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基本上与区域经济的实力成正相关性,我国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区域经济在属地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物质支撑与发展引导的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王协斌 温德华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历来都是重大战略问题,重塑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实际上标志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效应,必须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即使有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能驱动区域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办学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资源,打造出特色品牌。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又必须服务于生产劳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企业等多种功能,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高质量的有效发展,特别是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加紧密结合与互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高职教育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基本上与区域经济的实力成正相关性,我国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尽管高职教育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实力,但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却具有较大的能动作用。

(1)促进作用。其一,高职教育促进区域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源最基本的方面包括人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高职教育培养适应一线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既需要具有系统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通才,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前者的培养,高职教育侧重于后者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变化。高职教育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能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其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人才优势,接受市场委托,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具有一批科技人才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市场需求结合较为紧密,可以及时有效将科研成果技术化,迅速将前沿理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其三,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企业内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等。这些都可以由高职院校来提供培训场所。

(2)阻碍作用。其一,培养质量不达标,导致数量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实习实训,最终实现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实习就业三者的无缝对接,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和实验、实验设备的缺乏,以至于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当走上工作岗位时当然难以胜任。所谓数量不足是指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合适人才不够多,不能满足需求量;相对过剩主要指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多数派不上用场,质量不合格。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不足与相对过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不足以及人才质量过低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二,本地培养异地就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赔了夫人又折兵”。职教人才异地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行为,具有的积极正面意义值得肯定,但是这种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只是一种“输血”的方式,并没有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功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反而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在属地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物质支撑与发展引导的作用。一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如果没有所属区域政府和社会财力的支持,其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二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结构优化,会影响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会引导高职教育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1)区域经济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速度和质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质量,因此,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经济基础。截止2010年4月20日,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239所,其中,江苏79所,广东76所,山东72所,湖南67所,河南62所,河北58所。以上这些省份大都是人口大省、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其中经济发展实力是一个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2)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影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影响考生选择专业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单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高校的专业结构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专业的结构与规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最终要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来检验。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比如区域经济总体规模、区域经济增长快慢等决定了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大小,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从区域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较多,比中西部地区保持着更高的就业率。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区划及重点发展方向来分析,主要需要以下几类紧缺人才:

1.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人才。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蓄水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对森林资源生态作用认识的加深,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已逐渐得到确认。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

2.高效生态农业紧缺人才。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山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油、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特种水产、有机绿茶、特色果业、无公害蔬菜、食用菌、优质生猪和水禽等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实现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建设和发展与生态农业紧密相关的涉农专业,着力培养高效生态农业人才,确保高效生态农业持续可协调发展。

3.先进制造业循环经济专门人才。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着力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生态保护观念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专业知识雄厚的先进制造业经营管理技术专门人才,是江西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4.现代服务理念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发挥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着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大力拓展金融服务业。因此,江西高职教育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服务理念的环保人才、文化旅游服务人才、商贸物流人才和现代金融服务人才。

三、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在举全省之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同时,我省高职院校应该主动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需求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本位,以适应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林业为主体、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的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53年,至今已有57年办学历史。作为全国唯一以“环境工程”命名的高职院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培养特色人才的重任。

1.紧密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品牌专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争办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已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抓住区域发展的主旋率,将办学品牌建设好,学会用市场的机制、用经营的手段打造办学品牌,使我们的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在不断提升市场知名度、美育度、占有度、忠诚度上下功夫。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实际,结合学院现有专业结构和师资分布,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巩固发展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点建设物流管理、生态旅游、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根据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思路,还要重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打破原来的按照学科进行的教研组设置,重新按照专业设置来组成新的各专业师资队伍,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努力营造学校职业教育的氛围。

2.积极探索产学结合,注重实践环节,改革实训模式,形成办学特色。高职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而能力、技能的培养是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则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学的重点。学院目前建有6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17个校外实验中心和生态实验基地,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学院努力改革实训模式,鼓励在校学生走出校门,大胆创业,专门成立了创业指导、咨询中心,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如环境旅游分院实施“点石设计工作室模式”,老师一边教学,一边带着学生接单子做产品。生态旅游专业则实施“义务免费导游服务模式”,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到我省主要的生态旅游景区开展导游服务,既给当地景区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学生、景区、学校三者效益共鸣。

3.铸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应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要把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院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定期派其现有专任教师出去进修、培训;另一方面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或聘请他们担任兼职任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

4.积极开展科研培训服务,提升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平。依托专业与人才优势,加大为林业行业、新农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力度,突出服务基层,提升服务水平。每年开展林农技术培训2000人次以上,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考试2000人次以上,开展较大规模的技术服务12项,开展科普服务1000人次以上。使学院成为大中专学校实训资源共享基地、林农劳动力培训中心、林业干部培训中心、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