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档案角度看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从档案角度看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力图从档案的视角分析在西湖后申遗时代的今天,如何保护、开发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与西湖景观文化的交融合一,为西湖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历史信息,同时也充分体现并发挥了档案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

从档案角度看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张晨华

(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

摘 要: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兼具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生活与旅游,本土与世界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力图从档案的视角分析在西湖后申遗时代的今天,如何保护、开发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关键词:档案 西湖文化遗产 保护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视域之中的西湖旅游资源本身也属于档案范畴,并具有档案文化的种种特征及属性。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生活与旅游、本土与世界共存一湖,同时也凸显了西湖重要的文化价值。西湖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在的文化积淀。在西湖后申遗时代的今天,如何保护开发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档案背景

西湖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东方湖泊,是中国景观审美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殊思想理念。[1]

在西湖申遗过程中,西湖的遗产价值得到了深入发掘、系统研究和全面梳理。从档案历史文献、考古等角度开展了对西湖的历史沿革、十景由来、文物古迹、现存状况等的综合研究,不仅在国内寻找西湖典故、档案文献、相关建筑、历史痕迹,还远赴日本、韩国搜集有关西湖的历史资料。

西湖的真正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文化与景观的互动。几千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遗迹,真正的定型就是“西湖十景”。西湖老十景,最早见于南宋,明以后频繁出现在戏剧、小说中。到清代,康熙乾隆逐一品题十景,御书景名,立碑建亭,令“西湖十景”呈现出最繁盛的面貌。《世界遗产大会关于西湖的决议草案及OUV声明》中指出,自中国唐代起,历代文学家和画家就留下了无数颂扬西湖美景的诗篇和画卷。自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被认定为理想的经典景观,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正如唐宋两代的文学家和学者所描绘的那样,西湖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不少地方的湖、堤造型都摹习西湖的“和谐之美”。

根据大量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我们开展了中国山水美学的景观审美研究和中国原创的“题名景观”专题研究,这两项研究填补了中国古代景观史的学术空白,奠定了西湖景观的核心价值,并在世界范围的对比研究中,构筑起整个遗产的价值体系,辨析和确定了承载遗产价值的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包括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共同构成西湖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被注入了文化的意义,她变得与众不同”[2]。迄今为止,西湖仍然清楚地传达着“文化名湖”的理念,景观中可清晰地看到宋朝时所有的文化要素。从古代起就有大量的档案文件资料记录了西湖的发展,而且这些文件在档案部门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这些记录和文件是遗产真实性的依据。从“云山”和湖边环境,到一株株垂柳以及西湖本身,无一不体现出10世纪以来古老文字中所述的景观元素。

二、档案文化与景观文化的融合是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档案文化是一种具有记录记忆、传世传承特质的文化。它是在档案所记录与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同时档案文化也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档案文化与西湖景观文化的交融合一,为西湖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历史信息,同时也充分体现并发挥了档案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

在西湖文化和自然景观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蕴涵着考古学、古建筑学、古园林植物学等方面的科技档案知识,也涉及生物、地质和气象、水文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档案文化与西湖文化遗产二者有着天然的必然关联,前者具有作为历史文化直接载体的特性,后者又经常依靠历史文化、人文自然、地理资源等得以形成自己发展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档案文化视域之中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本身也属于档案范畴,并具有档案文化的种种特征,所以西湖文化遗产作为档案文化的视域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是必然的。

在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人文内涵挖掘的过程中,利用西湖自身的档案文献资源优势、档案文献编研优势,增加西湖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增强西湖文化遗产的魅力。历年来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都是档案视域下西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功范例,无不是在丰富的档案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文化养分才得以顺利进行的。这是档案文化与西湖景观文化的交融和统一,也是档案文化的延伸。因此档案文化与西湖景观文化只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促进西湖景观文化的科学保护。

三、利用档案提升西湖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它具有独一无二性、非人工再造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一旦破坏将永远不可再生。《世界遗产公约》特别强调要保护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其不受任何破坏。在西湖后申遗时代,传承西湖历史文脉,保护西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

对西湖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严格保护,建立完整、完善的保护体系,特别是利用档案文献开展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我们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途径。

第一,利用档案文献认识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从档案文献资料可以知道,从唐、宋两朝开始,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将景观设计营造成如诗画般美丽,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特定文化传统延续至今,西湖就是杰出的见证。综观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

第二,利用档案文献记载还原真实的历史空间。积极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碎片,尊重西湖的历史面貌,避免出现过多的人为化、人工化迹象。在“西湖十景”的修复过程中发现,根据档案文献记载,虽然“西湖十景”最早出现于南宋,但由于历史变迁,每个时代的“西湖十景”风貌都不尽相同,到清康乾年间,“西湖十景”达到最盛。因此,“西湖十景”的修复,是以《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卷》为蓝本,对每个景点进行了考古研究,同时又以民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照片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在杭州碑林中找到了钱塘十八景之一的“亭湾骑射”御碑,并从《四库全书》中找出了这首诗,促成了历史景观“亭湾骑射”的重现。

第三,利用档案记录存史的特殊功能,客观真实地记载西湖文化景观之今貌,为文化遗产建立完备的档案。多年来,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对西湖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内容涉及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等多个方面,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这些工程项目都是以档案文献记载为基础进行的。在保护和整治中,也都十分注意留下一套套完整详细的档案资料,以立体、全面、详尽地传承西湖的文化脉络,为今后的保护开发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连绵不断的历史记载,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文化典籍在为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西湖文化景观中的档案元素,使得西湖文化景观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正因为这些档案使得西湖文化景观遗产能得以继承、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档案与文化[J].中国档案,2006(5).

[2]张先锋.档案文化及其价值浅论[J].海南档案,2006(2).

[3]冯子直.论档案文化[J].档案学研究,2005(3).

[4]李海啸.对加快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思考[J].浙江档案,2010(9).

【注释】

[1]http://news.artxun.com/shanshuihua-1628-8139108.shtml。

[2]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协调员尤嘎·尤基莱特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