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_教育哲学

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_教育哲学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_教育哲学二、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主体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和依附性人格的国家,教育的客体性、被动性、依附性的特征依然非常突出。这种主体教育理论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无疑是一个彻底的颠覆。因此,在整个教育理念层面上,出现了从主体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转化。

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_教育哲学

二、主体教育的观念演进

主体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和依附性人格的国家,教育的客体性、被动性、依附性的特征依然非常突出。因此,从客体性教育向主体性教育的转型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相反是非常艰难的。大致而言,主体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演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提出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主体教育思想的提出最初产生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批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师生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仅仅是“被教育者”,他们不具备主体性的选择权利,他们往往是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甚至成为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容器。这样的教育模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与反思。在批判活动中,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主体思想:(1)主导主体论。这种观点坚持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和杜威的“学生中心说”的统一,一方面认同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主体教育思想。(2)交互主体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交互主体性”的交往实践关系。教师是主体,同时学生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以教育中介作为桥梁,在教育过程中展开主体间的交往与合作,从而形成“主体——客体中介——主体”的交往关系结构。[8](3)主体转化论。主体转化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成为主体,发挥出主体性的作用;然后,学生在接受教育、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成长为主体,主体性从教师逐渐转到了学生这一边,从而形成了“主体性的转化”。(4)学生主体说。它借鉴了美国学者杜威的“学生中心说”,主张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学生是中心,而教师不再享有主体和中心的地位。这种主体教育理论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无疑是一个彻底的颠覆。总而言之,在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教育思想的探索阶段,关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思想依然没有统一的见解,没有形成共识。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最初的、原创的理论。

(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明确阶段(20世纪90年代)(www.guayunfan.com)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整个社会的观念结构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依然是主体教育思想的萌芽期,人们的思维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停留于传统思维阶段,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思维已经逐渐转向了新型思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维的开放、观念的更新。在教育领域中,西方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也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在中国教育领域中“生根发芽”,教育理论研究者也逐渐明确地提出了“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等概念,并且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展开了深入探讨。当时,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重要刊物上,王道俊、郭文安等一批学者相继发表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等论文。理论研究者们纷纷开始呼唤教育的主体性,呼唤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的肯定。教育领域的这种思想变革是以往所未曾发生过的,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的到来,即主体教育时代的到来。基于教育学学者们的强烈呼吁,在教育的实践领域中也逐渐发起了改革的呼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等教育理念也逐渐在实践领域中得到了传播。而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主体教育思想也越来越清晰和明确,从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三)主体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转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主体教育思想又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主体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转化阶段。由于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个人的主体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个人主义、相对主义的泛滥。因此,西方社会的主体性批判风潮越来越大,而国内学界也逐渐加入了这股批判洪流,主张对现代性的主体理念展开批判与反思,从而避免主体性的过度张扬所导致的恶果。在哲学领域,以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派已经宣告了“主体的死亡”,认为主体性在后现代社会将不复存在;而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现代性的“单子式”主体,倡导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性”。国内的理论界也逐渐倾向于“交往理性”,转而批判西方社会的“单子式”主体。在交往理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引下,当代中国的教育学界开始批判孤立的、极端的个人主体性,倡导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因此,在整个教育理念层面上,出现了从主体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并非要否定主体性教育,而是深化主体性教育,使主体性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实现有机统一。冯建军的《当代主体教育论》、张天宝的《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陈旭远的《交往教学研究》等著作分别揭示了主体性和主体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倡导由主体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转换。这也预示了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