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观念的创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借鉴和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持续深入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即“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并使之成为全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教无类——对教育对象的概括。教无类引申自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其原意是指人人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

我们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借鉴和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持续深入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即“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并使之成为全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

教无类——对教育对象的概括。教无类引申自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其原意是指人人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而我们所倡导的“教无类”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对象为所有学生。我们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成才的愿望,而且他们都具备成才的潜质,都是可造之材,只要点燃每个学生内心渴望成功、成才的火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因此,不同于有的大学创办的“精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面对和关注的是所有学生,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不以起点的高低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以最终的成功和胜利评价学生,即“赢在终点”。这一理念是基于我们对教育评价的重新认识,即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起点,而在于终点。赢在终点的评价方式,注重人才成长成功的过程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可以让学生正视起点,不因高起点而骄傲,也不要为低起点而自卑,而是瞄准成功的终点去不懈奋斗。

学为先——对教学主体的判断。即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往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人们每每站在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采取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改变考核形式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导致教与学不能很好地融合和统一,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成效。我们通过认真反思认识到,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是最根本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我们认为,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努力的程度是关键因素,而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等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即使有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也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的。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不是依靠管理制度、考试或其他方式迫使学生学习。

重激励——对教育手段的选择。即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理想来激励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激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学习。一般意义上的“抓两头、带中间”式的激励,只是针对“两头”的少数学生,事实上对“中间”的大部分学生的激励成效不显著,其实际结果往往是“抓两头、丢中间”。我们所倡导的激励,面向充满各自理想的所有青年学生,力求使所有学生获得最根本、最全面、最持久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要帮助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有了理想,就有方向,使他们充满希望地迈向既定目标;有了理想,就有责任,激发他们义无反顾的使命感;有了理想,就有动力,推动他们勇往直前;有了理想,就有毅力,让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直至成功。而且,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将得到充实,心理将得到满足,进而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整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和教师做的就是充当“打火机”的角色,去点亮学生的理想,去点燃学生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育特长——对专业技能的延伸。即培养学生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力和专业特长。围绕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进一步强化、发展和延伸学生的专业技能,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与众不同,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促实践——对教学目标的升华。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促实践指学生能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理论和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或直接运用。学生不仅能实践在课堂上所学的或自学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实践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有思想——对培养特点的概括。有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其善于思考和分析,形成独有而新颖的思想认识,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产生新思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述六个方面互为补充,协调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指导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