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观念的涵义

教育观念的涵义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教育观念创新,就不能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教育观念不仅有着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印记,而且还蕴涵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向往,体现了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应然状态的价值追求。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是理论形态教育观念和制度形态教育观念向社会心理形态教育观念转化,以及社会心理形态教育观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

第一节 教育观念的涵义

近些年来,教育观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了,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又是如何转变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不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教育观念创新,就不能不搞清楚这个问题。

一、观念的涵义

观念是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马克思的哲学认识论,对“观念”的论述可谓是连篇累牍。教育观念属于观念意识范畴,因此,我们需要对观念进行一些具体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育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基本观点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层面揭示了观念的物质从属性,即观念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知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观念既可以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理性认识,是经验和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化形象,即知觉和表象称为感性认识。它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直觉、经验性的把握和总结。这种把握尽管有时其科学性并不一定存在,但观念主体却把它看作是一种真理性的陈述。比如,古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是对天与地的一种最朴素理解,虽然这一观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但在那个时代却没有人怀疑其真理性。当然这种感性认识所形成的观念在很多时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比如,古代的苏格拉底、孔子等人对教学法、学习法的关注,进而形成的问答法、启发诱导法等,都是对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们思维活动结果的思想可以称之为理性认识,是人在对外部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性把握,具有系统化、体系化、概括化的特点。在这里观念成为了思想、理论代名词。如杜威的儿童观就是指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论。正如有学者所言“观念群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定的理论,而理论就是相关观念以一定的合理结构组合而成的。”

其次,并不是所有认识的结果都可以称为观念,观念应该是对一类事物的概括化认识,而对这类事物中某一具体个体或具体问题的认识,则是主体内部观念的一种反映、外显。例如,我们说教师的学生观,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这个群体的一个基本看法。在这里学生已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体了,而是一个类概念。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具体认识、看法,则是他的学生观在这个学生身上的具体反映。

再次,指导人们行为的观念,既可以被意识到,也可以是处在潜意识水平,不被主体所意识到。而这种潜意识的观念状态往往是已经为个体内化到其生命深处,成为一种深层观念,它为个体所认同并成为其个性结构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人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

相对于个体来说,一个社会也往往存在着“集体无意识”的观念形态,它往往是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长期积淀而成的,凝结于特定的民族精神、心态之中,成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此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深层部分。这种“下意识”的观念形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真理性存在。所以,它有很强的稳固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

最后,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评价事物、唤起主体态度、指引和调节主体行为的定向功能。在观念结构中不仅有事实判断的成分,还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就是说,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而且还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评价、认识组织和认识建构,有着改造客观现实的主体目的性、意向性和价值性。因此,与一般的认识结果相比,观念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是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结果,是知、情、意的结合与交融。它既包含着主体对事物“是什么”的认识,也融入了主体“应当怎么样”的价值取向。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就会成为观念主体进行判断时的一种评价标准。

二、教育观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教育观念一方面反映了因应在主体身上的现实关系,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主体自身的精神追求。教育观念就是不同的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第一,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价值、功能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教育的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等教育观念的核心层面。而对于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师生关系,如何看待分数,如何看待教学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学生观、师生观、评价观、教学观等教育观念的表层层面。

由此可见,教育观念是观念群,涉及到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这里所谓的“基本认识”,是指教育观念具有不易改变的持久性特征,甚至当它不再是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表征时,或者即便改变这种“一贯见解”是很有必要时,个体也很少去寻求策略去改变或放弃那些不正确的见解。

第二,教育观念具有现实制约性,不同的教育主体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以及对教育的价值需要不同,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观。教育观念反映着现实关系。比如在封建社会,以封闭式自然经济为主,以恪守祖宗之法、因循既定陈规为行为的信条,统治者需要的是知书达理、忠君尊权、安分守己的人才,因此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实践运用成为当时教育观的主要特征。而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的创新时代,则需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富有开拓精神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学生为本,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前教育观念的主要特征。

第三,教育观念也展现了教育主体自身的价值追求。教育观念不仅有着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印记,而且还蕴涵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向往,体现了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应然状态的价值追求。一般说来,这种构想出的“应有”教育形态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它超越了人、社会以及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制约,要比“现有”的形态更规范、更完善、更合理,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进一步活动的目的、取向和追求。

三、教育观念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几个范畴

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是理论形态教育观念和制度形态教育观念向社会心理形态教育观念转化,以及社会心理形态教育观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这样几个范畴。

(一)教育观念的认可及认可度

教育观念的认可及认可度是描述不同形态教育观念内部转化的,意指理论形态教育观念或制度形态的教育观念是否能被社会大众所接纳、所认同,又在多大程度上被接纳、认同,进而形成社会心理形态的教育观念。这是一个了解、认知、判断、评价、接纳、内化、整合的渐变过程,是一个不断从表层的“所倡导的理论”和外在的“社会性概念”向深层的“所运用的理论”和内在的“自我概念”进行转化的过程。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认可:实质性认可和非实质性认可。实质性认可即主体把外部观念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成为自己的“自我概念”。而非实质性认可则是一种表面的、口头上的认可,并没有真正理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比如,有些教育主体,由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当时的场合,他们公开发表的观点有时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观点,这种观点中所体现出的教育观念,可能是对制度形态教育观念的实质性认可,也可能是非实质性认可。

(二)教育观念的实践和实践度

教育观念的实践和实践度是描述教育观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意指理论形态教育观念或制度形态教育观念是否真正运用到了教育实践之中,而现实的教育实践又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观念。从过程和结果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分析,这里所谓的“实践”有两层涵义,即实践着和实践了。前者指人们是否有意识地、自觉地以这种教育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后者指最终的教育实践是否实现了这种教育观念,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种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实践和实践度要受到教育观念认可和认可度的影响,一般来讲被实质性认可、具有高认可度的教育观念会指导人们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会被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而非实质性认可、低认可度的教育观念则不会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三)教育观念的合理性

教育观念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教育观念的认可度和实践度。这一概念是指对于一种教育观念的价值判断,或者说是根据某一标准或尺度对教育观念所作的评价。这里的“合理”是一种哲学层面的理解,是一种事实判断,即从事物发展规律及其存在的因果关系上讲,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另外还可以从社会伦理层面来理解,这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了,一种事物的存在合乎现实的道德规范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在这里我们参照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合理性分析理论,把教育观念的合理性分为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

教育观念的工具合理性。从过程的视角来看,它是指对于某一教育观念,根据当时现实的教育条件和手段是否能够实现的判断。它关注的是教育观念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当前或可以改革的范围内能否得以实施或可以预见性地得以实施。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客观条件和手段。从结果的视角来看,它强调某一教育观念的工具性价值,如果能满足人们当下的功利性需求,则会被认可、接受。反之,则会被认为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具有合理性。

教育观念的价值合理性,即教育观念是否体现了人们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特别强调教育的内在本体价值和导向功能,将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只要某一教育观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就是合理的、有价值的。至于它的实施条件如何,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物质基础,往往不做太多关心。与工具合理性相比,对教育观念价值合理性的追求,往往可以引导教育实践向合目的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变现有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等。

事实上,无论是工具合理性分析,还是价值合理性分析,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并不存在这样纯粹的合理性形态,人们在对一种教育观念进行判断、评价时,往往是综合两种因素来考虑的。但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在现实的操作中,确实存在上述两种不同的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