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的含义及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

课程的含义及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人认为课程的含义还是广一点好。各个国家规定学校开设的课程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所决定的,因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然受社会因素制约,而且所受影响是最大的。学生是课程、教材的直接服务对象,因此学生是影响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3.课程与学生、教师的关系。

第二节 课程的含义及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

“课程”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理解是把课程看作学生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即把受教育者在学校环境内经过训练和教育所引起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文明行为的养成都包括在课程的概念之内,而且不限于课内活动。狭义的理解是把规定在课程表内的各项教学活动才包含在课程的范围内。多数人认为课程的含义还是广一点好。可以这样认识:“课程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使学生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全部教育内容。”简单地说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随着国家教育方针而设置的,它受社会的制约。各个国家规定学校开设的课程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因素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所决定的,因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然受社会因素制约,而且所受影响是最大的。

二、学科因素

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科的发展也一定会影响该科课程的设置。如集合论、函数论、统计学都先后进入数学学科课程。按小学数学课程计划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也逐步渗透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等。

三、教育理论因素

课程的设置是受相应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决定的,新的教育理论往往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如原西德教育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促使德国教育部门重新考虑课程的设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就为美国的“新数学”运动产生了准备条件;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了“发展”的课程理论,对前苏联的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生因素

学生是课程、教材的直接服务对象,因此学生是影响课程设置的重要因素。例如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思维发展水平和认识兴趣怎样?认知特点是什么?这些都必须认真研究,课程要力求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五、教师因素

课程内容是由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将其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经验,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指导者。教师的学历层次、科学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对课程设置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课程的设置也必须考虑教师的情况。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新课程结构总是在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使之适应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建设的需要,因此课程还要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受国内外新教育思想、新教育理论变革的影响等。总之课程设置必须考虑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必须将三个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和谐统一地发展。因此设置课程时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尽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开设的课程是否能反映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进程。

2.课程与知识的关系。开设的课程是否能反映一些学科中最基本的、规律性的认识,各学科之间是否能够协调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3.课程与学生、教师的关系。开设的课程是否按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而安排,是否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是否符合现有教师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教师施教,方便学生乐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