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发地震灾害后的伤情特点

突发地震灾害后的伤情特点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伤情重而复杂,地震所造成伤害多以砸、压、埋等所致的机械性损伤为主,伤员以挤压综合征、骨折、颅脑损伤、脊髓脊椎损伤等为主。其中颅脑损伤是导致震后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挤压综合征是除地震直接造成死亡的第2位死亡原因,骨折是病员比率最多的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在地震伤中占重要地位,对于颅脑伤员的正确处置与成功救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总体救治水平,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1.总体伤情特点 自然灾害多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的特点,比如地震、海啸、飓风、矿难、火灾、暴雨山洪、山崩和塌方等。这些灾害除对地面建筑物毁损外,最重要的是将对人们生命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伤亡率高。以此次汶川大地震为例,截至6月21日,已近造成69 181人遇难,伤员374 010人。地震后伤员伤情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发性,地震伤害的发生是非常突然的,人们至今还不能完全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从而做出准确的预报。②大批量,由于地震的突然性和现代社会中人口居住密集,建筑物高大等特点,决定了地震灾害时伤亡人数众多。③伤情重而复杂,地震所造成伤害多以砸、压、埋等所致的机械性损伤为主(占95%~98%),伤员以挤压综合征、骨折(肢体、骨盆)、颅脑损伤、脊髓脊椎损伤等为主。其中颅脑损伤是导致震后伤员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挤压综合征是除地震直接造成死亡的第2位死亡原因,骨折是病员比率最多的损伤。④挖掘、救治困难,在重大灾害中伤病员救治常因道路、桥梁的破坏造成救治所需的人员、物资不能及时抵达抢救现场,余震的发生会时时威胁到伤病员和救护人员的安全等。⑤医疗条件差,转移后送难。由于灾区医疗设施多被毁损,野外现场作业,医疗器材、消毒条件等均有限,现场和一线医院救治能力有限,需要转移后送大批量伤员,但因交通问题,大批病情较重伤员无法顺利后送。⑥受灾人群的应激损害和心理障碍:遇有地震灾害时,因突如其来的打击,大量亲朋好友的伤亡,财产损失,都会给幸存灾民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恐惧、焦虑、悲伤、抑郁等心理状态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我国唐山大地震后一组1 813人的抽样调查表明,表现有急性应激反应者占18.48%,慢性应激障碍者22.17%,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埋压时间、受伤程度、财产损失与心理障碍的发生成正比。

2.神经系统损伤伤情特点 研究统计地震后颅脑伤是震伤中病死率最高的,早期病死率可达30%,是引起震后即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初步统计离地震重灾区最近的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地震伤员(截至5月22日)发现,颅脑外伤患者占21.8%,地震后前3d颅脑伤员占总收治伤员的85%左右。而且很多颅脑伤员在送往德阳医院途中死亡。地震所致颅脑损伤多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以头皮软组织伤、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及脑震荡等多见。由于在灾区条件恶劣,头皮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者多并发感染。

另外,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地震伤中所占比重亦较多。对唐山地震伤员的统计显示脊椎骨折的伤员占25%,脊椎骨折中30%~40%可并发截瘫,而截瘫中全瘫占2/3。加上灾区挖掘搬运条件所限,不恰当搬运又加剧了原有损伤。

综上所述,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多方面的,既有突发、大批量的特点,又有多种因素影响救治的困难,伤亡既有当时的,又有继发的,伤情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神经系统损伤在地震伤中占重要地位,对于颅脑伤员的正确处置与成功救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总体救治水平,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