教师也会获得相应的专业成长。比如案例2-3中,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喜欢蚂蚁的阳阳在自发活动和集体活动中都更加专注,数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明显进步。阳阳的兴趣得到了家长越来越多的支持,他获得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书籍、光碟和相应的亲子阅读时光。阳阳成了班里公认的“蚂蚁小专家”。而见证和跟进这个过程的黄老师,也逐渐学会运用情感、物质、技术等多种适应性支持。

拓展阅读2-2

“癔症性黑矇”

6岁男孩被老师连批5次后,患癔症突然失明[8]

6岁的涛涛突然双目失明,被紧急送医。钱医师仔细检查后发现,涛涛双眼无光感,但是眼睛并无器质性问题,头颅CT检查也正常。家长说涛涛较内向,很听话,自我要求极高,平时在园都想表现得好。不过最近两天,因小事被老师一连批评了5次,情绪一直低落。

结合患儿生活近况,钱医师判断涛涛可能患上了“癔症性黑矇”——心理原因导致的视觉障碍。他对涛涛进行心理暗示:“小朋友,你的眼球神经损伤了,医生给你吃一个神药,这个药很贵的哦,但是吃了就好,你的眼睛就看见了,看得比原先更清楚!”涛涛服下了一些维生素糖浆,没多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涛涛说能看见东西了!再次检查,双眼视力均达到了1.0!

钱医师说,癔症是由个体强烈情绪因素诱发的精神障碍。通常起病很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癔症包括分离型和转换型两类。分离型癔症呈情感爆发式,患者烦躁、哭闹、冲动、砸物、揪发、撕衣或打滚抽搐。转换型癔症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语等为主。

儿童癔症多发于学龄期,但近年来有低龄化的趋势。该病的主要诱因是成人的训斥、体罚、态度生硬。不幸的意外遭遇、父母冲突、同学纠纷等引起的气愤、委屈、恐惧或其他内心痛苦,也可能致病。可见,儿童犯错时,切忌粗暴打骂,要耐心引领。一旦儿童癔症发作,暗示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除了言语暗示,还可以用药物暗示或行为治疗,同时尽早让其接受心理干预,早日恢复心理健康。

拓展阅读2-3

感统失调及其干预措施[9]

1972年,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 J.)创立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fion Theory)。“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否则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亦称学习能力障碍,常见特征:①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即平衡能力差、走路易摔倒、常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调皮任性、爱挑剔,容易与人冲突;②视觉不良,观察物体常会漏掉某些方面;③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环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④听觉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⑤本体感失调,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还可能伴随言语发展迟缓、表达困难。

感统失调诱因较多。先天的生理原因,有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早产或剖腹产导致生产时的压迫感不足而触觉失调,或孕期不正确的打针吃药造成伤害。后天原因则可能是儿童活动范围过小、户外活动和室内游戏过少,以及成人对儿童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其感官刺激不足、接受的信息不全面。没让孩子爬就直接学习走路,或使用学步车而可能导致前庭平衡失调及头部支撑力不足。此外,成人要求太高、管教太严,儿童压力太大、自由活动时间太少,也是诱因之一。

感统失调通常需要药物治疗,辅以康复训练才能改善。爬行和适当的触觉练习,如多玩土、玩沙等,是简便易行而且颇有成效的康复训练方式。

【本章小结】

1.感知觉及其种类

感觉是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综合与运用。

以刺激物的来源和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其中,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知觉主要包括:空间知觉(对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的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感觉为个体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以保证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个体维持生存所必备的心理过程。同时,感知觉是学前儿童最早的心理过程,是学前儿童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它不仅是婴儿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本手段,而且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3.学前儿童多种感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

视觉是个体辨别物体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视敏度和颜色视觉的发展。儿童视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预防视力障碍;预防后天性色盲;最后,要预防心理失明。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等特性的感觉。学前儿童听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预防听力障碍;预防噪声性耳聋;提倡“轻声教育”和充足的户外活动。

触觉是个体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其中,口腔探索是婴儿充分利用触觉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婴幼儿手部触觉发展的趋势为:由“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向“视触结合”阶段过渡,再向“目的性探索”阶段发展。学前儿童触觉发展中的注意事项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触觉练习;注意儿童触觉探索中的环境安全问题。

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刺激味蕾,所引起的感觉称为味觉。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常食欲,要科学喂养。给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具有适宜感官性状和适宜温度的饮食,引导儿童从小适应和喜爱各种天然食品的味道。避免给学前儿童使用味精、鸡精、酱油等含有谷氨酸钠成分的调味品。

有气味的物体作用于个体的鼻腔所引起的感觉,称为嗅觉。要培养和维护儿童敏锐的嗅觉,则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的嗅觉器官,要科学护理鼻腔,预防鼻炎等鼻科疾病。

4.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包括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儿童出生即有听觉定位能力,并且约在3岁能够区分上下,约在4岁能够区分前后,在5~7岁,逐渐学习区分左右方位。2个月的婴儿即有深度知觉。

物体知觉主要包括形状知觉与大小知觉。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为: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学前儿童对大小知觉把握的正确性和难易程度与知觉对象的形状特征有直接的关系:知觉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物体比较容易,知觉形状差异较大的物体比较困难。

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并且体现出“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此外,儿童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

5.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较高级状态。人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品质(如专注执着等)和能力(如高效观察等),即是观察力。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①观察的目的性、有意性逐渐增强;②观察持续时间日益延长;③观察得更加系统概括,观察的方法逐渐增多。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①维护和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②帮助儿童确定观察目的;③教给儿童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本章检测

一、思考题

1.请问何为感觉、知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2.感觉和知觉分别有哪些种类?

3.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哪些意义?

4.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分别预防视力障碍、后天性色盲、心理失明、听力障碍、噪声性耳聋、心理性耳聋?

二、实践应用题

1.家长育儿访谈:以“小孩子喜欢塞东西到嘴里,也喜欢敲敲打打,您认为在养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访谈学前儿童的家长,然后比较家长的观点与口腔探索、手部探索等有关知识的异同,将家长遗漏的事项告知家长。

2.幼儿观察力的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分别给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布置观察任务;分别记录幼儿的观察过程,辅以访谈,了解其所采用的观察方法;比较三个年龄段幼儿的表现,分析讨论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3.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研究:请根据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有关知识,尝试培养一名或多名幼儿的观察力,反思讨论培养中的得失。

【注释】

[1]转引自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75.

[2]莫秀锋.有效观察:研究型幼儿教师成长的基点.教育导刊,2015,560(4):67-69.

[3]莫秀锋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参加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学者培训班期间,考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实验室所拍摄的照片,图片中面孔为本人。其中上左、上右分别为1个月、3个月孩子眼中呈现的图像,下左、下中、下右分别是6个月、周岁和成人眼中的世界。

[4]http://health.xinmin.cn/jkzx/2013/04/22/19862884.html,2015-12-30.

[5]左边色块从上到下依次是湖蓝色、紫色、黄色、宝石蓝、绿色、大红色,右边色块从上到下依次是大红色、绿色、宝石蓝、黄色、紫色、湖蓝色。

[6]即视觉悬崖,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and E.J.Gibson)创设的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7]姚平子,熊易群,王启萃,等.幼儿观察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2):18-23.

[8]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4/11-14/6775139.shtml,2015-01-08,有删减。

[9]http://blog.renren.com/share/248807806/14367182676,2015-0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