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龄前期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学龄前期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种感觉在学龄前期幼儿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有所变化。但学龄前期幼儿掌握空间位置的相对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学龄前期幼儿的空间知觉还不够精确。到学龄前期幼儿期结束时,儿童言语中有关时间的词汇已经比较丰富了。学龄前期幼儿的观察力有了初步发展,开始能够在语言指导下对事物进行观察。

1.学龄前期幼儿的感知觉比婴儿期精细,知觉开始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复杂知觉初步发展。各种感觉在学龄前期幼儿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有所变化。各种感觉协同活动,视、听觉在学龄前期幼儿认识事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取代了婴儿期触觉作用的优势地位。随着活动和言语的发展,各种感受性都有发展,比如辨别颜色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听觉感受性迅速提高。学龄前期幼儿的视觉敏感度(辨别微小对象或从一定距离辨别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

2.空间知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龄前期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一般在小班可以辨认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中班儿童可以做简单的拼图活动,到大班能进一步认识椭圆形、菱形、各种三角形等。方位知觉方面的研究指出,3岁儿童只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可以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到7~8岁才能掌握。但学龄前期幼儿掌握空间位置的相对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在距离知觉方面,学龄前期幼儿可以分清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相对远近,对于比较遥远辽阔的空间距离便不能正确认识。学龄前期幼儿的空间知觉还不够精确。

3.时间知觉发展较迟。学龄前期幼儿有一些初步的时间观念,但这往往是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他们对时间单位很难正确理解(如1分钟,1个月的意义),但大班儿童可以辨别昨天、今天和明天等。学龄前期幼儿一般不易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别开来,常把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时间长短混淆起来而不考虑速度。到学龄前期幼儿期结束时,儿童言语中有关时间的词汇已经比较丰富了。

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学龄前期幼儿的观察力有了初步发展,开始能够在语言指导下对事物进行观察。但这种观察不能维持确定的指向性,情绪色彩占重要地位,因兴趣而转移。此外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观察活动,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分不清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