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的“蘑菇现象”对成才的启示

人才的“蘑菇现象”对成才的启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人认为,唐宋两代,成就特别突出的散文名家共有八人,号称“唐宋八大家”。这各有建树的“三周”,竟是同胞兄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将军县”,一个是湖北的红安,一个是湖南的平江。浙江绍兴历来人才辈出。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群体效应”的缘故。所以,我们说,在人才成长的社会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蘑菇现象”。一个人的成长,当然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像“将军县”等,显然是时代的产物。

人才的“蘑菇现象”对成才的启示

一、人才成长的“蘑菇现象”

在广袤的草原上,在茂密的森林里,在人工培植的菇房中,你看那五颜六色的蘑菇,长得多么可爱!它们往往聚在一起,大大小小,长成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叫做“蘑菇现象”吧。

十分有趣的是,在人才成长的社会实践中,也存在着这种“蘑菇现象”。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三曹”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就是三国时代的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曹操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曹植极有文学才华,不但诗歌写得很好,辞赋也很不错。曹丕也很擅长诗文。

后人认为,唐宋两代,成就特别突出的散文名家共有八人,号称“唐宋八大家”。其中,苏氏家族就占了三人,这就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他们又是一家三父子。

众所周知,鲁迅(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和翻译家。周作人也是一位散文家、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周建人则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生物学家。这各有建树的“三周”,竟是同胞兄弟。

看看国外的例子。英国文学史上有过勃朗特三姐妹,她们每个人都各自留下了一部永存人世的杰作。大姐夏洛蒂是《简·爱》的作者,二姐艾米莉是《呼啸山庄》的作者,小妹安妮则是《艾格尼丝·格雷》的作者。她们写的这些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当然,我们中国也出了“宋氏三姐妹”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

在瑞士日内瓦,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学者家族。这个叫做索绪尔的家族一门五代,代有人才出,他们对于20世纪的农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和语言学等方面,都作出过十分重大的贡献。

以上是创造性人才出自同一个家庭(族)的例子。

下面再看看杰出人才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例子。

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临时组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这所大学的整个生命过程只不过9岁的光景,而且,当时正处于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中,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办学条件极差,但是,这所学校却培养出了像杨振宁、邓稼先(中国的“两弹元勋”)等一大批高材生。

上海戏剧学院1963级出人才的比例特别高。余秋雨、荣广润、丁罗勇、吕兆康、李小林、桂未明、曲信先等,都是该校同届同学。

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的三位得主中,美国的格拉肖和温伯格不仅是康奈尔大学的同班同学,而且他们还是纽约布朗克斯高级理科中学的同班同学。这个班单在物理学领域就出了8位博士。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两所姐妹大学,是世界顶尖的名牌大学,是全世界学子向往的学术圣地。剑桥大学先后培育出了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3位首相;牛津大学也有20多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先后培养出了25位首相。像牛顿、培根、拜伦、萨克雷、罗素、李约瑟、霍金等著名人物,竟然都是出自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下面再看杰出人才来自一个地域的例子。

我国有两个著名的“将军县”,一个是湖北的红安,一个是湖南的平江。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级人物中,红安竟多达217人,平江也有197人之多。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素来被人称为“才子之乡”、“文献之邦”。在这里,曾经有过宋代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宋词家初祖、号称“词仙二晏”的晏殊、晏几道父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散文家曾巩,明代戏剧家、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当代学界泰斗饶毓、余瑞璜、游国恩、萧涤非、欧阳竞无(佛学大师)、舒同书法巨擘)等,也都出在这块风水宝地。

浙江绍兴历来人才辈出。古代的有王充、王羲之、陆游等,近代的有蔡元培、鲁迅等,在现代,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中,浙江绍兴籍的“两院”院士,共有53人(据2000年统计资料)之多。

我国明代著名植物学家和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是位于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偏僻小镇,名叫蕲州镇。这个镇上有一条街,叫做东长街,街道仅长约500米,街上居住的人家也不过100多户,可是,在20世纪,这里竟然走出了100多名博士、教授。

至于一个时代造就出一批具有极大创造力的人才的例子,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共产党早期的三大领袖人物瞿秋白、恽代英和张太雷都是常州人。新中国的著名领袖人物毛泽东(湘潭县)、刘少奇(宁乡县)、彭德怀(湘潭县)都是湖南省湘潭市人。

唐代多出诗人。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著名诗人群体,他们的诗作都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不绝。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一大批杰出的反法西斯战斗的英雄人物。罗斯福还成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连任4届的总统(在第4届任期内病逝)。

以上我们分别从一个家庭(族)、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域)和一个时代等几个侧面,看到了在人才成长的社会实践中,顶尖人物、优秀人才的出现往往相对地集中的现象。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群体效应”的缘故。所以,我们说,在人才成长的社会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蘑菇现象”。当然,仅仅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它之所以产生的缘由还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地探讨这种现象对于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有什么启迪作用。

二、人,一定要与时俱进

有句成语叫“钟灵毓秀”。钟,汇聚、凝聚;毓,养育。钟灵毓秀的意思是说,美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产生出优秀人才来。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来赞美山水的灵气。一个人的成长,当然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其实,这个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甚至还要包括他的家庭(族)环境、个人交往与人生经历等等。这就是说,人才必然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一个人要成才,他就必须吸收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成果,才能顺应时代,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明朝后期,社会危机四伏,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于是,在江南松江,一批有“经世意识”的人士,他们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一起。通过文编的形式,他们总结治国方略,为当局提供了许多具有“救世之用”的经验和教训。他们编纂出了一套《明经世文编》。这套文稿折射出浓烈的时代特色,也引发了人们对治国安邦策略研究的浓厚兴趣,因此,这套文稿超越时代,具有了很大的文献价值。于是,晚明社会的这个特殊的经世群体,至今仍然还是人们研究、关注的对象。又如,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经沧桑,孙中山、毛泽东等人,他们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奋斗,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民族的最高利益,所以他们成为了民族的英雄人物,影响遍及整个世界。像“将军县”等,显然是时代的产物。众所周知,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地发达,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过剩、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态学应运而生,并且成了科学研究的热门学科。在这个学科领域里,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一大批科学家由此脱颖而出。美国女科学家卡尔逊因研究环境问题,写出《寂静的春天》,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大声疾呼,而今,她的英名远扬四海。

一个人是否成才,是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市场经济。所以,一个现代人能否成才,就一定要经过市场的度量、筛选和检验。例如,2003年某省有近万名少数民族语种毕业生。但是,他们就业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社会对这类人员的需要量很少,所以,就只有几百人与用人单位签了约。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你才有可能一展才华;社会认可程度越高,你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农业社会,一个人只要身体好,劳力好,就不愁吃穿,还可以生活得不比别人差。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悄然来临。在这个时代里,你纵然有浑身的力气,却没有知识和技能,你就难以找到一份工作。在传统工业化时代,也许社会对人们的要求还可能是共性多于个性,那种从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书呆子”,也许还能有一席用武之地;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就更注重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了。你光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但是,提不出什么独特的构想,没有什么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思维,你的人生价值怎么能体现出来呢?例如,三国时代造就的那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在当时,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在现代战场上,要他们治理现代国家,恐怕就都不行了。对于时代对人的影响问题,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奖得主海森堡就说得十分肯定,他在《科学上的传统》一文中说:“要是爱因斯坦生活在12世纪,就很少有机会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所以,我们看历史人物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

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学生呢?至少在下面几个方面,我们要认真地加以思考。

旧时代的“读书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但是,现在我们当学生就截然不同了,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才行。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方法正层出不穷。一些科学新发现、新成果、新领域,一些科技热点、焦点问题,往往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道德伦理等方面,都息息相关,例如,克隆人的问题、食人鱼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SARS病的防治问题等等。在学习中,我们就要结合现实多思考,正确地运用课堂上所学过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对问题的解决作出符合实际的、理智的判断,从而找到完善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我们记住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教导吧。

2003年9月13日杨振宁先生在沈阳师范大学发表讲话时,他说,作为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做好两件事情:一要打好良好的学识基础,二是随时掌握研究学科领域最及时的消息。虽然他是对大学生讲的,是讲科研工作,但对于指导中学生的学习,对于指导我们健康成长,也很有借鉴作用。

你必须要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通才”,就是说,让自己通过各门功课的学习,具备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因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例如我们前面曾提到过的生态学,就是一门综合学科。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教育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1958年创立的“多元智力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能。人的智力的差异,只是每个人的优势智能和智能组合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至于你究竟在哪一方面可能更聪明,你的智慧潜能究竟有多大,还要靠你自己和老师一道,共同去发现,去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为人生的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可是,在学习上有的同学往往喜欢偏文,或者偏理,这都不好。基础不坚实,怎么能建造起人生的高楼大厦呢?文理综合,融会贯通,实行文理学科交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并重,这就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所以经久不衰,人才长盛的奥秘之一。

敢于提问,也是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应该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担任过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他不仅在学生时代喜欢提问,即使在他成名以后,他仍然保持了遇事爱发问的好习惯。例如,在他当研究生,听权威人士作学术报告时,他也敢于打断演讲,勇敢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一边写,还一边说:“这用底下的方法做,可以做得更好……”当你的老师讲课时,你若有不同意见,敢于这样直率地发表出来吗?你能够提出一个让人难以想到的问题来吗?对于老师的课堂提问,你敢于不怕别人讥笑你幼稚无知、勇敢地说出你的标新立异的答案来吗?你敢于提出你与众不同的见解来吗?你能够独辟蹊径,提出证实你的想法的原理、事实和实验设计来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当你能够提出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学会了解答问题,你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通过对高考状元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已经总结出这些优秀学生的群体特点,就是他们“学习有主见,有计划,善于提问”。这也就是说,懂得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方法才是更重要的。

三、学风、校风、班风与合作学习非常重要

前面我们提到了“三苏”:父亲苏洵具有很高的智慧,思想也很独特。从27岁开始,他才立志学习,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学者。无疑地,他对两个儿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苏东坡(苏轼)传》的作者林语堂说:“陪他成长、学习,一辈子和他最亲近的就是他的弟弟子由(苏辙)。”“他家的气氛似乎很适合培养文学倾向的少年。图书室里有各种图书。”这就说明,苏轼的成名离不开他的父亲和弟弟,苏氏二兄弟就是他们家庭浓厚的学风造就出来的。家中有书房和书籍,有一个有学问的启蒙者和良好的学风传统,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学渊源”吧。家学渊源是造就一个家族多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的确,在许多杰出人才之间,往往都具有师承关系。因为有了一个苏轼,于是,就有了“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廌这“六君子”,都出自苏轼的门下。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往往都是师兄师弟,他们都曾得到过一位杰出的老师指教,“一脉相承”。例如,从19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李比希开始的一株“师生家族树”,就包括了其后的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德国有机化学家、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贝耶尔开始的一株“师生家族树”,也包括了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卓有成效的动物病理学家、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权威贝弗里奇教授,在研究过科学家的这种“家系学”之后认为,名师门下的学生能够在导师已经开辟的新领域中工作,这对于创立新的理论和科学成果,是一种十分有利的地位。因为他以师从一位众目注视的伟人而荣耀,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教,帮助他选择课题,而且名师可以使他的学生在工作和学习的方法技巧、借鉴历史教训、开阔学术视野等方面,也都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学生师承了名师的严谨学风,就容易作出引人注目的科学成就来。

实践证明,校风很重要。根据人们的研究,上海戏剧学院之所以出人才的比例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校的校风比较独特,非常注重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环境里,真正地立志成才的、具有艺术思维的人,就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挥自我优势,相互激励,刻苦锻炼而成才。当年的西南联合大学,当年在蔡元培领导下的北京大学,也都是在当时学校所倡导的一种自由学术氛围下,才造就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来的。自由自在的学习、讨论和竞赛,对人才的创造力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在相互合作的团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从而使所有成员都能产生一种归属感(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而在充满竞争的团体中,人们更注重的则是个人的名和利,什么地位啦,财产啦,还要时刻防范暴力的发生。前面我们说到了剑桥大学。人们所谓的“剑桥现象”或“剑桥奇迹”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合作氛围。人们也研究过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学校在那个艰难岁月里,集中了诸如华罗庚、闻一多、吴晗、朱自清、梅贻琦(校长)、沈从文、冯友兰、钱钟书等一大批学者。既然这些人都是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特色的学者,所以,他们在文化价值上态度鲜明,在学术观念上发生冲突的事情就很常见。但是,这些学者都是非常理智的人,绝大多人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一种平和、民主的作风,一种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学者群体对于启迪学生智慧非常有效,这是学校能够成功地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不可缺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一个班上的同学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和生活。所以,班风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的许多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注意到了“初二现象”。他们认为,初中二年级是一个“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从心理学上看,在这个时期,同学们都开始关注自己在团体中的评价和位置,有的人出现紧张、自卑心理,有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情绪及逃避、说谎和破坏等不良行为。但是,在班级与班级之间,却有很明显的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指出,在初二阶段,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就显得格外重要,“好的班风明显地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提出过一个“公正团体法则”,他认为“团体的道德成长与个人道德成长成正相关。”这两位专家的意见,真是如出一辙。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一般人都具有一种相当明显的从众心理倾向,例如,同学们都喜欢穿时装,唱流行歌曲,崇拜影视明星等等。赶时髦,就是人的共性的一种表现。这,也就是家有家风,班有班风,校有校风的由来。在一个班级或者一所学校里,一旦努力学习形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一种风气,这就犹如一列火车飞跑起来,具有了很大的惯性。在这样的集体中间,如果又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这就“如虎添翼”。这个带头人就成了大家学习的一个好榜样,成了这列快速奔跑着的列车的火车头。反过来,这种巨大的运动惯性又成为这个班级、这所学校的莘莘学子成才的理想动力,带动这个班级、这所学校飞速地前进。在这样的集体里,出现人才成长的“蘑菇现象”,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可见,重视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对于人才成长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现在有很多同学片面地理解了“竞争”,以为竞争就是对抗,“你死我活”,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就只有对立而已。因此,这些同学总是不顾一切地去压倒别人,甚至不惜损害别人,不择手段地来凸现自己。于是,在学习上,他们总是喜欢单干,保守,各自为政,孤军作战。这种封闭的同学关系,于学习、成长不利,它使同学们相互之间不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知识,而85%靠的是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所以,他认为,学习中有两样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树立自信心,二是学会与人打交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良好的处世技巧,并让自己与他人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取得学习的成功呢?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认真实践“合作学习”,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合作学习的方式,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它被人称为是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在当今,全世界的教育领域内都正在大力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以达到共同进步。在小组里,各个成员彼此都要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都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意见,承认并尊重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这样一来,小组里面既充满了学习上的竞争,又充满了温情和友爱,通过相互关心和帮助,满足了每个小组成员的归属感的需要。小组成员这种在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与技能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都能共同实现,让每一位同学都开发出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显然,合作学习能够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有益的。

四、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掌中之鸟

在一次开学典礼上,德国教育家凯斯特纳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学生们,他说:“老师不是魔术师,而是一个园丁。他可以,并且将抚育和培养你们,但你们的成长全靠你们自己。”这句话是十分中肯的。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之神,就像握在他自己掌心里的一只小鸟,完完全全在他自己的把握之中。

一个人是否成才,环境因素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环境因素只是成才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那么,你自己成才的内因是什么呢?就是你自己,看你自己如何发挥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你,就是掌握你自己命运的上帝。那么,你的“掌中之鸟”在哪里呢?通过研究人才成长的“蘑菇现象”可以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具有自知之明,具有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你不妨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试着从下列几个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坚信,通过尝试,只要你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可以肯定,你的成长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有人说,烙在灵魂深处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命运。可见,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于一个人是多么得重要。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之分。当然,好的习惯能够造就人,而坏的习惯,则断送人的前途与命运。例如,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努力保持“无日不动笔”的好习惯,致使他虽然听力失聪,仍然创造出了大量优美动听的乐曲;徐特立一生保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致使他成为一名大学者,一位教育家。有人问鲁迅: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鲁迅回答说:“在别人跳舞的时候我在看书。”可见,是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工作习惯造就了鲁迅。而有些同学乱丢乱扔的习惯,不讲卫生、不按时作息的习惯,该集中精力学习时却胡思乱想,分散注意力,该休息放松的时候又不好好地休息的习惯,等等,都是坏习惯,都是不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至于有的人习惯于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这当然就会自毁前程了。

(二)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卡耐基曾经开出过一个烹调“成功”的秘方,他认为成功就是: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去炖熬,然后,加上“判断”做调味料。传说,在古希腊,许多青年人都向往投奔到著名学者苏格拉底的门下去,成为他的一名得意门徒。有一天,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每天举手100下,学生们都认为这太容易了。10天以后,苏格拉底统计,每天坚持举手100下的学生,就只有一半了。1个月以后,苏格拉底又作了一次统计,坚持每天举手100下的学生只有1/3了。1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统计,只有一个学生继续坚持每天举手100下。这个人就是他的高徒柏拉图。因为只有柏拉图毅力过人,能够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向老师学习,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有智慧的人。原来,成功竟然如此简单:只要你坚持下去,老老实实地学,实实在在地做就可以了。讲起学习方法,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又十分有效,比如复习和预习。但是,有的同学搞复习、搞预习,往往一暴十寒,这样也就收效甚微了;倘若每天坚持不间断,则必有成效。锻炼意志,培养毅力,让好的行为方式达到“自动化”的水平,成为你的一种好的习惯吧。

(三)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智慧

人生没有坦途,少不了失败和挫折。但是,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了,气馁了,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了。其实,谁也用不着自我否定,谁也用不着否定一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多元智力论”的创立者加德纳教授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只不过,有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的真正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智慧罢了。一旦完成了这样的自我发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智慧来,成才就有了希望。例如,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出身于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他的祖父也是一位生物学家),因此,家里人都希望他学医,继承祖业。但是,他本人对于学医不感兴趣。于是,家里人又寄希望于他学神学,将来能成为一名牧师,但是,他本人对于当牧师也兴趣寡然。他发现,他自己对于采集标本,兴趣很浓厚,因为他深受他祖父的影响,从小就喜爱观察大自然,到处搜集各种标本。在大学学习期间,他也常常独自外出,去搜集动植物标本和矿物标本。后来,他以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参加了英国“贝格尔号”巡洋舰历时5年的世界航行。这是一次伟大的经历,在此期间,他注意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以及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引发了他对物种由来的思考。长期思考的结果,他摒弃了当时流行的、“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思想——“神创论”,创立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1859年,他发表了《物种起源》。一时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成为当时的时代思潮。他的表弟高尔登也在他的启发下,认真研究过历史上近千名杰出人才的家谱和个人成长史,成为了“优生学”的创始人。像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赖尔、拉伯克、泰罗以及德国学者海克尔等,也都成了宣传、捍卫和推进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功臣。

(四)冲破束缚你思维的罗网

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总是不自觉地被一些无形的思维的罗网束缚着。例如,你常常跳不出世俗的观念,为民族的一些落后的习俗所左右。又如,你有时解题解不出来了,觉得问题总在原地兜圈子,直至别人开导你,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落入了“思维的陷阱”。因此,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死死地吊在一棵树上,仅仅局限于某种思维方式,而应该是多种思维方式交换使用,混合使用,反复使用,应该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切忌满足于一个解答过程,一种标准答案,一种唯一结论。

我们都知道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当他休假归来时,发现有一个培养皿里出现了透明的斑点。他纵向思维,于是确定:上次实验中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污染了;进而纵向思维,推测污染现象产生的原因。于是可以得出下列一些横向思维结果:培养皿污染了,上次的实验没有成功;发生了非正常情况;把培养皿全部倒掉它,再作一次就是了;这是一种特殊的霉菌菌种;找到了一种对抗细菌的霉菌;这种霉菌能够产生一种抗菌物质;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发现,继续研究也许能够找到一种抗生素……然后,他从这些答案中进行选择,决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弗莱明之前,不是有人早已与青霉素的发现失之交臂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而自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后,受到他的启发,一大批抗生素才被人们继续地发现出来。于是,世界上就涌现出了一批抗生素发明专家。以往,也许很多同学对于思维方式还思考得不多,今后应该多多注意了。

(本文与刘克汉合作)

(本文发表于“广东教育杂志社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