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后”初中生的特点

浅谈“后”初中生的特点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0后”身上明显有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个性张扬是“00后”学生的一大特征,在校外、在校内、在课堂上,几乎在所有的场合,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把他们的个性张扬出来,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00后”的学生散漫成性,稍微有点儿不舒服便不上课、不出操。

浅谈“00后”初中生的特点

张 茜

[摘要]2012年,以“00后”为主体的初一新生结束了他们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进入了中学的校门,这一群体有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显著特点,如何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探索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当前初中教育者需要思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00后”中学生特点对策

2012年秋季,以“00后”为主体的初一新生结束了他们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进入了中学校门,开始面对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分水岭。这一群体出生于跨世纪之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拥有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是信息时代成果的一群优先体验者。“00后”身上明显有着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特点。他们自信又脆弱;独立又依赖;早熟又幼稚……总之,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随着“00后”走进中学校园,对初中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如课堂气氛、纪律,或是学习习惯、作业完成等等,使得原本一向得心应手的教学工作在他们面前变得问题重重。

一、“00后”中学生的特点

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这些投射在他们身上就呈现出一些普遍特点。

(1)“00后”的学生追求时尚,张扬个性,自信而又脆弱。穿名牌、玩手机是大多数学生追求时尚的象征,尽管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但是屡禁不止,原因大致于此。个性张扬是“00后”学生的一大特征,在校外、在校内、在课堂上,几乎在所有的场合,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把他们的个性张扬出来,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表现自我毫不掩饰。同时他们又是脆弱的一代,一出生就面临着极大竞争的压力。家长、老师的高要求时常剥夺了他们快乐的童年,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刚刚进入初一,就已经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甚至产生焦虑、焦躁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00后”的学生追求新奇,独立而又依赖。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不会电脑的,许多家庭不仅为孩子专门购置了电脑、学习机,MP4、PSP、iPad等各种数码产品更是花样繁多。许多学生的空闲时间几乎都是在网络中度过的,在网络世界里,学生的知识面被极大地扩张了,开始接受海量信息,思想也更为独立、早熟,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老师干涉。作为教师时常会感到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而他们关注的许多问题又都与学习无关,如网络游戏、UC、博客等等。但同时大多数的“00后”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非常大。

(3)“00后”的学生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00后”的学生追求快乐,向往幸福。但他们宁肯生活在网络里的虚拟世界一时快乐,也不愿意改变自己以适应现实的生活,因为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他们流行的说法就是:“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

(4)“00后”的学生懒惰,散漫成性,自以为是。“00后”的学生几乎都有懒惰的习惯,不同的学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上课不动笔的学生有,不交作业的学生有,且屡教不改也有。“00后”的学生散漫成性,稍微有点儿不舒服便不上课、不出操。上课时心情好时听听,心情不好时便看窗外的风景,还自认为是调节心情。“00后”的学生大多数都自以为是,从不把老师和家长的告诫当一回事,自认为啥都懂,而一旦有了自己的观点你便很难改变它。

二、转变教育对策

这样分析来看,现今学生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共处,共处进而融合。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那么身处其中的我们也应转变观念,进行调整,适应学生的变化。

首先,包容。虽然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缺点,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不怕犯错,即使是错他们也愿意体验;他们乐于尝试,不会因为老师或家长的告诫就言听计从。成长就会犯错,相信有些成长必须是在亲身经历后才能明白。作为一名中学教育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与认同,更要学会等待,等待他们成长。

其次,尊重。尊重他们的思想、平等彼此的地位。放下身段,来倾听,即使他的思想或言论是多么的幼稚或偏激,至少给予他们说的权利;来疏导,想法的产生必是源于他自身的经历或体验,必有其产生的合理性,感同身受的分析、疏导比起一味地“围堵”更能令人信服;再来建议,不要过于压制或强迫,提供参考的方法去试一试;最终,留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决定。让彼此之间真正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再次,把集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在活动中体会个人和集体、成功与失败、付出与得到、拥有与失去,在汗水与泪水中重新审视自己。在平时点滴之间,发挥一种“润无声”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孩子,是多少家庭的希望,从事的是一份心与心交流的职业,心里必须要有爱,包含爱的教育会比任何教育手段创新都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