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与发展

浅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与发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各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竞争激烈,师范学院的设计教育面临着来自综合大学、专业院校、高职及民办院校的竞争。师范院校的高考分数线普遍略低于艺术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这意味着从学生生源来看,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是相对平庸的。

浅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与发展

付莎莎

(绵阳师范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各大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继而阐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建立专业教育模式来发展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议,从而帮助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走上一条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专业教育模式

高校扩招以来,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师范院校等学校争先恐后地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由专业化教育逐步走上了普及化教育的道路。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艺术素养和设计修养,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各院校,特别是不同类型院校的竞争。

纵观目前许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少学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更有大量学校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诸如设计教育同质化严重、缺乏专业特色等,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这些学校未来的发展和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一、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面临的尴尬境地

目前各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竞争激烈,师范学院的设计教育面临着来自综合大学、专业院校、高职及民办院校的竞争。专业艺术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文艺底蕴丰厚,受到众多学子们的青睐;综合性大学各种资源配置相对完善,强调学科间的交融互助,有助于学子们综合素养的培养;高职及民办院校作为后起之秀,其发展非常迅猛,特色鲜明,紧跟市场化脚步,着眼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外高校以合作办学等方式进入中国,也正在成为一股新型的竞争力量。各类院校都有着其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正处于夹心层的尴尬境地(如图1所示)。如何才能走出不同院校的风格和特色,如何在各类不同性质院校的包围中生存并发展,其实是众多师范类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img23

图1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二、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和主要病因

(一)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艺术设计专业招生量突飞猛进

早在1999年,国家就提出了“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政策。2003年,国家再次提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意味着师范专业已不再是师范院校的专利,传统师范专业已面临巨大挑战。师范院校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将师范与非师范化发展结合起来,走向综合化,而艺术设计教育正是许多师范院校走向非师范化、综合化、多元化的直接体现。许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招生比例大大超过了传统师范专业,各个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但是,量的增加绝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相反,量的增加无形中增大了院校各种设施、资源的紧张和紧缺,给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压力。

(二)设计专业教育同质化严重,影响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高校扩招吹响了普及教育的号角,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丰厚利润使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1700多所高校中超过80%的高校都设置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短短的几年时间,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之后,我国高校的第二大专业,而且在校学生人数还在逐年攀升。面对这种现状,对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发展起来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许多院校正面临设计专业既无文化特色,又无地域特色的问题。同质化的专业教育直接带来的是教育产品的雷同,即毕业生专业方向的雷同。当大量的雷同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这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营利企业,其产品就是一批又一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是这些被称之为“设计蚂蚁”的设计学生,刚出校门就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教学之重任。

(三)缺乏对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正确指引,学生的思想偏见不利于专业学习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滋生了学生的浮躁心理和行为,这使得许多院校艺术设计的教育思想和学习观念都发生了一些错位。在师范院校的数年工作经历,让我颇有感触: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识带有许多偏见,认为“学设计就是用几个软件”,“在学校学几年都学不到什么东西,不如在公司里学半年”;学生在大二分专业时对专业的选择有明显的羊群效应;学生知识面较窄,对自身专业学习也缺乏兴趣,认为“在师范院校学设计就是拿个文凭,做不了设计,就去当老师”……这些思想观念对学生的毒害很深,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这些是真理,是许多师兄、师姐的“所谓经验之谈”。这些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但最重要的还是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师范院校在对待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失败的。他们普遍只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严重缺乏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只有做好了专业思想教育,才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功利化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化,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师范院校的高考分数线普遍略低于艺术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这意味着从学生生源来看,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是相对平庸的。在这种情况下,如若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学习,是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

教育的功利化着重体现在师范院校为了向大学看齐,宁愿多建校舍和宿舍,也不愿加大对专业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这使得专业设计教育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眼高手低”,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这与设计这个实战性较强的行业特点是背道而驰的;其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薄弱,对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严重影响其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承担的只是“设计民工”的工作,而无法成长为一名“设计师”。功利化的教育最终只能自食恶果,得不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五)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教学体系既无广度也无深度

由于专业教育的同质化,导致了许多学生专业功底不够扎实,专业学习不够深入,再加上不少学生的先期文化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就比较薄弱,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缺乏自信、自我表现能力不高。而这些正是专业教育特色缺乏的体现,也是许多学生抱怨“学校学得太肤浅”的根源所在。许多院校做到的是学习领域的广阔,但绝非专业知识领域的广,就更谈不上专业的深度了。

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改良建议

(一)专业思想重塑是根本举措

正确认识设计本身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认识自身专业特色是教育和学习的根基。现代著名的艺术家、摄影家、设计教育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曾说:“设计不是表面的装饰,而是在某一目的的基础上综合社会、人类、经济、技术、艺术、心理等要素,并按照工业生产的轨迹计划产品的技术。”克莱夫·迪尔诺特曾说:“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一方面,设计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逻辑性科学的活动。”可以看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牵涉艺术、哲学、美学、营销学、心理学、技术与工程、材料与工艺学、行为学符号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是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学科。尤其是在讲究学科互动的信息时代,设计被放在了一个更广泛的语境中,呈现出艺术性、文化性、技术性、经济性等特点。

设计本身的特点将直接引导设计专业的建设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改良。当今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讲究专业领域的广、精、尖,即专业的复合人才,而非原来单纯意义上的复合人才。比如许多师范院校都给设计专业学生开设了市场营销等课程,但这些课程常常是管理学院的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多以普通的产品营销为主要讲解内容而非设计的营销,怎么可能让学生感兴趣呢?换句话说,课程开设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没有以设计专业为主核讲授相关内容。修正了这一思想,专业教育模式的建设才成为可能。

(二)建构专业教育模式是师范院校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专业教育模式是指对固有和常规教学体系进行梳理,并以特色专业教育为中心和出发点展开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课程、教学体系等的设置和安排,即以设计专业为出发点,配合其他所有教育模块,这些教育模块均为专业服务,并相互协调发展(如图2所示)。这就是说,专业教育模式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反而是更重视通识、文化和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与专业院校、大学相区隔,“大而全”的复合人才教育并不适合师范院校及其学生,相反,“小而精”的专业复合人才却非常适合。只有展开专业特色教育,以专业特色教育拉动师范院校的长期发展,才是明智之举。以通识教育为例,建议应专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有特色的通识专业课程,比如将传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改良为“设计专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除教授常规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常识外,更应该融入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与素养、设计机构的人际及社交、设计类行业特性和工作特点、设计职业的升迁和未来发展、设计师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设计的职业准则与法律规范等内容。当一系列这样的特色专业课程建立起来之后,对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img24

图2 设计专业教育模式

(三)专业教育模式指导教育模块创建,教育模块创建再指引相关课程设置

专业教育模式作为整个设计专业教育的基础,不仅决定着教学模块的创建,也指导着相关课程的开设,并且所有的课程与各个教学模块一样,都以专业教育为中心,开展所有的课程性质的设置,甚至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设置与命名。现将这种设置用图3表示。

img25

图3 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

文化通识课是指包括中文、英语、逻辑、数理、文学、哲学、美育、思想品德与时政、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为一体的现代文化素养和常识教育课。综合能力培养课主要包括投资、理财、人际、拓展、商务、社交、创业、国学、法律等内容,并逐步围绕专业教育模式展开。

专业基础课是指为学生专业学习所奠定基础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包括绘画基础、设计基础、手绘基础、电脑基础、专业理论基础等。

专业通识课是指学生在二年级划分专业方向之后展开的与专业方向相关的通识教育,包括专业方向设计概论、专业方向设计边缘课程、专业方向设计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职业规划与职业素养等。专业课是指学生在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常识、知识和技能后所开设的与专业方向有关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方向的相关设计、设计预算及细分专业设计等。专题设计课是对专业课的进一步深入与细化,主要指针对某一具体设计方向和内容所展开的有针对性的专题设计训练,从设计的前期创作、中间深入到后期制作完成的全过程,让学生对一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全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专业指导课是指开设“短、平、快”的小型课程,强调互动交流,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并提醒重、难点,注意点。

模拟实战课是指专门开设与传统课堂教学不一样的实战演习课,以模拟实际工作为指导,展开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模拟训练。实战讲座与交流课是在专业指导课和模拟实战课基础上所开设的小型讲座与交流课。成果实习课是学生在不同年级展开的与各自专业方向及细分方向有关的定点实习课,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成果汇报等。专业就业指导课是指在学生实习课的基础上,针对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独立辅导和全体实习学生的总结汇报与交流。

创造学通识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专业工作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学基础理论、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学开发等内容。考察学习课是学生在前期实习的基础上,定点参观、学习、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专业设计机构,并与相关机构人员展开学习交流,完成考察报告等。课外延伸课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技能培训、职业培训的信息,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关机构进行延伸学习。

(四)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良

以设计专业教育模式为中心展开所有的教学工作,决定了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良。专业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专业课的概念,强调体验互动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概念,一切从专业能力培养出发,强调实战、实践与交流;打破了传统设计教育同质化、缺乏专业深化的现状,重视细分专业综合能力,强调纵向深入教育;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加强专题设计练习和模拟实际课题训练,同时加大了专业实习力度,并定期开展专业就业指导,训练学生在专业和专业细分上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工作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具备学会全盘思考自身职业规划的能力。

(五)以相关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为主,其他二级学院为辅,外聘实践导师为补充的模式展开

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现行的各个二级学院几乎是按照常规模式,由外语学院和法学社科学院提供英语、思想政治等的教育。这种方式不利于专业的深化学习,而应该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为中心,形成独特的专业教育模式,展开所有的教学工作。比如从常规的大学英语三、四级向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育深化。再以综合能力培养课为例,这种课程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期分设的内容都各有差异,但也应以专业设计教育模式为基础,而非单纯的投资、商务等课程,或者说应由普及性的投资、商务等课程向设计专业投资、商务等深化。

尽管全国许多师范院校都逐渐或正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发展依靠的是什么?是有特色的优良教学和管理。再多的硬件和软件投入,都必须依靠特色化的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换句话说,许多师范院校都将自己的终极发展态势正格为综合性大学,但作为新兴发展的高校,其声望和资源配套与老牌大学相比,仍然有极其明显的差距。这些院校要想拥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走出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才能在市场中站稳并立足。就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而言,只有培养出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设计和细分设计人才,才是其长远发展之道(如图4所示)。

img26

图4 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 黎红波.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2).

[2] 盖尔哈特·马蒂亚斯. 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J]. 中国设计在线,200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