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区建设与教育变革

经济区建设与教育变革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级战略规划,这一事件对江西省社会发展“进位赶超”意义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江西省,这样一个中部省份的经济社会全面崛起,也即“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本质来看,都对当前鄱阳湖区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吁求与挑战。环鄱地区的教育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建设与教育变革

江西师范大学 蔡连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级战略规划,这一事件对江西省社会发展“进位赶超”意义重大。在江西省环鄱区域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这种新理念的实施不只需要有大量的硬件支持,而且在软件方面,教育对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从本质来看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教育吁求

怎样来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内涵?对这一问题正确回答是实施此战略的前提条件,任何误读都将会使我们的建设实践出现偏差。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这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质内涵的表述,是建基于坚实的学理研究之上的,具有权威性。

“特色是生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强调和突出其生态性,不能再重复其他国家和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特色是生态”,要在鄱阳湖经济社会建设中突出“生态”这一特色,其实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有学者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的进步状态”。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其实关涉的是三个维度:“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里包括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而且我们可以把前面两种和谐概括为“他我和谐”,把后一种和谐概括为“自我和谐”。基于上述梳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设生态文明其实都与人相关,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都需要人具有“和谐素养”,也就是“生态文明素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要突出其生态特色,不只要理解为,要在环鄱区域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特别是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语境下,我们还需要强调,要在环鄱区域建设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如果在环鄱地区,只是建设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与此同时出现了社会冲突不断、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低下的现象,也不能认为我们的建设是成功的,因为根据对生态的本质理解,不只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还需要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也只有在环鄱地区实现了上述三种和谐,才能够认为我们的环鄱区域建设真正突出了生态性。

然而,无论是建设环鄱地区生态文明中的那一种和谐,都需要培育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态文明素养;毫无疑问,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需要有针对性、有效果的生态教育。

“核心是发展”。无疑,这里的“发展”指的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一方面并不排斥经济发展,因为经济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则根本就谈不上整个社会发展。但是,科学发展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科学发展还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文明的提升,没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只有经济增长,则我们不能称这种发展方式为科学的发展。但是,对整个区域社会的发展而言,“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撑,这些人才不只是需要具有职业技能,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这些技能素养的培育与提升都需要有高质量的、适恰的教育作为后盾。另外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我们追求“进位赶超”,其实就存在一个与全国其他区域、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竞争人才资源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的教育能够为本区域培养人才,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只是在扮演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培育后花园的角色。

“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如果还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如果还遵循“唯经济主义”的方针,则我们一方面没有自己的特色优势,而且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历史已经证明,“先发展后治理”这条道路只能带来短期效应与片面畸形,这种发展方式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也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之举。然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我们社会的建设者具有科学的发展意识,以及有以生态观念为指导的生产建设能力。科学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需要高质量教育作为支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江西省,这样一个中部省份的经济社会全面崛起,也即“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本质来看,都对当前鄱阳湖区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吁求与挑战。

二、当前环鄱地区实际教育模式的弊端

环鄱地区的教育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改革在我国推行已久,但是对教育实践的批评似乎日盛。具体地,学界把整个现实中的基础教育概括为“应试教育”,也就是为了而且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有论者认为,当前存在一种错误的方向是“大学的技术至上”。这些认识是对整个我国教育实践的批判,同样当前环鄱地区教育也存在这些问题。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之上,根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需求,我们观察认为,当前环鄱地区实际教育模式存在如下特征与弊端。

“非生态性”。环鄱地区教育模式的“非生态性”有两个方面的指涉,一方面指的是环鄱地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不具备教育生态性;另一方面指的是环鄱地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没有生态文明的素养和技能。以上教育“非生态性”的两个方面存在这样的关系,要成功地在学生中培育生态文明的素养和技能,需要有“为了培养生态意识和技能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还需要有“生态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本身对前面的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具有示范性,而且它还是一种“春风化雨”式教育,这种教育本身符合教育生态规律。所以前者是“生态教育”,后者则为“生态性教育”,而“生态性教育”能够使“生态教育”更为有效。

环鄱地区教育的“非生态性”,一方面是指,这一地区当前教育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即“生态教育”不重视。从基础教育角度来看,当前的教育主要或者说唯一的旨趣在于“升学”,“应试教育”的“囚徒困境”一直是难以摆脱的;至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环保技能,这些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当前基础教育的实践是,正如有论者所言,“轰轰烈烈地抓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之不行久矣!所以,生态教育在这一情境下自然是被边缘化了、被形式化了;要么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么是相关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被形式化了。环鄱地区教育的“非生态性”,另一方面是指,这一地区当前教育本身不是“生态性”的。生态和谐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但是只要我们观察当前的教育就可以发现,当前的教育并不符合这三个方面的生态和谐要求,甚至是离这些要求甚远。当前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厌恶学习和学校,甚至让学生产生心理疾病,让年轻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害,甚至出现一些学生自杀轻生的念头与现象,这是人与自身的不和谐,它有悖于“自我和谐”;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使学生不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也没学会宽容他人,甚至有年轻学生报复社会,这是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它有悖于“他我和谐”;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没有教会学生要珍惜美好大自然,善待动植物,这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它同样有悖于“他我和谐”。这些问题整个中国教育都存在,环鄱地区同样有,这是环鄱地区教育“非生态性”的另一方面表征。

沿着环鄱地区教育“非生态性”的生态教育维度来观察,还需要补充指出的是,南昌作为环鄱地区的首善之地,职业教育一块在国内较为发达,但是在这些职业院校所开办的专业中,与环境生态保护相关的并不多,即使有些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直接培养环保人才,但办学质量因师资匮乏、设备不齐等原因并不能让人称道。至于在普通高校中的环保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也因主客观原因,在人才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

“单向度性”。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用“单向度的人”来形容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没有批判性。在这里,我们指出环鄱地区教育的单向度性,不只意指该地区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没有批判性,特别要指的是,这一地区同全国各地一样,基础教育单一追求应试技能的训练,高等教育单一追求职业技能的培养,存在这种单向度性。而且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基础教育片面追求考试分数,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找工作,秉承这种教育旨趣,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自然缺乏批判性、创造性。

对基础教育而言,不是说教育不能为考试服务,而是认为教育不能只是为考试服务,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使学生在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教育又要超越这一点,教育要使中小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知识,追求真理,而不是像当前教育实践中这样恰恰相反;更进一步地,基础教育的单向度性使学生没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不知道爱护环境,不懂得与人相处,不知道追求自身和谐。当基础教育简单化为追求考试分数的重复做题训练时,它的单向度性就凸显出来。对高等教育而言,当前国内有一种明显的普通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化”倾向,环鄱地区同样也不例外,存在同一困境需要克服。对当前的高校而言,在招生上以就业率吸引生源,在培养上偏重工作实际需要的课程开设,在高校评价考核上强化重视一次性就业率。这些制度安排对我国传统的深居“象牙塔”、严重脱离实际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是一种变革,但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境下,这些制度安排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矫枉过正,它已严重地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正确理念。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许多普通高校不重视通识课程开设,不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甚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开网店创业,如此则普通高校只是成为了年轻人职业培训的机构,普通高校被简单化为职业培训机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培育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要达成这一目标依靠单向度的教育肯定不行,因为单向度的基础教育只训练学生考试技能,单向度的普通高等教育不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生态文明素养,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有多向度的教育。

“非本土性”。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农村为城市培养输送人才;经济落后地区为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一言以蔽之,这种教育具有“非本土性”特征。具体地针对环鄱地区而言,一个方面在其内部存在这样的问题,农村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不能够为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因为这些地方有限的教育财政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都到了城市上大学,然后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少有回到本土来发展、为家乡新农村建设事业服务的;另一方面,环鄱地区城市大学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这类高层次的人才在经济发达地区优厚待遇的吸引之下,“孔雀东南飞”,都往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去工作了,而不能留在本土为故乡的建设发展服务。对这一问题的存在,我们不能简单地谴责批判,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承认,人都具有“经济人”的人性特征,也就是人都在日常生活决策中追求个人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人性使然。现在我们能够也需要改变的是,提高人才待遇,以此吸引人才。这是教育之外的话题;教育之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非本土性”问题。对人才的留用,一方面是“待遇留人”,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感情留人”。要做到“感情留人”,首先要做到的是,人才对本土和故乡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现在的教育实践是,我们的教育不注重本土教育,甚至在有些地区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本土教育的意识,更不谈本土教育的能力了。要在教材中渗透本土教育的内容,要开设校本课程,以故乡本土为认识对象,来引导学生认识本土,以培育他们本土认识与故乡感情。但是实践中,在环鄱地区,由于基础教育过强的应试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学生只知道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而对环鄱地区的历史由来知之甚少;学生只知道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而对环鄱地区的山川河流了解不多。在对本土“无知”的基础之上,是建立不起本土情怀的,是培育不出真正的时时流露在生活细节中的故乡感情的。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所需要的教育变革

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环鄱地区教育实践中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即“非生态性”、“单向度性”和“非本土性”。这些教育实践中的弊端也是为了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教育需要变革的原因和起点。我们认为,只有在环鄱地区教育中进行如下四个方面的变革,教育才能更好地支持本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

1.开展地方生态教育立法活动。要提升环鄱地区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态文明素养,就需要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个维度来强化生态教育。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势必会受到事实存在的应试教育、职业化教育的抵制,为了克服这些抵制,需要加强地方生态教育立法。我国于1989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这一法律中第五条对环境教育的相关表述是:“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这一法律虽然是一个全国性正式法律,但是,一方面它对环境教育的规范并没有细化和明确化,所以在现实中这一条文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环境教育”的理念提升到“生态教育”理念上来。环境教育只是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教育的意蕴更为深广,也更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所以,我省需要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之上,切实开展生态教育的相关立法,地方生态教育立法是规范环鄱地区开展有效的生态科学研究与生态教育的有效手段。

2.强化环鄱地区生态科研与生态教育。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完全依托于本区域内的生态教育。我们认为,生态教育有效性一个方面是建立在生态科研的高水平之上,这种关系就尤如普通教育中科研与教育的关系一样,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一般来说,必须是建立在高水平科研的基础之上,否则教育会沦落为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教育,需要从政策、资金等角度来支持本区域的生态科研,要具体研究环鄱地区的生态问题,然后才能进行有效的生态教育。

环鄱地区的教育实践存在“非生态性”问题,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非常不利,要克服这一问题,并且从教育角度来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需要开展有效的生态教育。有研究者指出,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只有经济与社会目标,而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这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大学所有专业培养方案中都要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这一观点是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强化环境教育;对环鄱地区来说,更加需要从教育目标的维度来彰显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在环鄱地区开展生态教育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专业的生态教育,它的对象是与生态保护专业相关的学生,所以这是生态专业教育。这一层次的生态教育处于核心地位,它就像种子一样,良好的生态专业教育能够生根发芽,能够为环鄱地区的生态科研提供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还能够为该地区的生态通识教育和生态普及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第二个层次是通识的生态教育。通识生态教育的对象是学校中非生态保护专业类学生,对他们来说,这种生态教育只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通识性生态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校学生,有效的通识性生态教育为学生培育通识性的生态保护意识与生态保护技能服务。第三层次是非学校性的生态教育,它是一种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和社会所开展的生态教育,其影响十分广泛,是普及性生态教育。克服环鄱地区教育的“非生态性”,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加强生态教育。

3.普通高等教育回归通识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以及在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中,普通高等教育倾向职业培训已久矣!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对这一问题的清醒认识在现实中并不普遍,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化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普通高校开设大量的职业技术性课程,美其名曰“与市场接轨”;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学生热衷于选修这些职业技能课,而哲学、历史之类通识性强的课程无人或少有人问津。当环鄱地区整个高等教育不能为提高公民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作出贡献时,我们的生态教育就会出现问题。

德国学者赖纳·多拉瑟认为,环境教育应该是“情感基础第一,不是认识第一”。这一观点大而言之,对生态教育也同样适用,没有生态情感,就谈不上生态保护意识,没有生态保护意识生态保护技能也就无意义了。那么,对一个公民而言,生态情感并不是建基于虚无之上的,只有公民拥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才更可能具有具体的、现实的生态情感。如果一个公民对社会与自然及自身的认识是错误的,如信仰片面的“人类中心论”,或错误的“人定胜天论”,则一般地其生态情感难以培育,即使拥有生态情感也是不坚定的,或者是暂时的。所以,克服环鄱地区教育的“单向度性”,使普通高等教育回归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建立坚定的生态情感,进而培育生态保护意识与技能的关键之一。

4.开发实施环鄱生态保护相关的校本课程。对生态教育而言,生态情感是基础,生态保护的知识技能是其次的。在培养生态情感方面需要有对情感对象的深入了解,如果不熟悉情感对象,则生态情感也不可能坚实存在。怎样使学生了解环鄱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相关知识?大量开发并实施相关校本课程是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在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技能方面,传统的课程并不足够,传统课程中生态保护相关知识只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往往是非本土性的。所以,培养环鄱地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与技能需要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现实中环鄱地区生态保护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存在困境,一个方面,基础教育受升学考试指挥棒指引,普通大学教育受就业所驱动,这样环鄱地区生态保护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动力,并且空间受到了挤压。在这样的情形下,环鄱地区需要通过生态教育立法来强制规范,还需要强化专业与通识性生态教育,培养大量的生态教育师资,依靠他们的专业自觉来克服如上阻力,切实开发和有效实施环鄱生态保护相关的校本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