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的教育思想

《大学》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论文,着重阐述“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与论述大学教育的《学记》互为表里。《大学》经南宋朱熹整理编定为《经》一章和解释经文的《传》十章,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宋以后中国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这就是《大学》反复提出的“君子必慎其独也”。

一、《大学》的教育思想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论文,着重阐述“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与论述大学教育的《学记》互为表里。“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35],“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136],可见,中国古代的“大学”,是15岁以上的教育,主要学习儒家经术和儒学思想。《大学》经南宋朱熹整理编定为《经》一章和解释经文的《传》十章,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宋以后中国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

《大学》中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三纲领”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之为“三纲领”。

“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明德”得到明复和发扬光大。

“亲民”,就是亲爱人民,给人民以同情和仁爱,将个人自身的善转移给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朱熹认为,“亲民”应改作“新民”,解释为推己及人。

“止于至善”,这是大学道德教育终极目标,即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民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

(二)“八条目”

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并把这一程序步骤概括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所谓“格物”,就是研究社会人伦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如学习儒家“六德”、“六行”、“六艺”之类。所谓“致知”,就是在格物的基础上,使道德观念的认识得到充实与提高。可见,格物、致知是对先秦儒家学习起点思想和知识来源思想的概括。

2.诚意、正心、修身

所谓“诚意”,即“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之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正心”,即坚定道德信念,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这里,诚意是正心的先天条件,要诚其意,就要做到不“自欺”,严守一个“诚”字。即便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这就是《大学》反复提出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也成为后世儒家所标榜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修身”,即人的一种综合修养的过程,是人的品质的全面养成。它强调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的再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所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3.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齐家”是从修身自然引出的,在于完善人际关系。“治国”是齐家的扩大和深化,而“平天下”是治国的扩大。就这样,推己及人,由家到国,一以贯之。

“八条目”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丰富,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为对先秦儒家为学过程最为明确、概括和完整的表述,“八条目”对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为学、为人及为政都有极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