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文本价值内涵

把握文本价值内涵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是文本价值取向的把握出了问题。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又必须有开放而多元的文本解读理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感悟。这样就领会了教材本身的价值内涵。教学活动是以文本为依托来实施的。要保持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偏离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就要肯定第三个儿子孝敬母亲的善举。

把握文本价值内涵 正确引导个性化阅读

课堂教学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来完成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学生感悟文本的有限空间和建构知识的固有框架,引导学生顺着教者的思路展开学习,学生处于定向和等待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多元潜能未被开发,知识建构的规律被打破,教和学彼此都显得枯燥无味,师生关系因生硬而尴尬。《语文课程标准》为此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因曲解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导致对文本的感悟和解读如脱缰之野马迷失方向,没了目标。或盲目张扬所谓的学生个性,在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徘徊在十字路口时而不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学生摸不着头脑。如此“多元”解读,不仅会扭曲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还会玷污一颗颗稚嫩的童心。

【案例】1:一位老师执教《小猴子下山》时,学完课文问学生——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

生:这只小猴子很有头脑,它不要玉米要桃子,不要桃子要西瓜,最后又扔了西瓜要小兔子,它每次都留下了最值钱的东西。

师: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好孩子。

【案例】2:一位教师执教《滥竽充数》时,学完课文让学生谈谈对南郭先生的看法,有一位同学就说:“我觉得南郭先生这个人很聪明,他善于利用别人的喜好,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我如果是他的话,也会赚很多钱的。”师大加赞许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南郭先生的确很聪明。”

看似简单的案例,看似尊重主体、张扬个性的教学,在课改实施阶段屡见不鲜甚而为人称道。你能说这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产生的个性理解吗?这不能不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是文本价值取向的把握出了问题。孩子们在解读文本时,由于文本本身的复杂存在,加之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和把握的能力有限,只是从某个侧面,或根本未能把握文本的基本内涵,甚至脱离文本任意的想象,造成误解,这种误解常常是不合理的曲解。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如果教师肯定了学生错误的文本解读,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个性化不要也罢,要了反而误人子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而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怎样既引导孩子,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内涵得以正确地解读和建构,把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来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本质呢?

一、研读文本 领会教材价值取向

阅读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若教师自己不能解读教材,读不懂教材,不能跳出教材,试想如何能以教材为载体,利用好教材,引领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放飞他们的思想,张扬他们的个性。现在的解读教材观与过去大不相同。过去追求编者、教师、学生思想认识的统一,而现在,追求的是多元的、有意义的建构。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载体,至于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个创造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教师和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又必须有开放而多元的文本解读理念,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感悟。教师必须领会教材本身的价值取向和作者、编者的用意,并且对教材有个深度的把握,用现代的思想去解读,尽可能充分预设可能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样才能提升教材的教育价值。研读教材不是死啃教材,既需要教师具备文化素养,又需要教师多元的智慧。所以,教师要担当起教育的责任,把研读教材作为教学的必修课程,作为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坚实之基。

《识字3》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我在备课时,其中第四句——“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引导孩子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请同学们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民族舞蹈,让他们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各有什么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从这一句中还可以看出我们华夏虽然民族众多,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万众一心,振兴中华。这样就领会了教材本身的价值内涵。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各少数民族特点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让孩子们初步悟到了民族团结能共同进步,同学友爱互助能共同提高这个道理。

二、立足文本 引导正确价值达成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语文课堂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教学活动是以文本为依托来实施的。新课程的教材所选择的每一个类型,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篇经过作家及专家精心雕琢的优美篇章,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创新的信息,有着明确而又多元的价值趋向。阅读教学,如果脱离了文本,那就谈不上阅读。阅读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感悟语言文字真正想带给读者的东西,感受文本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换句话说,也就是要使阅读者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把握作者的思想,通过阅读理解,使作者的思想在阅读者头脑中得以复现或重建,要让阅读者替作者说话,替文本中的人物说话,替文本中的事物说话。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实施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者,应当有着比传统意义上更深、更广的意识,那就是立足文本,引向价值的达成或超越。而我们引领的,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

例如:《三个儿子》这篇课文的文字虽然十分浅显,但是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孝为百善之先”,这正是当前社会所提倡的美德。要保持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偏离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就要肯定第三个儿子孝敬母亲的善举。然而,我在教学本课时,有些学生却表达喜欢前两个儿子,因为他们会唱歌、会翻跟头。此时,我如果在课堂上对前两个儿子的做法加以肯定和赞赏的话,那就意味着教学生选择自私和冷漠。而文中最后一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老爷爷看重的是第三个儿子的品行。当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时候,三个儿子力所能及帮妈妈一把,是他们此时应该做到的。此时,我立足文本的价值取向,没有去追求所谓的价值多元化,相反的,却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小孩子多才多艺当然值得表扬,但只能说明他学会了某种技能,不能说他学会了做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知道感恩父母,在父母需要我们力所能及的回报的时候,应尽到做子女的责任。

又如教学课文《景阳冈》。当学生读到武松打死老虎,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时,有学生说:“我是店家,武松打死老虎立了功。他所得赏银的一半该分给我。因为我的十八碗酒功不可没。”对这样的“独特体验”,我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有关店家的描写,正确感受文本的意义。店家筛酒,只筛三碗,怕客官喝醉;以及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出了后门,店家叫他回来看景阳冈上有虎伤人的官司榜文,感受店家对顾客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小学生处在未成熟时期,具有可塑性、潜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所表现的早期智慧,对文本意义有创见的体验表示惊喜与支持无可厚非,但对他们的偏颇与不足也要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独特体验正是在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的,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当学生的价值取向偏离轨道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好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彰显文本的价值内涵,自己有一个坚定的立足点,才能把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向正确的轨道。

三、超越文本 提升教材价值内涵

现行的教材和品种繁多的教学参考用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和理性思考,不唯书、不唯上。要能够自我超越,赋予教材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没有创新,没有发现,也就没有超越。传统的文化我们可以继承,可是不符合现代意识与伦理的我们就得以现代的思想和思维去解读。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过程。“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多元阅读的课堂里,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与实践、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等,是超越教材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开展主体性的学习,引领激发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与文本的阅读对话中,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度的教学平台,学生才能在阅读中体悟文本的精妙。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充分展示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和智慧,学生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回忆了亲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四件事。只要我们用人文的眼光去阅读、分析、比较和审视,会发现通篇课文处处闪烁着鲁迅人文精神的光芒。在作者幼小心灵中磨不掉、挥不去的是伯父的人文素养,而并非是伯父硬骨头的战斗精神。谈“碰壁”这件事,“我”对伯父鼻子的议论中引出“碰壁”这个话题。对这段文字多年来教师们习惯把重点放在理解“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上。目的是想让学生懂得鲁迅先生通过形象地比喻来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但事实上教师再作努力,学生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社会的黑暗,革命者处处受迫害和打击的情景始终不能理解到位。这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基础,社会阅历浅和文本与读者的时间距离有关。鉴于此,我在执教本课突破这一难点时,从尊重学生主体出发,把重点放在“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的两句理解上。让学生明白伯父这样做的用意,一是考虑到“我”年龄太小涉世不深理解不了;二是考虑到为了不让“我”过早对社会的阴暗的了解而刺伤“我”幼小的心灵。采取“哈哈大笑”的办法,是对说漏嘴,戛然而止,留个悬念而结束的巧妙做法,保护了“我”的童真、童心、童趣。伯父这种非常人能灵活机动所为的做法,“我”成人后才领悟,更生对伯父的敬佩之情。这一价值观的引导远远超越了原教材。

尊重学生是新课程改革所赋予的最为强烈的意识,学生之间有着个性的差异,他们对文本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合理的,这也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即使对文本价值的理解有所偏向,也应当保护其自尊、正面引导,切不可人云亦云,毫无目标地“月亮走我也走”。因此教师要从目标的发展性考虑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从设计结构上加大开放,提倡块状设计扩大空间,解除学生阅读中的障碍;从教学过程要凸现生成,教师要善于运用指向性、呈进性、扩充性、终极性等策略把握课堂中的临时情况;要引导学生从朗读中获得多元感悟,从多元感悟进一步获得文本的价值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四个太阳》一课教学后听课者评说

1.北京市教育学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史建中

任莹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时,以“四个太阳”为线索,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词语的感悟、情景的想象,让学生体验到四季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通过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读自己喜欢的太阳(段落)。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语言文字的理解、课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中注重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利用多种朗读手段,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词语的精妙。

2.成都市教科所原小学语文教研员许大仪

本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尊重学生,不仅有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识,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也很充分。自始至终,体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指导阅读“秋天的太阳”的部分,侧重导思路、导方法;指导学习其他三个太阳的部分,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逐一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既放手,又未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来。总之,四个部分的教学紧紧围绕“抓住特点、读出感情”,由扶到放,使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受到了热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3.达州市教科所小语室主任覃达华

该课在师生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从而把文本引入深层次的理解、感悟。教师重视了文本与生活、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联系;引导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通过引导,发现了学生的纯真与善美,实现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引导和建构。

4.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特级教师王仕斌

任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立足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触摸,去感受文字,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任老师根据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适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创新的冲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美的情境中体会到了“四个太阳”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欢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