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行知对杜威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的修正

陶行知对杜威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的修正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所说的这反省的思想过程,在那时人们认为便是科学思想之过程。这样一来,在人的反省分析思维的全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是“行动”。杜威的反省分析过程只是缺少了一个“行动”而变成“单极电路”通不出电流。

四、陶行知对杜威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的修正

杜威先生的反省的思想过程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感觉困难;

第二步,审查困难在什么地方;

第三步,要设法解决这个困难。

第四步,要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来试试看。

第五步,屡试屡验后才下断语。

杜威所说的这反省的思想过程,在那时人们认为便是科学思想之过程。陶行知说:“我拿杜威先生的道理体验了十几年,觉得他叙述的过程好比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他没有提及那思想的母亲。这位母亲便是行动。”陶师深刻而又形象地指出:“路走不通,才觉有困难。走不通而不觉得困难,这是庸人。连脚都没有动而心里却虚造出万千困难,这是妄人。走不通而发现困难,便想出种种法子来解决困难,不到解决不止,这是科学家。所以我要提出的修正是在困难之前加一行动之步骤。于是整个科学的生活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Ⅱ,139)

我们把杜威与陶行知的反省分析的两种科学思想过程作一对比:

img10

两种反省分析的过程。杜威提出五个步骤,陶师提出六个步骤,在发现困难之前加了一个“行动生困难”就把思维过程说完整了;而且在断语后又加了一个“断语又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这样一来,在人的反省分析思维的全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是“行动”。所以,陶师把这六个步骤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反省的行动”。陶师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Ⅱ,139)“懒得动手去做,那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又何能算是科学生活?”(Ⅱ,140)在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下,陶师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Ⅺ,536)

杜威的反省分析过程只是缺少了一个“行动”而变成“单极电路”通不出电流。加上“行动”以后这个反省分析的过程就变成了全电路,能通出电流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的教育哲学是一个行动的哲学。

陶师学生时代曾信仰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后来他发现阳明的理论是错误的,应当改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把自己的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

所有科学发明都是从行动中得来,而不是从书里找到的。陶师举了许多实例:富兰克林发明电,瓦特改进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灯泡、伽利略发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都是从行动中得来的。

《墨辩》中提出有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体验得来的,是从行动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是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中得来的。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陶师批评说:“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Ⅱ,4)这是中国教育极大的弊端,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劳心与劳力分开,劳心者不劳力,不教劳力者劳心,所以在中国的土壤里长不出科学的树,结不出科学的果。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戴震的“重行必先重知”,在中国教育上的影响极深。陶师批评说:“‘知是行之始’一变而为‘读书是行之始’再变为‘听讲是行之始’……请看今日学校里的现象,哪一处不是这种谬论所形成。”(Ⅱ,558)这是对传统教育深刻的批评。传统教育就是一种读书教育,除了读书之外再没有别的教育,行动是排斥在教育之外的。结果怎样?“中国学子被先知后行的学说所麻醉,习惯成了自然,平时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Ⅱ,558)这种分析反省的“单极电路”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

本文旨在介绍陶师的治学精神与治学方法。陶师用毕生的精力实践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愧为我们今人的伟大楷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