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团队学习和学生成绩关系的实验研究

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团队学习和学生成绩关系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对高校学生团队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团队学习和学生成绩关系的实验研究[1]1

肖余春[2]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为了研究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团队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以课程网站为平台,从浙江工商大学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班级中抽取6个团队,108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对高校学生团队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虚拟情景下的网络团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团队学习在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性学习方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MTS理论;多团队;团队学习;效能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1 年7月)。

Mathieu(2002)最早提出了多团队系统(MTS)理论,认为多团队系统理论是“超出对以往单个团队的研究,并将其从作为组织活动系统一部分的团队研究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新视角和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内各个单元团队的协调与协同,通过整体的努力逐步实现目标层级上的目标,最终实现系统目标。Mathieu et al.提出MTS的概念之后,Martin Hoegl和Katharina Weinkauf(2005)在研究新产品开发多团队系统管理时,则是将多团队系统与项目开发相结合对MTS进行了界定,其认为MTS是指:由多个相互依存的单元团队所组成,各单元团队负责完成产品的一个部件,并与其他团队相互合作、不断沟通,最终完成整个产品的集成。并且,作者认为多团队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在底层的往往是一些跨职能团队,而上层的是项目管理团队。相比而言,Watts S.Humphrey(2007)对多团队的定义更为宽泛。其在研究TSP时将多团队定义为任何拥有一个以上工作单元的团队。其中工作单元是指拥有共同计划、已定义目标和一组角色管理者的小组。小组还共享一个共同的工作场所,仅有一名团队领导。

Edmondson(1999)将团队学习定义为“一个反思、行动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它的特征是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尝试、对结果反思并对差错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进行讨论”。而Ellis等(2003)在其有关团队学习的研究中,将团队学习定义为“在团队集体水平上团队成员共享经验生成的相对长久的知识和技能改变”。Wilson,Goodman &Cronin (2007)认为团队学习是一种团队成员通过不断沟通与协作,获得有关团队任务、资源及背景等共有知识的过程。团队学习研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团队学习对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对团队学习的测量是困扰团队学习经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于多团队学习日益关注,通常认为多团队学习是团队间双边的和多边的相互学习的过程,不同团队通过相互学习实现各自的目标。Dyer&Nobeoka (2000)将多团队学习定义为“特定网络环境中的知识发现和获取”,“通过网络层次上的知识寻求来发现知识”的行为。他们将多团队学习视为单个团队就与其自有知识、通过从外部获取新知识对各种网络活动的适应。多团队学习是学习型团队由单个团队向网络进化的结果。国内学者肖余春(2009)率先把多团队系统理论引入中国,并据此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团队的学习水平。

多团队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一些学者已经对多团队学习与效能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Peters&Waterman(2001)和Kline(2001)认为通过组织内部多团队学习的企业往往可凝聚知识能量,能通过有效知识能量的建构往往比不通过学习途径而凝聚知识力量的企业更具有较佳的效能。此外,Calantone等(2002)指出,组织多团队学习将更能够强化企业改善旧有规范的能力,从而提升组织完成新的想法、产品和程序的能力。

综上研究,我们发现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育界变得越来越普及,然而,现在大量关于团队学习的研究都只是关注于单个团队内部学习的各个环节,而忽略了团队与组织中其他团队的交互性。有关多团队学习的研究还比较少,多团队学习和效能的关系还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支持。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依托于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网站(http://zzxwx.jpkc.cc/)展开,以多团队学习模式指导双语教学。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抽取浙江工商大学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班级中6个团队,108名学生为样本。实验实行多团队方式设计,6个团队中每组由3人组成学习小组。样本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基本信息

(二)实验变量

1.自变量。根据国内学者舒华在《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一书中的因素实验设计的方法,选择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为自变量,在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中又选取了以下三个变量,并且每个自变量分为高频和低频两个维度:

(1)学生发表主题数(X) 根据学生发表主题的多少,我们将其分为低频(0)和高频(1)两个维度,定义发表主题数≤1时,发表主题频率为低频(0);当发表主题数≥3时定义为高频(1)。

(2)学生跟帖次数(M) 同理,将跟帖数≤5时,定义其为低频发帖数(0);当发帖数≥10时,定义为发帖频率较高。

(3)学生登录次数(N) 学生登录次数≤10时,为登陆频率较低(0);登录次数≥20时,为登录次数频率较高(1)。

2.因变量。在本次试验中以学生的期末成绩(Y)作为一个衡量团队效能的因素。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析因方差分析法变量图

本次实验假设学生的发表主题数(X)、学生跟帖次数(M)、学生登录次数(N)与学生期末成绩(Y)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通过研究学生在多团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来研究其对效能的影响,采用3X2的析因方差分析法,选取了三个自变量:学生发表主题数(X),学生跟帖次数(M),学生登录次数(N)。本实验自变量数据的收集是以管理员身份进入“组织行为学”学习网站,在学生们一个学习过程之后通过统计整理获得的,因变量的数据是从学校教务处网站获得的,所有数据都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之后获取的,并且整个实验没有事先告知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实验剔除了一些客观因素,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四)数据处理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HLM6.02软件包作为多层线性建模工具,来分析基于MTS理论的高校学生多团队学习对其效能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

(一)多水平数据的加总检验

由于基于MTS理论的多团队学习和效能为群体水平现象,本研究得到的原始数据是个体单位现象。根据Klein等(1994)的建议,个体水平测量数据加总为多团队水平数据需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需要对各变量的组间变异和同质性进行检验,分析团队成员的效能间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对各测量维度在多团队水平的Etα2进行了检验,在多水平研究中,Etα2常被用于估计数据的群体水平属性,它能够说明在总变异中来自团队水平变异的情况。

表1 多水平数据加总检验

表1呈现了主要变量的Etα2、F值和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结果,各变量的Etα2值显示,各团队水平变量的Etα2值在0.372到0.658之间,根据Kozlowski和Hattrup (1992)的观点,Etα2值达到0.2即为可接受水平,主要变量均可在团队水平加总。F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了团队间的显著差异性。显著性水平较高,均在0.05以下。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团队水平上的合成是合理的。

(二)样本数据结果分析

根据样本数据,分别统计得到学生在三个因素(学生发表主题数X、学生跟帖数M、学生登录次数N)*两种频率(低频0、高频1)六个维度下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维度下对应的平均成绩

根据表2初步观察,各多团队的平均成绩在发表主题数、跟帖数和登录次数三个因素下的结果显示,当学生发表主题数频率较高时,多团队的平均成绩较高;当学生跟帖频率高时,多团队的平均成绩较高;当学生的登录次数频率高时,多团队的平均成绩较高。

(三)变量之间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分析

本部分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来根据数据探索变量之间的形态和密切程度。该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剔除其中的不规则性,发现规律。该方法通过SPSS软件中相关分析的双变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收集的数据,来分别分析学生发表主题数,跟帖次数和登录次数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

表3 变量之间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表

N=108,*p<.05. **p<.01.

从表3的输出结果我们得到,学生的发表主题数与学生的期末成绩显著相关(p<.05),跟帖次数和登录次数也与期末成绩显著相关(p<.01);另外我们发现,学生的发表主题数、跟帖次数以及登录次数三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在一定水平上影响另外的因素,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的期末成绩。

表4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因变量:期末成绩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频率和影响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是显著的,具体如下:(1)频率的主效应是及其显著的,F(1,318)=43.284,p<0.001,MSe=102.104,表明当频率高时比频率低时的学习成绩要高,即在多团队学习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时,可以取得较高的团队学习效率。(2)影响因素的主效应也非常明显,F(1,318)=2-222,p<0.01,MSe=102.104,表明发表主题数、跟帖次数和登录次数对学生的期末成绩有显著影响。(3)各影响因素与频率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显著的,F(1,318)=0.557,p<0.05,MSe=102.104,说明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频率的水平上的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

四、讨 论

(一)多团队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为高校学生团队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对基于MTS的多团队学习的参与程度对效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发表主题数,跟帖数和登录次数三个方面对期末成绩的影响做了研究。研究显示,基于MTS理论的高校学生多团队学习的参与程度对效能有显著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表主题数、跟帖次数和登录次数)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好,即效能越高。该结论对组织中提高团队学习参与程度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团队效能,但是这里我们不排除有其他因素影响团队效能。

(二)多团队学习的展望

研究对多团队学习概念、发展和核心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多团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一种新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理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不可能专长于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些有相关知识、技能互补的团队聚集在一起可以共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一个团队解决不了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多团队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能。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多团队学习将会比以往任何形式的学习更高效、更迅速地加工和处理各类信息,对各企业的内部结构改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各高校学生成绩,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基于以上背景,各高校、各企业应该将多团队学习的发展作为努力的方向。

(三)存在的不足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在MTS理论基础上,对团队学习,团队效能,多团队学习,以及多团队高校学生多团队学习和效能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研究设计和方法上的局限,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小,多团队学习和效能的评价都是采用了个体水平的测量,以个体水平数据为基础合成变量进行多水平分析,研究集中在高校学生多团队学习和效能的关系;同时,也未能对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够收集更为客观的多团队学习指标,能够收集一些多团队层面上的关键特征变量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地研究,结果将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Calantone,R.J.,Cavusgil.S.T.,&Zhao,Y.Learning orientation,firm innovation capacity,and firm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Journal,2000,31:515—524.

[2]Dyer,J.H.,&Nobeoka,K.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45—367.

[3]Edmondson,A.C.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350—383.

[4]Jin,Y.H.,Wang,C.M.,&Yang,Z.Y.The Effect of Shared Mental on Virtual Teams Effectiveness[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6,38(2):288—296.

[5]John E.Mathieu,Michele A.Marks.,&Stephen J.Zaccaro.Multiteam System[J].Handbook of Industrial,Work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2(2):290.

[6]Klein K J.,Dansereau F.,&Hall R J.Levels issues in theory development,data collection,and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s,1994,19:195—229.

[7]Kozlowski,S.W.J.,&Hattrup,K.A disagreement about within-group agreement:Disentangling issues of consistency versus consensu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2,77:161—167.

[8]Liu,Y.,&Simaan,M.A.Non inferior Nash Strategies for Multi-Team System[J].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2005,120(1):121—135.

[9]Mao,L.B.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eader-Member relationship,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Affectiv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16:173—179.

[10]毛良斌.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0(2):173—179.

[11]Martin,H.,&katharine,W.Managing Task Interdependencies in Multi-Team Projects: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42(6):1287—1288

[12]Peter,H.G.A problem-Solving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2001,31:87—102.

[13]Peter M.Senge.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M].Shanghai:Sanlian Bookstore,2003.

[14]Shu,H.Theory,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6.

[15]Xiao,Y.C.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Feature Structure and Team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Teams[J].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4,27(2):40—44.

[16]肖余春.学习型团队三维特征结构与团队效能关系的现场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 (2):40—44.

[17]Xiao,Y.C.An Investigation on Team Learning in Zhejiang Private Enterprises:Based on Multi-team System Theory.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2009(3):22—26.

[18]肖余春.基于MTS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团队学习水平的调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3):22—26.

【注释】

[1]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教学研究项目。

[2]肖余春,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